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系武夷山脉东南延伸脉,以古传龙潜于些而得名。龙栖山自然保护区地处闽西北将乐与明溪两县交界处,为福建省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山高林密,古木参天,秀水长流。龙栖山自然保护区有近6万亩原始森林,是我国少有、独特的天然植物园。这里共有7个植被型,24个群丛,130多个科,近300种树种,有名贵的南方红豆杉、柳杉、金钱松、龙柏树等,还有含笑、吉祥草、海棠、山茶花等奇花异卉。这里还是一个动物王国,有虎、豹、熊、猴群、羚羊、飞狸、娃娃鱼等百余种珍奇动物,鸟类种类也相当丰富。
大金湖位于福建三明大金湖国家地质公园内,改公园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体,同时还有花岗岩地貌景观和人文景观等点缀其中。以钟灵统秀、烟波浩淼的大金湖为中心,山光水色交相辉映,静态与动态的合理协调,造就了湖中有山、山中有湖,山环水、水绕山的秀丽景色,把分散于崇山峻岭之中的奇峰异石通过湖水联结在一起,被誉为“天下第一湖山”,成为独具活力和魅力的水上丹霞人间佳境。
虎头山“虎”字原是斧头的“斧”,因虎峰形如一把翘起的利斧而得名。又因为斧头山山脉连绵不绝,宛如斑斓大虎,故又被人们冠以老虎的“虎”而沿用流传。顶峰海拔1102米,为市区最高峰,“虎峰牧云”是市区八景之一。 虎头山植被丰富,松杉成林,还有刺柏、乌桕、木荷、花榈木、观光木、三叶赤楠等两百余种树木。山高林密,鸟兽自然也多,这里曾一度发现过华南虎的踪迹,野兔、竹鸡等自然不在话下。当晨曦或霞光染红山谷时,山雀、杜鹃、斑鸠、鹧鸪等飞禽常一起放开歌喉,与徐徐山风、淙淙流水相配乐,演奏着动人的山林交响曲。古人说:”山之骨在石,山之趣在水,山之态在树,山之精神在峭、在秀、在高。“以虎头山对照,则山上不但奇峰怪石、险崖深壑、飞瀑流泉、云雾花树样样俱备、般般称奇,而且还外加了云峰古寺、南天门伽蓝殿等古寺庙,自然风光与宗教文化相辅相成。
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系武夷山脉东南延伸脉,以古传龙潜于些而得名。龙栖山自然保护区地处闽西北将乐与明溪两县交界处,为福建省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山高林密,古木参天,秀水长流。龙栖山自然保护区有近6万亩原始森林,是我国少有、独特的天然植物园。这里共有7个植被型,24个群丛,130多个科,近300种树种,有名贵的南方红豆杉、柳杉、金钱松、龙柏树等,还有含笑、吉祥草、海棠、山茶花等奇花异卉。这里还是一个动物王国,有虎、豹、熊、猴群、羚羊、飞狸、娃娃鱼等百余种珍奇动物,鸟类种类也相当丰富。
大金湖位于福建三明大金湖国家地质公园内,改公园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体,同时还有花岗岩地貌景观和人文景观等点缀其中。以钟灵统秀、烟波浩淼的大金湖为中心,山光水色交相辉映,静态与动态的合理协调,造就了湖中有山、山中有湖,山环水、水绕山的秀丽景色,把分散于崇山峻岭之中的奇峰异石通过湖水联结在一起,被誉为“天下第一湖山”,成为独具活力和魅力的水上丹霞人间佳境。
虎头山“虎”字原是斧头的“斧”,因虎峰形如一把翘起的利斧而得名。又因为斧头山山脉连绵不绝,宛如斑斓大虎,故又被人们冠以老虎的“虎”而沿用流传。顶峰海拔1102米,为市区最高峰,“虎峰牧云”是市区八景之一。 虎头山植被丰富,松杉成林,还有刺柏、乌桕、木荷、花榈木、观光木、三叶赤楠等两百余种树木。山高林密,鸟兽自然也多,这里曾一度发现过华南虎的踪迹,野兔、竹鸡等自然不在话下。当晨曦或霞光染红山谷时,山雀、杜鹃、斑鸠、鹧鸪等飞禽常一起放开歌喉,与徐徐山风、淙淙流水相配乐,演奏着动人的山林交响曲。古人说:”山之骨在石,山之趣在水,山之态在树,山之精神在峭、在秀、在高。“以虎头山对照,则山上不但奇峰怪石、险崖深壑、飞瀑流泉、云雾花树样样俱备、般般称奇,而且还外加了云峰古寺、南天门伽蓝殿等古寺庙,自然风光与宗教文化相辅相成。
