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西北郊,它的美在于蜿蜒曲折,似修长清丽的窈窕淑女,以“瘦”为特征,湖面时宽时窄,两岸林木扶疏,园林建筑古朴多姿,瘦西湖园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为一体,在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所谓“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其名园胜迹,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俨然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 漫步于瘦西湖畔,万般诗情画意尽现其中。 瘦西湖上的桥特别多,且各有姿态。从虹桥开始,“两堤花柳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美景就开始了。
个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东北隅,盐阜东路10号,曾荣获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国家重点公园”称号。这座清代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
大明寺位于扬州瘦西湖西北角的蜀冈中峰上,初建于南朝,距今已经1500余年了。名僧鉴真东渡日本前,就在这里传经授戒。寺内最出名的当属栖灵塔,塔中供奉着释迦摩尼的舍利子,大诗人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等也都曾登临赋诗。大明寺寺宇依飞凤山塬而建,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南可观太白积雪,西可见西岐後河,北可瞻法门寺真身宝塔,东有隋文帝泰陵相对。寺内前院还有一株琼花树,树叶繁茂,春天花开白如玉盘,有“扬州琼花,世间无双”之誉。
瘦西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西北郊,它的美在于蜿蜒曲折,似修长清丽的窈窕淑女,以“瘦”为特征,湖面时宽时窄,两岸林木扶疏,园林建筑古朴多姿,瘦西湖园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为一体,在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所谓“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其名园胜迹,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俨然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 漫步于瘦西湖畔,万般诗情画意尽现其中。 瘦西湖上的桥特别多,且各有姿态。从虹桥开始,“两堤花柳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美景就开始了。
个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东北隅,盐阜东路10号,曾荣获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国家重点公园”称号。这座清代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
大明寺位于扬州瘦西湖西北角的蜀冈中峰上,初建于南朝,距今已经1500余年了。名僧鉴真东渡日本前,就在这里传经授戒。寺内最出名的当属栖灵塔,塔中供奉着释迦摩尼的舍利子,大诗人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等也都曾登临赋诗。大明寺寺宇依飞凤山塬而建,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南可观太白积雪,西可见西岐後河,北可瞻法门寺真身宝塔,东有隋文帝泰陵相对。寺内前院还有一株琼花树,树叶繁茂,春天花开白如玉盘,有“扬州琼花,世间无双”之誉。
何园,原名寄啸山庄,位于扬州市的徐凝门街66号,是扬州私家园林中的压轴之作,并与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同时被评为首批全国重点公园。著名学者余秋雨称在中国造园史上,能让人仰望的就是何园的“片石山房”了。何园其建筑特色之冠――享有“天下第一廊”美誉的1500米复道回廊构成园林建筑四通八达之利与回环变化之美,在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被业内专家称为中国立交桥的雏形;片石山房“天下第一山”,是画坛巨匠石涛和尚叠石的“人间孤本.”。 走进何园,宛如走进一幅历史人文的旖旎画卷;一位集官僚、盐商、隐者、教育家多重身份的传奇人物,曲折隐秘的心阶历程在此淋漓披露;一个由封建走向开明的世家大族兴衰荣辱的生存活剧在此栩栩上演;一部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丰富多彩的外传故事在此生动展现……
