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到云南雨崩一游后,紧接著去了霞浦,霞浦回来以后为了下一段西游又要做功略,又要挣车票钱,所以这篇游记拖拉了几个月才拿出来。详细功略网上已经很多我就不啰唆了。看图说话,入正题。
-----------------------◇-------------------------◇--------------------------◇---------------------------◇----------------------------
◇---------------------------◇-------------------------
去那里,为了那一座山—观梅里雪山,雨崩徒步
照片不是很漂亮,文笔不是很好,只是想把一段美好的旅程留住。喜欢的请赞一个,不喜欢的也请拍一下砖。
梅里是外界对这座神山的称呼,在当地藏民心中有自己的称呼,他叫卡瓦格博,意思是河谷里险峻、雄伟的白色雪峰。
云里雾里的梅里
五彩斑斓的梅里
梅里溶金
6月1日我们一行9人在一个正宗康巴藏人领队阿布的带领下坐车晃啊晃,颠啊颠,绕了无数个弯,过了无数座山,参观了长江第一湾,感受了世界三大峡谷虎跳峡的神奇俊秀,领略了哈巴雪山,
玉龙雪山令人晕眩的壮美,走过纳柏海依拉草原,享受了牦牛大餐的美味,游览了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藏传佛教寺庙“嘎丹松赞林寺”跨过海拨4292米的白马雪山垭口。在第二天的傍晚我们终于见到了神往已久的十三太子--梅里雪山... ... ..
具体行程 D1: 6月1日丽江(海拨2416m)--长江第一湾
(海拨
2300m)--徒步中虎跳峡
(海拨
1630m)--小中甸牧场
(海拨
3279m)--香格里拉
(海拨
3300m)
万里长江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腾而下,从巴塘县城境内进入云南,与澜沧江,怒江一起在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中穿行,到了香格里拉县的沙松碧村,江水围绕着金字塔般的日锥峰潇洒地画上了一个“Ω”字,长江的不经意之作,竟成就了一处天下奇观,人们称这天下奇观为“长江第一湾”,也有叫月亮弯或欧米茄弯。
上一张全家福
徒步虎跳峡,聆听老虎的怒吼... ... .
虎跳峡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江水在玉龙与哈巴两座雪山的夹峙之下奔流,曲折的金沙江会告诉你,那是怎样的一个惊天动地的奇观,谷坡陡峭,水势汹涌,江流与巨石撞击时发出轰鸣之声,响彻山谷,声闻数里,蔚为壮观。
十年前跟旅游团曾经走过一段
虎跳峡,这次故地重游。我们徒步的是绝对驴友的中虎跳,很多都是五六十度陡峭的沙石路,需要手脚并用地走,往下走的时候,只觉得膝盖比较吃力,走快了有点脚软;回程往上走,才是真正的煎熬... ... 也算是为过两天的雨崩徒步热身吧。
走过小吊桥就可以下到峡边了
伫立虎跳峡边,震耳欲聋,众多潜伏江底的虎跳石,阻拦着奔腾汹涌的巨流,喷溅起一道一道的巨浪,如翻江倒海般,形成白浪冲天的雄奇景观。
虎跳峡霸气的水势
季节不同水的颜色也不同,丰水期5~9月是土黄色,枯水期12~2月是青绿色
滔滔江水,气势滂沱
这就是回程攀爬的天梯了,这个传说中的天梯共三段,第一段52级,70度角;第二段80级,50度角;第三段36级,60度角;
做好大口喘气的准备吧
江岸太陡峭,看不到脚下的江水
马不停蹄,向着下一个目的地
绕过了一弯又一弯
高山牧场纳帕海依拉草原,纳帕海夏秋季节雨水频降水量丰沛湖面增大,冬春季节湖水干涸成为依拉草原。
在哈巴雪山5396m和玉龙雪山5596m注视下的彝族村庄
远眺玉龙雪山
在去雨崩的路上经常会看见经幡,也有叫祈愿幡的。经幡在藏语里叫 “隆达”,“隆”在藏语中是风,“达”则是马的意思。汉语直译就叫风马旗。一般的排列顺序是蓝、白、红、黄、绿,分别代表蓝天、白云、红火、黄土、绿水,不能随意搭配。经幡上印的是经文,在藏族人民心中,经幡被吹动一次就等于把经文念诵了一遍,给自己积攒功德。
祈福的经幡映衬的雪山更显神圣
这里承载着多少的祝福与梦想
墙角的瓦筒,上面写满了祈福的话
在去雨崩的路上,经过领队阿布的家,他还带我们去了他的家,老奶奶早早的在门口等着他的孙子和我们。
D3:6月2日香格里拉3300m--松赞林寺3300m--奔子栏1800m--月亮湾--白马雪山垭口4292m--雾农顶--飞来寺3360m
