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西北郊,它的美在于蜿蜒曲折,似修长清丽的窈窕淑女,以“瘦”为特征,湖面时宽时窄,两岸林木扶疏,园林建筑古朴多姿,瘦西湖园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为一体,在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所谓“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其名园胜迹,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俨然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 漫步于瘦西湖畔,万般诗情画意尽现其中。 瘦西湖上的桥特别多,且各有姿态。从虹桥开始,“两堤花柳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美景就开始了。
个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东北隅,盐阜东路10号,曾荣获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国家重点公园”称号。这座清代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
大明寺位于扬州瘦西湖西北角的蜀冈中峰上,初建于南朝,距今已经1500余年了。名僧鉴真东渡日本前,就在这里传经授戒。寺内最出名的当属栖灵塔,塔中供奉着释迦摩尼的舍利子,大诗人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等也都曾登临赋诗。大明寺寺宇依飞凤山塬而建,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南可观太白积雪,西可见西岐後河,北可瞻法门寺真身宝塔,东有隋文帝泰陵相对。寺内前院还有一株琼花树,树叶繁茂,春天花开白如玉盘,有“扬州琼花,世间无双”之誉。
瘦西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西北郊,它的美在于蜿蜒曲折,似修长清丽的窈窕淑女,以“瘦”为特征,湖面时宽时窄,两岸林木扶疏,园林建筑古朴多姿,瘦西湖园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为一体,在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所谓“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其名园胜迹,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俨然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 漫步于瘦西湖畔,万般诗情画意尽现其中。 瘦西湖上的桥特别多,且各有姿态。从虹桥开始,“两堤花柳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美景就开始了。
个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东北隅,盐阜东路10号,曾荣获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国家重点公园”称号。这座清代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
大明寺位于扬州瘦西湖西北角的蜀冈中峰上,初建于南朝,距今已经1500余年了。名僧鉴真东渡日本前,就在这里传经授戒。寺内最出名的当属栖灵塔,塔中供奉着释迦摩尼的舍利子,大诗人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等也都曾登临赋诗。大明寺寺宇依飞凤山塬而建,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南可观太白积雪,西可见西岐後河,北可瞻法门寺真身宝塔,东有隋文帝泰陵相对。寺内前院还有一株琼花树,树叶繁茂,春天花开白如玉盘,有“扬州琼花,世间无双”之誉。
何园,原名寄啸山庄,位于扬州市的徐凝门街66号,是扬州私家园林中的压轴之作,并与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同时被评为首批全国重点公园。著名学者余秋雨称在中国造园史上,能让人仰望的就是何园的“片石山房”了。何园其建筑特色之冠――享有“天下第一廊”美誉的1500米复道回廊构成园林建筑四通八达之利与回环变化之美,在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被业内专家称为中国立交桥的雏形;片石山房“天下第一山”,是画坛巨匠石涛和尚叠石的“人间孤本.”。 走进何园,宛如走进一幅历史人文的旖旎画卷;一位集官僚、盐商、隐者、教育家多重身份的传奇人物,曲折隐秘的心阶历程在此淋漓披露;一个由封建走向开明的世家大族兴衰荣辱的生存活剧在此栩栩上演;一部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丰富多彩的外传故事在此生动展现……
