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崖洞在山西省黎城县境内,位于太行山脉的中部,海拔多在1500-2000米,地壳相对运动产生的巨大能量,把这里的硬红石英砂岩、页岩层组成的山岳切出道道峡谷,峭壁连绵数十公里,拔地而起,直冲云霄。这种独特而壮观的地貌,与举世闻名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这里的山体和地形以及岩石的质地都比较适合攀岩运动。
八泉峡,位于山西长治壶关太行山大峡谷中段,也被称为“太行第一雄峡”,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与现代时尚于一体壮美峡谷。八泉峡的名字也有其来源,由于太行山大峡谷中的桥后山沟有八股泉水同出一地,自古以来民间就称之为“八道水”,加之峡谷中部又有两处泉群均为八个泉眼,三处泉水数量均为八,所以太行山大峡谷此处的景区被命名为“八泉峡”。峡谷内将北方山川的壮观和江南秀水的柔美完美融合:有重峦叠嶂的山峰、鬼斧神工的峭壁、千姿百态的山石、绿浪滔天的林海、潺潺流淌的泉水、清澈见底的池潭,景区内有门楼景观、峡谷景观、索道景观和步道景观四大游览区域,主要景点 36 处。
在山西省平顺县太行山地区,有一条举世闻名的挂壁公路——穽底挂壁公路,公路因位于东寺头乡穽底村而得名。穽底村的挂壁公路修建用时14年,比郭亮村修建了5年的挂壁公路多耗时九年,也比郭亮村挂壁公路长200米,全长1500米。对于挂壁公路来说,长度不是最重要的,最困难的是修建难度。穽底村挂壁公路的修建难度远远超过郭亮村挂壁公路,穽底村挂壁公路距山顶和沟底距离都有上百米,路途中人工开凿了49个天窗。走上挂壁公路,仿佛置身云端,上面远望不到天,下面脚触不到地面。站在崖顶,就可以将太行山美景尽收眼底。走在公路中,身子向前一挑,眼前就是万丈深渊。短短只有1500米的公路,却每走一段都有每一段的风景,人工开凿的天窗,不仅给相对封闭的公路提供了光线,还成了路上的一段独特景色。一段路一个天窗,又安全又惊险。穽底村挂壁公路的惊险程度,远远超过了郭亮村的挂壁公路。名气虽不大,但它也是静静等在太行山深处值得一看的地方。
黄崖洞在山西省黎城县境内,位于太行山脉的中部,海拔多在1500-2000米,地壳相对运动产生的巨大能量,把这里的硬红石英砂岩、页岩层组成的山岳切出道道峡谷,峭壁连绵数十公里,拔地而起,直冲云霄。这种独特而壮观的地貌,与举世闻名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这里的山体和地形以及岩石的质地都比较适合攀岩运动。
八泉峡,位于山西长治壶关太行山大峡谷中段,也被称为“太行第一雄峡”,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与现代时尚于一体壮美峡谷。八泉峡的名字也有其来源,由于太行山大峡谷中的桥后山沟有八股泉水同出一地,自古以来民间就称之为“八道水”,加之峡谷中部又有两处泉群均为八个泉眼,三处泉水数量均为八,所以太行山大峡谷此处的景区被命名为“八泉峡”。峡谷内将北方山川的壮观和江南秀水的柔美完美融合:有重峦叠嶂的山峰、鬼斧神工的峭壁、千姿百态的山石、绿浪滔天的林海、潺潺流淌的泉水、清澈见底的池潭,景区内有门楼景观、峡谷景观、索道景观和步道景观四大游览区域,主要景点 36 处。
在山西省平顺县太行山地区,有一条举世闻名的挂壁公路——穽底挂壁公路,公路因位于东寺头乡穽底村而得名。穽底村的挂壁公路修建用时14年,比郭亮村修建了5年的挂壁公路多耗时九年,也比郭亮村挂壁公路长200米,全长1500米。对于挂壁公路来说,长度不是最重要的,最困难的是修建难度。穽底村挂壁公路的修建难度远远超过郭亮村挂壁公路,穽底村挂壁公路距山顶和沟底距离都有上百米,路途中人工开凿了49个天窗。走上挂壁公路,仿佛置身云端,上面远望不到天,下面脚触不到地面。站在崖顶,就可以将太行山美景尽收眼底。走在公路中,身子向前一挑,眼前就是万丈深渊。短短只有1500米的公路,却每走一段都有每一段的风景,人工开凿的天窗,不仅给相对封闭的公路提供了光线,还成了路上的一段独特景色。一段路一个天窗,又安全又惊险。穽底村挂壁公路的惊险程度,远远超过了郭亮村的挂壁公路。名气虽不大,但它也是静静等在太行山深处值得一看的地方。