“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著名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让这个世界诞生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香格里拉。世人寻觅的香格里拉就在中甸县。2001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是昔日的茶马古道重镇,曾是中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族居群。2014年1月11日凌晨的大火,把古城烧得伤痕累累,三分之二的建筑被烧毁。
长在古城路边的野花,藏语叫木丽花。
香格里拉龟山公园上的大经轮是世界上目前最大、最高的转经筒,筒身为纯铜镀金,可惜在维修,未能去转一下。
转山转水转经筒
路遇当地藏民
有请师傅指条明路
兄弟这边
噶丹·松赞林寺是云南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在整个藏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小布达拉宫”。
寺院建筑荟萃了藏族宗教文化的精华,殿宇宝角兽吻飞檐,壁画雕饰精美琳琅,金碧辉煌,鎏金铜瓦熠熠放光,
香火烟雾缭绕
蓝天、宝刹、神鸦
殿内壁画琳琅满目,色彩绚丽,使人目不暇给。
大殿四周回廊雕饰精美、流光溢彩。围栏均为镂空木雕,刀法精巧,令人叹为观止
守护松赞林寺的喵星人
师兄们是在讨论佛法还是... ...
避开尘世遁入空门去也
老哥、老狗
这里的老哥通常在你拍他的时候是不管你的,等你拍完就过来收钱了。我是偷拍的。
老姐妹
有高反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次行程因为大部份都是在三四千米的高原行走,在第一天出发时领队给我们每人发了一瓶氧气,大部份队友都用了,有些还用了两三瓶,我可能肺活量小吧,高原的氧气足够我用了,所以就没能享受到吸氧带来的快活,这是位高反痛苦中的驴友。
在香格里拉享受美味的牦牛大餐,浓香的酥油茶,醇厚的青稞酒
青稞饼一端上来就给迫不及待的驴友咬了一口
白茫雪山垭口海拨
4367m
站在海拨4252m的垭口,远眺终年积雪的白马雪山,雪山海拨5300m
白马奔腾
风中摇动的五彩经幡
有些风景,有幸遇见,不求长伴左右,只要一眼,也是长相守。
雾农顶
月光下的卡瓦格博
D4:6月3日飞来寺3360m--西当村2234m--上雨崩村3150m
得神山的眷顾我们第一天就看到了日照金山
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高达6740米,是云南的第一高峰。是迄今无人能登顶的"处女峰",这里冰斗、冰川连绵,犹如玉龙伸延,冰雪耀眼夺目,是登山运动员极想攀登的地方。20世纪内英国、美国、日本、中国的登山队曾五次大规模攀登,但均无一次成功。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向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发起冲击的途中,由于突然天降大雪,登山队被迫放弃原定的登主峰计划。在返回位于海拔5100米的三号营地途中,登山队员全体遇难,包括6名中国队员和11名日本队员,是中国登山史上最惨重的伤亡记录。直到1998年7月,遇难登山队员的尸体才被找到,得到了妥善安置。由此,更给雪山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气氛。
北京时间6点25分第一缕金光洒在卡瓦博格峰的顶上。感谢神山的恩赐!平生第一次见到日照金山,激动的心驱使手指不停按动快门... ...
片片金色的阳光,一轮接一轮往下播撒
虽然之前也看过很多别人拍的日照金山照片,不过一直没有太多的感觉,就是觉得很美。直到身临其境,才感到那种壮观、震撼、美丽,实在是语言难以描述的。
被誉为"雪山之神"的卡瓦格博峰,百年前就被美国学者称为"世界最美之山"。
藏民把雪山封为神山,尊称为“念青”卡瓦格博,“念青”在藏语里是神圣、博大、无所不能包容的意思。
梅里雪山之将军峰
飞来寺天堂酒店,每一个房间都直面梅里雪山全景,卡瓦格博就在眼前,非常壮观。
飞来寺是距今有几百年历史的寺庙,寺庙的周围已经建有很多客栈、酒店,这里是观梅里神山最佳位置,经常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准备西进雨崩,北上芒康进藏,南下香格里拉的大批驴友。
看完日出吃过早餐我们继续在颠簸中前进... ... ...
