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上次远行写了“暂别江南”,想来现在就取个题目叫“再别江南”吧。
每次出去远行总想把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所以在此就把行程和一些感受写下:
本来是想去更远的地方和更多的地方,由于各种原因就选了西宁这个地方,刚开始去的时候还是比较忐忑的,因为后面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比如行程是否会顺利,到那边会不会连景区都到不了等等,所以也想了其他的备用方案,第一是如果自己去不了景区就直接在那边报个团跟旅游团一起去;第二个就是连旅游团也报不了的情况下就立马转到其他地方,所以我连中国地图也带了,好能到时临时看下去哪个地方。也许看起来谨慎过了头,但是我想大老远出去多考虑下各种结果总还是好的,不然万一出现这些情况岂不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一开始当然是无聊的火车,不过比较幸运,邻座都是还算聊得来的人,所以聊聊天、看看书加上玩玩手机把乘火车的时间打发掉了,坐火车其实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期待,能在火车上碰到聊得来的人不仅能打发无聊,而且也可以听听别人的故事,加上看看车窗外不同的景物;当然碰到聊不来的人那就有点煎熬了,这么多无聊的时间只能靠看看窗外的风景和听歌看书打发了,回来的时候就是这种情况,邻座的几个一看就没什么聊天的欲望,所以回来的时候话都不说,相想也够无趣的。
一到西宁就直接坐车到第二天需要坐车去青海湖的地方,问了几个人,确认了下地点是否正确、车票是否紧张,到那边发现已经过了买车票的时间了,就在附近找了旅馆,好在第二天早上能尽早到达目的地。
第二天 大概六点多的样子就起床了,买了票直奔青海湖,一路风景美不胜收,在那种地方其实坐车也算是一种游览的过程,因为一路都是美景,所以我觉得青海湖的美不仅是其本身美,还有一路的风光和青海湖构成了整体美,不像有的景区就景区比较漂亮,一路上都是高楼大厦,这样单调的美真不是我所喜欢的,我喜欢的景色是那种一眼望去成片都让人心旷神怡的,而不是这边一个景点那边一个景点,各种小景点组合起来的景色。就像青海湖不仅本身美,还有其周围连绵的山脉和草原与其构成一种整体的美景。
到了青海湖景区,先往对面的山上走了走,想爬到山顶上观览,但是怕时间不够所以走了一段就回了;像青海湖这种地方其实不买票也可以欣赏,只要往景区旁边走个一二十分钟就可以到景区旁边的湖边了,但是我懒得走,也觉得景区里面是否有些东西旁边是没有的,所有就买票直接进去了,在里面让别人帮忙给自己拍了几张照片,也帮忙给别人拍了几张照片,一路欣赏过去,有一种在海边的感觉,因为它的辽阔和美丽在我看来与大海无异。
景区里走了一圈然后出了景区看了看,发现出来后不能再回景区了,看了下时间还早,就徒步走了二十多分钟来到景区旁边的湖边继续欣赏,青海湖景区外面的湖区人也很多,路上骑行的更不用说,很多都是将自行车从外地一路坐着火车过来的,在来西宁的火车上也看到很多人都随身带着自行车。让人好生羡慕,在这种地方环骑那简直是一种享受,因为我觉得欣赏青海湖这种地方一两天是不够的,环骑可以将它的角角落落都欣赏一遍,骑到某一处,欣赏一番,然后继续前行;或者改成徒步,走到某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静静欣赏一番,在湖边的草地上搭上帐篷,暮宿于此。我喜欢的是这样一种自由慢赏,而不是走马看花,然后拍照证明下到此一游了事,所以我在不是万般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会去抱团的,这样可以漫无目的地行走,可以在某个地方呆立许久,也可以在某个地方匆匆而去,任凭你那边风景独好,我就是喜欢此处。
由于时间有限,当然不可能每个角落我都去一遍,只能将该欣赏的都欣赏一番,至少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欣赏这样的美景,也不枉来此一遭,下次有机会一定欣赏其每个角角落落。
回到市区已是晚上 ,直接来到火车站改签车票,因为之前怕来不及所以回程票买晚了点,现在青海湖行程顺利,所以决定提前回去,这样可以多休息一天。
第二天的行程就简单,也没之前的担心了。
