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最美乡村
"。江西
板凳桥位于
婺源
思口镇漳村,是建在漳河上的一条简易人行桥。因为每年五、六月份漳河汛期时都会被水冲毁,而汛期过后,村民又重新修建起来,所以这桥是历史悠久,但桥却是新建。如这样的板凳桥在徽州地区据说有许多,以此桥最长,是
婺源
最长,也是全国最长,还是全世界最长。
板凳桥全长二百多米,纯木结构。由一个个大板凳拼接而成,故名板凳桥,也有人称之为“人字桥”,一目了然,因为桥桩是一长串,人字而立支撑桥面。
漳村,同样是白墙,青瓦,不同的青石铺路,屋外空地绿菜,籓篱,青藤,鸣鸡。原汁原味的徽派乡村。
电影《闪闪红星》的外景地就是这里,潘冬子划着筏子,唱着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
山
两岸走。。。。。那个镜头质朴唯美,让人过目难忘。
美术、摄影及影视创作基地——下一站
篁岭
晒秋!
挂在山崖上的篁岭古村,地无三尺平,数百年来,村民早已习惯用平和的心态与崎岖的地形“交流”。自然条件的局限却激发了先民的想象和创造力,从而在无意间造就了一处中国绝无仅有的“晒秋人家”风情画。篁岭古村数百栋徽派古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错落有序,每当日出山头,晨曦映照,整个山间村落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圆圆晒匾里五彩缤纷丰收果实组合,绘就出世界独一无二的“晒秋”农俗景观、最美的乡村符号
。可以说,篁岭古村既是自然的宠儿,也是人文的杰作,更是造物主遗落在人间的一块美玉。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画家和摄影家的创作乐园。
篁岭是人文的杰作,数十栋古老徽派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岭谷错落排布,家家凿窗采光,户户支架晒物。村民们用眺窗为画板,支架为画笔,晒匾为调色盘,春晒水笋、蕨菜;秋晒红辣椒、稻谷黄豆... ... 就这样成就了一幅幅民俗风情杰作,一年四季延绵有序。
篁岭是自然的宠儿,依偎在石耳山的怀抱,被周边数万亩梯田簇拥,层层叠叠的梯田印衬着鳞次栉比的农舍,四季皆有各种颜色的呵护、娇宠,稍不留神就会碰翻颜料桶,于是乎漫山遍野的大红、新绿、嫩黄... ...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