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地理位置上北靠黄山,南依天目山,人均耕地面积少,生存资源比较匮乏,自宋朝以来, 当地人就不断向外寻求发展。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走出了一条条饱含风霜的经商之路,徽杭古道就是其中之一,古时候也被称为徽商与浙商奔走的“丝绸之路”。今日古道新风荡漾,成为江南户外旅行的经典路线。“徽杭古道”被徒步旅游爱好者评为现今“中国十大徒步古道”、“华东第一徒步线路”。 西起安徽省徽州绩溪县伏岭镇,东至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位于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侧,北靠黄山,南依天目山,全长15千米,是古时联系徽州与杭州的重要纽带,保存最完整的一段是绩溪县境内的盘山石阶小道,是徽杭古道的精华所在,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
家荆古道,即从绩溪家朋乡到荆州乡的原生态山岭古道,沿溪而建,石板小径,又称“荆坎古道”。与徽杭古道大体相同,是古时徽州人通往外界的必经之路,古道至今已逾千年历史。家荆古道古道沿溪而建,全长约为18华里,其中青石板小径约为10华里。
胡雪岩纪念馆,位于绩溪县城,纪念馆占地约800平方米,包括两个庭院,原址为建于明代的文昌殿。纪念馆用大量的图片、书籍和实物再现了胡雪岩沉浮于商界宦海的一生。纪念馆已经收集了近千件胡雪岩生前使用过的各种工具和生活用品,目前已经整理展出一百多件。纪念馆还专门仿照"胡庆余堂"国药号开辟了"药局",杭州"胡庆余堂"提供上千种中成药,并聘请中医专家坐堂为参观者提供服务。
位于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地理位置上北靠黄山,南依天目山,人均耕地面积少,生存资源比较匮乏,自宋朝以来, 当地人就不断向外寻求发展。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走出了一条条饱含风霜的经商之路,徽杭古道就是其中之一,古时候也被称为徽商与浙商奔走的“丝绸之路”。今日古道新风荡漾,成为江南户外旅行的经典路线。“徽杭古道”被徒步旅游爱好者评为现今“中国十大徒步古道”、“华东第一徒步线路”。 西起安徽省徽州绩溪县伏岭镇,东至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位于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侧,北靠黄山,南依天目山,全长15千米,是古时联系徽州与杭州的重要纽带,保存最完整的一段是绩溪县境内的盘山石阶小道,是徽杭古道的精华所在,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
家荆古道,即从绩溪家朋乡到荆州乡的原生态山岭古道,沿溪而建,石板小径,又称“荆坎古道”。与徽杭古道大体相同,是古时徽州人通往外界的必经之路,古道至今已逾千年历史。家荆古道古道沿溪而建,全长约为18华里,其中青石板小径约为10华里。
胡雪岩纪念馆,位于绩溪县城,纪念馆占地约800平方米,包括两个庭院,原址为建于明代的文昌殿。纪念馆用大量的图片、书籍和实物再现了胡雪岩沉浮于商界宦海的一生。纪念馆已经收集了近千件胡雪岩生前使用过的各种工具和生活用品,目前已经整理展出一百多件。纪念馆还专门仿照"胡庆余堂"国药号开辟了"药局",杭州"胡庆余堂"提供上千种中成药,并聘请中医专家坐堂为参观者提供服务。
绩溪博物馆,位于城区中心地段,原为老县政府旧址,同时还是老县衙遗址,是一座融学术性、知识性、文化性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地方历史文化综合博物馆。绩溪博物馆的展陈方面主要由山水之形(绩水徽山厅)、人文之神(人文绩溪厅)、商道之气(商道绩溪厅)、民俗之风(风土绩溪厅)、艺术之韵(徽韵绩溪厅)、菜肴之味(徽味绩溪厅)六个部分组成,点面结合、由表及里的向人们展示了绩溪悠久的山水自然之魂魄和历史文化之沉淀。另外设有临时展厅,不定期的开展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绩溪博物馆收藏有査士标行书草堂记十二条屏、太平天国木印、吴昌硕观所尚还读书、黄宾虹无诸台上月长明、 张善孖万竹潇潇烟雨中、胡适系列书信对联,及大量珍贵的古徽州容像、古徽州契约文书、古徽州宗族谱牒、古徽州砖木石三雕。
劳模徽菜文化园,位于绩溪县东北郊的劳模徽菜文化园即是一个介绍徽菜、让游客品尝徽菜的地方,园区分徽菜文化展示区、休闲体验区、生产加工展示区,徽菜和农特产品展示区,美食品尝区五个功能区。绩溪是徽菜的发源地,绩溪人以擅烹调著称,素有“徽厨之乡”的美誉。园区内展出了许多和徽菜文化有关的图文资料和实物,介绍徽菜的历史传说和菜式。你可以在园区内可参观徽菜的制作工艺,购买徽菜、土特产,并现场品尝徽菜。园区配套的酒店,比如徽商大酒店、劳模大酒店、劳模旅行社等,都既提供住宿,也提供美食,吃徽菜可以去园区的饭馆,也可以去这些酒店,特色美食有胡氏一品锅、绩溪臭鳜鱼、劳模牌红烧肉等。
