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区,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豫西大峡谷风景区位于豫秦晋三省交界处的三门峡卢氏县官道口镇境内,是集漂流、养生、观光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像一条由西向东延展的飘带,总长度30余公里,狭长而深邃的峡谷河流滩多水急,由大大小小99级瀑布及300多个潭池组成。每当汛期来临,潭上飞珠溅玉,雾气腾腾,声响如雷,气势磅礴;风和日丽时节,瀑布则如白练悬空,皎美绝伦。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有“豫西第一飞瀑”美誉的大淙潭瀑布。大淙潭瀑布落差30余米,宽10余米,自悬崖绝壁间飞流直下,声势惊人,远听如雷,近闻如鼓,堪称大自然的天工造化。漫步景区,但见青山如黛、幽谷叠翠、银练飞泻、野花丛生,宛如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卷,令人观之忘俗。豫西大峡谷最让人心驰神往的是大型水上娱乐项目——“中国最爽的漂流”。豫西大峡谷“中国最爽的漂流”是在驰誉八载的“中原勇士第一漂”基础上投资5000余万元重金升级建设而成。现拥有占地30000余平米的国内超大型漂流码头,可一次性容纳1000多人同时下水漂流;新建成的两层豪华漂流大厅占地4000多平米,设有待漂区、休息区、放映室、购物超市、更衣室、物品寄存处等,设施一流。
小秦岭国家地质公园娘娘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区西南, 又名女郎山,是著名的小秦岭山脉最东端。娘娘山因供奉三位娘娘而得名,因地质奇观 "石瀑布" 而闻名遐迩。自然风光秀美,山水相映成趣, 四季景色各有韵味, 一山包罗万象。景区主要景点有百尺瀑、十八潭、石瀑布、秦岭雪樵、瑶池、七星潭、长板瀑、棋盘石、娘娘庙等百余处。灵宝娘娘山景区的一大山水主题旅游项目——秦岭彩虹谷面对游客开放,开创了北方地区山水主题旅游的先例,以彩虹为主,打造浪漫、唯美的景区。秦岭彩虹谷全程都处于娘娘山景区的核心园区,从瑶池开始,到票子湖处结束,约2公里左右,是一个休息、放松、娱乐的好地方。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区,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豫西大峡谷风景区位于豫秦晋三省交界处的三门峡卢氏县官道口镇境内,是集漂流、养生、观光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像一条由西向东延展的飘带,总长度30余公里,狭长而深邃的峡谷河流滩多水急,由大大小小99级瀑布及300多个潭池组成。每当汛期来临,潭上飞珠溅玉,雾气腾腾,声响如雷,气势磅礴;风和日丽时节,瀑布则如白练悬空,皎美绝伦。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有“豫西第一飞瀑”美誉的大淙潭瀑布。大淙潭瀑布落差30余米,宽10余米,自悬崖绝壁间飞流直下,声势惊人,远听如雷,近闻如鼓,堪称大自然的天工造化。漫步景区,但见青山如黛、幽谷叠翠、银练飞泻、野花丛生,宛如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卷,令人观之忘俗。豫西大峡谷最让人心驰神往的是大型水上娱乐项目——“中国最爽的漂流”。豫西大峡谷“中国最爽的漂流”是在驰誉八载的“中原勇士第一漂”基础上投资5000余万元重金升级建设而成。现拥有占地30000余平米的国内超大型漂流码头,可一次性容纳1000多人同时下水漂流;新建成的两层豪华漂流大厅占地4000多平米,设有待漂区、休息区、放映室、购物超市、更衣室、物品寄存处等,设施一流。
小秦岭国家地质公园娘娘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区西南, 又名女郎山,是著名的小秦岭山脉最东端。娘娘山因供奉三位娘娘而得名,因地质奇观 "石瀑布" 而闻名遐迩。自然风光秀美,山水相映成趣, 四季景色各有韵味, 一山包罗万象。景区主要景点有百尺瀑、十八潭、石瀑布、秦岭雪樵、瑶池、七星潭、长板瀑、棋盘石、娘娘庙等百余处。灵宝娘娘山景区的一大山水主题旅游项目——秦岭彩虹谷面对游客开放,开创了北方地区山水主题旅游的先例,以彩虹为主,打造浪漫、唯美的景区。秦岭彩虹谷全程都处于娘娘山景区的核心园区,从瑶池开始,到票子湖处结束,约2公里左右,是一个休息、放松、娱乐的好地方。
灵宝西华公园就是河南灵宝市中的一个休闲公园。早上晨练的时候,可以看到很多人,环境也设计的很美。公园面积不大,半个小时左右就能走完,算是灵宝年岁比较久的老公园。春夏两季绿草如茵,比较原生态,没有太多值得游客观赏的地方,但是是当地人休闲放松的地方,喜欢清净的人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汉山风景区是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河南省省级森林公园、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 位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处的灵宝市故县境内。汉山原名“喊山”。相传真武大帝原是净乐国王的太子,因他不愿继位,从山西中条山跨过黄河,在此落脚,其母喊他回去继承王位,这里四山齐应,故名“喊山”。汉山有两座山峰遥遥相对,人称“老母太子峰”,其形象酷似老母望儿状。汉山山势雄奇、坡谷秀丽、奇石争秀、水流潺潺、生物珍稀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8%,约有2100种植物,如珍稀、濒危的植物秦岭冷杉、杜鹃,红豆杉(国家一级)大面积珍藏在此;原始的生态环境使这里的负氧离子含量达到了10000个每立方厘米,是一座天然氧吧。 布袋沟、一线天、通天梯、五乳峰、吊夫崖和汉山石虎等景观,雄奇峻秀,夺人心魄;“祖师庙”、“三皇洞”、“三官洞”、“玉皇阁”、“祈雨潭”、“好运崖”等,众多的历史遗存,使今日的汉山成为豫西少有的融自然与山水、人文与历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