三明麒麟山公园位于三明市区东部,始建于1980年10月。麒麟山原名牛垄山,海拔262米,因山腰一古坟发掘出孔子戏麒麟碑刻,故改现名。公园占地40公顷,有麒麟阁、电缆索道、游龙戏水、园中园、仿苏州亭院、麒麟书院和曲径通幽等旅游景点和设施。依山还建有浩然亭、聚云亭、三元亭、莲花亭、飞石亭、亭廊等,亭形有三尖、六角、四方,高低错落。麒麟阁建在山的最高处,高24.5米,宽12米,八角六层,钢筋水泥结构,登阁可将远近景色尽收眼底。山北有面积约3亩的人工湖。湖东有映鹤亭,亭顶孤鹤独立;湖滨有麟迹桥,湖上有五曲桥。湖中有一艘电动龙舟,供游客环湖玩赏。 园内有餐厅、茶馆、摄影部和工艺美术展销厅等服务设施。 通往山顶的电缆索道是中国旅游风景区中最早投入运行的吊椅式索道,1983年1月建成,长625.34米,高差92.75米,行进速度每秒1米,吊椅41个可坐82人。有环山公路直达山巅。
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北10公里、紧靠着205国道的栟榈山中,面积37平方公里,因景区内有桃花涧而得名。宋李纲有诗云:“栟榈百里远沙溪,水石称为小武夷”,故又有“小武夷”之称。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已辟为游览区,筑亭台楼阁10余座。1987年,与鳞隐石林一起被评为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94年,又一起被评为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桃源洞口为轴心分为桃源洞、百丈岩、葛里、修竹湾、栟榈潭等5个旅游景区,73处旅游景点。桃源洞口实际是两峰之间裂开的巨罅。一条桃花涧迂回曲折,穿过双峰耸立的狭谷隘口,潺潺汇入沙溪。120米高的绝壁上有明万历年间举人陈源湛所书“桃源洞口”四个大字,每字2米见方,下题七律《桃源洞》诗一首,右上端横楔一块10多米长的鲤鱼石。古时桃源洞一带山上有许多栟榈树,所以历史上又称为栟榈山。据有关记载,唐代就有头陀僧结庐于葛里,五代后晋时期建有栟榈寺。明代万历年间( 公元1605年)当地安砂人两郡司马陈源湛捐资建有亭、台、楼、阁十余处,取“世外桃源”之意改名为桃源洞,并在入口120米高的峭壁上36米高处刻有“桃源洞口”四个大字。南宋宰相李纲和左正言邓肃曾在此隐居、读书,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曾游览此地,并都留有诗句。从此桃源洞名闻遐尔。
白岩公园在大田县城西的白岩山上,1983年建,占地500多亩,是福建省大田县城中规模第二大的综合游乐设施(第一大设施由绿道建成后的森林公园所取代)。公园大门雄伟壮观,一进门,迎面就是宽24米的台阶365级,直达白岩山顶,寓意为一年365日,节节高升。山上有观岩门。园内建有长廊、四方亭、龙凤亭、天桥、白云塔等,错落有致,布局合理。山麓的儿童乐园占地32亩,内有面积30亩的人工湖,湖边点缀着盆景园、水榭亭台、湖心亭等。园内有电动小火车、游龙戏水、航天飞机、电动汽车、铁索桥、隧道、喷泉等20多种游乐设施。与儿童乐园相邻的是占地70亩的大田县体育中心。
三明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区,总面积1125.6公顷,是目前世界上面积很大的格氏栲纯树种原始群落,被誉为“凤毛麟角”、“绿色是珠”、“天然氧吧”。格氏栲又名青钩栲、赤枝栲,为壳斗科栲属。20世纪30年代,英国植物学家格瑞米到我国华南地区考察,首先采集到这种植物标本,遂命名为“格氏栲”。1958年,我国著名林学家郑万钧教授来此考察后,建议保护这片原始森林。1960年福建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格氏栲林内资源丰富,物种繁多,有维管束植物143科、353属、1000多种,除优势树种格氏栲外,还有米槠、长瓣短柱茶、闽鄂山茶、木荚红豆树、少叶黄杞、福建青冈、细叶香桂、樟树、观光木、南方红豆杉、闽楠等珍稀树种;有福建山樱花、华幌伞枫、毛柃、省藤、建兰、方竹等近百种观赏植物;有大片砂仁和金钱莲、七叶一枝花、百两金、麦冬、山姜等近百种珍贵药用植物,还有灵芝、红菇、牛肝菌、梨菇等几十种食用及药用菌类;这里还活跃着白颈长尾雉、白鹇、蟒蛇、穿山甲、云豹、果子狸、黑熊等珍禽异兽近300种。
