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讲一下我们浙北地区过年的习俗吧,大部分摘抄自度娘:D
浙北过年基本可以分为这几点:
一、过年
“年”是收获的意思。所谓“过年”,就是一家和睦,快乐,吉祥,团圆,聚在一起庆祝、享受过去一年获得的劳动果实,祈求在新的一年中成果获得更多。过年这个节日,从十二月廿三献灶开始到正月元宵结束,共23天。
过年是中国人的节日庆祝形式,在一年四季的节日中,年节是最隆重的。充满着中国文化的年节,历代人都很重视,上至皇帝,下至平民,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把节日过得隆重,把气氛搞得喜庆、吉祥。皇帝要祭天地,祭祖先,百姓要祭天地,祭祖先。如果不让参加祭祖,就不算是宗族人。不让学徒在老板的店铺、工场吃年夜饭,就是表明下年被辞退了。
过年,对孩子表示成长,对工作表示新开端,对家庭表示更新面貌,
过年了,大人搞卫生、打年糕、办年货、祭祖、请客人,办宴席,忙得不亦乐呼。做的每一件事都包含讨一份吉利。小孩自由自在快乐无比,在年三十和年初这几天,小孩又不需要干什么家务活。寒假作业也可以丢在一边不管。有新衣穿,有糖果吃,又放鞭炮,又做客人,又拿压岁钱(过去只有几角或几分,现在有几百元或几千元),似乎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
过去,富人过富年,穷人过愁年。现在,大人过忙年,小孩们过快乐年。
二、掸檐尘
每到过年,大人先搞卫生,俗话叫掸檐尘。大致有三项内容:
第一是掸檐尘。屋里能搬动的东西,全搬到屋外场上,小孩负责搬小东西,把搬不走的大东西用布或纸张盖上,大人扎一把稻草在竹竿上,把挂在屋檐下的蜘蛛网,积在梁条上、椽子上、墙上的灰尘扫掉。
再是擦窗,这是小男孩的任务。爬到窗台上,用水抹布擦去窗棱上的灰尘。把玻璃擦得煞亮。
然后是把小东西拿到池塘里洗刷,把搬不动东西用湿抹布擦一遍。灶台上的镬子,橱里的碗,筷筒里的筷子,也洗刷一遍。门也擦洗一下。场地上扫一遍。把屋里屋外整理得干干净净。
这是扫除了旧年的一切晦气,干干净净过年。新一年有新面貌,新景象。
三、打年糕、做团子
一是忙着打年糕。打年糕就是先把糯米粉蒸熟,再放在石臼里对(敲打),然后揉成一寸厚,方正的或圆的一块块粉团。年糕有淡的,有甜的。淡的(白色的)年糕可以放在粥里煮了吃。也可以放点糖,放点猪油蒸着吃,这叫猪油糖年糕,是江南有名的食品。甜的叫糖年糕,如果放入桂花的,就叫桂花糖年糕。可以直接吃冷的。打年糕不只为好吃,更是要讨个好口彩,年糕年糕年年高,做官的希望官阶一年比一年高,经商的希望红利一年比一年高,种田的希望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学子希望功名考得一年比一年高。一家人家希望声望一年比一年高,财富积得一年比一年高。
二是做团子。团子是糯米粉团里嵌入甜的或咸的馅子封好蒸熟而成。馅子荤的有:肉笋丝,肉萝卜丝,肉茭菜丝,等等。素的有:咸菜笋丝,萝卜丝、黄豆饽,豇豆饽,赤豆饽等等。团子不只是美食,到年底改善一下口福,团子还包含有一家子女团圆之意。
四、准备年货
为了使年夜饭丰盛,年过得有余、吉祥、快乐,就要置办年货。十二子歌里有这么一句话“十二月杀猪打年糕”,这便是大办年货的写照。年货有菜类,零食类,干果类,玩具类,烟火类,礼品类,香料类,饮料类,衣着类,吉祥物、祭品类、厨房用品类等。
五、敬神祭祖
(一)、敬神。
敬神是感谢一年中神祗对全家的保佑。这是传统的礼仪,分为:送灶,请土地,待佛。
(二)、祭祖先。
祭祖先:为祖先摆宴席。表示不忘根本,向先人汇报一年成果。每一样祭品有一样含义。
六:拜年
拜年:也叫吃年酒。男人在年初二到十五之间到亲戚家去祝贺新年好。妇女过了十五元宵才去做客。礼物是一个或两个草纸包,每包内有五小包酥糖。(当然已经是过去了,现在的的礼物要多高大上就多高大上了,也有人家选择互相简便,不送礼)
浙北苏南地区茶文化:正月上门拜访长辈,入座待饮“三道茶”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对,就是因为假期变短了
我们已经过了过年就会开开心心的年纪了:(
从寒假变成7天了,真是醉了
😁
最爱的还是外婆家手打的年糕
过年需要新的玩法了
那杯什么茶
小时候最喜欢的是放鞭炮放烟花,现在都感觉不到了
年味越来越淡,从前盼着过年,现在只能呵呵
学姐,原来我们都是属于浙北的也,好荣幸
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吗哈哈
打年糕好好吃
生活,过的是一种心境
年味不足了
我们不打年糕、做团子,小时候是做糖,是需要拆下门做的 好像~·我爱吃那个糖粑粑~
过年要穿新衣服的捏
😁
浙北有什么好玩的民俗活动吗
应该是假期短了。
最近年味真是越来越少了。。。不知是因为大家更繁忙了,还是更麻木的缘故。
各地过年风俗还的确差别有点大
年的味道就是这样~~~~
多多家也备着熏豆茶啊。这是专门招待毛脚女婿首次登门的:lol
😁
年年岁岁花不同~~~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