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济桥位于招贤镇东源村,湾里区至店前公路旁。虽历经沧桑,但至今仍保存完好,宛如新建。妙济桥是目前南昌市范围内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桥。该桥始建于清嘉庆丁丑(公元年)桥碑上刻着“嘉庆丁丑”、“秋月吉旦”等字样。此桥为单孔石拱桥,桥栏共有十二根石柱,每根柱头顶端各雕刻一只狮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此桥初建时不以通行为主要的目的,而是一座风水桥。
绿地中心303观光厅,位于绿地中央广场双子塔A1栋60层,双子塔高达303米,是中部地区最高双塔地标,江西第一高楼。303米高空之上俯瞰一江两岸,尽揽南昌城市风光,感受江西新变化。303观光厅按照国内外知名观光塔模式进行打造,具有观光、展示、娱乐三大功能,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江西悠久文化底蕴。除了登高望远,这里还设有空中影院,每日循环播放怀旧电影,空间私密,给人满满惬意舒适之感。欣赏美景之余,还可以在这里的咖啡厅点上一杯咖啡,伴着窗外美景,享受美妙的时光。
八一大桥,是南昌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东起阳明路,跨越赣江,西接庐山南大道,北连昌北开放开发区,接昌九高速公路。是连接湘、鄂、皖及赣北各地的重要通道。八一大桥全长3000多米,是江西省第一座斜拉桥,也是江西省南昌市最长的一条斜拉索桥。整座大桥宛如巨龙横卧在赣江之上,形成南昌一道新的旅游风景线。大桥南岸桥头石雕黑白双猫,寓意深刻。北岸铸铜双狮,威武雄壮。八一大桥纵横设计采用竖曲线,像长虹卧波,具有曲线美。南引桥三层,全互通立交,喇叭型,四个圆圈像蝴蝶飞舞,圈内矗立着体现江西历史文化的浔阳楼、郁孤台、牡丹亭、龙珠阁四个楼台亭阁。
妙济桥位于招贤镇东源村,湾里区至店前公路旁。虽历经沧桑,但至今仍保存完好,宛如新建。妙济桥是目前南昌市范围内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桥。该桥始建于清嘉庆丁丑(公元年)桥碑上刻着“嘉庆丁丑”、“秋月吉旦”等字样。此桥为单孔石拱桥,桥栏共有十二根石柱,每根柱头顶端各雕刻一只狮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此桥初建时不以通行为主要的目的,而是一座风水桥。
绿地中心303观光厅,位于绿地中央广场双子塔A1栋60层,双子塔高达303米,是中部地区最高双塔地标,江西第一高楼。303米高空之上俯瞰一江两岸,尽揽南昌城市风光,感受江西新变化。303观光厅按照国内外知名观光塔模式进行打造,具有观光、展示、娱乐三大功能,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江西悠久文化底蕴。除了登高望远,这里还设有空中影院,每日循环播放怀旧电影,空间私密,给人满满惬意舒适之感。欣赏美景之余,还可以在这里的咖啡厅点上一杯咖啡,伴着窗外美景,享受美妙的时光。
八一大桥,是南昌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东起阳明路,跨越赣江,西接庐山南大道,北连昌北开放开发区,接昌九高速公路。是连接湘、鄂、皖及赣北各地的重要通道。八一大桥全长3000多米,是江西省第一座斜拉桥,也是江西省南昌市最长的一条斜拉索桥。整座大桥宛如巨龙横卧在赣江之上,形成南昌一道新的旅游风景线。大桥南岸桥头石雕黑白双猫,寓意深刻。北岸铸铜双狮,威武雄壮。八一大桥纵横设计采用竖曲线,像长虹卧波,具有曲线美。南引桥三层,全互通立交,喇叭型,四个圆圈像蝴蝶飞舞,圈内矗立着体现江西历史文化的浔阳楼、郁孤台、牡丹亭、龙珠阁四个楼台亭阁。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沿江路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提名单位;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授予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称号,200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重建后的滕王阁已成了南昌,也是江西省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腾王阁,屡毁屡建达二十八次之多。新落成的腾王阁,较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建筑更嵯峨雄壮,充分表现“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气势。投资建造了“马当神”号豪华游艇供游客畅游赣江;建造了滕王阁宾馆、贵宾宴会厅、仿古展演厅、名人字画厅等。登楼眺望,南昌景致尽收眼底。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 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 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三王文章“。从此,序以阁而闻 名,阁以序而著称。1300多年来,滕五阁历经兴废28次,最后在1926年 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
南昌南浦亭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境内,以南浦亭为中心,在滕王阁南面,是南昌市沿江绿化带上一座小巧别致的园林。王勃作《滕王阁序》时,"南浦飞云"已为一景,故有"画栋朝飞南浦云"之句。 古代诗人对南浦亭多有吟咏。唐朝侍人白居易《钟陵饯别》诗云"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失"。南宋文天祥《登南浦亭》诗云:"半生几度此登临,流落如令雪满簪。南浦不知春已晚,西山但觉日初阴。谁怜龟鹤千年语,空乏鹏鹏万里心,无限故人帘外雨,夜深如有广陵春。
南昌民俗博物馆,创建于1988年,是江西省唯一一座专业性民俗博物馆。馆内开设了南昌民俗风情展、江西绣品工艺展、江西民间剪纸展。博物馆开设了南昌民俗风情展,江西绣品工艺展,江西民间剪纸展,以其丰富多彩的图画、实物,详尽地介绍了南昌的民俗风情和旧城风貌,能让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品尝到淳厚的乡情,十足的赣味。南昌民俗风情展陈列通过“南昌古城风貌”、“南昌风俗”、“南昌婚俗”、“南昌人生礼仪”等八大专题进行展示,鲜明地体现了“饭稻羹鱼”的江南渔耕文化特色。
