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东部、闽江北岸,是福州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峰顶有一巨石平展如鼓,据说每当风雨来临之时,便隆隆有声,故名鼓山。是福州的佛教胜地。半山腰的涌泉寺是鼓山最重要的景点,寺中千年铁树、鸡丝木供桌及血经书合称为镇山“三宝”。鼓山景区以古刹涌泉寺为中心,东有回龙阁、灵源洞等20多景;西有洞壑数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罗汉台、香炉峰等50多景;北有大顶峰、白云洞等45景。这些景点主要由花岗岩经长期剥蚀、风化、崩塌、堆积而成,千姿百态,构成蟠桃林、刘海钓蟾、玉笋峰、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观。
平潭岛,亦称海坛岛,是中国第五大岛、福建省第一大岛,素有“千礁岛县”之称。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位于福建省平潭县境内,是平潭县主岛。距福州128公里,东面与台湾省新竹港相距仅68海里,是中国大陆距台湾最近处,成为中国东南海疆对台经贸和人文交往的重要窗口。海坛岛名胜古迹有三十六脚湖、石牌洋礁、仙人井、一片瓦和壳丘头遗址,有龙凤头度假村和坛南湾海滨浴场。海坛岛海岸蜿蜒曲折,岸线长达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为优质海沙滩。岛上海蚀地貌十分典型,有罕见的花岗岩海蚀柱、风动石和球状风化花岗岩等,被誉为“海蚀地貌博物馆”。
目屿岛,因岛形平面为一匹骏马,又名野马岛;又因该岛古代曾为监海哨位,故又称目屿。是福建省福清市沙埔镇南部的一个滨海小岛,与牛头尾隔海相望,距福清市区50公里。目屿岛余脉延伸,岸线曲折,有大小澳口36个,其中拥有沙滩12个,金沙雪浪,夏日可以海水沐浴;冬天可以海滨信步,涛声阵阵、海风习习,十分宜人。除此之外,野马岛周边小岛礁星罗棋布,有蛇岛、牛耳屿等30多座,海域盛产石斑鱼等鱼、蟹类数十种,是赶海垂钓的休闲去处。
鼓山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东部、闽江北岸,是福州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峰顶有一巨石平展如鼓,据说每当风雨来临之时,便隆隆有声,故名鼓山。是福州的佛教胜地。半山腰的涌泉寺是鼓山最重要的景点,寺中千年铁树、鸡丝木供桌及血经书合称为镇山“三宝”。鼓山景区以古刹涌泉寺为中心,东有回龙阁、灵源洞等20多景;西有洞壑数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罗汉台、香炉峰等50多景;北有大顶峰、白云洞等45景。这些景点主要由花岗岩经长期剥蚀、风化、崩塌、堆积而成,千姿百态,构成蟠桃林、刘海钓蟾、玉笋峰、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观。
平潭岛,亦称海坛岛,是中国第五大岛、福建省第一大岛,素有“千礁岛县”之称。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位于福建省平潭县境内,是平潭县主岛。距福州128公里,东面与台湾省新竹港相距仅68海里,是中国大陆距台湾最近处,成为中国东南海疆对台经贸和人文交往的重要窗口。海坛岛名胜古迹有三十六脚湖、石牌洋礁、仙人井、一片瓦和壳丘头遗址,有龙凤头度假村和坛南湾海滨浴场。海坛岛海岸蜿蜒曲折,岸线长达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为优质海沙滩。岛上海蚀地貌十分典型,有罕见的花岗岩海蚀柱、风动石和球状风化花岗岩等,被誉为“海蚀地貌博物馆”。
目屿岛,因岛形平面为一匹骏马,又名野马岛;又因该岛古代曾为监海哨位,故又称目屿。是福建省福清市沙埔镇南部的一个滨海小岛,与牛头尾隔海相望,距福清市区50公里。目屿岛余脉延伸,岸线曲折,有大小澳口36个,其中拥有沙滩12个,金沙雪浪,夏日可以海水沐浴;冬天可以海滨信步,涛声阵阵、海风习习,十分宜人。除此之外,野马岛周边小岛礁星罗棋布,有蛇岛、牛耳屿等30多座,海域盛产石斑鱼等鱼、蟹类数十种,是赶海垂钓的休闲去处。
乌山,位于福州市中部,被称为“福州三山”,于唐代时就已是游览胜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所作的《道山亭记》中的道山,指的便是乌山。山上有古人留下的200多处摩崖石刻,篆、隶、楷、行、草各臻其妙。其中唐代书法家李阳冰的篆书,堪称一绝。摩崖石刻中最著名的当属唐代书法家李阳冰的篆书“般若台”,它是福州现存最古老的石刻,堪称一绝。乌塔位于乌山的东麓,与于山的白塔遥遥相对。塔身是用花岗石砌成,因为年代久远外表略微的呈黑色,呼应着它的名字,很多人在这里拍照。此外,乌山上历代建造的纪念性祠堂不少,如纪念宋代朱熹的朱子祠,纪念福建省九位著名学者的九贤祠,纪念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的戚俞二公祠等。
