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古城位于河南省许昌市,是以文化展示、旅游休闲、商业服务、特色居住为主要功能的曹魏文化古城。曹魏古城东至文峰路,南至七一路,西至京广铁路,北至八一路,用地面积约3.9平方公里。其核心区为护城河以内1.87平方公里。曹魏古城以护城河为界,分为核心区和协调区两大区域,总体形成“一轴一环六区”的功能分区。一轴”即以春秋楼、曹丞相府等历史文化遗址为核心,形成贯穿南北1.3公里长的曹魏中轴;“一环”即以水为脉,依托建成的护城河生态景观资源,打造5.3公里长的环护城河曹魏风情带;“六区”即民俗文化风情区、古韵特色生活区、文化休闲生活区、特色滨水生活区、风貌协调宜居区、门户特色商业区。
春秋楼文物景区位于许昌市中心,历史上曾以关公宅、武安王庙、关王庙、“两院英风”庙、关夫子祠、及关帝庙称之。是一处明清风格的古建筑群,属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曹操东征,下邳之战俘获关羽及刘备的甘、糜二位夫人。为保皇嫂安全,关羽“土山三约”之后暂且归附曹操来到许昌。曹操宠才爱将,遂拜关羽为偏将军,并赐府宅一处,让关羽和二位皇嫂同住。关于为避嫌将一宅分为两院,让二位皇嫂住内院,自己住外院,院中有一楼,关羽在此秉烛达旦夜读《春秋》,春秋楼由此而得名。现存春秋楼古建筑群,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历经元、明、清三代多次修葺。形成了“一宅分两院”的基本格局,外院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春秋楼、关圣殿以一重、二重、三重檐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内院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西与文庙毗邻,“文武”二圣并祀实为全国少有,尤其是景区主体建筑关圣殿高达33米,内塑15米高的关公塑像更是极为罕见。
曹丞相府位于许昌市老城中心的繁华地带,是在原来曹操大营和办公的遗址上恢复重建的,是国内目前第一个全方位展示曹魏文化的主题景区。曹丞相府由府门、求贤堂、赋诗楼、议事厅等组成。除塑像、浮雕、文字、故事之外,景点内还采用了木质烙画、脸谱、数码技术、三维图像等新的符号和工具,让游客去感受、品味曹操,而“七步诗”、“汉代八美”的设计又能让游客参与进去、互动起来。求贤堂前的广场上有影壁——《观沧海》大型浮雕,堂内也以浮雕群为主,反映曹操招才求贤、一统天下的政治抱负。议事堂主要展示曹操的政治、经济与军事成就,内有曹操与文臣武将的硅胶塑像。而赋诗楼高三层,一层展示了曹操和曹氏三兄弟的文学成就,二层以建安文学和建安七子为主题,三层则重点展示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八大美女”。
曹魏古城位于河南省许昌市,是以文化展示、旅游休闲、商业服务、特色居住为主要功能的曹魏文化古城。曹魏古城东至文峰路,南至七一路,西至京广铁路,北至八一路,用地面积约3.9平方公里。其核心区为护城河以内1.87平方公里。曹魏古城以护城河为界,分为核心区和协调区两大区域,总体形成“一轴一环六区”的功能分区。一轴”即以春秋楼、曹丞相府等历史文化遗址为核心,形成贯穿南北1.3公里长的曹魏中轴;“一环”即以水为脉,依托建成的护城河生态景观资源,打造5.3公里长的环护城河曹魏风情带;“六区”即民俗文化风情区、古韵特色生活区、文化休闲生活区、特色滨水生活区、风貌协调宜居区、门户特色商业区。
春秋楼文物景区位于许昌市中心,历史上曾以关公宅、武安王庙、关王庙、“两院英风”庙、关夫子祠、及关帝庙称之。是一处明清风格的古建筑群,属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曹操东征,下邳之战俘获关羽及刘备的甘、糜二位夫人。为保皇嫂安全,关羽“土山三约”之后暂且归附曹操来到许昌。曹操宠才爱将,遂拜关羽为偏将军,并赐府宅一处,让关羽和二位皇嫂同住。关于为避嫌将一宅分为两院,让二位皇嫂住内院,自己住外院,院中有一楼,关羽在此秉烛达旦夜读《春秋》,春秋楼由此而得名。现存春秋楼古建筑群,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历经元、明、清三代多次修葺。形成了“一宅分两院”的基本格局,外院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春秋楼、关圣殿以一重、二重、三重檐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内院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西与文庙毗邻,“文武”二圣并祀实为全国少有,尤其是景区主体建筑关圣殿高达33米,内塑15米高的关公塑像更是极为罕见。