早上也是六点多起床出发前去塔尔寺,像塔尔寺这种地方不是看它的景色有多美,而是它的一种文化底蕴。当然我对佛教并不了解,在知道塔尔寺之前我就知道大乘佛教、小乘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佛教的一些派别,比如禅宗、密宗、天台宗等,就了解了一些毛皮,塔尔寺让我藏传佛教还有黄教、红教、白教和花教之分,黄教作为现今藏传佛教影响力做大的教派,而塔尔寺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所以既然来到了西宁,是不得不看一下的,当然由于对佛教了解有限,所以也不大会欣赏,就冲着名气而来,到里面欣赏了寺院的建筑、佛像和壁画等等,也第一次看到了喇嘛,走了一圈发现都走遍了,但是不甘心,因为只是看了下塔尔寺的外表,对深层的内容一点都没了解。所以就看到哪边有导游在讲解就凑过去听;了解了一些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事迹和他的塑像,如果不听介绍还真看不出来,宗喀巴塑像旁边是十世班禅,也了解了十世班禅的遗体现供奉在西藏的
扎什伦布寺,由于他的贡献,国家给他举行了佛教最高规格的金塔葬——有时间得去看看;在走进一个殿里的时候,看到很多人在行一种叩拜礼,但是寺院里面都不给拍照,所以也就没有拍下来,这种叩拜礼一开始也不知道叫什么,只觉得之前没见过,很是好奇,后来在听旁边导游讲解的时候才了解到这种叩拜礼是藏传佛教最高规格的礼节,名叫“五体投地,顶礼膜拜”,据说这些人是一路叩过来的,每个人要扣十万个,真是感叹信仰的力量。所以宗教我觉得还是需要存在的,感觉有信仰的话至少能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底线,只要不太过就行,像历史上的“三武一宗灭佛"是因为佛教盛行影响了国家政权的稳定了才会出现,但是也没有彻底消灭,还是保留很多必要的寺院和严格了出家的规定。并且佛教带来的艺术创造也是一种精神财富,比如佛像、唐画、堆绣等,在寺院里面观看后真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华丽无比,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也给信仰者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观看了塔尔寺之后,我有一种想了解藏传佛教的冲动,了解藏传佛教各个教派的差别和主要寺院,以便以后去其他寺院的时候能有更高的欣赏力,因为我觉得像人文景观需要对其有一定的了解才会有兴趣去看它;就像我当时去西湖边看了于谦墓,是因为我了解了土木之变和北京保卫战的事迹;还有上次银川的西夏王陵,要是不知道西夏这个历史上的朝代,光去看一个个土包子谁也觉得没意思。
看完塔尔寺回到市区,感觉还早,就想在市区先吃顿饭然后随便逛逛打发时间,当然还是想吃烤肉和拉面,但是运气比较背,碰上了伊斯兰教的传统节日——古尔邦节,烤肉和拉面店都关门,只好随便找了个店吃了了事。
也不知道要去哪逛,就索性买了份旅游地图,看到有两个遗址,一个是南凉虎台遗址,南凉——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政权,因为十六国的政权更迭较快,存活时间都不长,所以也不怎么
了解,因为看起来实在太乱,没有头绪,除了冉魏,因为冉闵的”杀胡令“ ,但是对南北朝还是有点喜欢和了解,所以就去看了下,想不到里面还有西宁博物馆,就去里面看了下,拍了几张照片,当然去博物馆拍照片是为了某个时间突然想了解某个事物而做的一种准备,留着慢慢欣赏。然后去了附近的青海省博物馆,稍微欣赏了一番,也是拍了照片留着慢慢欣赏。
之后就坐车去了青唐城遗址,当然是冲着唃厮罗和河湟吐蕃去的,因为看宋史的时候了解过河湟吐蕃和
唃厮罗,上次去了西夏都城,这次来到
唃厮罗政权的遗址,把北宋初期西夏和河湟吐蕃这对冤家的老巢都去了一遍,让人亦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或者说有一种穿越时空之感,
所以说像这种人文景观还是需要之前有了解过才会有兴趣去看的,不然真没什么看头。
西宁行基本上就是这些,每次出行都是旅行者中的那句话的感受——”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
再次别离江南之山水,感悟西北之风情。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确实很好的风景
引用 绿茹蓝发表于 2014-10-06 22:43:40 的回复
太阳打在湖面上的感觉真棒
遇上古尔邦节其实很幸运
青海湖真是个忘记烦恼的地方
天气都还挺不错的
青海湖什么季节都好看
引用 小鹿LU发表于 2014-10-09 09:59:34 的回复
遇上古尔邦节其实很幸运
没烤肉和拉面吃:'(
引用 绿茹蓝发表于 2014-10-06 22:59:17 的回复
看不腻的青海湖!!
引用 绿茹蓝发表于 2014-10-10 14:56:40 的回复
没烤肉和拉面吃
看穿你是一名肉食主义者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