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陵湖与鄂陵湖同为黄河上游最大的一对淡水湖,又称“查灵海”,藏语意为白色长湖。位于青海高原玛多县西部构造凹地内,居鄂陵湖西侧。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湖,风浪泛起时湖面呈灰白色,故有白色长湖之称。湖中多浮游植物,鱼类资源丰富,与鄂陵湖同为青海水产捕捞基地之一。湖西部距黄河入湖处不远有3小岛,夏季大群候鸟聚居,也称鸟岛。湖滨多为亚高山草甸,为重要牧场。
阿尼玛卿山又称玛积雪山或玛卿岗日,海拔6282米,位于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西北部,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十大山峰之一。阿尼玛卿雪山迷人的传说使它具有神圣、神秘、神奇的色彩,是雪域高原上的一座著名神山,被藏族人民奉为开天辟地的九大造化神之一,在藏族传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阿尼玛卿大藏文书中意为活佛座前的最高侍者,“阿尼”是安多藏语的译音,意为先祖老翁,也含有美丽、幸福或博大无畏等意;“玛卿”的意思是黄河源头最大的山,也有雄伟壮观之意。
黄河源位于青海的腹地玛多县,是来自于昆仑山、巴颜喀拉山等周围山川的高山雪水形成。目前一般意义的黄河源头即是指位于巴彦朗玛山附近的扎陵湖、鄂陵湖处,也是游客参观黄河源的重点去处。扎陵湖鄂陵湖是由高山雪水汇聚,由于地处高原没有污染,湖水澄澈湛蓝,景色非常漂亮。每到夏季,湖边草原碧绿,还经常可以看到藏羚羊的身影。著名的纪念黄河源的牛头碑也在这里,是游客合影留念的必去之地。 前往黄河源景区一般都是在夏季,由于海拔较高,其他季节容易大雪封路。景区内道路情况较差,一般仅有越野车可以进入。
扎陵湖与鄂陵湖同为黄河上游最大的一对淡水湖,又称“查灵海”,藏语意为白色长湖。位于青海高原玛多县西部构造凹地内,居鄂陵湖西侧。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湖,风浪泛起时湖面呈灰白色,故有白色长湖之称。湖中多浮游植物,鱼类资源丰富,与鄂陵湖同为青海水产捕捞基地之一。湖西部距黄河入湖处不远有3小岛,夏季大群候鸟聚居,也称鸟岛。湖滨多为亚高山草甸,为重要牧场。
阿尼玛卿山又称玛积雪山或玛卿岗日,海拔6282米,位于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西北部,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十大山峰之一。阿尼玛卿雪山迷人的传说使它具有神圣、神秘、神奇的色彩,是雪域高原上的一座著名神山,被藏族人民奉为开天辟地的九大造化神之一,在藏族传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阿尼玛卿大藏文书中意为活佛座前的最高侍者,“阿尼”是安多藏语的译音,意为先祖老翁,也含有美丽、幸福或博大无畏等意;“玛卿”的意思是黄河源头最大的山,也有雄伟壮观之意。
黄河源位于青海的腹地玛多县,是来自于昆仑山、巴颜喀拉山等周围山川的高山雪水形成。目前一般意义的黄河源头即是指位于巴彦朗玛山附近的扎陵湖、鄂陵湖处,也是游客参观黄河源的重点去处。扎陵湖鄂陵湖是由高山雪水汇聚,由于地处高原没有污染,湖水澄澈湛蓝,景色非常漂亮。每到夏季,湖边草原碧绿,还经常可以看到藏羚羊的身影。著名的纪念黄河源的牛头碑也在这里,是游客合影留念的必去之地。 前往黄河源景区一般都是在夏季,由于海拔较高,其他季节容易大雪封路。景区内道路情况较差,一般仅有越野车可以进入。
两湖一碑即指黄河源头的鄂陵湖、扎陵湖、牛头碑三大景区。地处巴颜喀拉山北麓、阿尼玛卿山以西的玛多县境内是黄河的源头,因相对适宜的气候条件,使这里河流纵横,草场广阔,野生动、植物资源珍奇丰富。4千多个星罗棋布,大小不等的湖泊,使有着“千湖之县”美称的玛多成为水草丰美的优良牧场,著名的鄂陵湖和扎陵湖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而牛头碑建在位于玛多县境内措日尕则山的顶峰,海拔4610米,碑身高3米,碑座高2米,均用铜版铸模镶嵌,碑式别致,字体雄浑,象征着中华民族历经沧桑的悠久历史和勤劳朴实的品格。
