这篇游记,更确切地说是点心得,在日本时间不久,感触不浅,抛开一切感情因素,客观地看这个国家,看看它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此番日本游,我们走的是常规的东京-大阪线。日本国土狭小,只有不到37.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领土的4%还不到,所以很多地都是靠填海堆出来的,从飞机上俯瞰,一块一块方方正正的,明显是人工雕琢的痕迹。
同样,由于地域狭小的缘故,日本的田地也都是方方正正的,规划得很紧凑整齐。
下了飞机,对日本的第一印象是干净,空气很通透,街道很干净,车辆很干净,看不到烟头碎纸片,说到这里插一句,日本允许香烟的广告,但对吸烟的场所有着严格的规定,在有烟灰缸的地方才能吸烟,包括在后来的旅途中,即便是在高速公路的休息区,也都有吸烟场所的明确标识,垃圾也是要分类摆放,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当然目前我们还没有对垃圾进行大规模分类存放,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做到不随地丢垃圾,就会对我们的环境大有裨益。这张是酒店的一个工作人员在擦拭汽车,非常认真,擦得一尘不染。
出租车也是擦得很干净,以老皇冠居多,日本的驾驶舱在右边,跟我们是反的。
除了干净,对细节的关注,也是我此行中印象非常深刻的一部分,细节决定成败,举个简单的例子,日本的方便面包装盒内,有一条标注出来的注水线,输配电的铁塔,根据电压高低用不同颜色来区分,高速路上注意横风的标帜,有关这类细节有很多例子,不再一一赘述。
日本人修剪树木、灌木这类也很有一套,道路两旁的灌木也都修建得整整齐齐,事实上,我们在一路的旅行中,也都看到这些修剪得很整齐的树木,在东京日本天皇的住所,再到一些寺庙的树木修剪,甚至是住家房前的数目,也都修建得整整齐齐,形状都很不错。这个问题我特意请教过导游,导游说在日本做园艺的师傅不仅仅要学园艺学,还有美学的课程要学习,其实我相信我们国家的园艺师也能做到,而且还能做到更好,只是目前还没有来得及大规模进行修剪。
在日本我还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也特地请教过导游,有很多年纪看起来已经很老的人还在工作,比如说给我们开旅游大巴的司机,今年已经64岁,仍然在工作着,宾馆的服务人员,也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个一方面是日本社会老龄化的反应,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日本人也是满勤劳的,跟我们一样勤劳,再者就是说明了日本社会的分工也规划得很细致,年轻人在大公司就职,从事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而这些相对需要一定体力的劳动则交给上了一点年纪的人来完成,也可以做得很好。
我不是说日本这样的分工就一定有多好,他们的国情跟我们的不一样,所以我们的社会分工有我们的科学性。
说到日本的天皇住处,日本导游很骄傲地说有100万平方米,其实也就是1个平方公里,我们的故宫比这个大太多了,随后的旅行中,日本那些寺庙、景点之类的,无一不透露着狭小国土带来的共性,不够大气磅礴,包括富士山在内,跟我们众多的名山大川比起来,富士山拿到我国很难出众。
东京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地铁交通发达,地面也很清爽干净,天空蓝得奢侈,
水也很清澈,水面没有垃圾杂物,治理得非常好,说到水,日本所有的冷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而且水质很好,今年我们南京的自来水也应该可以直饮用啦,希望我们能做得更好,而且要维护得更好。
第一次到东京的游客大都会去迪斯尼乐园去游玩,从导游那里听来了几个数据,让我感到很惊讶,根据统计,每天平均在东京迪斯尼乐园的游客有4万人,而平均每天参与服务的迪斯尼工作人员也有4万人,做到了1对1的服务,而光靠门票的收入是无法维持的,迪斯尼真正赚钱的是园内各种纪念品店铺,平均每个游客在迪斯尼的消费时1万5千日元,大概达到1100元人民币。这一节里我要说下日本的服务和国民的礼貌。
