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又称“匡庐”,位于江西省北部的九江市庐山区内,在九江县以南,星子县以西。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现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主要风景名胜有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芦林湖、东林寺等。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森林覆盖率达76.6%。
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西南部,地跨武宁、永修两县。湖岛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有“水中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有被誉为养生之泉、长寿之源的原生态富矿温泉。云居山自古有“云岭甲江右,名高四百州”的美誉,主峰海拨969米。山顶莲花城内的真如禅寺历史悠久,迄今1200多年,是中国佛教曹洞宗发祥地,新中国佛教协会迄今五任会长就有四任源出于此,所以它又被誉为“新中国佛教领袖的摇篮”。
东浒寨风景区位于修水县征村乡潭坑村境内,因附近有两座山如钟似鼓的山而得名,钟鼓钟鼓,东浒东浒,因钟鼓与当地方言东浒相似,所以当地老百姓口口相传,“钟鼓寨”也就变成了“东浒寨”。飞拉达是意大利文(Via Ferrata,意为岩壁探险或铁道式攀登)的音译,早在一千三百年前就有药农来此寻访,古人为采“石斛”,不惜绳系腰间、攀岩走壁,而今景区从法国引进飞拉达项目,为游人凌空绝壁探访“铁皮石斛”(九大仙草之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场所。
庐山又称“匡庐”,位于江西省北部的九江市庐山区内,在九江县以南,星子县以西。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现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主要风景名胜有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芦林湖、东林寺等。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森林覆盖率达76.6%。
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西南部,地跨武宁、永修两县。湖岛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有“水中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有被誉为养生之泉、长寿之源的原生态富矿温泉。云居山自古有“云岭甲江右,名高四百州”的美誉,主峰海拨969米。山顶莲花城内的真如禅寺历史悠久,迄今1200多年,是中国佛教曹洞宗发祥地,新中国佛教协会迄今五任会长就有四任源出于此,所以它又被誉为“新中国佛教领袖的摇篮”。
东浒寨风景区位于修水县征村乡潭坑村境内,因附近有两座山如钟似鼓的山而得名,钟鼓钟鼓,东浒东浒,因钟鼓与当地方言东浒相似,所以当地老百姓口口相传,“钟鼓寨”也就变成了“东浒寨”。飞拉达是意大利文(Via Ferrata,意为岩壁探险或铁道式攀登)的音译,早在一千三百年前就有药农来此寻访,古人为采“石斛”,不惜绳系腰间、攀岩走壁,而今景区从法国引进飞拉达项目,为游人凌空绝壁探访“铁皮石斛”(九大仙草之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场所。
东林大佛,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温泉镇的庐山山麓,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东林寺)的标志,是中国及全球第一高阿弥陀佛像。以四十八米阿弥陀佛接引铜像为核心,组成部分包括净土文化区、新东林寺、比丘尼院、隐逸文化区、安养区、海会堂、大德精舍区等。唐代建筑风格的建筑群沿着中轴线布置,呈现出中国古代圣山建筑群的经典建筑空间组织形式,将中轴线的主要建筑依序展开,建筑空间开合有致,起伏跌宕。须弥台四角落为四尊菩萨,分别为:东南角——南无观世音菩萨。 西南角——南无大势至菩萨。西北角——南无普贤菩萨。东北角——南无文殊菩萨。四尊菩萨全身及塔身和佛像一样,做贴真金工程,真金外还有漆。
秀峰,坐落在庐山南麓的星子县境内,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景色十分迷人。秀峰之美,在于瀑秀、潭秀、峡秀、水秀,诸秀汇聚,各施其妍。从归宗寺驱车5公里,便可至秀峰风景区。所谓秀峰,实际上是香炉、双剑、文殊、鹤鸣、狮子、龟背、姊妹诸峰的总称。著名的庐山开先瀑布就在鹤鸣、龟背二峰之间,它是同源异流的东西两瀑。东瀑自鹤鸣、龟背两峰之间奔流而出,由于受到两崖窄隘迫束,瀑布跌落过程中,水流散开,形若马尾。故名马尾瀑。西瀑自黄岩山巅倾泻下来,跌落在双剑峰顶的大龙潭中,再绕出双剑峰东,缘崖悬挂数百丈,名黄岩瀑,渐与马尾瀑合流经青玉峡狂奔至龙潭中。李白著名的《望庐山瀑布》诗两首,就是描绘这里的瀑布景观。