林则徐纪念馆,位于福州市中心的澳门路上,原先是林则徐的祠堂,始建于1905年,内多石刻石像,建筑古朴。馆内有一座正方形碑亭,内立三座青石碑,一为圣旨,一为御赐祭文,一为御赐碑文,均是林则徐卒时皇帝所赐,建祠时补镌。全馆为古典式园林建筑,现如今,堂、厅、楼均辟为林则徐生平展室,分林则徐生平事略、林则徐与鸦片战争、林则徐与救灾、水利,放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手迹等部分。
光禄坊原名玉尺山,又名闽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光禄坊西接通湖路,东连吉庇巷,坊名光禄,正是宋代嘉佑七年(1062年)方寘御封光禄大夫所居坊。在光禄坊西侧有一小巷,叫早题巷。辛亥黄花岗起义烈士林觉民殉难广州之后,他家从南后街迁出,曾避难栖身于巷内。光禄坊名胜以光禄吟台最为有名,擅池、台、亭、石、花、木之胜,以及宋至清摩崖题刻多处,1961年被列入福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光禄吟台西荔枝树下,原有石刻“鹤磴”,是光禄坊纪念林则徐晚年放鹤处。还有清代大木构造、宽敞明亮的刘家大院(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末古朴木构房的黄任故居,高墙窄道的早题巷,明代石板铺设的老佛亭桥,都保存了明清建筑的特色。光禄坊也是名人聚居的地方。明末有万历间举人、画家林有台,提学孙昌裔,孙许遇,曾孙、许鼎、许均,玄孙许、良臣、许荩臣,都是诗人、书画家。清康熙年间有林侗、林佶兄弟。近代小说翻译家林纾、著名作家郁达夫等等。还出过不少才女,如黄任之女黄淑宨和黄淑畹,齐鲲之女齐祥棣,郭柏苍之女郭拾珠姐妹,她们或精书画,或工诗文。
安泰河,位于福州市老城区中心,安泰河步行道西起白马河,东至三坊七巷,链接白马路、通湖路、澳门路等,沿线有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乌山历史风貌区等历史人文景观。安泰河两边都是一些会所、茶馆和咖啡馆还有雍和会。夜晚的安泰河更加迷人,算得上福州又一处标志性景点。
邓拓故居,位于福州乌山脚下道山路第一山弄7号,又称“第一山房”,系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邓拓出生及少年时代成长的地方。主楼是一座双层木结构的小楼房,为清末民国初期福州旧民居风格建筑。楼内陈列《邓拓生平展》。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坊七巷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仅存下来的一部分。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这里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它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因此自古就被称为“三坊七巷”。三坊七巷区域内都是窄窄的小巷,白墙瓦屋、坊巷纵横,石板铺地,有的街巷弯曲,有的笔直,大同小异,每个坊巷口都有一个石刻的牌楼。如今的三巷七坊聚集了许多福州的老字号小吃和传统工艺品,来此看一下名人故里,吃吃特色小食,非常值得游览。
乌塔,位于福州市内乌山东麓,与于山白塔遥遥相对,原名“崇妙保圣坚牢塔”。它的前身系唐贞元十五年(799年)所建“净光塔”。闽永隆三年(公元941年),闽王王审知第七子王延曦准备在旧址上重建九层宝塔,方到七层,王延曦被臣属所杀,工程遂告结束。塔为八角七层,通高35米,每层塔壁均有浮雕佛像,共有46尊。四层、五层、七层,嵌有塔名碑、建塔塔记和祈福题名碑等。
宫巷,福建福州“三坊七巷”中“七巷”之一,旧名仙居,以巷中有紫极宫得名,是当今福州保护的最完整的古巷坊。巷内有清代建筑13幢。其中,有清两江总督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林则徐之子林聪彝,清海军总长刘冠雄等近代名人居住为多。宫巷里的豪门住宅结构精巧,单是室内的木雕石刻构件就今人叹为观止。如漏花窗户采用缕空精雕,榫接而成,而且通过木格骨骼的各种精心编排构成了丰富的图案装饰。在木穿斗、插斗、童柱、月梁等部件上常饰以重点雕刻。各种精巧生动的石刻在柱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上随处可见。可以说是福州古建筑艺术集大成者。
这是一条名字最为玄乎的巷,语音拗口且不说,巷名由来便有多种版本。据说在未有巷名之前,这里叫“魁辅里”。魁辅二字是文气扑面的好词,相当于今日“精英摇篮”之意。吉庇巷有特色的建筑,是沿内河边悬空前举的一排排吊脚楼,或称虚脚楼。这一"吊"一"虚",就有饮食男女许多朦胧的故事隐约其间,《闽都别记》里可以找出不少,福州地方所持有评话与闽剧,也便有无尽的话题戏文花样翻新。在吉庇路与光禄坊街口南行不远,是左海伟人林则徐的纪念馆。原建筑为林则徐祠堂,落址澳门路旁,园林式结构,坐西朝东。虽不属三坊七巷范围,游览三坊七巷却常以这里为起点或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