不去天堂就去雨崩,这是何等的诱惑?雨崩村位于梅里雪山脚下,景色优美,民风淳朴,是距梅里雪山最近的一个村子。四面群山簇拥,因其地理环境独特,所以人烟稀少,雨崩全村至今不通公路不通车,仅通过一条驿道与外界相通。他的魅力在于只能徒步或者依仗骡子的力量进入。
西当村路口,大部分入雨崩的驴友都是走这条路进村。
我因为没有长距离徒步的经历,为免拖累其他驴友,选择了进山上坡12公里骑骡子(235元 小包10元),做一下“骡友”(从海拨2608米爬到到海拨3720米),以后几天及今天的下坡6公里徒步... ..
经过原始森林,到垭口开始徒步
这就是在在雨崩走的凹凸不平的沙石路,我觉得护膝、登山杖、太阳帽都是必须的,还要有一双好的徒步鞋,不然凶残的上下坡会令你的脚苦不堪言。
徒步中无需带太多吃的东西加重肩膀负担。路上休息站有水、饮料、饼干,当然最多的是泡面(15元一个),还可以来一碗鸡蛋炒饭(满满一碗20元,我一个人也吃不完)或鸡蛋汤。
踏入那片净土,通往仙境的地方。
藏胞们认为修行悟道的最重要条件就是勤于念经。因此,不仅老年人把来生幸福的希望寄托在念经上,就是中年人、青年人也勤于念经。他们除了张口说话、饮食及睡眠外,无论坐卧立行走无不喃喃念经。在众多经类中,藏胞们念得最多的是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虔诚的藏民相信,只要把日夜默念的六字真言刻在石头上,这些石头就会有一种超自然的灵性,给他们带来吉祥如意。
本来6月份云南就已经进入雨季,来之前真的很害怕碰到下雨天,雨崩下雨天徒步只能用一个字形态--苦,我们真的是人品好,天空非常晴朗。
只需停留一下便能与美景相遇,直到现在我才真正体会到“脚在地狱,眼在天堂”其中的意思。有一句很流行的话: “如果你爱她,带她去雨崩,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她,带她去雨崩,因为那里是地狱。”地狱的感觉,天堂般的美景。
以前垃圾桶是用竹子编的,上面都有编号,徒步入雨崩可以数着编号、看着距离一步步缩小,以此来做动力,但现在已经全部换上胶料桶,编号好像也对不上了。那就数数电线杆吧,一共是105杆。童话村在2012年10月通了电,路上也多了很多有编号的电线杆。
一路行去,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在诗境还是在梦境。
梅里雪山之五冠峰
指尖在拍照的快门蹉跎,让眼睛长驻在美丽的天堂。
天堂在左,雨崩在右。“雨崩”在藏语的意思里是“珠宝聚集的地方”。
雨崩村就坐落在一个山谷里,周围高耸的雪山静静地守候着。
雨崩可能是目前中国唯一不通车的知名山村了(墨脱都通车了)。村里的物资全靠人力,或者骡子往里运。
一个藏在梅里雪山腹地如诗如画的藏族村落。这里居住的藏民有30多户,婚姻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或-妻多夫制,妻子们是亲姊妺,丈夫们亦是亲兄弟,他们都可以和睦相处。
早上10点出发在下午4点到达上雨崩村(路上休息大概1小时),我们就住在这间用木头搭建的客栈里。藏族民居木头居多,不像我们的建筑基本都是钢筋混凝土。客栈需然简陋,但床铺都很干净,也可以简单地洗澡,洗衣服。手机可以充电,晚上也有电灯,就是网络弱一点。之前在网上看到评写住的地方有虱子,不能充电,晚上漆黑一片这些都没发生过。我们躺在床上就能看到梅里雪山,外面走廊就可以拍日出,实在太美好了。
住在雨崩村是幸福的,每天早上推开窗子就能远眺雪山。
坐在客栈走廊上,面对着梅里雪山,用热水泡着脚,看着太阳一点点地落下去。诗情画意,尽收眼底。那一刻,觉得再多的辛苦都值得了。