九阜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尤溪县西南部,保护区植被区划属于中国东部湿润森林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闽中、闽西戴云山——鹫峰山北部常绿槠类林小区,具有典型的地带性森林植被——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6%。区内分布的野生植物有171科1113种,野生动物有58科171种,西侧建有天宝庙,历史悠久,最高峰是类峰顶,海拔1222.4米,奇峰四起、岩石嵯峨、满目绿荫、别有洞天。这里的山,似画卷,如屏障,云雾缭绕,连绵叠翠;这里的水,似珍珠,如瑶池,碧绿清澈,甘洌清甜;这里的瀑布,似玉带,如少女,飘飘洒洒,婀娜多姿;这里的峡谷,似世外,如仙境,若隐若现,险峻壮观;这里的动植物,富种类,贵珍稀,争奇斗妍,妙趣横生。雄奇壮丽的峰岭峡谷、丰富多样的动植物景观、清秀多姿的龙潭飞瀑、奇特宜人的气候天象和古朴独特的人文景观让您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置身九阜山,您就融入了大自然的青山绿水之间,您就进入了如诗如画的天然画卷之中,那物我两忘、置情山水的境界,让您尽享“品朱子文化、看峡谷风光、尝农家风味、游九阜仙山”的闽中特色。九阜山生态旅游区分有五个功能区:朱源里管理服务区、天池湿地观览区、九阜溪峡谷揽胜区、双鲤水库观光区和凤凰山生态保育区。朱源里的“卢家旧居”,是闽中一代枭雄卢兴邦的出生地,富有闽中古民居特色并保护完好。双鲤村中与双鲤水库相连的见龙桥,古朴典雅、风雅依旧;而卢兴邦所建的公馆峡民居更是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充满宗教文化与传说的新兴祖殿、凤山寺、仙人亭等佛宗仙迹,更是给九阜山增添了神秘而动人的色彩。
十八寨位于国家4A级旅游区——三明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西北5公里处。岩前自古“前有十八寨、后有十八坑”,忠山原名十八寨(中心寨),明洪武年间始更名,其开拓者最早为邓、罗、曹三姓人,据今约有一千多年。十八寨历史久远,唐朝会昌年间起就已十分繁荣,集资兴兴建永兴庵,元代筑围墙建城门,明代修桥铺路兴水利,至清代顺治年间已有十姓十三公聚集而居,户列四百余烟。位于三元区国家森林公园格氏栲景区西北5公里的岩前镇忠山民俗村。历经千年的乡间古镇,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民风民俗,更凭借满目绿意的景致入选“福建最美的十大乡村”。十八寨历史悠久,古风淳朴。相传旧时村子是由大大小小18个寨子组成,故古名十八寨,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现有保存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古建筑二十余座,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民俗。村落中古老的建筑群掩映于群山绿树的疏影中,错落在青瓦白墙的普通乡村居所间,为溪水、稻田和竹林所环绕。砖雕石刻、牌匾楹联旧态斑驳,却依然精美。各式各样的老房子,保存良好的多是元、明、清时建造的:四贤祠、庄氏宗祠、楚三公祠、杨氏三公祠、陈家祖屋、万安桥、文昌阁……轻轻地走近,甚至可以闻到空气中若有若无的木头腐朽时潮湿却略带甘甜的味道。每一块青砖每一片瓦砾,都坚守着这片古村独有的记忆。
