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约5公里、现滁州市的西郊。琅琊山享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皖东明珠”之美誉。因盛产多种中药材,而被人们誉为“天然药圃”。境内有醉翁亭、琅琊阁、城西湖、姑山湖、胡古等景点。 琅琊山以其山水之美,更因有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和琅琊寺、醉翁亭等名胜古迹而传誉古今。始建于唐代大历六年(771年)的琅琊寺,至今已1200余年。 其中“琅琊古刹”是古滁州十二景之一。佛寺依山就势,隐于密林之中,寺内吴道子画“观自在菩萨”像为稀世珍宝。
建议游玩时间:1天左右
山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因而“四时之景不同”
龙兴寺,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北凤凰山日精峰下,为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明朝开国皇帝敕建,是明朝皇家寺庙。1981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龙兴寺是全国重点开放寺院,被评为国家AAA级风景区。寺初建之时,规模宏大,占地1282.5亩,向有“僧童骑马关山门”之说,寺由中都名匠营建,雕刻精细,规制宏传,等级甚高,是中都城的重要建筑之一。寺宇楼阁规模极为宏丽壮观。据《大明洪武实录》载,有佛殿、法堂、僧舍之属凡三百八十一间。加之朱元璋御制龙兴寺碑文,御书“第一山”碑,更加增加了龙兴寺威严。当时有人描写这里是“梵刹西连万岁山”,“梵王宫殿屹浮寰”。 寺内原藏有朱元璋画像、铁像及铜佛、铜镬、铭文铁罄,并有御书亭一座,亭内有明太祖“第一山”手书石碑。
六角亭、龙兴古刹牌楼;建议游玩1-2小时
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龙兴寺经过600余年的风雨沧桑,现已成为江淮一带重要的佛教寺庙,四季皆宜出游。
明中都鼓楼始建于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凤阳城东侧,是中都城重要附属建筑。鼓楼由台基和楼宇两部分组成。鼓楼通高47.19米,台基南北长72米,东西宽34.25米,高15.8米。基上楼宇初建之时,“层檐三覆,栋宇百尺,巍乎翼然,琼绝尘埃,制度宏大,规模壮丽。登焉则江、淮重湖萦紏渺弥,一目而中都诸山空濛杳霭,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终明一代,鼓楼一直以其高大雄伟为国内之最。台基正中间开三个门洞,中门略大,中上有朱元璋亲书的“万世根本”四个楷书大字。明中都鼓楼不仅台基高大,而且台基上的楼宇为“九五开间”即“阔九间,深五间”。“九五开间”明清两代只有皇家重要建筑使用,而明中都鼓楼采用“九五开间”规制,明中都鼓楼采用如此高的规制建设,在中国鼓楼史中是绝无仅有的。
建议游玩1个小时左右
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皆宜
明皇陵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南七公里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初建之时占地约2万余亩,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始建,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竣工。洪武二年,荐号英陵,后改称皇陵。明皇陵主要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殿宇、房舍千余间,陵丘、石刻群等。明末以来,人为破坏和风雨侵蚀,宫阙殿宇废为遗址,现仅存陵丘及石刻群。明皇陵与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为同一制度,明皇陵虽非帝王之陵,但“宫阙殿宇、壮丽森严”,享殿、斋宫、官厅数百间,皇陵神道总长257米,石像生32对,皇陵碑文为朱元璋亲撰,石象生数量之多、刻工之精美为历代帝王陵之冠,其艺术风格绝妙,堪称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大型石雕艺术精品。
皇城遗址皇城为皇陵最里一道城,《凤阳新书》载:“砖垒,高二丈,周七十五丈五尺”。北城墙正中为金门,五间,南城墙正中为后红门,五座。今门及城墙久毁。皇城正殿正殿又称“祭殿”、“享殿”、“皇堂”。明洪武十一年夏四月始建,十二年闰五月丁已落成。崇祯八年正月丙寅,毁于兵火。今遗址尚在,仍高出附近地面。西部遗存1.6米和1.3米见方柱础石各1块、螭首石构件1块。原有蟠龙栏杆柱石一个,已运至龙兴寺陈列于《明皇陵文物陈列室》内。皇陵陵丘皇陵陵丘位于正殿南240米,明嘉靖十年命名为“翌圣山”。建国后,其上栽的侧柏已经成林。1983年春,县文物管理所于墓道两侧栽植侧柏280株,均已成活。现陵丘为一椭圆形大土堆,东西长60米,南北宽40米,高若冈阜。明皇陵陵墓是椭圆形覆斗式大平顶,高出周围地面5米。陵墓堆土而成,封土堆底边东西长50米,南北宽35米,占在面积1750平方米。建议参观1~2个小时
北亚热带江北区亚湿润季风气候;四季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