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上海摄影家协会•《上海摄影》杂志•游侠客摄影网南疆...

    上海 /上海摄影家协会•《上海摄影》杂志•游侠客摄影网南疆...

           2016年10月15日至27日,由游侠客摄影网联合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上海摄影》杂志共同举办的南疆库尔勒-阿克苏-喀什-和田-帕米尔高原深度大环线,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深入帕米尔高原,集风光、人文、建筑以及植物等为一体的南疆摄影比赛专线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共49人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共历时13天、绕南疆大环线总行程5000多公里。
               为了搞好本次活动,游侠客摄影网与上海摄影家协会非常重视,共派出了两位主领队,两位摄影指导老师,两位地接领队以及两辆大巴车的司机郭师傅和王师傅,组成了8个人的最强管理团队阵容。

    第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49位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们汇聚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同时也是大家的集合日。正式的拍摄是从第二天开始的... ... 
    第二天:来到了罗布人村寨和位于
    新疆
    南疆
    塔里木盆地
    的塔克拉玛干
    沙漠
    进行拍摄创作。
         罗布人村寨,位于
    尉犁县
    城西南35公里处,距
    库尔勒市
    南85公里处。村寨方圆72平方公里,有二十余户人家,是
    中国西部
    地域面积最大的村庄之一。
           罗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千百年来他们与世隔绝,如今,沙漠中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最后的罗布人”。
    他们在沙漠中的海子边打鱼狩猎,种庄稼,保持着原始的风俗习惯,其生活充满了神秘色彩。
    罗布人,又叫罗布淖尔人。吐谷浑当时居青海北部和新疆
    若羌

    且末
    一带,为
    鲜卑族
    的一支。罗布人的风俗与其相同。
        罗布人和蒙古族等其他
    游牧民族
    一样,逐水草而居。有所不同的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不是以游牧为生,而是以捕鱼和狩猎为生。
         罗布人世世代代生活在与外界隔绝的海子群之间,封闭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他们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小舟捕鱼为食,或采野麻,或捕哈什鸟剥皮为衣,或以水獭之皮并哈什鸟之翎,持往城市货卖,易布以代衣(这里的“城市”专指库尔勒回庄)。
               罗布人没有货币概念,只是物物交换。罗布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极差,但是他们的适应能力极强,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们靠罗布泊水域和周围的湿地及其原始胡杨林繁衍生息。
          唐朝时期“丝绸之路”中道衰落,罗布人仍生活在喀喇库勒和卓两大海子之间。罗布人居地荒凉闭塞,历经疫病和自然灾害,纷纷迁至别处定居、游牧,兼事农耕,只有喀尔曲尕村的居民还较多地保留了罗布人在物质文化方面的许多遗俗。至解放初期,居民也仅剩几十户。喀尔曲尕村的罗布人热爱劳动,年近七八十,仍耕作不息,经常聚集五六人带着用野麻编织的网和鱼叉、大头棒,划着卡盆下湖。捕渔回来,一任全村各家随意取食,食尽再捕,不分彼此。
        长寿是罗布人的一大特点,由于他们世居于较为偏僻的罗布泊地区,远离环境污染,百岁老人甚多。虽然老态,但是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清楚,性情乐观、豁达、豪放,仍可闻乐起舞,纵情歌唱。
        历史上最有名的的罗布人当属奥尔德克。他作为
    瑞典
    探险家
    斯文·赫定
    的向导,先后带领科考探险队发现了
    楼兰古城
    和小河墓地,令整个世界震惊。在罗布人村寨有奥尔德克的纪念馆。
      罗布人村寨正门形如一个戴着帽子的人的头部,两侧是鱼的图腾。在小小的罗布人村寨里游客可同时看到四样有趣的人和物,那就是罗布人、海子、胡杨和沙漠。
       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人文景观,都是请研究考古的教授设计近几年建造,过去真正的罗布人村寨生活景象是看不到的,听说这里原来只有几户人家在这里生活,并且每家相距好远,现在都被迁移走了。现在这里只能说是复原的罗布人村寨原始村落公园更为恰当。

             塔克拉玛干
    沙漠
    位于
    新疆
    南疆
    塔里木盆地
    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
    流动沙漠
    。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 分布在新疆四个地区界内:
    巴音郭楞
    阿克苏喀什、和田,故被称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的
    流动沙漠
    仅次于
    阿拉伯半岛