曹丞相府位于许昌市老城中心的繁华地带,是在原来曹操大营和办公的遗址上恢复重建的,是国内目前第一个全方位展示曹魏文化的主题景区。曹丞相府由府门、求贤堂、赋诗楼、议事厅等组成。除塑像、浮雕、文字、故事之外,景点内还采用了木质烙画、脸谱、数码技术、三维图像等新的符号和工具,让游客去感受、品味曹操,而“七步诗”、“汉代八美”的设计又能让游客参与进去、互动起来。求贤堂前的广场上有影壁——《观沧海》大型浮雕,堂内也以浮雕群为主,反映曹操招才求贤、一统天下的政治抱负。议事堂主要展示曹操的政治、经济与军事成就,内有曹操与文臣武将的硅胶塑像。而赋诗楼高三层,一层展示了曹操和曹氏三兄弟的文学成就,二层以建安文学和建安七子为主题,三层则重点展示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八大美女”。
许昌文峰塔又称文明寺塔,位于河南省许昌博物馆内,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由许州知州郑振光倡导创建。塔通高51.3米,呈平面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砖塔,由地宫、基座、塔身、塔刹组成。许昌文峰塔平面呈八角形,为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通高49.536米,由基台、基座、塔身、塔刹等部分组成。基台为八角形,用条砖平卧顺砌而成。基座为石质八角形束腰须弥座,表面浮雕出连续性的仰覆瓣莲和卷草花纹,玲珑秀丽。基座之南砌筑有半圆形如意踏跺。除第一层外,其他各层之面阔自下而上逐层稍有收敛,诸层高度均匀递减。许昌文峰塔结构严谨,气势雄伟,为河南省200多座明代砖塔之冠。1963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文峰耸秀”为许昌十景之一。
许昌文峰广场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文峰路与莲城大道的交叉口东南侧。她因南临古老的文峰塔而得名,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来到文峰广场,首先看到高高耸立在广场南面的文峰塔。文峰塔又称文明寺塔,建于1615 年的明朝。文峰塔高51.3 米,呈平面八角形,每个角都挂有风铃,十三层高,结构严谨,气势雄伟,体现了明代工匠高超的技巧和精妙的技术。文峰广场周围有郁郁葱葱的小树林和高楼。在文峰塔的北面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大屏幕,每天播放新闻和天气预报。文峰塔脚下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小河的北尽头是著名的建安七子全身铜像,一个个栩栩如生。和建安七子一河之隔得有一个圆形门,就是地下图书城的入口。广场中央还有巨大的音乐喷泉,到了夏天,喷泉随着优美的音乐,在灯光下喷出五彩斑斓的水柱,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有的干脆跑进喷泉玩耍,出来淋得就像”落汤鸡”一样。
许昌西湖公园,劳动路以东,西大街以北,清虚街以西,建安大道以南,包括护城河水域西北段的小西湖。小西湖,风景又异常美丽,再加上宋时苏轼曾有诗赞美“西湖虽小亦西子”,故得名小西湖。许昌西湖公园的小西湖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永乐大典》称“天下西湖三十六,许州(许昌)西湖在。1958年正式建西湖公园。古建筑德星亭、听水亭、读书亭、梅花堂等得以再现历史风采,小虹桥、烟波桥、聚星桥点缀其间,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场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活动中,小西湖遗址被定为“不可移动文物”。 许昌小西湖源于东汉末年。当时因挖土筑城形成坑洼,后汇水成湖。据传,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就是将汉献帝囚禁在今许昌西湖湖畔。经历代扩建,到北宋时,社会经济繁荣,百姓在此植树插柳,种上藕莲,小西湖逐步成为中州有名的园林胜景。后来苏轼移官浙江杭州,致书州官赵德邻,建议改名小西湖,以区别于杭州西湖。清道光《许州志》载:“小西湖水源于陉山之泉,弯环盘折流行至此,蓄而聚焉,通连于州城之濠,前贤守是邦者,相其地形水势,因高而为亭台,因下而为池沼……其间有梅、有荷、有莲,花木相错,不能遍举。路虽细可以驰马,波虽浅可以泛舟,因满湖荷花,故称西湖莲舫,为许州十景之一。”
作为历史古道,许昌的母亲河——清潩河周边分布着众多文化资源。以清潩河为载体,捡拾清潩河两岸“水文化、三国文化、‘慢生活’文化”痕迹,打造许昌人文画卷。2012年5月,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将清潩河游园等部分区域的提升改造列入了全市城建重点项目,目的是为市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环境。2015年6月,改造工程建成后,清潩河游园成为了“彰显生态文明的绿色画卷、展示文化变迁的历史长河、汇聚城市人气的亮丽风景线”。清潩河游园又叫千亩游园,全长4.5公里,总面积1054亩,由“七子园”、“文姬园”、“结义园”、“德胜园”、“诗竹园”等九处园林景观组成。