由于游客众多,在每个游戏项目的门前都有很长的排队人群,队伍排得很长,但并不粗,也没有人插队,即便是下着雨,还是很有秩序,队伍里也没有人抽烟,也没有人喧哗,这一点做得不错,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是外国游客,服务人员会问有几个人,即便只有1个人,这一位外国游客也会被单独安排到一处,不会与其他陌生人坐在一起,避免了由此可能会带来的尴尬与不适。一些游戏项目会有解说员,尽管我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从其包含热情的语调,大幅的肢体语言,都让人感觉他自己都觉得很有兴趣——要知道,这样的工作,他已经做了很多年,每一天都要重复做这样的事情很多遍,包括后来的管弦乐队的表演,每个人都非常尽职地在表演,在工作,这一点,如果我们国家的主题公园也能借鉴一下,就会做到更好。
迪斯尼乐园的管理很有一套,这样的经验我们需要借鉴,取其精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据说上海也在申办迪斯尼乐园,希望能把服务做到更好,我们不仅要做到“我有”,而且还要做到“我的更好”。
我们在日本住的酒店都有点旧,不过打扫得很干净,凡是你想要的,都会想到,也没有一次性的拖鞋,酒店提供了塑料拖鞋,而且有的还会用各种语言写明,拖鞋已经清洗,非常干净,可以放心使用,酒店里提供的洗漱用品也都是日本的地产品牌,品质很好,也都可以放心使用,有的时候在国内即便住五星酒店,里头的洗发水沐浴露的品质都很差,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下,打造一个品质社会。
在购买东西的时候,日本的店员会不停地点头鞠躬说“阿里嘎多”,会把所有的货物仔细包装起来,有一次,我们买了一只女包,付完钱后我们拿了包就要走,未想到店员给我们拿着包,一直送到店门口,然后还跟我们道别,也不是很贵的东西,但还是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说到购物,日本无假货,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放心购买,这一点挺不错,所有的物品也都是一口价,不接受讨价还价,日本人收入绝对值比较高,奢侈品消费全球第一,所以像欧米茄、劳力士这样的名牌货,也都会很低调地在一些小店里卖,即便是江诗丹顿这样的大牌子,也可以跟一些日本地产石英表放在一起买,日本人对奢侈品的态度,比我们要淡定一些,在国内,进奢侈品店逛,都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售货小姐们睿智的眼神随便一眼看穿你的钱包,这个能力比日本人要强,不过会让人觉得不太舒服。
正如我刚刚所说,由于国土狭小的缘故,日本鲜有能与我国景点相提并论的名山大川,富士山,红红绿绿,色彩丰富,还不错:
再来几张带点人文色彩的:
日式房子,也都清扫得很干净整洁:
货郎担,坐在屋顶上的那个人偶,旁边有两字:仲满。
新干线,N700型机车,最高时速350KM/H,车头比我们一代的动车组更尖,更像子弹头,我们的高速铁路很快也要通车了吧,速度也会达到这个水准的:
色彩丰富的心斋桥,红红绿绿的在夜晚看上去很繁华的样子:
日本是个秩序井然的国家,国民素质也相对较高,在日本期间,我们没有听到一声鸣笛,没有看到一次不耐烦的闪大灯,在拥堵的高速路上,没有看到一起事故,没有看到机动车与行人争抢的事件,当然,也没有看到行人无视红灯强行穿行的场面,在机动车和行人都可以通行的情况下,日本的开车人会示意行人先通过,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学习,即便不能每个人都做到,至少能这样做的人越多越好,我们的社会会更好。
日本的高速公路很少有事故,这是跟他们恪守交通规则密切相关的,这一点他们做得比我们要好一点点,从日本回来后的第二天,我在高速公路的行车道上,后面就有车频繁闪大灯鸣笛要我让行,因为我是在行车道,也就没有让,结果这辆车就从紧急停车道上强行超车了,高速上一度出现轻微拥堵,因为有超载的大货车在缓慢地超另外一辆超载更严重的大货车,这时候,加塞就开始了,我坚信我们的开车人技术都高过日本人太多,但是高速公路毕竟不是赛道,还是讲究一点的好。其实这是种心态,日本人好像比我们要淡定一些,说到车,日本满大街都是微型车,混合动力车也很有流行的趋势,在东京我们就看到了一个电动车的充电站,我就在想,如果我们的城市规划里也能有这样的设想,可能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也会更多一点吧,这样对环境会更好。
