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古镇位于肥西县南端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江南四大古镇之一。“千年水镇,风云战场,名人故地,民俗画廊”,在这片土地上多元文化和谐相融,互为映照。在三河古镇,看到最多的是古色古香的江南建筑和朴实热情的当地居民。与城市的繁华喧嚣相比,三河古镇犹如一块遗落在郊区的璞玉,有它自身独有的旖旎秀丽的水乡风情。
肥东是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的东大门,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肥东县居皖中腹地,东望南京,南滨巢湖,西融合肥,北襟蚌埠,既有“吴楚要冲、包公故里”的盛名,又有“襟江近海、七省通衢”之美誉。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长三角西向延伸的“必经地”。
庐江隶属于安徽省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南部。是周瑜故里、温泉之乡、矿业大县。地处江淮丘陵地带,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北接省会合肥,东临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南近“黄金水道”长江。庐江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境内有冶父晴岚、凤台秋月、白石冬雪、金牛晚眺、黄陂苇帐等天然风光,又有诸多的人文景观等历史古迹。
三河古镇位于肥西县南端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江南四大古镇之一。“千年水镇,风云战场,名人故地,民俗画廊”,在这片土地上多元文化和谐相融,互为映照。在三河古镇,看到最多的是古色古香的江南建筑和朴实热情的当地居民。与城市的繁华喧嚣相比,三河古镇犹如一块遗落在郊区的璞玉,有它自身独有的旖旎秀丽的水乡风情。
肥东是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的东大门,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肥东县居皖中腹地,东望南京,南滨巢湖,西融合肥,北襟蚌埠,既有“吴楚要冲、包公故里”的盛名,又有“襟江近海、七省通衢”之美誉。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长三角西向延伸的“必经地”。
庐江隶属于安徽省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南部。是周瑜故里、温泉之乡、矿业大县。地处江淮丘陵地带,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北接省会合肥,东临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南近“黄金水道”长江。庐江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境内有冶父晴岚、凤台秋月、白石冬雪、金牛晚眺、黄陂苇帐等天然风光,又有诸多的人文景观等历史古迹。
刘铭传故居,位于合肥市肥西县西端的铭传乡启明村,为1868年晚清著名淮军将领刘铭传在功成名就后回乡择地兴建的圩堡式庄园,也是是晚清合肥淮军圩堡式庄园的代表,建筑呈江淮西部风格。刘铭传是晚清名将和著名的政治家,一流的诗人。加入淮军后,在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中立下大功,1884年领导台湾军民击败了入侵台湾的法国侵略者,战争胜利后成为第一任台湾巡抚,对台湾现代化做出了杰出贡献,被台湾人看作台湾近代化之父。
大横山,地处江淮中部,距明光市城区16公里,高程234米,有国家野生自然生态林。卫星地图上九曲池河如带串着一块翡翠长命锁,山周围水库如镶嵌在锁上的钻石。大横山是第四纪造山运动形成,距今已有七千万年历史。山上已知有古柴王城遗址、有朱元璋屯兵遗址、有元代“法华禅庵寺”遗址、有元代佛塔两座、古井、放生池等。大横山东和南绵延起伏的丘陵,西和北一马平川以水为主,方圆几十里无工业污染,无城市喧嚣,有深山宁静。
骑龙村,位于唐集镇西南部,平阿山以南、黑河以北,南与淮南市潘集镇接壤,蒙唐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农业以优质水稻和小麦为主,灌溉条件便利。
小井庄,位于安徽省肥西县山南镇西南,因庄前有一口建于清光绪二年间的水井而得名,交通便利,是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被确定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是省市县新农村示范建设点,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该村小井庄纪念馆获“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袁术古堆墓,俗称“袁氏孤堆”。东汉墓葬。在长丰县小孤堆乡蔡坪村阎家小集。占地2756平方米,高7.5米。墓脚下有多座小坟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术古堆墓,东汉墓葬。在现淮南市孤堆回族乡(原属合肥市长丰县)蔡圩村阎家小集。占地2756平方米,高7.5米。墓脚下有多座小坟包。
武王墩古墓一般泛指武王墩,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三和镇徐洼村,为战国时代墓葬,占地5840平方米,高16米。武王墩墓,为人们了解战国时期历史发展有重大的意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人禁止近处参观。
大历山简称历山,又名舜耕山,是长丰县与淮南市的界山。1992年9月经林业部批建为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规划面积为3.8万亩。境内林木繁茂,林相整齐,林间林荫夹道,曲径通幽,一年四季游人不断,是城区人们野营、避暑胜地。公园内主要景观有秀峰、归石、涌泉、临山湖、古寺、古寨、古战场遗址、古墓群和侵华日军修建的碉堡群等,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唐贞宗二年在大历山北麓始建草规庵、隐龙庵、真人观,明建尧舜词,今存法藏寺、尧池、舜井、尧舜望江台、尧憩石、舜耕地等文化遗址及历史纪念地。大历山现存六大名洞:伏虎洞、堆云洞、 八公洞、白龙洞、燕子洞,洞内钟乳悬挂,造型奇异。
唐五房圩,又名唐老圩,位于肥西县大潜山西南的丰乐河畔,系著名淮军将领唐殿魁、唐定奎的故居,转心楼位于唐五房圩的中部,占地552平方米,为1幢四合院式的2层楼,精美雅致,是肥西占地最大的圩堡群。园内放有精美的石桌、石椅,供家从观赏果树时休闲之用。解放后,这些石板凳、石椅、石桌,被运到合肥逍遥津去了。南大塘、北大塘,水面积大概在80亩左右,是个很好的休闲垂钓中心。唐五房圩大门朝东,面对东濠沟,以转心楼为中心。大门为前一路,包括南北西道闸门。建有五十余间青砖灰瓦结构的堂屋。其中四房、五房各有五间为正堂屋。堂楼为四合院,各代表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
西庐寺位于有“九朵莲花开佛国、五龙簇珠紫蓬山” 美誉的国家4A级风景区——安徽省合肥市紫蓬山风景区内,相传地藏菩萨前往九华山前曾在此行脚,因而又被称为北九华。三国时期,李典于山顶建庙祭祀其七世祖汉代名将李陵,故西庐寺又称“李陵庙”;因寺地处古庐州府(今合肥市)西南,所以至李唐年间皇家钦赐名“西庐寺”。此后,因战乱屡经兴废。在明万历八年,当地信士集资添建玄武殿;清初,静澄募化建造大雄宝殿;康熙年间,鉴容智公住锡于此,大修梵刹,创建丛林,为一代开山祖师;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后太平天国杭州守将袁宏谟感世事无常,审时度势,弃城回乡于此出家,法名通元,重修西庐寺和合肥明教寺,为一代中兴祖师。五十年代,占地五百亩的西庐寺大部分被国营林场占用,六十年代寺院核心部分又被微波站占用,文革期间横遭拆除。2005年10月释界心法师履新住持。本着“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僧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修行净化人心”为宗旨,特请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南方总院规划设计,以“寺包山、树包寺仿唐建筑”为主要特征,设有四大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