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安徽和县境内,鸡笼山遍布参天古树,面积4500公顷,立木积蓄155000立方米。迂回于山间小道,目不见天,宛如置身碧海。已被批准为国家一级森林公园。鸡笼山是著名的佛教、道教圣地,它坐落在和县西北隅,脚踏岚笼山,怀抱九条垅,群山环拱,一峰独秀,拔地而起,享誉“江北第一山”、“江北小九龙”、“中华四十二福地”之称。
陋室公园,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和县城中,因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时写下的千古绝唱《陋室铭》而名闻天下。以陋室为依托兴建的陋室公园位于和城半边街,牌坊门楼,气势轩昂。1988年,在陋室的“仙山”、“龙池”一带建成。面积50多亩,山上建有江山一览亭、望江亭、仙人洞。池中建有临流亭、履仙桥等。周围筑仿清镂花墙300多米,正门坐南朝北,牌坊式门楼,“陋室公园”匾额,为安徽省著名书法家张恺所题。
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安徽和县境内,鸡笼山遍布参天古树,面积4500公顷,立木积蓄155000立方米。迂回于山间小道,目不见天,宛如置身碧海。已被批准为国家一级森林公园。鸡笼山是著名的佛教、道教圣地,它坐落在和县西北隅,脚踏岚笼山,怀抱九条垅,群山环拱,一峰独秀,拔地而起,享誉“江北第一山”、“江北小九龙”、“中华四十二福地”之称。
陋室公园,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和县城中,因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时写下的千古绝唱《陋室铭》而名闻天下。以陋室为依托兴建的陋室公园位于和城半边街,牌坊门楼,气势轩昂。1988年,在陋室的“仙山”、“龙池”一带建成。面积50多亩,山上建有江山一览亭、望江亭、仙人洞。池中建有临流亭、履仙桥等。周围筑仿清镂花墙300多米,正门坐南朝北,牌坊式门楼,“陋室公园”匾额,为安徽省著名书法家张恺所题。
历阳公园,位于和县,是公众休闲娱乐场地。
太湖山,位于含山南部,是省城合肥通往江南旅游黄金线上的第一道绿色屏障。太湖山以湖名山,如今山旁并无湖。据志书记载:“古代江流泛滥,洼潴为涌,山临湖上,以此为名,后江徒而南,湖化为田,而山依旧。”悠悠岁月,沧海桑田,山名由来给人留下不尽的遐想。 太湖山主峰周围拥立着9座秀峰,壁立秀挺,逶迤曲折,恰如9龙奔腾飞跃,古称"九龙戏珠"。其形绝妙传神,其势雄伟壮观,神工造化,浑然天成。登主峰之巅,府视群山叠翠,林海茫茫;远眺万里长江,白波如带。阳光下,太湖山万木峥嵘,疏影婆娑,生机蓬勃,绚丽多姿;阴雨天,太湖山云蒸雾绕,随风飘忽,弥漫林间。太湖山是动植物的天然乐园和资源宝库,有木本植物70余科、300多个树种,药用植物500余种,野生鸟类、兽类60余种,还拥有华东最大的太湖山千头养鹿场。
马鞍山长江大桥,位于长江水道之上,是安徽省境内连接巢湖市和马鞍山市的过江通道,西起姥桥枢纽,上跨长江水道,东至马鞍山东枢纽,线路全长36.14千米。马鞍山长江大桥分为左汊桥、右汊桥两部分,其中,左汊桥为三塔两跨悬索桥,右汊桥为三塔六跨双索面半漂浮体系斜拉桥。
霸王祠,又称顶亭、项王亭、项目祠、英惠庙、项羽庙、西楚霸王灵祠等,位于和县乌江镇东南侧的凤凰山上,是为纪念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而建的,左濒滔滔长江,乃西楚霸王项羽垓下兵败,溃退至乌江自刎处。史书记载霸王祠最盛时有厅、殿、厢、室99间半,千年香火不断。十年浩劫,霸王祠被夷为平地,改为一所农中。文革后,和县政府于1984年、1992年两次拨款重修扩建。今天,游人一踏进乌江镇,便遥遥可见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题书的“霸王祠”的牌坊和青玉石汉阙门楼。西楚霸王灵祠正中为享殿,殿中竖仿青铜项羽立像,高2.6米,显得骄矜刚愎,神武剽悍,双目怒视,似乎在诉说这位悲剧英雄的穷途末路的悲懑:“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霸王祠又名项亭、项王亭、项王祠、英惠庙、项羽庙、西楚霸王灵祠等,现复用旧名西楚霸王灵祠。位于和县乌江镇东南1公里凤凰山上。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自刎于此,后人立祠祀之。原有建筑99间半,传说帝王方可建祠百间,项羽未成帝业,只得少建半间。祠前联云:“司马迁乃汉臣,本纪一篇,不信史官无曲笔;杜师雄真豪士,灵祠大哭,至今草木有余悲。”孟郊、杜牧、苏舜钦、王安石、陆游等均有题诗。霸王祠是为纪念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而建的,历史已相当久远,位于马鞍山江对岸的和县乌江镇。和县,隶属安徽省巢湖市,古称和州,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一出自《陋室铭》的名句尽人皆知,而刘禹锡笔下那个“苔痕映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陋室就是他在和州做官时居住的一个小巧、朴素的院落,如今这里已经成了游人们争相光顾的景点。