扬州东关街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东关街是扬州手工业的集中地,前店后坊的连家店遍及全街,如樊顺兴伞店、曹顺兴箩匾老铺、孙铸臣漆器作坊、源泰祥糖坊、孙记玉器作坊、董厚和袜厂等。和东关街紧紧相连的是东圈门的古街区。两条街现已结合起来共同规划、整治、开发,这里除有老字号店铺外,还集中了众多古迹文物:有逸圃、汪氏小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还有扬州较早创办的广陵书院、安定书院、仪董学堂,和明代的武当行宫、明代的准提寺等。
二分明月楼,位于广陵路263号,隐于闹市马路边,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为当地员姓豪门依照唐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之句所造。园中有山林一区、长楼7间,楼上悬清代钱咏所书“二分明月楼”匾额。园中有迎月楼、夕照楼、梅溪吟榭等建筑,匾额楹联皆为金农、郑板桥等名家手迹。通过月光、山色、水意、树影、亭阁、漏窗交织互映,极富内涵。
扬州书院博物馆,位于广陵路248号,在梅花书院旧址上修建而成。馆内设有书院碑廊、史料展厅、书院讲堂等六部分,以实物、图片等形式演绎了扬州书院的历史。扬州书院始于宋代,由盐政管理、盐商资助,成为揽聘人才和打造人才的高地,很多人都成为扬州学派的中坚骨干。现今,梅花书院是扬州唯一尚存的书院遗迹,著名桐城派文学家姚鼐、著名皖派学者洪桐都曾在书院任掌院。
片山石房,位于扬州的何园之南,是始建于明代的古典园林建筑。以湖石紧贴墙壁堆叠为假山,山顶高低错落,主峰在西首,山上有一株寒梅,东边山巅还有一株罗汉松,树龄均俞百年。片石山房中的假山是清代画家石涛所设计的,假山上有一孔,在水中倒影为一轮明月,甚为巧妙。池塘边回廊墙壁上有一面镜子,游人在对岸可以看到镜内映出的鲜花,故人称“水中月,镜中花”。
皮市街,是银河电子城南到广陵路北。按《康熙志》:“自天妃宫直至玄妙观西,俱称皮市上。”康熙六十一年已称今名。据传宋街长约里许,专售各种皮货,因而得名。当今这一段老城生活和现代社会气息都很浓郁,有小学、有花鸟市场等各自烘托。至今还有20余家文创商家入驻,是扬州文艺一条街。
得胜桥,位于扬州广陵区,是一条一百多米长的东西向的小街。旧日在街的东段有一座无名的小石旱桥。相传明代,常遇春将军从淮东凯旋途经此桥,为颂扬战功将此桥命名为“得胜桥”,在这里,至今流传着“骑马得胜到辕门”的说法。而今的得胜桥,除了富春茶社,这里还出产扬州最著名的“三把刀”。在得胜桥巷尾不足数十米的地方,有刀剪店逾十家。
卢氏盐商住宅,位于康山文化园旁,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宅主为商界巨富卢绍绪,当年兴建此宅耗银7万余两。是扬州晚清盐商最大的豪华住宅,被誉为“盐商第一楼”。住宅临街朝南的大门气派而考究,门楣上的砖雕异常精美。卢氏园中的门楼、住宅楼、意园、藏书楼等,为保存完好的原有建筑。旧馆后有装修考究的藏书楼一座,藏书楼西侧有一架在扬州罕见的百余年古紫藤。如今的卢宅,不仅因古建筑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新推出的上、下午茶更让人流连忘返。游客在古宅中品尝淮扬特色茶点,别有一番风味。
扬州曾公祠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古城东南隅、徐凝门内南河下康山街20号,西邻盐商卢绍绪宅第,由两淮盐商出资、两淮盐运使方浚颐主持兴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大殿内供奉盐业生产、营销和盐政的三位始祖,即最早煮海盐的夙沙氏、最早的盐商胶鬲和最早的盐官管仲,三宗同祀的形式国内仅存。后因曾国藩一度担任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任内开通长江盐路,促进扬州盐业复兴,故一年后改庙宇为其专祠。建筑原有五进,今存大门,二门和正殿前三进,均为面阔三间的硬山顶建筑,正殿两侧有廊庑,其后的后楼、戏台等已不存。大门外侧墙面做工精细,门上砖嵌额枋内雕有海棠式框景,内为拐子锦和阳刻灵芝一枚(神灵之意)。2006年全面修缮,2007年4月外对开放。被称之为晚清一代名臣的曾国藩,在担任两江总督期间,对两淮盐务进行了整顿。在淮北,他停止饷盐,裁减厘卡,大力推行票盐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对淮南盐务的整顿上,则体现了其“寓纲法于票盐”的思想,希冀规复淮南引地,从而增加盐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