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东部、闽江北岸,是福州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峰顶有一巨石平展如鼓,据说每当风雨来临之时,便隆隆有声,故名鼓山。是福州的佛教胜地。半山腰的涌泉寺是鼓山最重要的景点,寺中千年铁树、鸡丝木供桌及血经书合称为镇山“三宝”。鼓山景区以古刹涌泉寺为中心,东有回龙阁、灵源洞等20多景;西有洞壑数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罗汉台、香炉峰等50多景;北有大顶峰、白云洞等45景。这些景点主要由花岗岩经长期剥蚀、风化、崩塌、堆积而成,千姿百态,构成蟠桃林、刘海钓蟾、玉笋峰、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观。
平潭岛,亦称海坛岛,是中国第五大岛、福建省第一大岛,素有“千礁岛县”之称。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位于福建省平潭县境内,是平潭县主岛。距福州128公里,东面与台湾省新竹港相距仅68海里,是中国大陆距台湾最近处,成为中国东南海疆对台经贸和人文交往的重要窗口。海坛岛名胜古迹有三十六脚湖、石牌洋礁、仙人井、一片瓦和壳丘头遗址,有龙凤头度假村和坛南湾海滨浴场。海坛岛海岸蜿蜒曲折,岸线长达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为优质海沙滩。岛上海蚀地貌十分典型,有罕见的花岗岩海蚀柱、风动石和球状风化花岗岩等,被誉为“海蚀地貌博物馆”。
目屿岛,因岛形平面为一匹骏马,又名野马岛;又因该岛古代曾为监海哨位,故又称目屿。是福建省福清市沙埔镇南部的一个滨海小岛,与牛头尾隔海相望,距福清市区50公里。目屿岛余脉延伸,岸线曲折,有大小澳口36个,其中拥有沙滩12个,金沙雪浪,夏日可以海水沐浴;冬天可以海滨信步,涛声阵阵、海风习习,十分宜人。除此之外,野马岛周边小岛礁星罗棋布,有蛇岛、牛耳屿等30多座,海域盛产石斑鱼等鱼、蟹类数十种,是赶海垂钓的休闲去处。
鼓山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东部、闽江北岸,是福州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峰顶有一巨石平展如鼓,据说每当风雨来临之时,便隆隆有声,故名鼓山。是福州的佛教胜地。半山腰的涌泉寺是鼓山最重要的景点,寺中千年铁树、鸡丝木供桌及血经书合称为镇山“三宝”。鼓山景区以古刹涌泉寺为中心,东有回龙阁、灵源洞等20多景;西有洞壑数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罗汉台、香炉峰等50多景;北有大顶峰、白云洞等45景。这些景点主要由花岗岩经长期剥蚀、风化、崩塌、堆积而成,千姿百态,构成蟠桃林、刘海钓蟾、玉笋峰、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观。
平潭岛,亦称海坛岛,是中国第五大岛、福建省第一大岛,素有“千礁岛县”之称。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位于福建省平潭县境内,是平潭县主岛。距福州128公里,东面与台湾省新竹港相距仅68海里,是中国大陆距台湾最近处,成为中国东南海疆对台经贸和人文交往的重要窗口。海坛岛名胜古迹有三十六脚湖、石牌洋礁、仙人井、一片瓦和壳丘头遗址,有龙凤头度假村和坛南湾海滨浴场。海坛岛海岸蜿蜒曲折,岸线长达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为优质海沙滩。岛上海蚀地貌十分典型,有罕见的花岗岩海蚀柱、风动石和球状风化花岗岩等,被誉为“海蚀地貌博物馆”。
目屿岛,因岛形平面为一匹骏马,又名野马岛;又因该岛古代曾为监海哨位,故又称目屿。是福建省福清市沙埔镇南部的一个滨海小岛,与牛头尾隔海相望,距福清市区50公里。目屿岛余脉延伸,岸线曲折,有大小澳口36个,其中拥有沙滩12个,金沙雪浪,夏日可以海水沐浴;冬天可以海滨信步,涛声阵阵、海风习习,十分宜人。除此之外,野马岛周边小岛礁星罗棋布,有蛇岛、牛耳屿等30多座,海域盛产石斑鱼等鱼、蟹类数十种,是赶海垂钓的休闲去处。
蒲竺寺,位于长乐市猴屿乡浮岐村,原为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保福寺,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石像布局独具匠心,视山势的高峻、平缓,流泉的大小、流向,隙地面积等条件,因地制宜,精心安排,自然景观与人工布景和谐统一。走进蒲竺寺山门,尽览山中胜景,侧耳可听溪畔涧水潺潺,令人平心静气。后山被称为“五百罗汉山”,一条蜿蜒的登山石道直通山巅,沿道两侧供奉着数百尊罗汉石雕。几百尊青石罗汉的高度大小和真人差不多,尊尊精雕细琢,栩栩如生,有的在打禅,有的在传经,有的在凝思,有的在练拳,有的在干活,让人目不暇接。罗汉石像之间,还有虎、豹、狮、象等飞禽走兽的石雕像杂处其中。登上寺后山巅,一望无边的大海,尽收眼底。