翠螺山,原名牛渚山、采石山,位于马鞍山市西南7公里,山体俊秀,绝壁临江,江中遥望,“似翠螺浮于水面”,由是被称之为翠螺山。 翠螺山以秀丽称胜,而不乏奇险。山之西麓有“西大洼”,这里岩石裸露,崖陡谷深,草木葱茏。一石一草,皆令人赏心悦目。“蜗牛尾”有临江巨壁,如刀斧削成,壁面纹理起伏,似一幅天然山水图画;崖端巨石数块伸出崖壁,如猛兽昴首长啸。江水奔流,浪拍云崖,气势壮观,堪可称险。游人倚翠螺、瞰长江,听林涛与江浪共鸣,看沙鸥与白帆互逐,犹如置身仙境。
采石矶,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5公里处的长江南岸,南接著名米乡芜湖,北连六朝古都南京,峭壁千寻,突兀江流,历史悠久,名胜众多,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誉。采石矶与南京燕子矶、岳阳城陵矶并称“长江三大名矶”。历来为江南名胜,古往今来,吸引着许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文天祥、陈运和等都曾来此题诗咏唱,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这里饮酒赋诗。唐代元和年间,这里就建起了太白楼。登楼远眺,千里江山,尽收眼底,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称。千百年来,名流才士,率多来此,或寻诗仙之遗韵,或发思古之幽情,文采风流,至今不绝。采石矶扼守长江天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发生在这里的著名战争二十余次,影响着历代王朝的更迭。其中发生于南宋的宋金采石之战堪称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文胜武”的典范。
凌家滩古文化遗址,1985年发现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经测定距今约5300年至5600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该遗址陆续在四次考古发掘中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祭坛、墓葬,以及古井、古建筑等遗址,出土玉礼器等珍贵文物1300多件。凌家滩遗址距今有5300年左右历史,其出土的各种文物,对研究中国早期原始社会的存在方式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该遗址发掘的“巨石阵”,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新石器时期有巨石遗存存在的唯一一处遗址,其建筑年代早于英国巨石阵1000年左右,出土“玉龙”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西梁山,位于和县县城南36公里,海拔88.1米,此山俯临大江,与芜湖市东梁山夹江对峙。像一座天设的门户,故合称“天门山”。自江中远望,水色空蒙中的东、西梁山,色如翠黛,修妩静好,形似峨眉,故又名“峨眉山”,东西两山,双峰对峙,势如虎踞,又名“二虎山”。 西梁山古树参天,野花芬芳,盘山石阶,曲径通幽,沿阶至北山顶纪念亭,凭栏俯视,滔滔江水,好似万马奔腾。闻名遐迩的天门夜月、博望朝霞、陈桥唤渡、石庵观澜、龙宫暮雪、去阁疏钟、荻州暮雨、柳岸春莺8景,为西梁山景点之最。 西梁山地势险要,向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从周鲁昭公17年“吴伐楚”战于长岸(即西梁山),此后,战争不断。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时,第三野战军九十师奉命攻打西梁山,与国民党军队在此展开激烈战斗。为纪念牺牲的烈山,在此建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烈士纪念亭”和“烈士纪念塔”。
朱然墓园,位于市区南部雨山乡境内,为三国东吴大将朱然之墓。发掘于1984年6月,出土许多珍贵文物,部分漆器填补了三国美术史的空白,也是已发掘东吴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规模最大的、时间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墓园内有文物陈列厅、仿古兵器馆、朱然家族墓陈列厅等。馆外群山遥峙,馆内绿树成荫,三月樱花烂漫,八月丹桂飘香,是将军梦幻中的仙境,也是寻幽探古的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