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华县县城东南5公里处的秦岭北麓,西距西安85公里,坐落于秦岭北坡,北起峪口,南至秦岭分水岭,东到蟠龙山,潜龙寺,西括少华峰,海拔高度在600—2000米之间。景区由潜龙寺、少华峰、红崖湖、石门峡、密林谷五大景区所组成。少华山不仅是中国道教名山,而且是西岳华山的姊妹山,因与西岳华山峰势相连,遥遥相对,并称“二华”,但低于华山,因名其少华山,又名小华山。少华山自古以其险绝高峻与华山并称“二华”,名著《水浒传》中九纹龙史进的许多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里也是一个登山健身、亲近大自然的好地方。
西岳庙是供奉西岳大帝华山神的庙宇,位于华阴县城东1.5公里的岳庙镇。庙始建于汉武帝时代,后成为历代帝王祭祀华山神的场所。西岳庙坐北朝南,庙门正对华山。在由北至南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灏灵门、五凤楼、棂星门、金城门、灏灵殿、寝宫、御书楼、万寿阁。整个建筑呈现前低后高的格局。 西岳庙建筑宏伟。五凤楼建于高台上,高达20多米,登楼望华山,五峰历历在目。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华山是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 。这一成果首先被孙中山所引用,创立“中华民国”。据清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和历代专家学者考证:华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华山之周”,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
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华县县城东南5公里处的秦岭北麓,西距西安85公里,坐落于秦岭北坡,北起峪口,南至秦岭分水岭,东到蟠龙山,潜龙寺,西括少华峰,海拔高度在600—2000米之间。景区由潜龙寺、少华峰、红崖湖、石门峡、密林谷五大景区所组成。少华山不仅是中国道教名山,而且是西岳华山的姊妹山,因与西岳华山峰势相连,遥遥相对,并称“二华”,但低于华山,因名其少华山,又名小华山。少华山自古以其险绝高峻与华山并称“二华”,名著《水浒传》中九纹龙史进的许多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里也是一个登山健身、亲近大自然的好地方。
西岳庙是供奉西岳大帝华山神的庙宇,位于华阴县城东1.5公里的岳庙镇。庙始建于汉武帝时代,后成为历代帝王祭祀华山神的场所。西岳庙坐北朝南,庙门正对华山。在由北至南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灏灵门、五凤楼、棂星门、金城门、灏灵殿、寝宫、御书楼、万寿阁。整个建筑呈现前低后高的格局。 西岳庙建筑宏伟。五凤楼建于高台上,高达20多米,登楼望华山,五峰历历在目。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华山是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 。这一成果首先被孙中山所引用,创立“中华民国”。据清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和历代专家学者考证:华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华山之周”,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
蒲城县王鼎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蒲城县城关镇达仁巷54号,1997年6月26日对外开放,隶属于蒲城县文物局。馆址是王鼎的出生地,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典型的关中民居建筑。原为三厅三厢一后楼的四进式建筑,捐赠的仅存一厅一厢三个院落。1997年被蒲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鼎,字定九,号省匡,生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卒于道光二十二年四月晦日(1842年6月8日)深夜,终年七十五岁。王鼎少时家贫,常衣食不济,却能发奋读书,终于在嘉庆元年中二甲第三名进士。曾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讲学士、侍读学士、礼、户、吏、工、刑等部侍郎、户部尚书、河南巡抚、直隶总督、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曾改革河务、盐政、平反冤狱,颇有政绩。
蒲城林则徐纪念馆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杈把巷6号 ,该馆依托林则徐任陕西巡抚不久,来蒲城怀念他的恩师、军机大臣王鼎时下榻的王仲山(王鼎族弟)家宅筹建。整个建筑形式为关中典型的“四进式”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宏伟,庄严肃穆,占地面积1080平方米,是渭北保存最为完整的关中典型的四进室宅院,也是国家AA级景区。