文庙是明代木建筑,始建于明景泰六年(1455年),现存主体建筑大成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四间,面积307平方米。大成殿为重檐歇山顶式土木结构,梁架简洁,重檐之间木饰件为如意斗拱和象鼻昂。明间开间跨度为8米,采用榫卯连接。殿内有多种石质柱础,如鼓镜式、履盆式等,上面雕有莲花纹、龙纹及如意云纹等。殿前有台基,双踏步之间有一石雕大盘龙,造型生动,鳞爪分明。永安文庙,始建于明景泰六年(1455),清代以前的四百多年间,始终是祭拜孔子的圣殿,也是全县唯一的官办儒学。民国初期,永安县第一座新式国民教育学校诞生在这里。抗战期间,省政府办公厅、省立永安师范相继在此落户。建国以后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文庙一直是永安专署、永安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据永安县志记载,文庙建成后,从明成化八年(1472)至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间,有过7次重修记录。有着550年历史的永安文庙(大成殿),历经沧桑,保留至今,是我市城区唯一见证了永安合个历史发展过程的明代建筑。
三明市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秋,新馆扩建于2004年夏,位于风景秀丽的沙溪河畔西岸、列东大桥北侧、列西街1 号。现有编制9人,其中党员2人,副研究馆员3人,馆员3 人,中级技工1人。由历史文物陈列馆、客家民俗风情陈列馆、三明革命斗争历史展览馆和综合展厅组成,占地面积1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展厅面积4500平方米。三明市博物馆自成立以来,以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线,积极组织举办或引进系列展览,如:《三明历史文物展》、《西汉金缕玉衣展》、《三明改革开放十周年成就展》、《南京雨花石展》、《纪念毛泽东诞生一百周年像章展》等,尤其是1995年8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来,又先后举办了《福建省建国五十周年文物成就(图片)展》、《神州名胜、世界名胜、伟人足迹大型微缩景观展》、《红岩魂》、《郁金香花展》、《万寿岩旧石器时代出土文物展》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自1987年正式开放至今,已接待中外游客、港澳台同胞、观光团等十多万人次;接待市区中小学生三万多人次,使博物馆名符其实地成为市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1991年被省文化厅、省人事局授予"福建省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先后被中共梅列区委员会、梅列区人民政府、梅列区爱国卫生委员会、梅列区绿化委员会授予"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卫生单位"、"绿化单位"等称号。2018年9月,经中国博物馆协会决定同意三明市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大仙峰位于大田县屏山乡许山村境内,总面积6893公项;其中,核心区1848公顷。该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植物。大仙峰有主、次两峰,山高险峻,景色优美,昔有“小武夷”之称。主峰海拔1553.4米,直插云霄,为大田县最高峰。并是大田县最大河流——均溪的源头。大仙峰的植被垂直分布较明显,物种丰富,夏季清爽宜人,冬季可观雪景看日出。山腰原有一座建于宋代的崇圣岩寺,寺庙占地2000多平方米,有上、下两佛堂、17个佛厅、70余间僧舍,可容纳千余人。该寺毁于1959年的山洪,惟留旧址。2003年初,大田大仙峰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