天台庵,天台庵是我国目前仅存的四座唐代木结构的古建筑之一,位于长治市平顺县东北25公里处的坛形孤山上,建于唐末天佑四年(907年),庵院的规模并不大,典型晚唐风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大修中发现部分题记,有迹象表明现存建筑可能建于五代后唐年间。天台庵,东傍山谷、西临漳水,坐北向南,占地面积970平方米,建筑面积90余平方米。院子的东部矗立着唐碑一通,由于数百年的风雨剥蚀,字迹已经风化,已无法再看清上面的文字。天台庵大殿规模不大,但结构简练,相交严实,没有繁杂装饰之感,这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点。天台庵大殿虽然具有很多后期修缮的痕迹,但其依然是我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古建筑的珍贵实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大云院,又名“大云寺”,为全国五处仅存之五代木构之一,位于平顺县城西北23公里处的北耽车乡实会村北龙耳山中,三面环山,南临漳水,林木茂密,僻静幽深。大云院座北向南,共为两进院落,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现存山门、天王殿、三佛殿(后殿)及前院东西厢房,均为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大佛殿为五代遗构,大佛殿内斗、枋、替木等构件上还保存部分五代彩绘,是中国古建筑中仅有。山墙是的五代壁画,上承晚唐风格,壁画施以蓝、绿、赭三色,墨线勾勒,与 敦煌 莫高窟晚唐壁画同出一格。斗栱、栱眼壁上彩画隐约可见,风格古朴,为寺观壁画与早期彩绘之珍品。结构上使用普柏枋为国内现存最早实例。
天脊山地处绵绵太行山腹地,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境内,景区总面积1419.1公顷,海拔1886米。宋代诗人苏轼曾赞誉其“上党从来天下脊”,因此也被称为“天之脊”,还素有“赛江南”的美称。天脊山荟萃了太行山水之精华,集奇、险、绝、秀、幽为一体,气候宜人,是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探险写生的理想去处。天脊山自然风景区的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山峰奇险独特,高耸天际,直入云霄。景区之中四季流水不断,各种瀑布溪泉遍布山谷之间,峰峦叠翠,植被繁多,绝壁、峡谷、清潭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龙门寺,位于平顺县城西北65公里的石城镇源头村北二里许的龙门山腰。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处山峦耸峙、峭壁悬崖,谷内夹石凸起,形如龙首,故曰龙门山。龙门寺,现存殿堂廊庑,布局严谨。中轴线三进院落,东西禅堂,经舍等各成一区。其中前院西配殿为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所建,三开间悬山式,殿内无柱,梁枋简洁规整,犹存唐风。五代木构建筑悬山式殿宇仅此一例。大雄宝殿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建,广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九脊顶,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斗拱与梁架结构在一起,共承屋顶负荷。殿顶琉璃脊兽,形制古老,色泽纯朴,为元代烧造。天王殿构造灵活,梁枋断面互不一致,显系金构,后殿三间,悬山式,元代形制,其他殿堂均为明清重建。集后唐、宋、金、元、明、清六代木构建筑于一寺,为中国现存文物中所仅见。寺内西配殿悬山式木构建筑中国仅此一处,堪称“中华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