    鲁卜哈利沙漠
    (65万
    平方千米
    ),
    流沙
    面积世界第一。
          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
    蒸发量
    却高达2500-3400毫米。这里,
    金字塔
    形的
    沙丘
    屹立于平原以上300米。狂风能将沙墙吹起,高度可达其3倍。沙漠里沙丘绵延,受风的影响,沙丘时常移动。沙漠里亦有少量的植物,其根系异常发达,超过地上部分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以便
    汲取
    地下的水分,那里的动物有
    夏眠
    的现象。
          塔克拉玛干
    维吾尔语
    中,“塔克”、“塔格”、“博格‘达’”的“达(克/格,轻声)”都是山的意思。“拉玛干”,准确的翻译应该是“
    大荒漠
    ”,引申有“广阔”的含义;那么“塔克拉玛干”就是“山下面的大
    荒漠
    ”的意思。

            千佛洞位于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 7千米的河流阶地上,它背依明屋达格山,南临木扎提河和雀尔达格山,其间有渭干河蜿蜒流过,东距库车县城约69千米。这里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新疆著名的古代文物遗迹的旅游胜地。
        克孜尔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同享中国 “四大石窟”之美誉,坐落于悬崖峭壁之上,绵延数千公里。其中保存壁画的洞窟有80多个,壁画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它是我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在公元8-9世纪逐渐停建,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仅有的。
           这座千佛洞已编号的有236个窟,目前窟形尚完整的有135个窟。其中有供僧徒礼佛观像和讲经说法用的支提窟,有供僧徒居住和坐禅用的毗诃罗窟。支提窟中有窟室高大,窟门洞开,正壁塑立佛的大像窟;有主室作长方形,内设塔柱的中心柱窟;有窟室为较规则的方形窟。
           毗诃罗窟又称僧房,多为居室加甬道式结构,室内有灶炕等简单生活设施。这些不同类型和用途的窟,多呈规律地修建在一起,组合成一个个单元。从配列的情况看,每个单元可能就是一座佛寺。这种窟室结构和布局,在我国石窟建筑中较为罕见。
            克孜尔千佛洞的塑像和壁画均绘塑于支提窟内,虽然塑像多已毁坏,但壁画尚保存约有5000平方米,题材主要为佛传、因缘和本生故事。此外,反映弥勒说法和僧人习禅的题材也有一定的比重。
           与其他石窟相比,克孜尔千佛洞可说是我国修建得较早、现存规模较大的一座石窟寺。它的特殊窟形、壁画题材和艺术风格,深刻地反映了龟兹佛教的情况,代表了龟兹民族的文化艺术水准,是游览和研究佛教文化艺术的重要场所。

           从
    库车
    沿独(独山子)--库(库车)公路向北驶约60余公里,所抵峡谷俗称"盐水沟",当地维吾尔人称其为克孜尔亚(红崖)山。
           克孜尔亚山之奇峰异景,有鬼斧神工之妙。当峰回路转之际,车前方忽现一座状如巨厦的深驼色的山峰,似有廊有柱,有塔有亭,楼阁错落,宛如"
    布达拉宫
    ",令人诧叹不轩。复前行,又见一色彩斑斓之奇峰,通体呈赭红色,但另有绛紫、桃约、玫瑰红、青绿、淡黄、浅灰、月白、深黛... ... 的色块、条纹。此山峰近旁,又有几座土黄、灰蓝、黄绿色的山丘。夕阳西下时,逆光的山峰呈现出金黄色的镶边,配以五光十色的山体,迎风摇曵的白杨森带,一群群晚归的牛羊,情景如画,令人痴迷。而车窗外掠过的状如"古木"、"赤壁"、"卧驼"、"坐猴"、"飞龙"、"奔马"... ... 的成片天然石林石雕,更使人目不暇接。其中有一座岩峰,在夕阳逆光下,呈现出唐三藏、猪八戒、沙和尚翘首亲望,似地等候孙悟空的剪影,因而得了个"唐僧师徒岩"的美名。

          天山神秘大峡谷地处天山山脉南麓、库车县城以北64公里的山区,位于217国道1025.8公里处北侧,海拔1600米,最高山峰2048米。大峡谷由红褐色的巨型山体群组成,当地人们称之为克孜利亚(维吾尔语意“红色的山崖”)。峡谷南北走向,末端稍向东弯曲,全长5000多米,经亿万年的风雨剥蚀、山洪冲刷而成,是我国罕见的自然风景奇观。
          天山神秘大峡谷,集人间峡谷之妙,兼天山奇景之长,蕴万古之灵气,融神、奇、险、雄、古、幽为一体。景异物奇,令人神往。自1999年发现后,采取边开发,边接待游客同步走的方针,游人日益俱增。2002年元月荣升为国家AA级旅游名胜风景区。为古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上新增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第四天:


