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东部、闽江北岸,是福州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峰顶有一巨石平展如鼓,据说每当风雨来临之时,便隆隆有声,故名鼓山。是福州的佛教胜地。半山腰的涌泉寺是鼓山最重要的景点,寺中千年铁树、鸡丝木供桌及血经书合称为镇山“三宝”。鼓山景区以古刹涌泉寺为中心,东有回龙阁、灵源洞等20多景;西有洞壑数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罗汉台、香炉峰等50多景;北有大顶峰、白云洞等45景。这些景点主要由花岗岩经长期剥蚀、风化、崩塌、堆积而成,千姿百态,构成蟠桃林、刘海钓蟾、玉笋峰、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观。
平潭岛,亦称海坛岛,是中国第五大岛、福建省第一大岛,素有“千礁岛县”之称。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位于福建省平潭县境内,是平潭县主岛。距福州128公里,东面与台湾省新竹港相距仅68海里,是中国大陆距台湾最近处,成为中国东南海疆对台经贸和人文交往的重要窗口。海坛岛名胜古迹有三十六脚湖、石牌洋礁、仙人井、一片瓦和壳丘头遗址,有龙凤头度假村和坛南湾海滨浴场。海坛岛海岸蜿蜒曲折,岸线长达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为优质海沙滩。岛上海蚀地貌十分典型,有罕见的花岗岩海蚀柱、风动石和球状风化花岗岩等,被誉为“海蚀地貌博物馆”。
目屿岛,因岛形平面为一匹骏马,又名野马岛;又因该岛古代曾为监海哨位,故又称目屿。是福建省福清市沙埔镇南部的一个滨海小岛,与牛头尾隔海相望,距福清市区50公里。目屿岛余脉延伸,岸线曲折,有大小澳口36个,其中拥有沙滩12个,金沙雪浪,夏日可以海水沐浴;冬天可以海滨信步,涛声阵阵、海风习习,十分宜人。除此之外,野马岛周边小岛礁星罗棋布,有蛇岛、牛耳屿等30多座,海域盛产石斑鱼等鱼、蟹类数十种,是赶海垂钓的休闲去处。
鼓山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东部、闽江北岸,是福州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峰顶有一巨石平展如鼓,据说每当风雨来临之时,便隆隆有声,故名鼓山。是福州的佛教胜地。半山腰的涌泉寺是鼓山最重要的景点,寺中千年铁树、鸡丝木供桌及血经书合称为镇山“三宝”。鼓山景区以古刹涌泉寺为中心,东有回龙阁、灵源洞等20多景;西有洞壑数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罗汉台、香炉峰等50多景;北有大顶峰、白云洞等45景。这些景点主要由花岗岩经长期剥蚀、风化、崩塌、堆积而成,千姿百态,构成蟠桃林、刘海钓蟾、玉笋峰、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观。
平潭岛,亦称海坛岛,是中国第五大岛、福建省第一大岛,素有“千礁岛县”之称。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位于福建省平潭县境内,是平潭县主岛。距福州128公里,东面与台湾省新竹港相距仅68海里,是中国大陆距台湾最近处,成为中国东南海疆对台经贸和人文交往的重要窗口。海坛岛名胜古迹有三十六脚湖、石牌洋礁、仙人井、一片瓦和壳丘头遗址,有龙凤头度假村和坛南湾海滨浴场。海坛岛海岸蜿蜒曲折,岸线长达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为优质海沙滩。岛上海蚀地貌十分典型,有罕见的花岗岩海蚀柱、风动石和球状风化花岗岩等,被誉为“海蚀地貌博物馆”。
目屿岛,因岛形平面为一匹骏马,又名野马岛;又因该岛古代曾为监海哨位,故又称目屿。是福建省福清市沙埔镇南部的一个滨海小岛,与牛头尾隔海相望,距福清市区50公里。目屿岛余脉延伸,岸线曲折,有大小澳口36个,其中拥有沙滩12个,金沙雪浪,夏日可以海水沐浴;冬天可以海滨信步,涛声阵阵、海风习习,十分宜人。除此之外,野马岛周边小岛礁星罗棋布,有蛇岛、牛耳屿等30多座,海域盛产石斑鱼等鱼、蟹类数十种,是赶海垂钓的休闲去处。
冰心文学馆,位于长乐市区,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配套建有67亩的冰心公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齐康设计。整体建筑以灰、白色为主要基调,丰富而不落俗套,朴素又不失大方,给人十分清新、典雅、悦目的感觉。馆内设有大型陈列——“冰心生平与创作成就展”,运用大量的照片和实物,生动展出冰心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来这里的参观者,面对着这丰富的展品,莫不肃然起敬。馆内还设有“冰心实物珍藏室”,珍藏着大量冰心的手稿、版本及其他的实物,是研究冰心的重要场所。