许都公园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地处建安大道以南、经二路以东、经四路以西、纬四路以北区域,总面积343亩,是一处集观光游览、会务休闲、文化集会于一体的、目前许昌市最大的市民休闲公园。整座公园注重水、绿色等软性元素的运用。这里的水系景观近万平方米,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公园的各个主边线和角落。当人们踏进许都公园时,就会感觉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到处都有水景相伴,它们白天优美、静谧、安详,到了晚上,却是鲜活生动。许都公园的水系下安装有喷嘴12000余个,组合成“跑泉”、“涌泉”、“旱泉”等多种类型。“跑泉”一浪追着一浪,像嬉戏的孩童;“涌泉”设置在地上景观水池中,喷涌而出的造型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而“旱喷”则隐藏在公园中央的路面下,平常不影响游人活动,一旦喷泉启动,喷涌而出的水柱最高可达30多米,让人禁不住啧啧称奇。
许昌博物馆是一座中型地方级综合博物馆。馆藏文物一万两千余件,包括青铜器、陶器、瓷器、玉器、字画、画像砖石,其中汉代及三国时期的居多,尤其以汉代画像砖石及陶器为馆藏特色。许昌博物馆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建筑新颖,古朴典雅,布局以文峰塔为中轴线,南北对称。展览区采用“U”字形平面建筑格局,组成两个四合院:游览区以长廊连接亭、台、楼、阁。整个建筑为单檐卷棚式仿古建筑,白墙灰瓦,红漆染柱,飞檐挑角,错落有致,形成融苏州园林与北方四合院为一体的完美的仿古建筑群体。既有南方建筑的精巧、秀丽、玲珑;又有北方建筑的雄厚、端庄、严整,和古塔协调一致,相映成辉。汉代画像艺术是许昌博物馆的收藏特色之一,其品类包括石质雕刻的画像石精品和模压烧制的画像砖。陈列分室内画像砖石精品展示与室外画像石长廊展区。许昌汉画年代较晚,东汉晚期作品居多。画像刻画较细,多为平面浮雕施阴线或剔地浅浮雕施阳线。线条简洁明快,刚健有力;题材多为祥禽瑞兽、奇花异木、车骑出行、狩猎、建筑等;画像追求神似,形象生动逼真,显示出许昌汉画的个性特点。
许昌董贵妃苑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魏文路与八一路交汇处,占地面积50多亩,是依托三国历史遗迹董贵妃墓而建成的三国文化主题休闲游园在主入口处立有游园名碑石,上书“贵妃苑”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名碑石掩映在青松之下,是一块卧地而立的母子石。董贵妃被杀时,已怀有五个月的身孕,所以立了这块母子石作为游园名碑石。进入游园,可以看到一个高大的墓冢,这就是董贵妃墓。穿过林间石径,来到墓冢前,可以看到墓上花草树木繁茂,墓基用砖石砌成。眼前的这座贵妃墓高10米,原来贵妃墓规模比较大多,因未加以有效保护,年久失修,更有附近居民挖墓取土,造成规模逐渐缩小。现在贵妃墓基用砖石砌成,周围皆以白色大理石作护栏,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我们沿石级而上,绕护栏走一圈,可以看到护栏板上饰有凤凰、仙鹤、飞燕、山石、牡丹等,墓冢南北分别有古代的祥瑞之兽辟邪、天禄镇守,四周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守护,庄严肃穆,蔚为壮观。
许昌关帝庙,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许继大道西段7号霸陵公园内,是全国八大关庙之一。2013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它是为纪念关羽灞陵桥挑袍而建的祠庙,由凭吊者和当地民众捐资捐地,州官资助兴建而成,建于清康熙28年(公元1689年)。庙中文物展示了后人对关羽“忠、义、仁、勇”精神的崇敬,尤其是在大殿内把关羽和曹操同殿供奉,成为独特的文化现象。现存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11026平米。中轴线主建筑有山门、仪门、卷棚、大殿、春秋阁;中轴线两侧有钟楼、鼓楼、东西配殿、东西厢房等,形成三进院、九殿一阁的建筑布局。整个建筑布局严谨完整,庄重典雅。关帝庙现有明清碑碣50余通,为研究三国文化提供了重要史料。
许昌灞陵桥景区又名关公辞曹处,为国家3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许昌市许继大道西段七号,是集休闲、娱乐、游览于一体的文物景区。桥面宽能并行两车,桥长90米,两岸杨柳成行,风景宜人,桥旁有《汉关帝挑袍处》石碑,为明末将领左良玉所立。另一通碑为辞曹书,保存完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又竖了四通碑,文字清晰,碑文论述关羽对曹操辞其金而挑其袍的过程,歌颂他“依曹已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颍州”。说他视高官厚禄若粪土,褒他“情深义重垂千秋,士民争拜汉云长”。清道光年间傅梓之《许州记》载甄汝舟怀古诗句,云:“野水四堤浸柳条,道边残碣记前朝。长髯勒马横刀处,万古英风八里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