                 温宿大峡谷位于温宿县境内天山山脉中段南麓前山区博孜敦柯尔克孜民族乡境内,大峡谷距温宿县城东北约80公里,距国道314线26公里左右,总面积200平方公里。这里曾是通往南北天山古代驿路木扎特古道的必经之地,当地称之为“库都鲁克大峡谷”,
    维吾尔
    语意为“惊险,神秘”。
              温宿大峡谷是中国西部最美的
    丹霞
    地质奇景、中国最大的岩盐喀斯特地质胜景。
               温宿大峡谷有中国罕见的远古岩盐地质绝景、中国西部奇特的雅丹地质怪景、中国独有的巨型岩溶蚀地质秘境,堪称新疆“活的地质演变史博物馆”。
              进入景区,犹如进入了一片精美雄浑的自然画廊。
              峡谷中山壁岩层分布清晰,受挤压形成的褶皱,弯曲的线条十分清晰,断裂的岩石夹在山壁岩层中,在历经亿万年的风雨侵蚀后,形成了绝壁高耸、奇峰兀立、形态各异、嶙峋怪异、色彩浓烈、千姿百态、五彩纷呈的奇特景观。
              温宿大峡谷是2600万年前内陆湖泊沉积的地层。由距今一亿多年前的中生代的白垩纪,经过亿万年的洪水、雨水冲刷和劲风吹蚀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全景为岩盐喀斯特地貌和峡谷雅丹地貌为代表的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
             目前大峡谷开发的路段沟长约10几公里,南北向,宽处约200至300百米,狭窄处仅可一人通过。走进大峡谷,峡谷两侧因风吹日蚀,雨水冲刷,形成了许多神奇肃穆令人叹为观止的传神奇景,如:英雄谷、幽情谷、双塔谷、紫澜山、胡杨双雄、万僧朝圣、千年古堡、千山雄风、太空来客、驿路城池、双塔争锋、情俑、千古壁画、千屋万塔、一线云天、星河飞瀑、三心石、二意柱、巨轮飞渡、赤柱坡、雄鞭口、望心门、赤砂墩等气势壮观的100多处难于用语言文字表达清晰的山体造型。

    第五天:

    香妃
    墓坐落在
    喀什
    东郊5千米的浩罕村,系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古建筑群,也是
    伊斯兰教
    圣裔的陵墓,占地2公顷。 据说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实际只见大小58个墓穴)。第一代是伊斯兰著名
    传教士
    玉素甫霍加。他死后,其长子阿帕克霍加继承了父亲的传教事业,成了明末清初
    喀什
    伊斯兰教“
    依禅派
    ”著名大师,并一度夺得了
    叶尔羌王朝
    的政权。他死于1693年,亦葬于此,由于其名望超过了他的父亲,所以后来人们便把这座陵墓称为“
    阿帕克霍加墓
    ”。 传说,埋葬在这里的霍加后裔中,有一个叫伊帕尔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爱妃,由于她身上有一股常有的沙枣花香,人们便称她为“香妃”。香妃死后由其嫂苏德香将其尸体护送回
    喀什
    ,并葬于阿帕霍加墓内,因而人们又将这座陵墓称做香妃墓”。不过据考证,
    香妃
    并没有葬在这里,她确切的葬地是在河北
    遵化
    清东陵
    的裕妃园寝。

    艾提尕尔清真寺,又译为“艾提尕”“艾提卡尔”。坐落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的艾提尕尔广场西侧,始建于1442年,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总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分为“正殿”、“外殿”、“教经堂”、“院落”、“拱拜孜”、“宣礼塔”、“大门”等七部分,它不仅是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在国内外宗教界均具有一定影响,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艾提尕尔清真寺已经成为全新疆穆斯林聚礼处,每天到这里礼拜的人达到2-3千人,星期五主麻日下午男穆斯林的礼拜人数达到6-7千人。古尔邦节时,全疆各地都有穆斯林前来礼拜,通宵达旦地狂欢。
    艾提尕大清真寺不仅是新疆地区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古代还是传播伊斯兰文化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学府,天山南北以致中亚地区许多教阶较高的伊斯兰教神职人员和学者都从这里毕业,其他还有更多的有影响的诗人、文学家、史学家和翻译家早年也在此受过严格的学业培训。建国后,寺内一些德高望重的爱国守法宗教人士,还被各界人士推举为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同时又埋头著书立说,为新疆的历史与宗教研究贡献力量。
    风俗禁忌
    在穆斯林做礼拜的时候,千万不要站在他们的前面或者侧面,因为他们面向的方向是正西方圣城麦加的方向。不要在艾提尕尔寺中喧哗或指指点点。按照教规,女性不能进入清真寺,但目前已经允许入内。周五的礼拜则非穆斯林不能入内。在任何时候,进入寺内拍照都必须取得同意,不可随意拍照。