扬州东关街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东关街是扬州手工业的集中地,前店后坊的连家店遍及全街,如樊顺兴伞店、曹顺兴箩匾老铺、孙铸臣漆器作坊、源泰祥糖坊、孙记玉器作坊、董厚和袜厂等。和东关街紧紧相连的是东圈门的古街区。两条街现已结合起来共同规划、整治、开发,这里除有老字号店铺外,还集中了众多古迹文物:有逸圃、汪氏小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还有扬州较早创办的广陵书院、安定书院、仪董学堂,和明代的武当行宫、明代的准提寺等。
扬州书院博物馆,位于广陵路248号,在梅花书院旧址上修建而成。馆内设有书院碑廊、史料展厅、书院讲堂等六部分,以实物、图片等形式演绎了扬州书院的历史。扬州书院始于宋代,由盐政管理、盐商资助,成为揽聘人才和打造人才的高地,很多人都成为扬州学派的中坚骨干。现今,梅花书院是扬州唯一尚存的书院遗迹,著名桐城派文学家姚鼐、著名皖派学者洪桐都曾在书院任掌院。
二分明月楼,位于广陵路263号,隐于闹市马路边,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为当地员姓豪门依照唐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之句所造。园中有山林一区、长楼7间,楼上悬清代钱咏所书“二分明月楼”匾额。园中有迎月楼、夕照楼、梅溪吟榭等建筑,匾额楹联皆为金农、郑板桥等名家手迹。通过月光、山色、水意、树影、亭阁、漏窗交织互映,极富内涵。
小盘谷在丁家湾大树巷内,系清代光绪三十年(1904年)两江总督周馥购得徐氏旧园重修而成。园内假山峰危路险,苍岩探水,溪谷幽深,石径盘旋,故而得名“小盘谷”。小盘谷布局严密,因地制宜,随形造景。园中山、水、建筑和岸道安排,无不别具匠心。岩壁险峻,谷洞深曲,廊、厅随地形曲直,小径陷现通幽。虽为人工所筑,却宛如天然图画。园内北部临池依墙的湖石假山,叠艺高超,过去一直以“九狮图山“相称。其空间虽小而山峰峻峭,曲洞危崖,濒水有桥,远近成景。陈从周教授在《扬州园林》一书中,对小盘谷的假山作如下评价:“……山拔地峥嵘,名九狮图山,峰高约九米余,惜民国初年修缮时,略损原状。此园假山为扬州诸园中的上选作品。……叠山的技术尤佳,足与苏州环秀山庄抗衡,显然出于名匠师之手,按清光绪《江都县续志》卷十二记片石山房云:‘园以湖石胜,石为狮九,有玲珑夭矫之慨。’今从小盘谷假山章法分析,似片石山房为蓝本,并参考其他佳作综合提高而成。”小盘谷占地小,妙处在于运用了“以少胜多”、“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造园者为了能小中见大,在有限的空间内,应用粉墙分隔,增加景深,以游廊连接景点,一隔一连,使景观若隐若现,给人们造成奇妙的错觉。同时,以通过开池堆山,变幻景观,创造无限空间。设置亭台楼阁,组合巧妙,参差错落,相互借景,组成画面,树木花草点缀其间,增加山林之意。小盘谷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自清故居,位于扬州老城安乐巷27号,是一座建于清代的典型的扬州风格的三合院,这里是朱自清父母、子女及朱先生回扬前后居住十多年的地方。故居为晚清所建,今仍完好,计三间两厢一对照,另客座两间,大门过道一间,天井一方。经过修葺,保存了一些朱先生身前使用过的遗物,正厅有朱先生的半身塑像,塑像背后是一幅“荷塘月色”图,该图的上方悬挂着江泽民总书记所题的“朱自清故居”的匾额。
片山石房,位于扬州的何园之南,是始建于明代的古典园林建筑。以湖石紧贴墙壁堆叠为假山,山顶高低错落,主峰在西首,山上有一株寒梅,东边山巅还有一株罗汉松,树龄均俞百年。片石山房中的假山是清代画家石涛所设计的,假山上有一孔,在水中倒影为一轮明月,甚为巧妙。池塘边回廊墙壁上有一面镜子,游人在对岸可以看到镜内映出的鲜花,故人称“水中月,镜中花”。
吴道台府,又称吴道台宅第,位于扬州泰州路,1982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吴引孙于光绪五年(1879年)中举,光绪十四年,在浙江宁绍道台任上,聘请浙江上匠来扬营建私宅,整个宅第为长方形大院落,东西长80米,南北宽70米,建筑面积2950平方米,原有房99.5间,今剩86间。宅第规模宏大,结构精巧,雕工精致,保存完好,以浙江建造法则为基础,又揉合了扬州传统的建筑风格,为扬州古建筑中独具一格的住宅建筑群。中轴线上有门厅、西式楼、朱雀厅、凉厅、鱼池、测海楼等建筑,西部为内宅,前后三进,周以回廊,以开阔的石板天井相隔,高大宽敞。门厅是砖刻门楼,配以两个圆形大石毂,气势宏大。鱼池由矩形花岗石砌成,长方形,四周置镶花铁栏杆,池水与宅外水域相通。鱼池之大,为扬州之最。
得胜桥,位于扬州广陵区,是一条一百多米长的东西向的小街。旧日在街的东段有一座无名的小石旱桥。相传明代,常遇春将军从淮东凯旋途经此桥,为颂扬战功将此桥命名为“得胜桥”,在这里,至今流传着“骑马得胜到辕门”的说法。而今的得胜桥,除了富春茶社,这里还出产扬州最著名的“三把刀”。在得胜桥巷尾不足数十米的地方,有刀剪店逾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