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下游东北岸,与泉州市区三面接壤。 因为山上泉眼诸多别称“泉山”,因山高入云称“齐云山”。位于城市北郊又称“北山”,山上有三峰亦称“三台山”。 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自古以来,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
崇武古城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的突出部,濒临台湾海峡,亦称“莲岛”,是一处集滨海风光、历史文物、民俗风情、雕刻艺术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走进古城门,抚摸古城墙,与惠安女擦肩而过,有一种时空倒转的感觉;惠安石雕有“中华一绝”之美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誉为“中国八大最美海岸线”之一的崇武海岸,与半月湾、西沙湾和青山湾相连,形成顶级旅游度假胜地。
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下游东北岸,与泉州市区三面接壤。 因为山上泉眼诸多别称“泉山”,因山高入云称“齐云山”。位于城市北郊又称“北山”,山上有三峰亦称“三台山”。 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自古以来,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
崇武古城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的突出部,濒临台湾海峡,亦称“莲岛”,是一处集滨海风光、历史文物、民俗风情、雕刻艺术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走进古城门,抚摸古城墙,与惠安女擦肩而过,有一种时空倒转的感觉;惠安石雕有“中华一绝”之美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誉为“中国八大最美海岸线”之一的崇武海岸,与半月湾、西沙湾和青山湾相连,形成顶级旅游度假胜地。
戴云山又名迎雪山,海拔1856米,雄奇险峻,气势磅礴,有“闽中屋脊”之称,是福建省境内的第五高峰,与台湾阿里山遥遥相望。也是戴云山脉的主峰,在福建泉州市德化县赤水镇戴云村。
紫帽山位于福建省晋江市紫帽镇,与清源山、朋山、罗裳山号称“泉州四大山”,海拔 517.8 米,因常有紫云覆顶,故名。唐时,山上有金粟洞,元德真人居此修真。又因山上花木茂盛,清幽恬静,自古有“紫帽凌霄”之誉,为泉州十景之一。自唐以来,即是著名的旅游风景胜地。紫帽山脉,山岳层迭起伏,有的峻峭参天,有的蜿蜒含蓄,有的玲珑如玉,有的回顾生媚。山间高崖飞瀑,泉水叮当。山下紫湖、紫溪诸湖泊碧波荡漾,或宽或窄,曲折回旋,风韵有致。沿湖四周山坡野地,龙眼、荔枝、杨梅、柿子诸多果树,浓荫蔽空,郁郁苍苍。山中金粟洞、古玄寺、古元室、妙峰院等是唐宋明清历代名人道士的读书修炼之处。保福寺、安福寺、普照寺、五塔岩等都留有历代先贤的佛雕摩崖石刻等印迹。而遍布于山中,形体各异的百处“心”字石刻,更是我国的文物奇观。
石笋公园位于鲤城区西南郊,晋江北岸防洪堤外龟山,以公园内有历史悠久的石笋而名。石笋高约4米,由七段大小不同的花岗岩迭垒而成,圆锥体自下而上渐细而尖秃,底座有斜线纹雕饰,石面雕琢粗糙,造型奇特古朴,北宋即存在。石笋公园是开放式公园,整个公园绿草荫荫,古树浓密,接官亭一侧的潭水碧波荡漾,是一个原生态公园。公园内的山川坛和甘棠桥、龟山桥、棠荫桥(俗称“三桥”)等文物名胜历史遗迹随处可见。
笋江公园位于泉州城西路,北接白水营园、南至笋江路,面积约400亩,是泉州重点改造的民生工程。围绕“一轴、一环、多节点”理念,在原有公园基础上改造提升,建设环湖健康步道、环彩叠翠文化广场、曲院风荷等特色景点。从公园入口一路行进,一条“古韵流芳”中轴线贯穿全园,由南至北串起拍胸舞广场、梨园广场、南音广场和曲艺广场,广场上的石雕、地雕、景墙,在细微之处都融入民俗文化符号。沿途两旁的夜景灯饰,特地选择带有中国结和传统窗饰的图案,曲艺广场的12根灯柱均刻有两首与泉州有关的诗词,诗词则由泉州市楹联学会提供。从高空俯瞰,园内灯饰勾勒出一把“琵琶”的形状,其中曲艺广场状似琵琶底座,中轴线恰似琵琶之弦,拍胸舞广场是琵琶的调音器。最有意思的是,置身于南音广场还有回声效果。
芳草园,位于泉州鲤城区新门街西段,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经三百多年历史,是靖海侯施琅将军在泉州创建春、夏、秋、冬四季花园其中的春园(也称“芳草园”)。“芳草”是以四季游赏诗文“春游芳草地”立意而构思造园,后来荒废了。园内目前建有崇正书院、“三洲芳草”牌坊、涵碧亭等景点。漫步园内,树木郁郁葱葱,榕树、龙眼树、玉兰树、棕榈等大量乔木婀娜多姿,参差交错,为你留出游赏、玩乐、休憩的宽阔空间。园中还利用原有的地形,堆土造坡,孤植造型榕桩,普遍种植香樟、桂花等香化乔木,辅以大量草坪以及各类花灌木,以多姿多彩的植物形态、四季交替变化的花色花姿让你乐而忘返。满眼翠绿,满园神奇,“城市山林”的郊野气息,让你仿佛“回归自然”,感到舒心惬意。