    白沙湖是新疆阿勒泰地区千里画廊上的一个重要景区之一,距离哈巴河县城100公里,距离阿勒泰机场260公里、距离喀纳斯机场150公里、距离北屯火车站260公里,距离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770公里。白沙湖风景区西北距中哈边境约2.5公里,有公路相通。海拔约650米,其水域面积为0.5平方公里,是一个被沙丘环绕的沙漠小湖。大陆性北温带寒冷气候,其特点是四季不明,春旱多大风,夏短炎热,秋季凉爽,冬长寒冷;空气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日照丰富,温差较大。
    白沙湖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600米,形似豌豆荚,东面凹进,西面鼓起。白沙湖是沙漠中独生的一池深水,水源及成因颇受科学研究者关注。其湖心、湖岸、湖周生长的反差极大的气候及生态环境下的多种植被、半干旱灌木丛植被,也让人不解,引人寻思。白沙湖湖中四周生长着高达1—4米的密密丛生的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湖中还有野荷花孤寂地生存着;湖周50米内,是高大茂密的银灰杨、白杨、白桦混生的林带;湖周50米外的沙丘上,则生长着额河杨、山楂、白杨、绣线菊等植物。
    据史书记载,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亲率蒙古铁骑大举西征,蒙古军队从贝尔加湖南面的蒙古国都喀拉和林出发,沿蒙古大草原经乌里雅苏台,在阿尔泰山脉东面的科布多翻越秦莱克乌儿莫该台山峡到达克兰河源。然后顺流而下,于1219年6月驻跸也尔的石河畔(现称为额尔齐斯河)。沿北而行到此安营扎寨,停歇饮马,故被誉为“成吉思汗”的饮马池。
    2015年12月中旬,白沙湖景区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组织的景观质量评审会,正式进入国家5A级景区创建名单。[

    公格尔峰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为昆仑山的高峰之一,海拔7649米。山顶常年积雪,山间悬挂着条条银光闪闪的冰川,极为壮观。
    与慕士塔格峰遥遥相望,公格尔九别峰与公格尔峰并肩而立,犹如一对亲密的姐妹。海拔分别为7649米,7530米,是昆仑山最高峰和次高峰,山顶常年积雪,山间悬挂着条条冰川,犹如飞流直下的银瀑,又似随风飘逸的素练。
    公格尔山是西昆仑山脉上的第一高峰。山峰呈金字塔形,峰体陡峭,平均坡度约45度,山峰主要以4条主山脊为骨架:北山脊、西山脊、南山脊、东山脊。山坡浮雪深厚,有高差达300米左右的雪崩区。
    两峰所处的东帕米尔高原地处内陆,又有众多山系阻隔着印度洋、太平洋气流的进入,因而气候十分干燥,降水主要来自高空西风带气流和极地冷湿气流的相互作用。在海拔7500米左右地平均气温在-20℃,最低可达-30℃,最大风力9-ll级,通常风力是7级左右。天气的频繁变化是这一地区的一大特点,即使在夏日,山上也可能风雪交加,气温可下降到-20℃。 通常登山活动一般安排在6—8月为宜。

    慕士塔格峰位于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交界处,海拔7509米,其雄伟高大的身躯巍然屹立于帕米尔高原之上。倒挂的冰川,犹如胸前飘动的银须,雄踞群山之首,故有“冰山之父”的美称。而更多的人则是以朝圣者的虔诚来这儿领略慕士塔格峰与卡拉库勒湖相映成趣的湖光山色,或搜集深深蕴藏在慕士塔格山下,卡勒库勒湖底深沉的文化底蕴。
    山峰西边坡势平缓,北边和东边却十分险峻。该峰山体浑圆,状似馒头,常年积雪,雪线约海拔5200米,冰山地貌发育十余条冰川,其中最大的栖力冰川和克麻土勒冰川将山体横切为两半,冰川末端到达海拔4300米。山顶冰层厚100-200米,有“冰川之父”之称。在维语中,:“慕士”为冰的意思,“塔格”为山峰之意,而“阿塔”为父亲之意,“慕士塔格阿塔”就是“冰山之父”。该峰主要有四条山脊:南山脊、西山脊、西北山脊、东北山脊,西坡坡势平缓,但多裂缝,北坡和东坡均十分险峻。