星宿海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东与扎陵湖相邻,西与黄河源流玛曲相接,古人以之为黄河源头。星宿海地区海拔4000多米,有五岳之首泰山的近三倍高度,藏语称为“错岔”,意思是“花海子”。在星宿海的碧绿的滩地上,紫色的高山紫苑、黄色的垂头菊、粉色的马先蒿、还有点地梅、报春花、紫云英等,一丛丛,一簇簇;在山坡山,野牦牛、藏羚羊等一群群任情游荡;溪流里,斑头雁、黄鸭拨水嬉戏,无鳞湟鱼成群游弋,真是美景天成。黄河之水行进至此,因地势平缓,河面骤然展宽,流速也变缓,四处流淌的河水,使这里形成大片沼泽和众多的湖泊。在这不大的盆地里,竟星罗棋布着数以百计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湖泊,大的有几百平方米,小的仅几平方米,登高远眺,这些湖泊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星宿海之名大概即由此而来。
为开辟黄河源头的旅游业,玛多县人民政府于1988年9月修建了一座"华夏之魂河源牛头碑",碑体总重5.1吨,纯铜铸造,已故十世班禅大师和胡耀邦同志分别为纪念碑题写了藏汉文"黄河源头"字样。
冬给措纳湖,又名托索湖、黑海。在玛多县,位于布青山、布尔汗布达山间断陷盆地内。冬给措纳湖的湖水来自与阿尼玛卿,身处黄河源区,如此高的出身,东给那措湖却不选择汇入黄河,而是雪中送炭版的流入柴达木盆地。孕育出珍贵的绿洲文明。冬季错那户一致的秀美齐名的是他著名的红草滩,在国庆前后那浓重秋色来袭时,以帕米尔蒿草为优势植被的湖边草甸立刻华丽变身为连片抢眼的红草滩,几乎可以媲美稻城桑堆的红草滩,景色美不胜收。
巴颜喀拉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中部偏南,旧称巴颜喀喇山。巴颜喀拉(喇)在蒙古语的意思,是“富饶青(黑)色的山”;藏语叫“职权玛尼木占木松”,即祖山的意思。虽地势高寒,气候复杂,但雨量充沛,是青海南部重要的草原牧场。这里盛产被人们称之为"高原之舟"的牦牛和举世闻名的藏系绵羊,故有“牦牛的故乡”之称。巴颜喀拉山脉由于相对海拔较高,加之地域辽阔,这里的山峰显得并不险峻,比较平缓。有的山峰很像米芾笔下的五岭,浑圆粗犷,有的山峰远看像山,近看像川,山岭之间犹如平原一般广袤平坦。山间谷地上,牦牛、绵羊远近成群。向阳的缓坡上一块块草滩,像翠绿的绒毯铺盖大地,偶见零星牧包士房点缀其间。
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为野牦牛、野驴、藏羚羊、黑颈鹤等大批珍惜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三江源地区有高耸入云的冰峰雪山、大河、盆地、荒漠、冰川、湖泊、沼泽等奇异复杂的地域类型,美丽如画的辽阔草原,奔腾不息的江河源流,熠熠发光的大小湖泊,神出鬼没的野生动物、茂密的原始森林与藏族人民用勤劳双手创造的光辉灿烂的高原文化、历史遗迹、宗教寺庙、民族风情、乡土习俗,构成世界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综合体。
喇日寺,全称为“喇日扎西通照多卡寺”,意为“吉祥圣山触目盛光石经寺”,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是格鲁派藏传佛教寺院。位于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境内,雄踞世界雪域之巅。在三大藏区中,此地俗称安多中土。喇日寺总占地面积400余亩,主要建筑由因明院、密宗院、印度八十大成就殿、三个经堂组成,布局合理,独具民族特色。寺院有大小经轮30余座,大小佛塔111个,石刻经文垒墙4座,经幡占地约80亩。
群众艺术馆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团结路402号,在格萨尔文化广场上,与图书馆等文化场所在一起。艺术馆虽然地方不大,但却是一个了解格萨尔文化和风俗的好去处,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民族文化体验。
亦称"哇秀喇嘛曲噶尔",藏语称"隆怠图丹群科林"。位于县治东南部,在今下贡麻乡境内东柯曲河对面的隆什加,寺址在一土台之上,靠山面河,开阔向阳,占地约200亩。隆恩寺是甘德县近年来发展起来,且规模最大的一所宁玛派寺院,母寺为四川省德格的佐钦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