"新门街位于泉州市鲤城区,与涂门街相邻。南唐保大中“晋江王”留从效筑罗城时,增筑临漳门,百姓们俗称为“新门”,而从新门向东行至中山路,便被人们命名为“新门街”。它是东西街以南,市中心区一条主要东西走向的第二道横街。 新门街西段有个公园叫芳草园,芳草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经三百多年历史,是靖海侯施琅将军在泉州创建春、夏、秋、冬四季花园其中的春园(也称“芳草园”)。“芳草”是以四季游赏诗文“春游芳草地”立意而构思造园,后来荒废了。公园规划总面积为90亩,以植物造景为主。园内目前建有崇正书院、“三洲芳草”牌坊、涵碧亭等景点。漫步园内,树木郁郁葱葱,榕树、龙眼树、玉兰树、棕榈等大量乔木婀娜多姿,参差交错,为你留出游赏、玩乐、休憩的宽阔空间。园中还利用原有的地形,堆土造坡,孤植造型榕桩,普遍种植香樟、桂花等香化乔木,辅以大量草坪以及各类花灌木,以多姿多彩的植物形态、四季交替变化的花色花姿让你乐而忘返。这里满眼翠绿,满园神奇,“城市山林”的郊野气息,让人仿佛“回归自然”,感到舒心惬意。"
李贽故居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南门万寿路,是明代杰出思想家李贽青少年时代居住的地方,后人将其居室改为宗祠。近年加以修葺,室内悬挂李贽画像,以供瞻仰。故居是一座普通民房,原有三开间二进深。现存正面一间和正厅堂,正厅堂宽6公尺,深9公尺,前有天井。现按闽南古民居,修葺一新,辟为纪念堂。李贽(1527-1602年)字宏甫,号卓吾,明嘉靖举人,是进步的思想家。五十五岁时,他辞官讲学,辨史著书。平生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和《史纲评要》等大量著作。
德济门遗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门天后宫正对面。700年前,德济门是进出泉州的要道。泉州天后宫前德济门外的聚宝街、万寿路富美码头是泉州宋元时期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遗址面积2000平方米,由城门、城墙、门道、墩台、内外壕沟、拱桥以及瓮城和瓮城门等组成,遗存有13~14世纪的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石刻和14-19世纪(明朝、清朝)的铁炮等。德济门遗址是泉州古城中唯一保留下来并经过科学考古清理的古城门遗址,为宋元时期古刺桐城的象征。[1]遗址内各时期建筑遗存叠压清晰、内容丰富,完整保存了11世纪以来古刺桐城和泉南地区拓建、发展、演变的历史印迹,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1]。另外其对海外交通、城市建筑、宗教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天后宫,又名天妃宫,位于泉州市区天后路,为我国现存建筑规格最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妈祖庙。泉州天后宫之闻名于世,不仅是因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还在于其在妈祖信仰的确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在妈祖信仰传播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妈祖名林默娘,是北宋时湄洲岛的民女,据说她出生的时候,遍地生香,瑞光四射,她终生行善济人,引导乡人避凶趋吉,后来她为了救护船只遇到风暴的父亲而遇难,百姓感念她的美德,尊她为海上女神,立庙祭祀,当地渔民出海前都要到天后宫前祭拜。紧接山门两侧为东西厥建筑,所谓“秦宫汉阙”以示天后宫之尊。建筑为二层楼阁,面临通衢,两楼高耸,楼上分置钟鼓,楼下塑造千里眼,顺风耳二神像,威武庄严。
泉州天主教堂位于花巷许厝埕,是由西班牙教士传入,初期在1926年由旅菲华侨陈光纯捐资修建,当时占地15亩。解放后教堂及附属建筑被占用,1978年之后收回部分房产。1983年,经批准,该教堂获准开放从事宗教活动,由于此前破坏严重,无法修复,所以从2001年开始重建,2003年竣工,是典型的歌特式红色教堂,并于2004年11月13日举行落成典礼。现占地1550.8平方米,建筑面积975平方米,可以容纳1000多人,目前泉州及周边地区的信徒都来此参加聚会。幸运的话可以遇到年老的修女为你讲解。不过主要的部分就是这个二楼做礼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