    红其拉甫口岸位于中国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是帕米尔高原上的一个通外山谷,素有“血谷”之称。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50%,风力常年在七八级以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波斯语中也被称为“死亡之谷”。红其拉甫口岸海拔4733米,是世界上海拨最高的口岸。
    “万山堆积雪,积雪压万山”是对红其拉甫的最好形容。相传在唐僧西天取经之前,曾有一个多达万人的商队因遇暴风雪而全部死亡。至今还有人孜孜不倦寻找那支商队丢弃的宝藏。
    红其拉甫口岸同巴基斯坦毗邻,北距塔什库尔干县城125千米,是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1986年5月1日正式向第三国人员开放。当地居民主要为塔吉克族。

    石头城,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北侧,海拔3100米,是新疆境内古道上一个著名的古城遗址。城堡建在高丘上,形势极为险峻。城外建有多层或断或续的城垣,隔墙之之间石丘重叠,乱石成堆,构成独特的石头城风光。
    汉代时,这一里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蒲犁国的王城。唐朝统一西域后,这里设有葱岭守捉所。元朝初期,大兴土木扩建城廓,旧的石头城换了新颜。光绪28年,清庭在此建立薄犁厅,对旧城保进行了维修和增补。1954年这里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成为首府。
    石头城所在地地理环境优越:城下即一片草原,周围还有数片草原,古代,自喀什、英吉沙、叶城、莎车至帕米尔高原的几条山路均汇集于此,西去中亚的几座主要大山:红其拉甫达扳,明铁盖达坂,瓦赫基里达板等,自此也都有天然谷道可通达,该城为古代“丝绸之路”上一个极有战略地位的城堡,已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头城虽只剩下残垣断壁,但周围有雪峰,下有草滩、河流,又有浓郁的塔吉克民族风情,颇具粗犷豪放之美。

    卡拉库里湖位于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的山脚下,距离喀什191公里,中巴公路从湖畔经过,这里离攀登慕士塔格峰的大本营不远(徙步走或骑骆驼,5小时到达)。“卡拉库里”意为“黑海”,是一座高山冰蚀冰碛湖。水面映衬着巍峨又神秘的慕士塔格峰,白雪皑皑,山水同色,景色十分迷人。
    卡拉库里湖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部的幕士塔格冰山脚下,该湖在群山环抱之中,湖畔水草丰美,常有柯尔克孜牧民在此驻牧。遇到晴朗的天气,碧水倒映银峰,湖光山色浑为一体,景色如诗如画,使人沉醉迷恋。卡拉库里湖并不是很大,若不是高大的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慕斯塔格峰紧挨着湖边,卡拉库里湖着实没那么出彩。然而有了山就不同了,绕湖一圈,幽蓝的山脊倒映在更加幽蓝的水面,湖光山色,颇令人有些美好的遐想。

         刀郎文化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叶尔羌河,经塔克拉玛干沙漠一路北去。在叶尔羌河两岸,有广袤的草地荒原和繁盛的原始胡杨林,还有在这片绿海中繁衍生息的刀郎人和他们的文化。如今,“刀郎文明”、“刀郎文化”、“刀郎艺术”、“刀郎风格”等词汇已成了时髦用语。刀郎文化是民间文化,现在主要表现在歌舞方面。