燕子山位于豫西金城灵宝市的东南部、国有川口林场境内,被誉为“灵宝后花园”、“豫西林海”。燕子山主峰海拔1497 米,平均海拔1080 米。景区内秀峰林立,净潭棋布,古木参天、山清水秀。两条奔流不息的溪流像玉带一样串起大小十余处瀑布。燕子山春来奇花异卉、星罗棋布;夏临鸟语洛流、清凉舒适;秋到满目红叶、层林尽染;冬至雪压青松、树挂冰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雨阴晴、气象万千。春赏槐花、夏避酷暑、秋观红叶、冬戏瑞雪,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远离都市喧嚣、回归大自然最佳去处。
荆山黄帝陵位于于河南省灵宝市区西20公里阳平镇的黄帝铸鼎塬上,是《史记·封禅书》 、《汉书·郊祀志》、《水经注》等记载的轩辕黄帝铸鼎与登仙处。汉武帝曾在此建鼎湖宫纪念黄帝。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在此立《轩辕黄帝铸鼎原碑铭并序》,此碑为现今国内发现的专为记述轩辕黄帝事迹的最早碑铭。荆山黄帝陵所在地有大量的仰韶文化遗址,铸鼎塬聚落遗址包括北阳平、西坡、东常、轩辕台等50多处仰韶时期的文化遗址,总面积4.36平方公里,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被国家文物局、国家发改委列入“十一五”期间全国100处重点大遗址保护专项,并被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六大遗址首选。
亚武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交界的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南部,属秦岭主脊北部山峰。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河南省十佳风景名胜区。亚武山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具有五大鲜明特点:一是游览面积大,二是主峰海拔高,三是历史悠久,四是,花岗岩地貌,五是开发速度快。亚武山以险峻、峭拔的五峰为主体,以山清水秀为特色,以道教文化为内涵,以塔、洞、庙、殿等人文景观为神韵,尤其是处于海拔1200米之上的玉锁天湖,水域面积达7.5万平方米,高山湖泊,中原罕见。山上建庙敬道始于唐朝咸亨年间,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明朝重修,清代续建,留下的庙宇宫殿有二十余座,曾是豫、晋、陕三省交界处百姓朝山拜祖,道徒朝圣的理想之地。据传,真武大帝曾修炼于此。
甘山国家深林公园地处豫、秦、晋三省交界处,以峰称奇,以谷显幽,以林见秀,以景迷人,动植物资源丰富,四季景观各不相同。现已建成森林游憩区、红叶观赏区、水上游乐区、蝴蝶谷景区和甘山文化区五个景区。园内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在98%以上,而且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十分丰富,达到每立方厘米4000--10000个,植物种类达2100多种,动物种类110余种,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8种。
天井窖院位于河南西部的陕县、三门峡市湖滨区和渑池县的部分乡村。直到现在陕县的西张村镇庙上村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住在这种类似窑洞的宅院里。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域独具特色的一种民居,也是人类“穴居”发展演变的实物见证。天井式窑洞俗称“地坑院”,是在平地挖一个6至7米的四方深坑,然后再在坑的四壁凿挖8至12孔窑洞居住。有的窑里还挖有小拐窑,用于储藏柴草、蔬菜等杂物,以增加使用面积。窑里多用土坯垒成火炕,供人休息。天井窑院一般为独门独院,也有二进院,三进院,即多个井院联合。进入村内,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狗叫,却不见村舍房屋,“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就是它的真实写照。有人称它是“地下的北京四合院”。过去,村民对修建窑院十分重视,建前必请阴阳先生察看,根据宅基地的地势、面积,按易经八卦决定修建那种形式的院落。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当地人称为“地阴坑”、“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四千年历史了。地坑院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垅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地坑院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土层厚且坚硬,窑洞还是天然的温度调节器,冬暖夏凉,特别是它建造简单价廉,对昔日贫穷的山民来说,这样的建筑是再理想不过的了。所以地坑院千百年来受到黄河岸边豫西山区人们的喜爱,这是黄土高原地带生长的人与黄土深深的依恋之情,祖祖辈辈黄土人割舍不尽流淌着的血脉。
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距三门峡市区11公里,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冬季窑内温度在摄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摄氏20度左右,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进入村内,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犬吠,却不见村舍房屋,“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就是它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