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下游东北岸,与泉州市区三面接壤。 因为山上泉眼诸多别称“泉山”,因山高入云称“齐云山”。位于城市北郊又称“北山”,山上有三峰亦称“三台山”。 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自古以来,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
崇武古城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的突出部,濒临台湾海峡,亦称“莲岛”,是一处集滨海风光、历史文物、民俗风情、雕刻艺术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走进古城门,抚摸古城墙,与惠安女擦肩而过,有一种时空倒转的感觉;惠安石雕有“中华一绝”之美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誉为“中国八大最美海岸线”之一的崇武海岸,与半月湾、西沙湾和青山湾相连,形成顶级旅游度假胜地。
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下游东北岸,与泉州市区三面接壤。 因为山上泉眼诸多别称“泉山”,因山高入云称“齐云山”。位于城市北郊又称“北山”,山上有三峰亦称“三台山”。 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自古以来,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
崇武古城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的突出部,濒临台湾海峡,亦称“莲岛”,是一处集滨海风光、历史文物、民俗风情、雕刻艺术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走进古城门,抚摸古城墙,与惠安女擦肩而过,有一种时空倒转的感觉;惠安石雕有“中华一绝”之美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誉为“中国八大最美海岸线”之一的崇武海岸,与半月湾、西沙湾和青山湾相连,形成顶级旅游度假胜地。
戴云山又名迎雪山,海拔1856米,雄奇险峻,气势磅礴,有“闽中屋脊”之称,是福建省境内的第五高峰,与台湾阿里山遥遥相望。也是戴云山脉的主峰,在福建泉州市德化县赤水镇戴云村。
泉州博物馆位于清源山下的西湖公园北侧,是一座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所在地,占地面积80余亩,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举办有“泉州历史文化”、“泉州南音,戏曲艺术”等基本陈列、以及“泉州古代书法”、“泉州民间收藏”等展览。泉州博物馆不仅是泉州古港文明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再现,而且是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旅游休闲的理想场所,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民终生教育场所。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座落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区西北侧,是一座反映中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博物馆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也是研究大陆与台湾关系史特别是闽台关系史的重要学术机构。博物馆共分为四层,展厅总面积7355平方米。二楼的基本陈列《闽台缘》和三楼的专题展《乡土闽台》,一楼还设有国际学术报告厅、临时展厅、库房等。四楼为信息中心和办公场所。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采用“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四道斜阶斜穿屋面,每道斜阶有108个台阶,可以直通馆顶的观景天台,纵览泉州市区全景。整座建筑充分利用红砖、白石,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一座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完美结合的闽台建筑典范,该馆的中庭、走廊、客厅回廊等公共建筑都是采用闽南出砖入石的装饰技术。
泉州锦绣庄民间艺术园位于风景秀丽的国家5A级清源山风景区泉山路中段西侧,是海峡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对接的发展基地、福建省旅游发展重点项目、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占地30亩,总建筑2万多平方米,分布在园区周围的可停放大约200台的小车。环境优美,交通便捷,与老君岩、泉州西湖、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博物馆相邻,是泉州旅游文化观光精品线路上的明珠。锦绣庄民间艺术园,立足闽南民间传统文化,展现闽台一衣带水的文化血脉,集闽台工艺美术品展示、闽台民俗风情表演、古玩投资、收藏、鉴赏,闽台特色餐饮、休闲、购物、会议等为一体。遵循传统与时尚、动态展示与静态展示、闽台人文与风俗相结合的理念,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的旅游文化体验。锦绣庄融合了福建省的“五南文化”南工艺、南戏、南建筑、南音、南少林,构成了泉州独具特色的“五南”文化。
西街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经象征了泉州的繁荣,它还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西起城西路,东至中山路。
泉州中山公园位于泉州市区北门威远楼北面的中山公园,原址为清代督署,占地102亩,是集休闲、健身、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目前公园占地102亩,分为四个区:东片绿化文化购物区、南片健身活动区、西片球类活动区、北片榕荫幽居区。园正中有石狮一尊,石狮后为纪念碑群:有辛亥革命七十二烈士纪念碑、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纪念碑群周围为广场,植有20多株古榕树,景点有“飞凤落池”、“拱胜楼”、“六角亭”,周围辟有迂回小道,道旁植凤凰木,还有一座标志性的“孙中山纪念铜像”,毅然站立眼前。
泉州佛教博物馆总投资六百余万元人民币,全馆建筑面积三千七百多平方米,建有殿、堂、房、舍几十间,均系木面结构,殿宇五重,中间三进采用蜡角式建筑,其中戒坛为重檐,五重正殿依次排列,在正对山门的一条中轴线上,与东西两厢的钟、石雕廊房建筑相连接,浑然一体,布局严谨,气象庄严,朴实壮观。五重殿由几十根巨型石柱支撑,琢磨精雕,柱上斗拱,雕饰玲珑,尤以各殿镂空花窗,式样繁多,图案新颖,堪称内地佛教博物馆之冠。博物馆建筑面积为3200多平方米,有殿、堂、房、舍几十间,全系木面结构,殿宇五重,中间三进采用蜡角式建筑,其中戒坛为重檐,五重正殿依次排列。在正对山门的一条中轴线上,与东西两厢的钟、石雕廊房建筑相连接,浑然一体,布局严谨,气象庄严,朴实壮观。殿堂四周空地均铺石板相通,整齐清洁,晴无尘扬,雨无泥泞。
弘一法师纪念馆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开元寺内尊胜院,陈列有我国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一生中的最后14年在泉州生活的史料、照片、著作和墨宝。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嘉兴平湖人人,生于天津,艺术教育家,一代高僧。“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弘一大师才华横溢,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诸多文化艺术领域都曾开风气之先。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朴拙圆满,浑若天成”的境界,鲁迅、郭沫若等文化名人都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荣。他也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人,他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已成为经典名曲。
泉州大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西街176号,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开元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现存仅为原来的十分之一二。在宋、元鼎盛时期有寺院120所,僧侣达千人。 大开元寺的景点沿着中轴线有天王殿、拜亭、拜庭、大雄宝殿、桑蓬古迹、甘露戒坛、藏经阁等。除外,还有东西两侧的石塔和东西两廊。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湾古船陈列馆)是中国专门性博物馆,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开元寺东侧,1959年7月15日创建。该馆藏品1万余件,其中一级藏品102件,如:1974年出土的后渚港宋船,残长24.2米,宽9.15米,分为13个水密隔仓,为中国自然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毗湿奴石雕像为中国仅见的印度教文物,是14世纪中印文化交流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