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指挥部旧址原为中华圣公会宏道堂,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古建筑,1927年7月下旬,贺龙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进驻南昌,参加南昌起义,军指挥部设在宏道堂,部分起义领导人住在宏道堂后小楼寓所,并在此举行过多次策划起义行动的重要会议,1927年8月1日凌晨,贺龙、刘伯承、周逸群在此指挥了武装起义。贺龙指挥部旧址位于南昌市子固路85号,院内有两幢楼房,一幢是二十军军部办公室,另一幢是贺龙的办公室兼卧室,以及刘伯承、恽代英等的住房。该旧址原为中华圣公会宏道堂,是一座中西合壁的古建筑,大楼前三楼窗口仍留有当年敌方炮弹弹痕,为起义时激战景况的实录。旧址小楼有军官会议室的复原陈列,大楼大厅还设有《贺龙元帅生平展》,用大量的实物,图片展示了贺龙元帅光辉战斗的一生。
贺龙率领的第二十军指挥部旧址位于南昌市子固路85号。院内有两幢楼房,一幢是二十军军部办公室,另一幢是贺龙的办公室兼卧室,还有刘伯承、恽代英等的住房。旧址原为中华圣公会宏道堂,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古建筑,1927年7月下旬,贺龙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进驻南昌,参加南昌起义,军指挥部设在宏道堂,部分起义领导人住在宏道堂后小楼寓所,并在此举行过多次策划起义行动的重要会议,1927年8月1日凌晨,贺龙、刘伯承、周逸群在此指挥了武装起义。大楼前三楼窗口仍留有当年敌方炮弹弹痕,为起义时激战景况的实录。南昌起义时,贺龙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指挥部,设在南昌市西大街的宏道中学内(现子固路85号)。原是中华圣公会办的一所教会学校。起义之际正值暑假,贺龙率军借驻于此。这是一座有钟鼓亭阁的三层楼房,楼上是二十军参谋人员的办公室,楼下礼堂是军部办公室。穿过后院,有一幢别致的小楼,是贺军长和参谋长刘伯承的住处。贺龙分别于1927年7月30日下午和31日傍晚,在这里召开了团以上军官会议和军部军人大会,庄严地宣布了跟随共产党参加起义的决定,并部署了战斗任务。
南昌南浦亭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境内,以南浦亭为中心,在滕王阁南面,是南昌市沿江绿化带上一座小巧别致的园林。王勃作《滕王阁序》时,"南浦飞云"已为一景,故有"画栋朝飞南浦云"之句。 古代诗人对南浦亭多有吟咏。唐朝侍人白居易《钟陵饯别》诗云"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失"。南宋文天祥《登南浦亭》诗云:"半生几度此登临,流落如令雪满簪。南浦不知春已晚,西山但觉日初阴。谁怜龟鹤千年语,空乏鹏鹏万里心,无限故人帘外雨,夜深如有广陵春。
贺龙指挥部旧址原为中华圣公会宏道堂,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古建筑,1927年7月下旬,贺龙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进驻南昌,参加南昌起义,军指挥部设在宏道堂,部分起义领导人住在宏道堂后小楼寓所,并在此举行过多次策划起义行动的重要会议,1927年8月1日凌晨,贺龙、刘伯承、周逸群在此指挥了武装起义。贺龙指挥部旧址位于南昌市子固路85号,院内有两幢楼房,一幢是二十军军部办公室,另一幢是贺龙的办公室兼卧室,以及刘伯承、恽代英等的住房。该旧址原为中华圣公会宏道堂,是一座中西合壁的古建筑,大楼前三楼窗口仍留有当年敌方炮弹弹痕,为起义时激战景况的实录。旧址小楼有军官会议室的复原陈列,大楼大厅还设有《贺龙元帅生平展》,用大量的实物,图片展示了贺龙元帅光辉战斗的一生。
贺龙率领的第二十军指挥部旧址位于南昌市子固路85号。院内有两幢楼房,一幢是二十军军部办公室,另一幢是贺龙的办公室兼卧室,还有刘伯承、恽代英等的住房。旧址原为中华圣公会宏道堂,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古建筑,1927年7月下旬,贺龙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进驻南昌,参加南昌起义,军指挥部设在宏道堂,部分起义领导人住在宏道堂后小楼寓所,并在此举行过多次策划起义行动的重要会议,1927年8月1日凌晨,贺龙、刘伯承、周逸群在此指挥了武装起义。大楼前三楼窗口仍留有当年敌方炮弹弹痕,为起义时激战景况的实录。南昌起义时,贺龙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指挥部,设在南昌市西大街的宏道中学内(现子固路85号)。原是中华圣公会办的一所教会学校。起义之际正值暑假,贺龙率军借驻于此。这是一座有钟鼓亭阁的三层楼房,楼上是二十军参谋人员的办公室,楼下礼堂是军部办公室。穿过后院,有一幢别致的小楼,是贺军长和参谋长刘伯承的住处。贺龙分别于1927年7月30日下午和31日傍晚,在这里召开了团以上军官会议和军部军人大会,庄严地宣布了跟随共产党参加起义的决定,并部署了战斗任务。
