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炉古镇位于陕西省铜川市东南15公里处,陈炉古镇是宋元以后耀州窑唯一尚在制瓷的旧址,其烧造陶瓷的炉火1000多年来灼灼不息,形成“炉山不夜”的独特美景,是古潼关八景之一。陈炉古镇更因“陶炉陈列”而得名,作为陕西乃至西北最大的制瓷窑场,它被誉为“东方古陶瓷生产活化石”——其陶瓷以图案古朴浑厚、民间气息浓郁而著称。
照金丹霞地质公园位于铜川市耀州区西北部石质山地峡谷区,地处鄂尔多斯腹部陕西省渭北山地,占地60.8平方公里,以南北方过渡地带的丹霞景观为依托,拥有众多白垩纪宜君砾岩和凤凰山砾岩构成的石质山峰,沟溪纵横,山峦起伏,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兼具“华山之险”和“南山之秀”。公园分为秀房沟园区、王家沟园区和大香山园区三大园区,主要包含薛家寨、九龙寨、大香山和王家沟丹霞地貌景观区、照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旧址区,香山寺佛教文化景观区等。是研讨中国南北自然环境产生差异原因及青藏高原演化和隆升机制的重要地带。
铜川市图书馆属于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新馆占地20亩地,建筑总面积为12400平方米,设计藏书量为50万册。总投资约5000万元。是一所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公共图书馆。铜川图书馆是集收藏、借阅、休闲为一体的公共文化设施,设有少儿借阅室、老年借阅室、地方文献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读者书店等11个服务部室。将为市民提供一个宽敞、舒适的学习和休闲环境,为提高市民文化素养,满足各类人员的求知需要,全面提升城市品味做出积极的努力。铜川图书馆作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在不断的发展中,由小变大,由过去封闭式的管理到开放式服务,馆藏图书由建馆初期的几千册增加到现在的30多万册。全馆现有职工45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6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5人,平均年龄30岁。服务手段实现了计算机操作服务。建成了四个数字精品文献库,千余种期刊并通过馆外流量统计系统(PKSS)及流量,科室持证读者足不出户在家通过读者卡号及密码访问、检索和下载本馆的CNKI期刊资源;还建立了自动读报系统使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结构区域合理更加丰富,提升了服务手段和能力,打造一流的图书馆形象。
陈炉古镇位于陕西省铜川市东南15公里处,陈炉古镇是宋元以后耀州窑唯一尚在制瓷的旧址,其烧造陶瓷的炉火1000多年来灼灼不息,形成“炉山不夜”的独特美景,是古潼关八景之一。陈炉古镇更因“陶炉陈列”而得名,作为陕西乃至西北最大的制瓷窑场,它被誉为“东方古陶瓷生产活化石”——其陶瓷以图案古朴浑厚、民间气息浓郁而著称。
照金丹霞地质公园位于铜川市耀州区西北部石质山地峡谷区,地处鄂尔多斯腹部陕西省渭北山地,占地60.8平方公里,以南北方过渡地带的丹霞景观为依托,拥有众多白垩纪宜君砾岩和凤凰山砾岩构成的石质山峰,沟溪纵横,山峦起伏,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兼具“华山之险”和“南山之秀”。公园分为秀房沟园区、王家沟园区和大香山园区三大园区,主要包含薛家寨、九龙寨、大香山和王家沟丹霞地貌景观区、照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旧址区,香山寺佛教文化景观区等。是研讨中国南北自然环境产生差异原因及青藏高原演化和隆升机制的重要地带。
铜川市图书馆属于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新馆占地20亩地,建筑总面积为12400平方米,设计藏书量为50万册。总投资约5000万元。是一所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公共图书馆。铜川图书馆是集收藏、借阅、休闲为一体的公共文化设施,设有少儿借阅室、老年借阅室、地方文献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读者书店等11个服务部室。将为市民提供一个宽敞、舒适的学习和休闲环境,为提高市民文化素养,满足各类人员的求知需要,全面提升城市品味做出积极的努力。铜川图书馆作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在不断的发展中,由小变大,由过去封闭式的管理到开放式服务,馆藏图书由建馆初期的几千册增加到现在的30多万册。