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下游东北岸,与泉州市区三面接壤。 因为山上泉眼诸多别称“泉山”,因山高入云称“齐云山”。位于城市北郊又称“北山”,山上有三峰亦称“三台山”。 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自古以来,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
崇武古城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的突出部,濒临台湾海峡,亦称“莲岛”,是一处集滨海风光、历史文物、民俗风情、雕刻艺术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走进古城门,抚摸古城墙,与惠安女擦肩而过,有一种时空倒转的感觉;惠安石雕有“中华一绝”之美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誉为“中国八大最美海岸线”之一的崇武海岸,与半月湾、西沙湾和青山湾相连,形成顶级旅游度假胜地。
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下游东北岸,与泉州市区三面接壤。 因为山上泉眼诸多别称“泉山”,因山高入云称“齐云山”。位于城市北郊又称“北山”,山上有三峰亦称“三台山”。 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自古以来,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
崇武古城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的突出部,濒临台湾海峡,亦称“莲岛”,是一处集滨海风光、历史文物、民俗风情、雕刻艺术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走进古城门,抚摸古城墙,与惠安女擦肩而过,有一种时空倒转的感觉;惠安石雕有“中华一绝”之美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誉为“中国八大最美海岸线”之一的崇武海岸,与半月湾、西沙湾和青山湾相连,形成顶级旅游度假胜地。
戴云山又名迎雪山,海拔1856米,雄奇险峻,气势磅礴,有“闽中屋脊”之称,是福建省境内的第五高峰,与台湾阿里山遥遥相望。也是戴云山脉的主峰,在福建泉州市德化县赤水镇戴云村。
泉州霞美欢乐水世界位于泉州南安霞美镇,这里是所有泉州人盛夏避暑、度假的不二之选。园区主要分为疯狂冲浪、挑战刺激、童趣戏水三个主题游乐区,共设20余套水上游乐项目。全新的大喇叭滑道,巨兽碗滑道,冲天回旋,大水寨,宝贝水城,彩虹竞赛滑道,浪摆滑梯,海啸池,海浪池,炮筒雪橇,标准泳池,水疗池等项目,引爆惊险,刺激,欢乐的水上体验。
石笋公园位于鲤城区西南郊,晋江北岸防洪堤外龟山,以公园内有历史悠久的石笋而名。石笋高约4米,由七段大小不同的花岗岩迭垒而成,圆锥体自下而上渐细而尖秃,底座有斜线纹雕饰,石面雕琢粗糙,造型奇特古朴,北宋即存在。石笋公园是开放式公园,整个公园绿草荫荫,古树浓密,接官亭一侧的潭水碧波荡漾,是一个原生态公园。公园内的山川坛和甘棠桥、龟山桥、棠荫桥(俗称“三桥”)等文物名胜历史遗迹随处可见。
笋江公园位于泉州城西路,北接白水营园、南至笋江路,面积约400亩,是泉州重点改造的民生工程。围绕“一轴、一环、多节点”理念,在原有公园基础上改造提升,建设环湖健康步道、环彩叠翠文化广场、曲院风荷等特色景点。从公园入口一路行进,一条“古韵流芳”中轴线贯穿全园,由南至北串起拍胸舞广场、梨园广场、南音广场和曲艺广场,广场上的石雕、地雕、景墙,在细微之处都融入民俗文化符号。沿途两旁的夜景灯饰,特地选择带有中国结和传统窗饰的图案,曲艺广场的12根灯柱均刻有两首与泉州有关的诗词,诗词则由泉州市楹联学会提供。从高空俯瞰,园内灯饰勾勒出一把“琵琶”的形状,其中曲艺广场状似琵琶底座,中轴线恰似琵琶之弦,拍胸舞广场是琵琶的调音器。最有意思的是,置身于南音广场还有回声效果。
泉州博物馆位于清源山下的西湖公园北侧,是一座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所在地,占地面积80余亩,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举办有“泉州历史文化”、“泉州南音,戏曲艺术”等基本陈列、以及“泉州古代书法”、“泉州民间收藏”等展览。泉州博物馆不仅是泉州古港文明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再现,而且是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旅游休闲的理想场所,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民终生教育场所。