南昌南浦亭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境内,以南浦亭为中心,在滕王阁南面,是南昌市沿江绿化带上一座小巧别致的园林。王勃作《滕王阁序》时,"南浦飞云"已为一景,故有"画栋朝飞南浦云"之句。 古代诗人对南浦亭多有吟咏。唐朝侍人白居易《钟陵饯别》诗云"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失"。南宋文天祥《登南浦亭》诗云:"半生几度此登临,流落如令雪满簪。南浦不知春已晚,西山但觉日初阴。谁怜龟鹤千年语,空乏鹏鹏万里心,无限故人帘外雨,夜深如有广陵春。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沿江路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提名单位;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授予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称号,200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重建后的滕王阁已成了南昌,也是江西省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腾王阁,屡毁屡建达二十八次之多。新落成的腾王阁,较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建筑更嵯峨雄壮,充分表现“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气势。投资建造了“马当神”号豪华游艇供游客畅游赣江;建造了滕王阁宾馆、贵宾宴会厅、仿古展演厅、名人字画厅等。登楼眺望,南昌景致尽收眼底。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 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 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三王文章“。从此,序以阁而闻 名,阁以序而著称。1300多年来,滕五阁历经兴废28次,最后在1926年 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位于南昌市区中心的人民广场南端。1977年为纪念"八一"起义五十周年而建,是南昌的标志性景观之一。纪念塔广场上,有水幕电影和八一音乐喷泉,配合着革命歌曲,歌颂着先烈的伟大革命精神。塔为长方体,总高45.5米。正北面是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铜胎鎏金大字,下嵌“八一南昌起义简介”花岗石碑。其他三面是“宣布起义”、“攻打敌营”、“欢呼胜利”三幅大型花岗石浮雕。塔身两侧各有一片翼墙,嵌有青松和万年青环抱的中国工农红军旗徽浮雕。塔顶由直立的花岗石雕“汉阳造”步枪和用红色花岗石拼贴的八一军旗组成。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鎏金大字苍劲有力,浮雕栩栩如生,造型雄伟挺拔,寓意明快深刻,上下分别设置的6层灯光和多组投射灯,使夜间塔身显得明亮通透,昭示人们,八一军旗永远鲜红亮丽。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中山路,占地面积5903平方米。是江西省文化厅、南昌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共同管理的副处级文博事业单位。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外观呈银灰色,座南朝北,楼高四层的回字型建筑,原为江西大旅社,始建于1922年,1924年建成,采用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外观以具有西洋风格的水泥浮雕装饰门窗,楼内有一宽大的天井,天井里放有四口防火用的大水缸,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格局。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随着一声枪响,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起义总指挥贺龙、前敌总指挥叶挺、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朱德、军事参谋团参谋长刘伯承率领起义军两万余人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它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和人民军队的诞生。为了纪念这一伟大事件,1956年,人民政府建立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馆址就设在当时的总指挥部旧址内。