青芝山,位于闽江下游连江琯头镇西北侧,青芝山距福州约42公里。相传古时山上有青紫色灵芝生长,故名青芝山;因青芝山上有很多岩洞,青芝山又称百洞山。全青芝山由奇峰、异洞、怪石、流泉等组成108景,主要有五峰、十洞、十六岩、三十五石、一湖、三泉、三台、三室等,此外青芝山还有青芝寺、梅花楼、啸余庐、林森藏骨塔等建筑依山而筑。
金刚腿是闽江胜景,传说金刚在此洗脚而得名。濒江陡伸的巨石,形似金刚脚穿靴子濯足江滨,腿下悬空部分长达26米,是闽江的天然航标。岩上有1921年福建省长李厚基所书"金刚腿"和著名海军宿将萨镇冰题的"金刚濯足"等刻字。金刚腿位于闽江下游福州长乐区航城的石龙山峭壁之下。它是一条从山麓一直伸到江面的花岗条岩,形如金刚天王的大腿,脚底穿靴,脚尖跷起,故被称为“金刚腿”,十分形象。金刚腿处于闽江江水和海水分界线上,这条“腿”两侧的水有咸淡之别,因此更为神奇。
连江县烈士陵园,位于连江县104国道旁玉泉山上。山上还有3座烈士纪念馆、3座革命烈士纪念园。烈士墓塔建于纪念碑后方,砖砌圆身半圆形顶,安放着土地革命战争中牺牲的部分烈士遗骸。主体建筑纪念碑,高10米,砖石结构,方形,碑正面镌刻:“连江县革命烈士纪念碑”,楷书阳字,其他三面分别浮刻原中共省委书记叶飞、中共连江县委员会和连江县人民政府的题词。碑顶端四面镶4颗红星,碑四周设瞻仰台,周边设护栏。
琴江村,位于福州闽江南岸,距长乐市区4公里、闽江口15公里,流经这一段的闽江宛如一把古琴,故名琴江,为古代控马江卫省城的重要港口。身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的琴江村,是福建省唯一的满族聚居村,全村村民都是满族人,每个人都会普通话、福州话和满族“旗下话”三种语言。走进琴江满族村,步入那三江口水师八卦城,宛如进入了迷宫的世界,特有满族文化,沉淀了琴江村近300多年的历史。曾经的官宅兵房,古朴民居建筑,无处不散发着来自异域民族的传奇经历。琴江村看点:水师旗营,毓麟宫,贾府,旗人街,将军楼,孝友坊。
九头马民居,位于鹤上镇岐阳村,建于清代,传说,曾有九匹天马在此神出鬼没,后经唐代高僧百丈禅师点化为九块灵石。九头马古民居历史悠久,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建筑群体,堪称福州地区清代传统民居建筑典范的古民居群落。如今,民居群比较大,但是开发的部分不多,内部还有老人住在里边。走进宅院,即使是不懂建筑艺术,也会华丽的天花藻井深深所吸引,浮雕上刻着民间古戏,民俗活动的场景,十分逗趣。九头马的石刻大多用于柱础,砖雕用于门楼亭、墙饰、窗格,泥塑用于墙头饰,壁画则广泛用于内墙壁。"九头马"的建筑艺术作品多采用象征、寓意、谐音等传统手法,给人祥瑞吉利的美好意念,如和合二仙"升平景象"、"吉庆有余"、福、禄、寿、喜。九头马建筑群坐北朝南,平面基本呈正方形,东西宽、南北深各120米,分5列。主体建筑22座,四周有6米高的围墙,开放十多个门洞,设有望楼、枪眼。5列间隔着防火墙、夹弄,有框门相通。
圣寿宝塔,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县级市市区南山(今郑和公园内)之上。始建于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邑人林昂舍钱,法涧寺僧景休募众缘建造。明初郑和七下西洋,船队每次均驻泊长乐太平港等候季风,此塔既是郑和登临俯瞰太平港的瞭望塔,也是船队出入太平港的航标塔。塔高27.4米,七层八角,仿木楼阁式花岗岩石构。塔内为拱顶空心室,设曲尺形石阶。塔壁上浮雕莲花坐佛,塔基须弥座,转角刻大力士,八面环饰狮子、牡丹等石雕图案,檐角饰有斗拱。第二层西面檐下刻有"圣寿宝塔"匾额。
郑和公园,位于福州长乐市区中心的南山,公园主要是展现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属于文化性公园。公园主要看点有,建造于明成祖时期的三峰塔(圣寿宝塔)和天妃宫,还有解放后建造的郑和史迹陈列馆,藏有当年郑和下西洋时,亲手撰文的石碑,俗称“郑和碑”。公园历经宋元明数代营建,特别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待港候风期间,全面整建,亭、台、楼、阁、塔、寺等建筑众多,成为佛、道教者朝拜圣地。园内的三峰塔为中国名塔之一,是郑和下西洋船队出入太平港的航标塔。明永乐十年(1412年)郑和第四次出使西洋前在太平港候风时,为酬谢“海神天妃保佑”,奏请明成祖恩准在长乐南山塔东面的三峰塔寺旁,建造一座雄伟壮观的“天妃宫”,为船队官员祈报和谢神之处。
冰心文学馆,位于长乐市区,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配套建有67亩的冰心公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齐康设计。整体建筑以灰、白色为主要基调,丰富而不落俗套,朴素又不失大方,给人十分清新、典雅、悦目的感觉。馆内设有大型陈列——“冰心生平与创作成就展”,运用大量的照片和实物,生动展出冰心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来这里的参观者,面对着这丰富的展品,莫不肃然起敬。馆内还设有“冰心实物珍藏室”,珍藏着大量冰心的手稿、版本及其他的实物,是研究冰心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