冰心公园原名爱心公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中心地带,是宣传和研究冰心的中心,对外文学交流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园内种着绿茵茵的“马尼拉”草和数以百千计的奇花异木,一弯湖水像古代“大极”图案一般摆在公园的中央,在碧色参天的“马尼拉”草丛里用彩色钢砖铺着一条又一条的甬道,颇有曲径通幽的意境,甬道两旁间或灯柱,有石椅石桌。甬道的尽头有石砌仿古拱桥跨湖而过。
金刚腿是闽江胜景,传说金刚在此洗脚而得名。濒江陡伸的巨石,形似金刚脚穿靴子濯足江滨,腿下悬空部分长达26米,是闽江的天然航标。岩上有1921年福建省长李厚基所书"金刚腿"和著名海军宿将萨镇冰题的"金刚濯足"等刻字。金刚腿位于闽江下游福州长乐区航城的石龙山峭壁之下。它是一条从山麓一直伸到江面的花岗条岩,形如金刚天王的大腿,脚底穿靴,脚尖跷起,故被称为“金刚腿”,十分形象。金刚腿处于闽江江水和海水分界线上,这条“腿”两侧的水有咸淡之别,因此更为神奇。
天马山公园,位于马尾区西北面的天马山,天马山古称干山,传说春秋吴国干将铸剑于此而得名。天马山山势陡峭,山体脊线近东西方向,山形如一匹展翅欲飞的天马,今称天马山。正门立有铁制“天马腾飞”群雕。大门左边有围墙和草坪。沿大门数十步从左右台阶可直到牌坊前。牌坊两柱为石砌,相距8.70米,横坊为水泥建筑,上镌“天马山公园”。现规划建设的有天马春晓、名贤传秀、仙林弈秋、云壁听泉、古塔佛光、摩云揽胜、石洞探秘、北峰观日、竹影临溪、琵琶月夜等十大景区。
罗星塔,俗称磨心塔,位于福州市东南21公里马尾港的罗星山上,塔下已开辟成罗星公园。罗星塔相传为宋代柳七娘所建,罗星山原本是江心岛屿,俗称磨心岛;经过几百年沧海桑田,磨心岛与陆地相连,成了陆上一个高阜。罗星塔塔高31.5米,7层8角,每层都有石砌栏杆和泻水檐。檐角上方镇有八方佛,檐角下悬风铃,海风吹来,叮当作响,是国际公认的航标,是闽江门户标志,有“中国塔”之誉。这里水深流缓,便于船只停泊,而在码头的上下各方,有不少明礁暗石,容易沉船,为使出人港口的船只识别方向,特修此高塔作为航标。罗星塔明万历年间被毁,天启年间重建。1964年大修后,游客可直上七层,凭栏远眺,两山夹峙,三江奔流,景色壮观。
圣寿宝塔,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县级市市区南山(今郑和公园内)之上。始建于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邑人林昂舍钱,法涧寺僧景休募众缘建造。明初郑和七下西洋,船队每次均驻泊长乐太平港等候季风,此塔既是郑和登临俯瞰太平港的瞭望塔,也是船队出入太平港的航标塔。塔高27.4米,七层八角,仿木楼阁式花岗岩石构。塔内为拱顶空心室,设曲尺形石阶。塔壁上浮雕莲花坐佛,塔基须弥座,转角刻大力士,八面环饰狮子、牡丹等石雕图案,檐角饰有斗拱。第二层西面檐下刻有"圣寿宝塔"匾额。
郑和公园,位于福州长乐市区中心的南山,公园主要是展现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属于文化性公园。公园主要看点有,建造于明成祖时期的三峰塔(圣寿宝塔)和天妃宫,还有解放后建造的郑和史迹陈列馆,藏有当年郑和下西洋时,亲手撰文的石碑,俗称“郑和碑”。公园历经宋元明数代营建,特别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待港候风期间,全面整建,亭、台、楼、阁、塔、寺等建筑众多,成为佛、道教者朝拜圣地。园内的三峰塔为中国名塔之一,是郑和下西洋船队出入太平港的航标塔。明永乐十年(1412年)郑和第四次出使西洋前在太平港候风时,为酬谢“海神天妃保佑”,奏请明成祖恩准在长乐南山塔东面的三峰塔寺旁,建造一座雄伟壮观的“天妃宫”,为船队官员祈报和谢神之处。
长山湖公园,位于长乐市区西南部的长山湖,公园在景观设计上充分利用其自然地理特点,体现长乐风土人情特色,并注入历史人文内涵。园中有亭、台、楼、桥、榭、瀑布、喷泉、下沉式广场、亲水平台、雕塑、灯光、摩崖石刻等建筑小品,突现长山湖风貌和特色,无处不显示出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美。湖中矗立着高12米的主雕“凤巢恋歌”,象征着海内处游子心向家乡回归故里的主题意境,长山湖岸边一百块天然石头上分别雕刻有66首历代名人赞美长乐山水秀丽的诗词以及34块长乐印章石刻。
马江海战纪念馆又名昭忠祠,位于马尾马限山东麓,是一座清代建筑风格的祠宇,占地24300平方米,为纪念甲申中法马江海战阵亡烈士。纪念馆西侧的烈士陵园,安息796个为国捐躯的铁血男儿。马限山山顶的古炮台是中法马江战争中的历史遗迹。清光绪十年七月初三(1884年8月23日),中法马江战役爆发,福建水师惨遭重挫。1885年1月船政大臣裴荫森奉旨在马限山南麓修建昭忠祠,1886年竣工。1920年民国海军及船政学堂校友募捐重修,并将甲午中日海战福建籍阵亡英烈合入置祀,祠西奠为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