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枫园,苏州古城中心庆元坊,为清代苏州知府吴云的私家花园,因园中亭馆雅洁,池石清幽,被誉为吴中著名的书斋庭园。主厅“听枫仙馆”居园之中心,南北各有庭院一区。南院花木茂盛,山石多姿,主要建筑有味道居、红叶亭(现名待霜亭)、适然亭等。北院有清池一弘,半亭林池花木映照。 北院有清池一弘,半亭林池花木映照。馆东昔为吴云书房“平斋”。其前叠山,循蹬道而上有"墨香阁",阁下层隐伏山中,上层突兀山巅。斋、阁自成院落,为全园精华所在。
燕园,位于江苏省常熟城内辛峰巷,为江南名园之一。初名为“蒋园”,始建于清台湾知府蒋元枢。清末光绪年间,园归教育家张鸿(隐南)所有。燕园分为三区。入门为一区,利用直横两廊以及其后的山石,造成园景隐约幽深。东折小园一方,有荷花池,“七十二石猴”假山。从绿转廊经小桥导入山南的童初仙隔。假山之东有高低错落之砖梯与修竹构成“诗境”,由此北入赏诗阁,再进为临水石船,名曰“天际归舟”。五芝堂后为第三区,是生活居住之处,亦用假山相隔。
听枫园,苏州古城中心庆元坊,为清代苏州知府吴云的私家花园,因园中亭馆雅洁,池石清幽,被誉为吴中著名的书斋庭园。主厅“听枫仙馆”居园之中心,南北各有庭院一区。南院花木茂盛,山石多姿,主要建筑有味道居、红叶亭(现名待霜亭)、适然亭等。北院有清池一弘,半亭林池花木映照。 北院有清池一弘,半亭林池花木映照。馆东昔为吴云书房“平斋”。其前叠山,循蹬道而上有"墨香阁",阁下层隐伏山中,上层突兀山巅。斋、阁自成院落,为全园精华所在。
燕园,位于江苏省常熟城内辛峰巷,为江南名园之一。初名为“蒋园”,始建于清台湾知府蒋元枢。清末光绪年间,园归教育家张鸿(隐南)所有。燕园分为三区。入门为一区,利用直横两廊以及其后的山石,造成园景隐约幽深。东折小园一方,有荷花池,“七十二石猴”假山。从绿转廊经小桥导入山南的童初仙隔。假山之东有高低错落之砖梯与修竹构成“诗境”,由此北入赏诗阁,再进为临水石船,名曰“天际归舟”。五芝堂后为第三区,是生活居住之处,亦用假山相隔。
常熟言子墓(今言墓第三座石坊,位于罗城前)。坊为三间冲天式,高4.65米,通宽9.68米。雍正六年(1728年),由苏松常道王澄慧筑围墙。
方塔园位于常熟古城东端,系在宋代古迹旧址上新建的古典园林,总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因园内有方塔而得名。方塔全名“崇教兴福寺塔”,四面九层,为古城常熟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南宋。方塔园建筑均为仿宋形制,既绚丽大气,皇家园林的文脉神韵,又采用江南园林曲折多变的手法,曲桥亭台、轩廊水榭、山石花木相得益彰。景区东北部设“碧水琴川”廉政文化主题公园,北部设常熟市碑刻博物馆、常熟名人馆。园外仿宋商肆林立,历经数年发展,已形成“仿宋一条街”,有常熟老城隍庙之称,是旅游、休闲、购物的佳处。
崇教兴福寺塔,位于常熟市古城区大东门方塔园内,原名崇教宝塔,俗称方塔。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是古城常熟标志性建筑之一,与园内的古井、古银杏并称“方塔三宝”。崇教兴福寺塔是历史文化名城常熟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目前江苏省内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座宋塔。崇教兴福寺塔因风水理论而建,属中国早期风水塔之列。园内另设有常熟碑刻博物馆、名人馆、“碧水琴川”廉政文化主题公园等。园外仿宋商肆林立,有“常熟老城隍庙”之美誉。