    西方的学者们把中国古代凡是进行丝绸贸易所能达到的地区,统称“丝绸之路”。 然而,这曾牵动着东西方来往商人命运的丝绸并非只来自中国的中原一带。在古道上年复一年西行的丝绸,也曾悄然改变它本初的容颜,浸染了更多新鲜神秘的元素。地处丝路南道要冲的于阗(今新疆和田地区)就盛产一种著名的丝绸—艾得莱斯绸。
    “艾得莱斯”即维吾尔语“扎染绸”之意。新疆的和田地区,即古之于阗国所在,作为陆地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枢纽,正是艾得莱斯绸扎根、生长、繁盛之地。每当看到色彩艳丽、对比鲜明的艾得莱斯绸,一种裹着大漠风尘的异域情调就会扑面而来。环顾艾得莱斯绸的周边,花帽、胡旋舞、手鼓、热瓦甫,洋葱、孜然、葡萄、哈密瓜,一切似乎都与中原风物迥然而异。正如其诞生地一样,“艾得莱斯绸”吸聚东西方精华,闪烁着有别于中原丝绸的异样光彩。
    自上世纪50年代以后,和田的缫丝业逐步由机器代替了纺车。由于丝织技术的革新和金银线的引进,艾得莱斯绸更增添了许多新颖款式。不过,就像很多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艺一样,由于保护和经营不够得力,艾得莱斯绸也正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地方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例如,发展旅游,让游客参观制作过程、购买丝绸制品,扩大对外出口。当地的维族老乡们正重新捡拾起这门古老的绝活,让它再次传播于天下。

    玉龙喀什河源于漭漭昆仑山,流入塔里木盆地后,与喀拉喀什河汇和成和田河,河流长325公里,有不少支流,流域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河里盛产白玉、青玉和墨玉,自古以来是和田出玉的主要河流。玉龙喀什河,因出产和田玉又名白玉河。每年6-9月为洪水期。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贯穿流动沙漠的等级公路,也是中国最早的沙漠公路。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的中心,如今已是石油勘探开发的主战场,是中石油、中石化的主力油气田基地,途经轮南油田、塔河油田、塔中油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目前也是众多旅游者前去观光的目的地之一。
    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第一条公路是轮台-民丰沙漠公路(1995年贯通),第二条公路是阿拉尔-和田沙漠公路(2007年贯通)。第三条公路是阿拉尔-塔中(2015年获批)
    轮台-民丰沙漠公路(第一条沙漠公路)
    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北起轮台县东9公里(国道314线626公里处),经轮南油田、塔里木河、肖塘、塔中4井,南至新疆民丰县东18公里(国道315线2178公里处),全长565.66公里。
    为缩短乌鲁木齐至和田的距离,及开发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加快塔里木盆地南缘居民的致富,1990年计划修建一条专用通道,工程项目1991年10月正式列入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尖项目,投资5.94亿元,1993年3月开始施工,1995年9月30,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全线贯通。
    此公路主体采用“强基薄面”结构的施工工艺,防沙工程采用“芦苇栅栏”加“芦苇方格”等固沙技术,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它不但为我国石油工业的重要接替区———塔里木油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自古被大漠隔开的南北疆架起了一座经济桥梁。
    沙漠公路全线通车以后,又对肖塘至民丰436公里沙漠路段实施公路防护绿化工程,种植各类耐盐性较强的柽柳、梭梭、沙拐枣等防风固沙灌木2000万株,成活后将逐步替代原来的防风固沙草方格和草栅栏,同时也绿化、美化了环境。
    公路的建成,解决了深入沙漠腹地勘探开发石油的交通运输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益,缩短了运距,节约了运输费用,大大降低了勘探开发成本,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对推动南疆经济建设、文化交流、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和促进边疆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塔里木胡杨林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00平方公里,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边缘的塔里木河中游、巴州轮台县城南沙漠公路70公里处,是新疆面积最大的原始胡杨林公园,也是整个塔里木河流域原始胡杨林最集中的区域。探丝路寻古城、游塔河赏胡杨、进轮台见石油、入塔中观沙海,令无数中外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如约前来踏青、拾贝,倾情讴歌大漠长河的壮美。
    塔里木胡杨林国家森林公园集塔河自然景观、胡杨景观、沙漠景观为一体,是世界上最古老、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胡杨林保护区。胡杨是公元三世纪残余的古老树种,是一种因沙化后而转化的植物,其珍贵的程度与银杏齐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有活化石之称。

    塔里木胡杨林国家森林公园

    举报

    本篇游记共含9565个文字,208张图片。帮助了20915名游客

    上海摄影家协会,厉害!

    举报 回复
    2016-10-31 10:42

    毕业论文研究了游侠客的服务营销, 人生第一份问卷, 麻烦大家花两分钟时间填一下,谢谢啦。 研究结果只做课题研究使用。 https://sojump.com/jq/10293923.aspx

    举报 回复
    2016-10-31 11:24

    相关游记

    游记目录

    • 01 / 默认目录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微信扫描二维码👆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2025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