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秦晋摄影线前,我对黄土地的映象仅仅来自于当初那首唱遍大江南北的《黄土高坡》。
[audio]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大风从坡上刮过
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
都是我的歌 我的歌
祖祖辈辈留下我
留下我一望无际唱着歌
还有身边这条黄河
日头从坡上走过
照着我的窑洞
晒着我的胳臂
还有我的牛跟着我
我一路哼唱着这首歌,找寻歌词中的画面,感受歌曲中展现的黄土地的豪迈奔放。
520(我爱你),注定是必须对这片黄土地的真爱才能聚在一起的旅程!
对于从广州方向过来的队员,真的是:黄土地,爱你不容易:)先是群里有队员告知:得到消息说飞往太原的航班取消。大家还笑说,应该是恶作剧。没想到,接着就接到几位队员的电话:“航空公司通知,由于暴雨,航班取消。” “由于暴雨,航班延迟,具体起飞时间等候通知。”队员急,我也急,然后电话打给鹿鹿,也让她急急;P。经过反复确认航班信息,和队员沟通处理方案,最终四位队员在晚上10点到达太原入住宾馆。还有三位队员航班取消,改签为第二天的航班。经鹿鹿同学的协调,最终在第二天,这三位队员和我们在碛口顺利会师。
7天的行程,我们经历风雨,当然阳光也总在风雨之后。“老天给的安排,永远是最好的。”在自我介绍中,老汉大哥也为我们讲述了心态对旅程和摄影的重要。
想说的话太多,一切都在集体照中。感谢老汉大哥的拍摄:lol
在影视剧中,有相当多以黄土地为拍摄背景的优秀作品。走完这次行程后,我对陈凯歌的《黄土地》却感觉是最贴近我对这片土地的感受的。
在一种残酷生存之道下,梦想是如何被唤醒、又是如何死亡的。
杀死梦想的,根本上,正是养育你的黄土地。温暖而贫瘠的黄土地!
它养育你,赐福你;
它也禁锢你,杀死你。
这里面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宿命式的深层悲哀:
带着镣铐的新生,最终还是猝死于简单而残酷的生存哲学。
“生存”,是陈凯歌想表达的核心,民以食为天,只有黄土地,才是真正的主人。
在黄土地面前,所有人都是做不得主的客人。
而在这种残酷生存之道励练出的人的韧性
这是
陈凯歌
在千里走陕北之后想讲述的,这也同样是我此行的感受,没有陈大导演那样的深刻,但却似乎能更理解这部电影,这片土地!
碛口镇李家山,隐于大山深处。
著名画家吴冠中
1989年10月到李家山采风时惊呼这里像“汉墓”,他说: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
,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山体与建筑结合之完美,人居环境自然之美,窑洞
层层叠置错落之美,尽在这里得到了完美体现。
此处上点李家山的小场景照片。
波浪谷是一种红耗岩地貌,因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被叫做“The Wave”,即波浪,也称岩浪。 靖边波浪谷与美国波浪谷,以180度经线为对称线,几乎在一个对称点上。
此次波浪谷的拍摄,因为天气原因,安排了两晚一早的时间。第一天到达波浪谷,不到半小时就开始下雨。降雨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早上,然后出现了多云天气。虽然降雨没有好的光影,但红砂岩层,在雨水的冲刷下饱各度变得高起了,红色显得格外的耀眼。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