D5: 6月4日 上雨崩3150m--下雨崩3050m--神瀑3950m--下雨崩3050m--上雨崩3150m
今天我们又幸运地看到了日照金山
缅茨姆峰也叫神女峰,梅里主峰卡瓦格博的妻子。
今天全体80,90后都睡懒觉,不愿早起了,只有我还每天来看神女,希望沾一下神女的福气,如果可以,请早起吧,这里的雪山日出,是你不容错过的绝佳景色。
北京时间6点27分,山巅耀眼金黄。
神女云雾缭绕,如梦似幻,时隐时现,景色瞬息万变。
在雨崩村我们一般都是在住的地方搭食,早餐,8元一大碗面,我们要求不高,感觉也不错,晚上还集体吃了个煲土鸡汤,一只土鸡9个人都吃不完,有土鸡餐的平均1人40元左右,没土鸡的30元一餐,吃得还满意。
在雨崩吃的都是村民自己腊的肉,当地土猪,纯手工制作,自然风干,无毒无害无添加剂。
雨崩为梅里內转山的必经之路,每年都有很多虔诚的藏民来转山。神瀑则是內转山的终点。今天我们将要下山经过这个雨崩下村,绕过右边这座山,走到梅里雪山的脚下神瀑,徒步来回12公里,接受神瀑沐浴。
村落静谧安详,一切如同梦幻中的仙境。
玛尼堆是祈福的玛尼石堆积而成的,是一种圣洁的象征。藏传佛教所宣扬的是大爱,追求的是发自内心真诚的祈祷,信仰者所祈求的是众生的安乐和吉祥。
经雨崩下村后,徒步穿越原始森林和高山牧场,不时有迎面走来的下山的人对你微笑,说一声加油,沿途遇上转山的臧民都会很友善的对你说上一句”扎西德勒!”我也回敬一句“扎西德勒!” 他们脸上的纯洁、真诚,感染着路上的每一个人。
草甸,河流,雪山......一路风景如诗如画定能让你如痴如醉!
野花、牛群、小泥屋,走进雨崩,你会忘记世间的一切。
很多人来这里徒步都是为了寻找那种原始的感觉,雨崩村现在已开始大兴土木,不知道若干年后的雨崩,是否还能保有那种原始静谧。
骡友萌萌哒
在这里动物都是放养的,过着惬意自由的生活。
让我们忘记城市的喧嚣,做几天山里人,去喂喂马,赶赶猪。
雨崩下村种了一大片青稞,青稞是藏民们的主粮,这里的青稞比雨崩外面的迟一点成熟。
原始森林郁郁葱葱
雨崩虽是天堂,却也要食人间烟火。坐在那么美丽的风景下,尝着用雪山上流下来的水泡的面,惬意的感觉油然而生...。小店的家具都是这种大块原木做的,在城里要买可是要花好几千大洋哦。:lol
绕过湖边大大小小的玛尼堆。
我也搭一个,祈愿各位和我的家人身体健康。
陡峭的石头路,上坡路上随意拍的,回来一看像个人头,大自然鬼斧神工!
用脚去丈量遥远,用眼去目睹仙境,用心去感受神圣。
雪山已近在眼前,蓝天下的梅里雪峰,美的让人炫目。
这里已经可以看见神瀑了,看上去似乎很接近了,但实际还要走1个多小时才能到,望山跑死马呀。
山上白雪皑皑,山下植被茂密。
透过层层经幡,找寻雪山深处的神圣。
最后爬上几个连骡子也上不去的崎岖陡坡就到神瀑了。
两股雪山瀑布从峰顶飞流直下,水雾弥漫,站在50米外都能感受到寒气阵阵。
神瀑是从梅里雪山飞泄而下形成的瀑布,也是藏民沐浴净化心灵的圣地,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信徒从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干里迢迢赶来朝拜,神瀑的神奇之处在于水不大,但冲击力不小,瀑布下面是一片石滩, 我们走到瀑布底下顺时针围着瀑布绕圈,沐浴神圣之水,再喝一口神水,希望沾一点神气。
神瀑回来最痛苦就是从下村到上村那段山路--就是前面山坡这段又长又陡的坡。因为已经走了一天的山路,不是上坡就是下坡,而且路也大多是坑坑洼洼的,体力已消耗得差不多,看到这个坡,那叫一个绝望呀!最后的爬坡真让我们爬到崩溃。后来才知道那个坡俗称“绝望坡”。绝对名副其实如假包换呵!