南寺唐塔,原名慧彻寺舍利宝塔,建于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六二七年)。此塔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比唐高宗永微三年修建的西安慈恩寺大雁塔,早二十五年,比唐中宗景龙元年修建的西安安荐福寺小雁塔,还要早整整八十年。是陕西省唐塔中建造较早的一座,塔址在城内西南角慧彻寺(今蒲城中学)。构造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是由楼阁式的木塔向砖石结构发展时完美演变的典型代表,是完全用砖依照木结构的形式在塔的外表做出每一层的出檐、横梁、方柱、斗拱、墙体与门窗,外形上则塔檐紧密相连,层层重叠,各层之间的距离很短,几乎看不出檐层,第一、二、三级迭涩出檐多至15层,因而以“密檐式”砖塔命名。自塔第二级至第六级,每级均有对开券门两个,方向互相交错,塔缝为糯米汁粘结,结实牢固且美观,各塔层之间均有棂窗,雕兽等,精巧独特,雄伟壮观。
杨虎城将军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甘北村,居住在县城东槐院巷。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秀而不俗的民居宅院,建于1934年,是杨虎城将军为其母和家属所建。分为正、偏两院,坐北向南,院落格局分为门房、大厅、女厅、后楼房,占地面积一千二百五十平方米,建筑面积七百五十平方米,为关中传统式“四道”建筑。整个建筑古朴典雅,院内青竹翠柏,苍窗格门、浮雕制作精良细致。蒲城县人民政府为了纪念杨虎城这位“千古功臣”,将这座故居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此建立了“杨虎城纪念馆”,1983年11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现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蒲城清代考院博物馆位于渭南市蒲城县城关镇东槐院巷27号。清代考院博物馆清始建于光绪十七年,占地面积为6600余平方米,是陕西省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处进行童生科考的场所。博物馆坐北朝南,现存建筑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有大门厅、二门、甬道、东西号舍、官厅、论秀堂、浴室院、东西厢房、内室、耳房等30余间房屋。院内有诸多木刻、石刻、砖雕精湛,丰富多样,生动逼真。
蒲城县博物馆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县新开街1号,1990年在蒲城县文庙基础上建立而成。蒲城文庙创建于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是古代人们供奉文化圣人孔子的场所。博物馆共分四个院落,坐北面南,结构对称。主要有六龙壁、棂星门、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东廊房、西廊房、掌酒司、典库司等建筑。博物馆前有一座琉璃花砖精砌而成的六龙壁,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高约6米,长约17米。博物馆分为珍贵匾额室(戟门内)、珍贵文物室(东廊坊内)、历代名人字画室(西廊房内)、雕刻艺术室(东廊房之北)、蒲城碑林(明伦堂内)等展室。现有馆藏文物4697件(组),上起原始社会,下迄明清。主要有碑帖、书法绘画作品、陶瓷、钱币、玉玺、织绣、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牙角、漆器等,其中又以盛唐时期的陶俑最为有名。
北寺宋塔位于陕西省蒲城县城内北街崇寿寺旧址内(今蒲城县博物馆之后),系密檐式方形砖塔,四面十三级、高约47米,每底边长11米。 始建于北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北寺宋塔造型雄伟挺拔,简洁秀丽,高耸入云,塔身每层檐角处,原均有悬铃,明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塔身受损,塔尖失落,悬铃也全部脱失。1985年已全面进行了修复,并安装楼梯至顶层。该塔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寺塔建成后,比南寺塔更为雄伟挺拔,从此双塔并立,昂首天外,笑指白云,为十里古城增添了光彩。高塔的琼楼砖孔,还吸引无数火燕灰鸽,来此栖居繁衍,又造成了“群燕绕塔”飞翔的奇观美景。
金粟山森林公园位于富平县城东北约三十多公里处。“以粟如金故名”,又因山巅唐代即建立高禖(求子之神)祠,有龙泉水藏于深沟,也叫菩萨山、灵泉山、紫金山。金粟山素有“渭北小华山”之称,且融华山天险与翠华山苍碧于一体。其山以架子梁为主峰,东、西、中诸峰依其形势,各逞异秀雄奇,正如当地民谣所说:“中峰雄鸡东峰鹰,西峰好象万花丛。”山之东侧与石叠山紧连,与万斛山依依相望。金粟山森林公园其总面积约15000余亩,主峰海拔1240.7米。山上植被丰厚,物产富饶,尤其以天然太子参最为名贵。由于山深林幽,关中难得一见的野生鹿群时有出没,珍稀动物金钱豹、护庙神虫(大蛇)亦偶然现身。
唐玄宗泰陵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东北十五公里的金粟山,是唐朝皇帝李隆基的陵墓。泰陵陵园规模宏大,陵内占地达三十八公里。陵区以玄宫为中心,依山势构筑陵墙,平面布局分内外两城,酷似京师长安,内城四周各开一门,分别为:朱雀门、玄武门、青龙门、白虎门;门与墙四角建有角阙。陵内还建有献殿、下宫、阙楼及陵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