马尾水,位于庐山北山公路十公里至十二公里一带深山环抱之中,海拔500至800米左右,山势雄伟,深谷幽泉,云雾缭绕,林木苍郁,占地面积约一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98%,因马尾泉水流经全境而得名。景区内有马尾水瀑布、睡美人、思楚亭、灵仙洞、茶山草堂、九峰寺、状元桥、洋府遗址、撑腰石、仙人椅、洋妞浴场、巨蟒汲水、玉帘飞叠、二千二百多年银杏树等50多个主要景点。
汉阳峰,位于江西庐山牯岭街以南,相距约20公里,是庐山第一高峰,海拔1474米,虽不及五老峰奇险,但雄伟高大,气概非凡。据说,在月明风清之夜,站在峰巅上,可看到武汉三镇之一汉阳的灯火,故而得名。汉阳峰峰巅上,有一方形石台,名汉王台,相传洪水稽天时,庐山皆漫,唯此峰不没而立于水天中,汉王避于此。汉阳台东有根主峰石柱,上刻有“大汉阳峰”四个大字。在汉阳台前有峭壁悬崖,形如靠椅,名为“禹王崖”,传说大禹治水,就是坐在这里观看洪水,考虑如何“疏九江”的。据说崖上石刻中,仍有“洪荒漾予乃撵”的字样依稀可辨。这是古人登临最早的山峰,据记载,公元前一世纪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曾亲临此峰。秦始皇南巡时也到过这里。每当晴天一碧,万里无云,登上此峰眺望,匡庐全景以及长江、鄱阳湖的景色一览无遗,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气概。
落星墩,位于鄱阳湖上湖中,因为它浮在水面的形状像是星星,传闻由坠落的星星所化而成。它是一座小小石岛,高若数丈,纵横周回大约一百余步。宋人蒋之奇有“今日湖中石,当年天上星”的诗句形容。落星墩常年来都能屹立在水中毫无动摇,每年11月到来年的4、5月份是的枯水期,才能看到其真实样貌。称得上是我国历史中的一大奇迹建筑。
爱莲池,位于庐山南麓星子县城,周瑜点将台东侧。池方形,广十余亩,与江水通盈涸。池周砌石为墙,环植垂杨。池内莲花叠瓣充楼,香幽而不实,亦不藕。据说,周子的传世名《爱莲说》就是在这里写成的,因之称为“爱莲池”。台两端均有石桥曲栏与台相连,台北为20米长的五礅六孔“之”字形石桥,台南为18米长的三礅四孔青石平桥。池中分划十方池,种植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的莲花。如左河水《爱莲池赏荷》云:“俏姿幽雅舞池塘,红粉白肤短绿妆。 一串珍珠迷岸客,未谋娇面已闻香。”
观音桥,位于庐山东南麓的星子县城北10公里,原称“栖贤桥”,又因桥跨三峡涧上,亦称“三峡桥”。清末时,有人在桥头建了一座观音阁,便改称为“观音桥”,为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此处森林茂密,柳丝千条,竹影摇曳,苍松翠柏,幽雅秀美,景色如画,自古以来便是游览的胜地。桥长24.4米,宽4.1米,以五排同型,由107块花岗石垒起,桥面铺以大石,两侧砌有石栏杆,以古、奇、雄、险、秀名扬天下。桥下是涧水深造的“金井”以及断续的深渊,水深在三四十米以上。观音桥就在巨石耸立的峭壁上倚岩跨涧而造,突兀于峭壁石峰之间。 观音桥是我国南方桥梁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其工程之艰巨,规模之宏伟,结构之精美坚固,都是极为罕见的。宋代诗人王十朋漫游观音桥触景生情,感慨讴歌,挥笔写下:“三峡桥边杖履游,此身疑已到夔州。题诗欲比真三峡,深愧词源不倒流。”的诗句。
太乙村景区,位于庐山含鄱口西太乙峰下,山南登山古道旁,相传远古道教宗师太乙真人在此修炼成仙。此处海拔在800米以上,群峰环抱,冬暖夏凉,翠竹如云、环境幽静,可近览群峰,远观鄱湖,为避暑休闲的最佳去处。村之前后有岗楼碉堡,村内石径纵横,楼阁掩映,十几幢别墅风格各异而又色彩调和,且取名雅致,曰晚庵、三柳巢、爱庐等等。康有为、冯玉祥、蒋经国等人都曾在此留住。太乙村北为太乙峰,峰在五老、汉阳、九奇等峰之中央,犹如太空中之太乙星座位居其中,故而得名。太乙村西,为九奇峰游览区,有天书壁、九奇亭、太乙宫景点、太乙宫西,有山道登九奇峰。太乙村东有盘旋于林荫中的古石道至含鄱口。古道之东有白水漕,为锦庐飞瀑游览区。白水漕水自含鄱岭下,有上、下二瀑,上称寨口瀑,今名七彩瀑布。下瀑人极难至,是为三石梁瀑,明代刘同升有《庐山三石梁记》,唐李白诗中“银河倒挂三石梁”即此。
庐山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庐山观日,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东谷含鄱峰中段含鄱口,含鄱亭为最佳地点。清晨,只见鄱阳湖上晨光熹微,天水一色, 一轮红日射湖而出,金光万道,霎时湖天尽赤,半壁河山成了一幅灿烂绚丽的画卷。 雄伟、瑰丽、云浓雾密,莽莽苍苍,状如鱼脊的含鄱岭,像一座屏界屹立在庐山的东南方。它势如奔马,又宛如游龙,神气活现的横亘在九奇峰和五老峰之间,张着大口似乎要鲸吞鄱阳湖水,因此得名。 含鄱口的奇妙就在于一个“函”字,造成“千里鄱湖一岭函”的气势。宽敞的空间 ,辽阔的视野,低舒的葱茏,山的静止,水的流动等种种情致极度不相同的美相互对照、相互辉映、相互连接成为一体,幻妙与旷达是这里的精妙所在,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