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王陵遗址位于安阳市洹河北岸的武官村北地,与小屯村的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与东面的洹北商城遥相呼应,共同组成了闻名中外的殷墟遗址。殷墟王陵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共同组成了殷墟遗址。建有M260大墓揭示展示和保护房工程、12座王陵大墓的植被标示以及480余座祭祀坑、兽祭坑展示工程等。殷墟王陵遗址已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集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大型遗址公园。殷墟王陵遗址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近200亩。从1933年起2019年至今,在这里相继发现了13座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出土了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石器和陶器,举世闻名的司母戊方鼎就发现于这里。
殷墟王陵区包括东、西两区。自1934年起,这里共发掘13座王陵大墓(包括1座未完成大墓)、2000余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其中,西区有8座大墓,分成4排,一南一北分布,最西为M1500、M1217号,最东为M1001、M1550号,位于中间东北部的为M1004号,西北部为M1003号,南部为M1002号,居中位置为M1567号;东区有5座大墓,其中4条墓道大墓1座,为M1400号,2条墓道大墓3座,分别为M1443、M1129和50WGKM1号(武官大墓),1条墓道大墓1座,为M260号。这些大型墓葬均为南北向,墓形呈亚字形、中字形、甲字形等,被学者认定为殷商后期的王陵。建议游玩2个小时左右。
温带季风气候,殷墟王陵遗址是殷商王朝的陵地与祭祀场所,被国际专家学者誉为世界“第二个古埃及”,四季皆宜出游。
甲骨文碑林,是由我国著名甲骨文学者王宇信,杨升南先生精选,以原甲骨片大而成石碑,共30通。其内容涉达125个,记载了大将与两方国即土方和工口方的战争。自1899年王懿荣认定甲骨文以后,甲骨文就受到金石学家的重视,多方收购,古董商为获取更大的利润对甲骨文的出土地秘而不宣、封锁消息。1911年,著名金石学家罗振玉派弟弟罗振常来到安阳调查,不仅弄清了甲骨文了出土殷墟的准确位置,带收购到大量的刻有文字的甲骨片,其中就有一块甲骨王,一块完整的龟板。听说出卖这片甲骨的人,用赚来的钱,买了20亩土地。
殷墟甲骨文碑林坐落在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内,是精选了30甲骨,以原片甲骨形状放大成石碑,正面甲骨文,背面释文,非常值得游览。建议游玩1个小时左右。
温带季风气候,由甲骨文演变发展而来的汉字,在传播华夏文化、促成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形成与巩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季皆宜出游。
殷墟是中国商代后期都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被证实的第一个都城,它的发现和发掘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殷墟内有大量的青铜器,石器,骨器,玉器等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文物,其中最有名的是重达 875公斤的“司母戊大方鼎”,它是迄今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来到安阳一定要去殷墟转转,见证见证商朝的历史与文化。
妇好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于1976年被考古工作者发掘,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该墓五米多长,约四米宽,七米多深,无墓道,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据说享堂原是商王武丁为祭祀妻子妇好而修建的宗庙建筑,尊其庙号为“辛”。妇好墓虽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1928件。该墓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无墓道。墓室上部有一与墓口大小相似的夯土房基,可能是用于祭祀的建筑。墓内有二层台和腰坑。东、西两壁各有一个长条形壁龛。葬具为木椁和木棺,椁长5米,宽3.4~3.6米,高1.3米。
妇好墓出土了1928件精美的随葬品,其中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骨器564件;并出土海贝6800枚。随葬品不仅数量巨大,种类丰富,而且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堪称国之瑰宝,充分反映了商代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制造水平。建议游玩1个小时左右。
温带季风气候,妇好墓是1928年以来殷墟宫殿宗庙区内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四季皆宜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