贺龙指挥部旧址原为中华圣公会宏道堂,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古建筑,1927年7月下旬,贺龙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进驻南昌,参加南昌起义,军指挥部设在宏道堂,部分起义领导人住在宏道堂后小楼寓所,并在此举行过多次策划起义行动的重要会议,1927年8月1日凌晨,贺龙、刘伯承、周逸群在此指挥了武装起义。贺龙指挥部旧址位于南昌市子固路85号,院内有两幢楼房,一幢是二十军军部办公室,另一幢是贺龙的办公室兼卧室,以及刘伯承、恽代英等的住房。该旧址原为中华圣公会宏道堂,是一座中西合壁的古建筑,大楼前三楼窗口仍留有当年敌方炮弹弹痕,为起义时激战景况的实录。旧址小楼有军官会议室的复原陈列,大楼大厅还设有《贺龙元帅生平展》,用大量的实物,图片展示了贺龙元帅光辉战斗的一生。
南昌军官教育团旧址位于南昌市八一大道58号,在清末时曾是清兵的训练场所,后改为江西陆军“讲武堂”。1927年春,朱德创办的军官教育团即设在这里。军官教育团名义上隶属国民革命军第3军,实际上由中国共产党掌握。朱德在这里实施革命的军事政治教育,发展党的组织,扶植和指导南昌及其周围几个县的工农运动。在这里培训的1500名学员中,一部分参加了南昌起义,编为第9军的一部分,朱德担任第9军副军长。教育团的旧址在抗日战争期间曾大部分被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经修缮,基本保持了原貌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位于南昌市八一大道376号,建筑保存完好,占地面积2674.24平方米。是清朝末年原陆军小学堂所在地,现旧址仅为原小学堂一角,是一个座北朝南的庭院,院内全是砖木结构的一层平房,房屋平面大致呈“匡”字布局。各排、列房屋均有相连雨廊,房屋也有前后走廊。
贺龙率领的第二十军指挥部旧址位于南昌市子固路85号。院内有两幢楼房,一幢是二十军军部办公室,另一幢是贺龙的办公室兼卧室,还有刘伯承、恽代英等的住房。旧址原为中华圣公会宏道堂,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古建筑,1927年7月下旬,贺龙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进驻南昌,参加南昌起义,军指挥部设在宏道堂,部分起义领导人住在宏道堂后小楼寓所,并在此举行过多次策划起义行动的重要会议,1927年8月1日凌晨,贺龙、刘伯承、周逸群在此指挥了武装起义。大楼前三楼窗口仍留有当年敌方炮弹弹痕,为起义时激战景况的实录。南昌起义时,贺龙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指挥部,设在南昌市西大街的宏道中学内(现子固路85号)。原是中华圣公会办的一所教会学校。起义之际正值暑假,贺龙率军借驻于此。这是一座有钟鼓亭阁的三层楼房,楼上是二十军参谋人员的办公室,楼下礼堂是军部办公室。穿过后院,有一幢别致的小楼,是贺军长和参谋长刘伯承的住处。贺龙分别于1927年7月30日下午和31日傍晚,在这里召开了团以上军官会议和军部军人大会,庄严地宣布了跟随共产党参加起义的决定,并部署了战斗任务。
南昌大桥,位于长江中下游特大中心城市、江西省省会南昌市。南昌大桥横跨于朝阳洲和红谷滩之间,是中国在赣江上修建的第一座行人、公路两用桥梁,被称为“千里赣江第一桥”。南昌大桥于1994年9月1日开工建设,大桥的建设得到了世界银行的大力支持。主桥上层为双向六机动车道,桥面总宽为30.35米,下层为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南昌大桥是赣江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宛如一条巨龙横卧赣江之上。南昌大桥位于江西省省会南昌市西湖区与新建区,西岸为新建区,东岸为西湖区,是我国第一座以及最长的双层公路大桥。大桥横跨赣江两岸,气势甚为壮观。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位于南昌市区中心的人民广场南端。1977年为纪念"八一"起义五十周年而建,是南昌的标志性景观之一。纪念塔广场上,有水幕电影和八一音乐喷泉,配合着革命歌曲,歌颂着先烈的伟大革命精神。塔为长方体,总高45.5米。正北面是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铜胎鎏金大字,下嵌“八一南昌起义简介”花岗石碑。其他三面是“宣布起义”、“攻打敌营”、“欢呼胜利”三幅大型花岗石浮雕。塔身两侧各有一片翼墙,嵌有青松和万年青环抱的中国工农红军旗徽浮雕。塔顶由直立的花岗石雕“汉阳造”步枪和用红色花岗石拼贴的八一军旗组成。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鎏金大字苍劲有力,浮雕栩栩如生,造型雄伟挺拔,寓意明快深刻,上下分别设置的6层灯光和多组投射灯,使夜间塔身显得明亮通透,昭示人们,八一军旗永远鲜红亮丽。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中山路,占地面积5903平方米。是江西省文化厅、南昌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共同管理的副处级文博事业单位。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外观呈银灰色,座南朝北,楼高四层的回字型建筑,原为江西大旅社,始建于1922年,1924年建成,采用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外观以具有西洋风格的水泥浮雕装饰门窗,楼内有一宽大的天井,天井里放有四口防火用的大水缸,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格局。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随着一声枪响,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起义总指挥贺龙、前敌总指挥叶挺、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朱德、军事参谋团参谋长刘伯承率领起义军两万余人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它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和人民军队的诞生。为了纪念这一伟大事件,1956年,人民政府建立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馆址就设在当时的总指挥部旧址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