绩溪仁里,是个典型的徽州古村落,至今村里还保留着大量的元、明及清代的建筑。绩溪仁里依山傍水,文化积淀深厚,是古徽州名副其实的“程朱阙里”。历史上绩溪仁里是徽商会集的水陆码头,聚财蓄气,千丁万灶,素有“小小绩溪县,大大仁里村”之说,系徽杭古道上的重镇,村内有古城门、古祠堂、古牌坊、古民居、古书院、古码头、桃花古坝、古井等历史遗存,足可见绩溪仁里村在徽州历史上的商业重镇形象。村中还留有程姓一世祖的墓道坊,横额上刻有“唐金乡尹药公墓道”。这是绩溪现存唯一的文字完整的一座墓道坊,也是年代最为久远的牌坊。
胡宗宪尚书府,位于安徽绩溪龙川村中央,从胡宗宪至胡氏“炳”字辈共12代人曾在此居住。历史学家就称“没有胡宗宪,就没有戚家军”,胡宗宪的一生是辉煌的。胡宗宪著有《筹海图编》十三卷,书中收入浙江沿海地形、防务、战具、战事甚详,是将钓鱼岛划归中国版图的第一人。龙川村呈船形,东耸龙须山、西卫凤凰山,登源河与龙川河村前交汇相拥,是一块藏龙卧虎之宝地。尚书府景区居船之掌舵位,为龙川风水最佳之处。是典型的徽州建筑风格,俗称“二十四门阙”,系胡氏祖居。走进尚书府,就仿佛走进了一座古镇。这里有从善堂、官厅、梅林亭、松公家祠,这里有文昌阁、蒙童馆、轿亭、医馆、小姐楼,这里有佛堂、土地庙、徽州古厨房、外圆内方的胡氏家井,这里还有逍遥斋、徽戏园等娱乐场所以及众多的庭院。
奕世尚书坊,位于绩溪县大坑口村。该坊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62年),具有典型的明代徽派风格。四柱三门五楼单体仿木结构,高10米,宽9米。系用花岗石和茶园石搭配凿制而成。牌坊的整体结构采用侧脚做法,向内收敛,四大柱子抹去棱角,即所谓讹角柱是也;立柱的南北两向各有抱鼓石护靠,造就了端庄稳重、傲然挺拔的美感效果;坊顶为歇山式,用茶园石石板砍凿而成,由斗拱支撑并挑檐。各正脊两端,鳌鱼对峙,明间正脊中部置火焰珠,八大戗角翘然腾飞。主楼正中装置竖式“恩荣”匾,其四周盘以浮雕双龙戏珠纹。下方花板南北两面,分别镌书“奕世尚书”和“奕世宫保”。书法道劲流畅、气韵不凡,为书法大家文徵明手书。
龙川风景区,位于安徽省绩溪县城东11公里处的龙川村,是胡锦涛同志的祖居地。龙川是坑口村的古称。村前有龙须山,村中有一条小溪(称川)穿村而过,古称龙川。后人认为小溪(又称坑)出口流入登源大河,龙可以畅溪,故改为坑口。龙川是典型的徽派村落,村中聚居胡氏家族。龙川溪绕村东流,汇入登源河,形成古徽州最秀美的村落水口;村如船形,有如龙舟出海,堪称风水宝地。景区内水街两岸,古民居鳞次栉比,村巷幽幽,粉墙黛瓦,马头昂昂,一派徽州古村落意蕴。除了欣赏胡氏宗祠的木雕,还可以在村中小餐馆品尝当地美食。
胡氏宗祠,位于安徽省绩溪县瀛洲乡大坑口村,大坑口古称龙川。龙川胡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明代中期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胡氏家族祭祀祖先、议决族内大事的场所。胡氏宗词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祠内装饰以各类木雕为主,有“木雕艺术博物馆”和“民族艺术殿堂”之称。龙川也是原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的祖居地。
龙川胡氏宗祠,位于绩溪县瀛州乡大坑口村南,距县城东12公里。这里山青水秀,穹林邃壑,景物幽胜;远处山色如黛,近处水溪湍湍。蕞尔的小山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象征着胡氏家族的宗祠,巍巍峨峨,矗立其间。宗祠坐北朝南,前后3进,占地总面积1271平方米,以山带水,气势飞动。祠内装饰精美,尤以保存完好的各类木雕为最,有“徽派木雕艺术宝库”之称。 门厅前台基占地100平方米,空间令人产生宽松、舒畅之感。阶墀、栏杆全部用麻石砌成,两边设花岗石旗杆础石6个。门厅两侧各有一只石狮,卧立于石座,互相对视,威风凛凛。祠堂在龙川溪北岸,利用水溪的自然环境“得景随形”。溪南有一道长24米的青瓦粉墙,花砖为脊的八字形照壁,它与祠堂隔溪相对。这种布局显示了明清以来徽派祠堂的典型风格。其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叫人为之惊叹。
龙须山位于安徽绩溪登源河东岸,东连七姑山,有双峰,”主峰龙峰,海拔1048.6米,顶有龙池,四时不枯。次峰白沙峰,有龙台岩、石门、石梯、飞瀑诸景。明代陈章有诗泳曰:“大峰小峰如削铁,绝顶摩空更奇绝。道人何处架飞云,直上峰头看龙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