全馆现有职工45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6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5人,平均年龄30岁。服务手段实现了计算机操作服务。建成了四个数字精品文献库,千余种期刊并通过馆外流量统计系统(PKSS)及流量,科室持证读者足不出户在家通过读者卡号及密码访问、检索和下载本馆的CNKI期刊资源;还建立了自动读报系统使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结构区域合理更加丰富,提升了服务手段和能力,打造一流的图书馆形象。
铜川植物园位于铜川新区长丰北路与咸丰路交汇处,原为铜川市中心苗圃,占地188亩。2013年12月开工建设,最快将于今年国庆节开园。园内计划栽植57目89科500余种植物,除乔木、灌木、草本等植物外,还有睡莲、紫叶芦竹、香蒲等十多种水生植物。除了大量植物外,铜川植物园还建设了许多基础服务设施,例如廊亭、花坛、湖面、景观桥等,为前来观赏的市民提供最大的便利。同时,植物园里还将展示模拟的自然景象,也可进行国内外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植物的引种驯化和培育以及植物新品种的选育。铜川植物园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园林树种固碳释氧能力的估算,在园区植物配置时,因地制宜注重选择固碳释氧能力高的树种,把灌木与乔木合理搭配,以期将园林绿地固碳释氧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缓解城市及周边污染。建成后,铜川植物园将成为渭北地区重要的植物培植基地、生境展示实验基地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铜川城市转型、生态建设成效的具体体现,称为铜川建设休闲养生城市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铜川牡丹园,位于铜川市新区长虹南路中段,现已形成各类牡丹花百余种、10万余株的规模,成为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较大的牡丹繁殖和观赏基地。铜川牡丹园的牡丹花有八型:单瓣重瓣型、扁球圆球型、荷花葵花型、玫瑰绣球型。彩有八色,红黄兰白、黑绿紫粉等。另有芍药、月季6万余株。每逢春季盛开,满园争奇斗艳。
铜川书画院是铜川市唯一 政府设置全额拨款的书画事业单位,副县建制 ,隶属于铜川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是集书画研究、创作、展览、交流、收藏、公共教育为一体的学术机构。铜川书画院成立于1995年,位于铜川市新区正阳路(报告大厅后院)。铜川书画院内设:办公室、创研部、展览部。核准编制10人,现有有专职画家7人(张岗、赵清、吕冰、刘宁、罗小宝、洪铭、张海亮),其中国家一级美术师1人,国家二级美术师3人,国家三级美术师3人;管理人员2人,外聘书画家24人。首任院长刘根基,现任院长张岗。铜川书画院(铜川美术馆)职能 :积极开展书画艺术理论研究与创作活动,不断促进铜川书画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指导、开展各类书画艺术培训,培养书画艺术创作骨干人才;组织举办各类书画展览、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负责收藏、鉴定古今优秀书画作品,以及书画文献资料的整理;拓展公共美术教育,积极推进美术基础知识普及和提高大众审美素质;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有三个水池,儿童区,浅水区,深水区,潜水区挺干净的而且里面的救生员态度特别好,一直就在那里感觉挺安全真要有个危险也能及时出现救援,深水区没去。主要是为了带孩子去的...服务态度还是不错的,希望下次去的时候儿童区的水能变的干净点...还有更衣室里面的冲澡水直接是凉水,谁去了也不可能是为了专门洗澡去的,就是游完冲一下而已,弄成温水会好点。
药王山石刻丰富多彩,隋至明摩崖造像一处,佛龛二十三个,造像四十五尊。分别属于隋、唐、五代、宋、金、元、明作品。造像分浮雕、高浮雕及圆雕三种技法。大者高至丈余,小者矮不盈尺,雕工细腻,线条流畅,形神兼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药王山摩崖石刻造像,制作时代自北周唐、宋直至明清。药王山摩崖石刻造像,分布于山之东南隅东西长20多米的崖面上。现存7个洞窟、23个佛龛,共43尊造像。造像技法包括高浮雕、浮雕和圆雕制作时代自北周唐、宋直至明清。石窟造像中以第 2号窟的北周弥勒像最为精美,高 3.3米。唐代造像11尊,均属盛唐时期,其中第3号窟第5龛的菩萨像,造型颇佳,属药王山造像中的上品。中国北朝至明代的碑刻、造像及摩崖石雕群。在陕西省耀县城东2.5公里药王山上。山因唐代名医孙思邈隐居于此而得名。