常熟博物馆,位于风光旖旎的古城虞山东麓先贤仲雍、言子墓旁。是一座集收藏、研究、陈列、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博物馆由七个展厅、文物库房、办公大楼及辅助用房等设施构成。馆内藏品以书画、陶瓷、玉器三大类为主,无论藏品数量及等级均在全国同级县市中名列前茅。
石梅园是新建仿古典式园林,位于虞山东南麓石梅古迹和白衣庵旧址,与梁昭明太子萧统读书台、现书台公园毗邻,是老干部活动场所。该园依山顺势,凿石通径,层楼迭阁,长廊明轩,屋内真山,流泉滴珠,居高临下,风光独绝。人工天然,两美相融,为离退休干部服务,得国内外游人赞赏,荣获“美中艺术交流中心”华盛顿特区颁发的全省唯一的奖牌。此园乃新时期虞地园林独创。关于石梅,有一个传说。相传汉代神仙黄初平游此,将梅核投于此处山坡石壁间,一夜成树。仙去梅空,后人遂刻七朵梅花于石壁间,而得名“石梅”。今石刻梅花已不存,唯有锡山顾光耀篆体“石某”两字刻于崖上,现仍清晰可见。附近的石梅街、石梅小学、石梅场都以此为名。
仲雍墓位于常熟市虞山东麓,墓坐西朝东。四周巨石嵯峨,古柏林立,整个墓区占地约2160平方米。是常熟有历史考证的最老古墓,距今约有3000余年,1956年10月18日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仲雍,又名虞仲,为殷末周族领袖古公旦父(周太王)次子,为避位与兄泰伯同奔南方(今无锡、常熟一带),并“断发纹身”,与民同耕,立为句吴,泰伯无子,由仲雍继位,成为吴君,殁后葬于常熟乌目山,乌目山因而改名为虞山。仲雍墓墓门在山麓下,为乾隆年间所建,刻“敕建先贤仲雍墓门”,其后为“清权祠”,专祀仲雍。第二道牌坊横额“南国友恭”,背刻“让国同心”。再上面的牌坊横额为“先贤虞仲墓”,背刻“至德齐光”,均建于乾隆年间。墓穴留有三块墓碑,居中者书“商逸民虞仲周公墓”,为明代遗物。
辛峰亭,位于常熟虞山东岭之巅,为虞山上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南宋嘉泰初,名“望湖亭”,后更名为“极目亭”。明初废。嘉靖年重建,取名“达观亭”,又废。万历间再重建,因地处城之西,取名“辛峰亭”。屡有修葺。现存亭形为重檐六面楼阁式,黄墙黛瓦,高耸于山岭之上,为虞山上著名景观。辛峰亭,屹立于虞山东岭之巅,居高临下,山下景色尽收眼底,自古以来为游人登虞山远眺揽胜佳绝处。并可观赏旷野落日的壮阔景象,“辛峰夕照”也是“虞山十八景”之一。
兴福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文物保护单位。南齐延兴至中兴年间初名“大悲寺”。梁大同五年(539年)大修并扩建,改名“福寿寺”,因寺在破龙涧旁,故又称“破山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禅堂、崇教兴福寺塔、华严塔、观音楼、救虎阁、空心亭、四高僧墓、伴竹阁、饱绿轩等。寺内古木参天,林荫夹道。兴福寺山门前有三株枫香树,如金刚守卫。门前破龙涧在大雨后,水势奔腾,回音隆隆。过涧上石桥,入山门、天王殿。三圣殿涧边对着山门有两根高大的石经幢,一古一新。到大殿,佛像后有高大的善财五十三参群塑。中轴线东有纪念兴福寺祖师的四高僧殿及藏经楼等。兴福寺已成为佛教徒礼拜的圣地和国内外游客青睐的名胜古迹。
翁同龢纪念馆,位于常熟古城区翁家巷门,翁同龢一生参与的重大政治活动,对中国近代史产生过深远影响。他力主变法维新,被康有为誉为“中国维新第一导师”。翁氏故居是一所保存比较完善、具有典型江南建筑风格的官僚住宅,翁同龢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其中主厅“彩衣堂”,有江南地区保存最好的明代包袱锦彩画,集雕、塑、绘于一体,内容丰富,艺术价值极高。
綵衣堂,位于翁同龢故居内,是江南地区保存最好的明代大厅,集雕、塑、绘于一体,内容丰富,艺术价值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