左上角那排房子就是我们住的客栈,爬上绝望坡就到了。那天下午5点半回到客栈。
D6: 6月5日 上雨崩3150m—下雨崩3050—雨崩河2800m--尼农2000m--西当2560m--飞来寺海拨3360m
幸运一直伴随着我们,第三天日照金山,北京时间6点27分。
神女峰
将军峰
哈达献给神女
时隐时现的云雾为雪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神女若隐若现,宛若天仙。
披上了面纱的神女,更添神秘风采。
梅里傍边的山峰
本着不走回头路顺带欣赏美景的心情,我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从雨崩河出尼农,一路下行伴随着雨崩河和澜沧江,有3、4公里临涧悬崖峭壁的险路,山上还会有落石,下雨天是万万不能走这条路的,据说每年都有人在这里失踪,但下行总比上行轻松一点。
近45度陡峭的山路
伴着高山、河流、瀑布、悬崖,各种美丽景色交替出现。
进入雨崩河,峡谷开始险峻。
高原仙人掌
尼农路上的休息点之一
一路沿着雨崩河下行
雪域神山融化的雪水汇集成了雨崩河,在峽谷中千迴百转,最后汇入澜沧江,
这里,清澈的雨崩河开始汇入混黄的澜沧江,澜沧江大峡谷离你不远了,万丈悬崖路也离你不远了。
一路走下来风非常大,一阵狂风吹过把一位驴友的帽子也吹到了山崖。
原先清澈碧绿的溪流已经变得十分浑黄
路宽1m~1.7m之间,左手是峭壁,右手是悬崖,没有遮栏。
18
公里的连续下行,1千多米的落差着实考验你的膝盖,走18公里是个怎样的概念,一层楼的上下楼梯如果是10米长,那等于要走1800层楼。各种沙石路的咯脚,脚趾头撞击的生疼,这就是战绩。
本来还有段视频,但要发到其它地方再转发,不太会弄
已经看到了在浑浊的澜沧江上的尼农桥了,胜利在望了。
看到对面山上之字形的路吗,我们将要坐车从这条路回去飞来寺
D7:6月6日飞来寺3360m--丽江2416m
北京时间6点28分初升的太阳照射在巍峨的雪山之巅,皑皑白雪透着金灿灿的光晕,为本来就严峻的山峰更添一份神圣。
太阳一点点地升起来了
据说如果看神山的人品不够好,神山就会云山雾罩,不露真相,经常有人在这十几天什么都没有看到。我们一行人品爆棚,神山恩赐我们连续4天都看到了日照金山。最后那天有一大片乌云压过来,企图遮天蔽日,被我们的人品震慑着,犹豫了好一会,等我们欣赏完他美丽的真容才飘到山顶。神山躲起来了,后面来的人就见不到日照金山了... ...
看云卷云舒、去留无意。
犹抱琵琶半遮面
在风景面前,做一个来去悄悄的过客,让风景尽收眼底。
这次因为时间关系未能去冰壶,留下些许遗憾,也许是神山在挽留我,想让我再来一次,就当留个借口,给再来一个理由,希望有机会再来圆我的梦,希望此行的驴友能有缘再次出行。扎西德勒!
照片是相机和手机拍的,另外多谢海滩提供的集体照。
最后上一段心灵鸡汤-----
有生之年,我们需要不被妥协不受诱惑地去行走,去看一看外面的山与海,看一看天空的颜色与日出的模样是否符合心中所见。
相机不能够取代眼睛去看,去记得。任何交通工具都不能够代替一双脚,它能带你去你想去的地方。
——
夏风颜《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57535&ptid=50808][/url]
【游女郎】鬼鬼 发表于 2014-8-13 10:53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