水观音亭位于江西省南湖湖心,始建于唐代。明正德年间,曾为宁王朱宸濠之妻娄妃的“梳妆台”;汤显祖在此曾有吟咏。清朝时为祭祀娄妃,募捐修建,始名“因是庵”。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时改称“观音亭”,又称“水观音亭”。1919年民间募捐重修,面积约200玉米。亭高两层,四周用砖石砌墙,涨水时不淹。水观音亭白墙黛瓦,花梁朱柱,挑檐翘角,漏窗花墙。院内绿树成荫,鲜花怒放,湖石点缀、曲径通幽。在喧嚣繁华的闹市中,在湖光水色的怀抱里,杏花楼轻巧恬静。水观音亭位于南湖湖畔,现南昌市南湖路34号。据传明朝正德年间,曾为宁王朱宸豪之妻娄妃的梳妆台。万历年间一度为相国张位的别墅,称“杏花楼”,内设闲云馆。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刘应秋、吴应宾等,在此多有吟咏。清朝时为祭祀娄妃,募捐修建,始名“因是庵”。东湖杂诗有:“娄妃妆台何处寻,传闻遗址在湖心。不道居民贪福利,募缘建阁祀观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时改称观音亭,有小巷通广济桥,巷口额称“湖心观音阁”。
南昌杏花楼是南昌文化古迹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杏花楼自唐代以来,经宋、元两朝,明代正德宗万历年间(公元1506-1521年),朱元璋六世孙宁王,朱宸濠曾在这里修建娄妃『梳妆台』。明神宗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内阁大学士张位(新建县人)曾在此建别墅,始称『杏花楼』。清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居民在『杏花楼』两侧募建『因是庵』,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重建时改称『观音亭』俗称“水观音亭”,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时,这里是我起义军打击驻守贡院敌军的一个战斗点,1983年南昌市政府将杏花楼划归南昌画院管理。目前是南昌市东湖区的著名景点,位于南昌市南湖路29号,地处南昌四湖之一的南湖北侧的湖心岛毗邻南昌美术院。杏花楼东、南、西、三面环水,北侧经小石板桥连接与环湖路和建德观街相接。杏花楼地处南昌市中心地带,但是其三面环水的特点造就了它宁静安详的特点。 明时杏花楼曾为娄妃的居住之地,其南面南湖之水,弱柳拂风,虫鸣寂寂,置身其中令人不由不发思古之叹。
百花洲,位于南昌市中心八一公园内的东湖之中,由北、南、东三个小洲组成,始名于宋朝向子埋填“蝶恋花--咏百花洲”词。百花洲自古有名,在“豫章十景”中,这里有“东湖夜月”、“苏圃春蔬”两景。南宋绍兴年间,豫章节度使张澄在此建“讲武堂”以习水军。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江西布政使彭家屏书“百花洲”碑。盛唐诗人张九龄、中唐待人李绅、晚唐诗人杜牧和宋朝诗人辛弃疾等,均留有咏百花洲的诗词文章。
八一公园,位于南昌市中心,是南昌最主要的公园,毗邻八一广场。园林木繁盛,花团锦簇,绿荫如盖,湖水荡漾,“豫章十景”中的“东湖月夜”及“苏圃春晓”均在其中。公园可以分为湖区和陆区两部分。湖区主要有东湖、百花洲、百花桥、冠鳌亭、苏堤、苏圃、水木清、华馆以及九曲桥、湖心亭、船坞码头等景点,占据了整个公园的泰半。著名的百花洲是湖中相连的三座小岛,景色优美。湖中有小船,可以租用游玩。其陆地主要有文物草坪广场,立有晋、唐、宋、元、明、清各朝石人石兽十余尊,又有茶室、儿童乐园、温室等,可以供游人憩息。
佑民寺,位于江西南昌市,市内八一公园北面,东湖东岸,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原为豫章王蔚综之师葛鱼单捐献的住宅。是目前市南昌内仅存的一座完整寺院,是一座享誉东南亚的古刹。以法堂-大雄宝殿-天王殿-山门为中轴,两侧分布着尊客寮、客堂、大寮、库房、观音殿、祖师殿、伽蓝殿、地藏殿等偏殿,规模虽不复当年,但道场的功能一应俱全。号称南昌“三宝”(佑民寺铜佛、钟楼铜钟、普贤寺铁象)中幸存的铜钟(南唐铸,重10064斤)现置于钟楼内。,故当地有"江西穷是穷,还有三万六千斤铜"的民谚,可惜此佛像文革期间被熔毁,所得铜料用于铸毛像,现主要建筑为95年重建。
阳明公园,位于南昌市阳明路154号,公园占地约1.7公顷,绿地面积9080平方米,园内有苗木65480株。整个园区共分为林荫休憩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及老年大学活动区、综合演艺区等6个区,是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公园西侧有一块以明代王阳明在南昌传奇经历为背景的大型浮雕文化墙,该浮雕墙为花岗岩材料,高2.5米,长25米,由8组画面组合而成,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王阳明自17岁在南昌完婚到1529年病逝于江西大余,阳明先生与江西与南昌结下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