西街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经象征了泉州的繁荣,它还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西起城西路,东至中山路。
紫帽山位于福建省晋江市紫帽镇,与清源山、朋山、罗裳山号称“泉州四大山”,海拔 517.8 米,因常有紫云覆顶,故名。唐时,山上有金粟洞,元德真人居此修真。又因山上花木茂盛,清幽恬静,自古有“紫帽凌霄”之誉,为泉州十景之一。自唐以来,即是著名的旅游风景胜地。紫帽山脉,山岳层迭起伏,有的峻峭参天,有的蜿蜒含蓄,有的玲珑如玉,有的回顾生媚。山间高崖飞瀑,泉水叮当。山下紫湖、紫溪诸湖泊碧波荡漾,或宽或窄,曲折回旋,风韵有致。沿湖四周山坡野地,龙眼、荔枝、杨梅、柿子诸多果树,浓荫蔽空,郁郁苍苍。山中金粟洞、古玄寺、古元室、妙峰院等是唐宋明清历代名人道士的读书修炼之处。保福寺、安福寺、普照寺、五塔岩等都留有历代先贤的佛雕摩崖石刻等印迹。而遍布于山中,形体各异的百处“心”字石刻,更是我国的文物奇观。
西湖公园,位于泉州市区西北部,紧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清源山。因风景优美、治理效果良好而荣获国际、国内多项大奖。园内碧波浩淼、绿树成荫,景点建筑极具闽南地方特色,尤其是核心景区的刺桐阁,更是以其典雅古朴造型、恢宏博大体量统领全园,成为公园的标志性建筑。公园环境优美、生态和谐,植物品种达300多种,并辟有“国际友谊林”、“义务植树林”等十三片纪念林。环境改善引来众多鸟类来此繁衍生息,据专家考证,园内现有鸟类三十几种,尤以白鹭、池鹭、夜鹭、苍鹭为多。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座落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区西北侧,是一座反映中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博物馆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也是研究大陆与台湾关系史特别是闽台关系史的重要学术机构。博物馆共分为四层,展厅总面积7355平方米。二楼的基本陈列《闽台缘》和三楼的专题展《乡土闽台》,一楼还设有国际学术报告厅、临时展厅、库房等。四楼为信息中心和办公场所。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采用“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四道斜阶斜穿屋面,每道斜阶有108个台阶,可以直通馆顶的观景天台,纵览泉州市区全景。整座建筑充分利用红砖、白石,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一座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完美结合的闽台建筑典范,该馆的中庭、走廊、客厅回廊等公共建筑都是采用闽南出砖入石的装饰技术。
宿燕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紫帽山东面鲤城区江南镇亭店村,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宿燕寺是在宋代海岸寺废墟上建造的,坐北朝南,前案峰峦连绵,后背山峦围护,地形似“燕子归巢”,故名。山巅有老子骑青牛景象。近几年经过改建扩建,建成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及两廊,附有4个亭、莲花池及花园、功德堂赠药处等,景观一新。宿燕寺距泉州市4公里,由泉州大桥沿国道324线南行至亭店村,有水泥山路,可驱车直达寺境。北宋至和年间,山上曾建有佛寺,名曰“海岸庵”,鼎盛之时有五百尼众住寺修行,惜毁于元朝兵火,寺宇荡然无存。现存有比武石、舍利塔、千年大红茶树等古迹。清同治年间,亭店孀妇杨嘉姑,于高峰山上结茅苦修,奉佛持齐。四方善信感于其志行精严,遂广集净资,于光绪年间兴建殿宇,使高峰山再次成为佛门圣地。相传其时有双宿宿劳燕筑巢于房梁之上,被视为吉兆,遂名其为“宿燕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