日本路上基本上以本国车为主,也有进口车,无非就是奔驰宝马奥迪标致之类,有意思的是,在我国某些汽车论坛上被普遍认为是装X的宝马318,日本有很多,旅行款的也有,三厢的也有,奥迪A6和奔驰S/E都看到了旅行车款,日本人对汽车的消费心态比我们也要略微淡定一些,开车要淡定,就是个交通工具,无非就是好点跟普通一点的交通工具,这样的心态比较好。
当然我国的汽车工业也在进步,而且进步很快,奇瑞,比亚迪等在去年集体换LOGO,这是企业真正做品牌的第一步,让我们期待我们自己汽车工业的长足发展吧,终有一天,我们也可以向日本,向欧美,向世界输出我们的优质汽车。
日本的高速公路,每隔10公里就会有一个休息区,高速公路限速80公里,事实上允许开到110公里的时速,这一点我们要比他们好,我们高速公路限速通常在100-120公里,临时超车允许在10%以内的超速,其实已经做得很好了,我跟美国朋友也交流过,美国的高速路限速也基本上就是120公里时速这样一个水准,速度太快了车子难控制,发生事故的几率也就会变大。
这张图是高速路休息区一瞥,以及对吸烟区的明确指示标志:
高速路上的洗手间很干净,无异味,跟市内的洗手间是同一个水准的,这一点日本人做得不错,手纸总是有的,干手机也都是标准配置。
高速路的休息区也有超市、饭店等,价格跟市区完全一样,东西的品质也都不错,在被隔离墙隔断的高速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倒三角的提示,事实上我们在住的酒店里也看到了这个倒三角的提示,这个倒三角的提示都是表示紧急逃生口,满细致的。
日本人吃得简单清淡,油腻的食物不多,据导游介绍,日本很多油炸食品在炸制完毕后会送进离心机,把油甩干后再实用,这一点没有好与不好,大家的饮食习惯不同,在日本料理和饕餮中餐之间,我还是会选择后者,我们的食物色香味俱全,要好过生吃的食物很多,普通日本上班族晚上会吃个拉面,去居酒屋吃点东西喝点酒,日本人普遍偏瘦,很少能看到胖人。偶尔吃一次日本食物会觉得新鲜,不过长时间这样吃,恐怕我这样体格175cm/80kg的会吃不消。
日本人对小孩子的教育,这一点我印象也比较深刻,在金阁寺景点,我们遇到了一群日本小学生,看到我在看他们,里头外向一点的男孩子主动对我们微笑挥手,我问他们:how are you?他们也会回答:how are you,后来问导游,导游说日本人在教育儿童的时候,灌输的理念是你的身边都是好人,所以这些小孩对陌生人也都没有戒心。日本的教育普及程度也很高,他们会在钞票上印刷教育家的头像,我曾看过报道,说日本人还会把一些科学家当作神来拜,比较有名的就是“电电宫”,这里祭拜的是掌管电子电力的神,法拉第应该是其中之一,很有意思。日本小学生课业不紧,比我们国内的小孩要轻松很多,直到到了初中才开始用功学功课。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我仔细思考过为什么我们能看到的现状跟日本的细微差距——当然我们也绝对有领先的地方,只是在我不熟知的领域,上面的话是很贴切的。
在日本买东西,不需要讨价还价,因为所有的商品都是一口价标在哪里,不存在因为你谈判功夫不到家而让别人觉得你能力不够,在日本买东西,不用担心会不会买到假的——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发达,香港经济也够发达,一样有人花大价钱买假货,五星上将是什么手表?这就是香港人献给内地同胞的最佳礼物吗?差异化竞争同样是日本商家的精明之处,在某个景点,我们要买几个玩偶,结果发现几个商家的价格不一样,但价格不一样,东西也绝对不相同,小摊贩都知道唯有差异化竞争才能求生存谋发展,还有个有趣的例子,日本的牛肉有进口的,有国产的,国产的日本人称为“和牛”,和牛价格之高,令人咋舌,一公斤价格都要上万日元,比进口的贵上10倍,而这些牛的确是喝啤酒 马杀鸡长成的,据说肉质好过进口牛肉很多,这同样是差异化竞争的成功案例。
我还记得很早以前一个口号,叫“百城万店无假货”,这是个很好的开端,如果什么时候,我们彻底把假冒伪劣,或者在某一个阶段,放宽松一些,把伪劣商品消灭,民之大幸。
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日本的奶制品品质很好,在我们离开日本的头一天,导游在给我们讲当天的新闻,说明治牛奶因为标注的营养成分含量与实际检测结果有轻微出入而被要求全部下架,我有点吃惊,或许是我早就习惯了“差不多就行了”,当然我们的牛奶也做得非常好,但仍然有提升的余地。
就写到这里,如果还能想起什么,还有其它有参考价值的心得体会,再添加吧。
最后,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民富国强!
一直期待日本旅行~~
精彩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