神德寺遗址公园建设是2013年陕西铜川市耀州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大工程,将文物保护与佛教文化传承结合起来。神德寺塔位于耀州城北步寿原下的神德寺遗址,1956年8月6日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耀州城内最古老的建筑实物。据史料记载,神德寺是隋代安奉舍利的重要寺院,虽经几度变迁,但从唐代以后,神德寺塔就一直矗立于此。神德寺遗址公园建设工程西至石耀路,东至210国道,南至塔坡路,北至气象局,东西长约为503米,南北宽约为370米。
铜川市耀州区博物馆位于铜川市耀州区学古路耀州文庙内,其前身为1984年5月成立的耀县博物馆,后更名为耀州区博物馆,隶属于耀州区文化文物局。馆址所在地耀州文庙,创建于北宋嘉枯三年(1058年),为历代祭祀孔子的庙宇,现存大成殿、戟门、权星门、东西庑、耳房等古建筑,为二进院落。据史书记载,耀州文庙创建后,历经元末战乱,毁于兵赞,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建,成化十二年(1476年)大修,弘治五年(1492年)扩建,大成殿由原来的5间改为7间,规制增高,规模扩大。由于各代的多次维修,使其兼具了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成为渭北地区古代建筑的精品。1957年5月31日,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陕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类)”。
孙思邈纪念馆为药王山文化景区项目之一,是药王山文化景区的标志性建筑,位于药王山景区山门以西,处于药王山景区东西轴线的核心位置,将作为药王孙思邈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展示的重要窗口、旅游接待基地和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的重要举办地。孙思邈纪念馆为药王山文化景区项目之一,是药王山文化景区的标志性建筑,位于药王山景区山门以西,处于药王山景区东西轴线的核心位置,将作为药王孙思邈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展示的重要窗口、旅游接待基地和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的重要举办地。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45亩,总建筑面积约14500平方米,项目主体建设工期为6个月,预计总投资1.2亿元,项目依山就势,充分利用地形,形成地上两层、地下两层的台地式建筑(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都与规划道路相连接)。地面主馆面积约7000平方米,主要展览药王孙思邈的生平事迹、医药著作及学术贡献,以及我国中医药文化发展历程等。地下部分建筑面积约7500平方米(含两个阙),主要提供相关旅游配套服务。
药王山景区是以中华药文化和山水形胜为特色,集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健身及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山地型城郊风景游赏区,景区距衢州市区30公里,是紫微山国家森林公园、烂柯山——乌溪江风景名胜区的主景区之一。景区总面积10平方公里,由三老峰、药王居、马尾瀑、石林荟翠四景群及入口旅游服务中心组成。景区汇密林、清溪、深潭、飞瀑、绝峰、幽谷、仙洞、险道等自然景观于一体;奇峰绝立,幽谷生云,飞瀑流霞,顽石蕴秀,山环水抱,林木葱茏,百药丛生,峭壁崖间,古藤悬彩,天地复色,走兽观人;有特色景点、景观100多处。雄险奇秀幽的山水形胜,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这里生长着560种植物,国家一、二级保护树种10余种;野生果树近百种;中草药500余种,名贵药材20余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兽类12种,特别是野生猕猴有数百只之多,景区已驯养了猕猴30余只供游人观赏;还有珍稀保护禽类6种,观赏性鸟类20余种,蛇类10余种,两栖类、鱼类1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