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寿宝塔,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县级市市区南山(今郑和公园内)之上。始建于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邑人林昂舍钱,法涧寺僧景休募众缘建造。明初郑和七下西洋,船队每次均驻泊长乐太平港等候季风,此塔既是郑和登临俯瞰太平港的瞭望塔,也是船队出入太平港的航标塔。塔高27.4米,七层八角,仿木楼阁式花岗岩石构。塔内为拱顶空心室,设曲尺形石阶。塔壁上浮雕莲花坐佛,塔基须弥座,转角刻大力士,八面环饰狮子、牡丹等石雕图案,檐角饰有斗拱。第二层西面檐下刻有"圣寿宝塔"匾额。
郑和公园,位于福州长乐市区中心的南山,公园主要是展现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属于文化性公园。公园主要看点有,建造于明成祖时期的三峰塔(圣寿宝塔)和天妃宫,还有解放后建造的郑和史迹陈列馆,藏有当年郑和下西洋时,亲手撰文的石碑,俗称“郑和碑”。公园历经宋元明数代营建,特别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待港候风期间,全面整建,亭、台、楼、阁、塔、寺等建筑众多,成为佛、道教者朝拜圣地。园内的三峰塔为中国名塔之一,是郑和下西洋船队出入太平港的航标塔。明永乐十年(1412年)郑和第四次出使西洋前在太平港候风时,为酬谢“海神天妃保佑”,奏请明成祖恩准在长乐南山塔东面的三峰塔寺旁,建造一座雄伟壮观的“天妃宫”,为船队官员祈报和谢神之处。
冰心文学馆,位于长乐市区,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配套建有67亩的冰心公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齐康设计。整体建筑以灰、白色为主要基调,丰富而不落俗套,朴素又不失大方,给人十分清新、典雅、悦目的感觉。馆内设有大型陈列——“冰心生平与创作成就展”,运用大量的照片和实物,生动展出冰心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来这里的参观者,面对着这丰富的展品,莫不肃然起敬。馆内还设有“冰心实物珍藏室”,珍藏着大量冰心的手稿、版本及其他的实物,是研究冰心的重要场所。
圣寿宝塔,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县级市市区南山(今郑和公园内)之上。始建于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邑人林昂舍钱,法涧寺僧景休募众缘建造。明初郑和七下西洋,船队每次均驻泊长乐太平港等候季风,此塔既是郑和登临俯瞰太平港的瞭望塔,也是船队出入太平港的航标塔。塔高27.4米,七层八角,仿木楼阁式花岗岩石构。塔内为拱顶空心室,设曲尺形石阶。塔壁上浮雕莲花坐佛,塔基须弥座,转角刻大力士,八面环饰狮子、牡丹等石雕图案,檐角饰有斗拱。第二层西面檐下刻有"圣寿宝塔"匾额。
郑和公园,位于福州长乐市区中心的南山,公园主要是展现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属于文化性公园。公园主要看点有,建造于明成祖时期的三峰塔(圣寿宝塔)和天妃宫,还有解放后建造的郑和史迹陈列馆,藏有当年郑和下西洋时,亲手撰文的石碑,俗称“郑和碑”。公园历经宋元明数代营建,特别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待港候风期间,全面整建,亭、台、楼、阁、塔、寺等建筑众多,成为佛、道教者朝拜圣地。园内的三峰塔为中国名塔之一,是郑和下西洋船队出入太平港的航标塔。明永乐十年(1412年)郑和第四次出使西洋前在太平港候风时,为酬谢“海神天妃保佑”,奏请明成祖恩准在长乐南山塔东面的三峰塔寺旁,建造一座雄伟壮观的“天妃宫”,为船队官员祈报和谢神之处。
冰心文学馆,位于长乐市区,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配套建有67亩的冰心公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齐康设计。整体建筑以灰、白色为主要基调,丰富而不落俗套,朴素又不失大方,给人十分清新、典雅、悦目的感觉。馆内设有大型陈列——“冰心生平与创作成就展”,运用大量的照片和实物,生动展出冰心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来这里的参观者,面对着这丰富的展品,莫不肃然起敬。馆内还设有“冰心实物珍藏室”,珍藏着大量冰心的手稿、版本及其他的实物,是研究冰心的重要场所。
冰心公园原名爱心公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中心地带,是宣传和研究冰心的中心,对外文学交流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园内种着绿茵茵的“马尼拉”草和数以百千计的奇花异木,一弯湖水像古代“大极”图案一般摆在公园的中央,在碧色参天的“马尼拉”草丛里用彩色钢砖铺着一条又一条的甬道,颇有曲径通幽的意境,甬道两旁间或灯柱,有石椅石桌。甬道的尽头有石砌仿古拱桥跨湖而过。
长山湖公园,位于长乐市区西南部的长山湖,公园在景观设计上充分利用其自然地理特点,体现长乐风土人情特色,并注入历史人文内涵。园中有亭、台、楼、桥、榭、瀑布、喷泉、下沉式广场、亲水平台、雕塑、灯光、摩崖石刻等建筑小品,突现长山湖风貌和特色,无处不显示出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美。湖中矗立着高12米的主雕“凤巢恋歌”,象征着海内处游子心向家乡回归故里的主题意境,长山湖岸边一百块天然石头上分别雕刻有66首历代名人赞美长乐山水秀丽的诗词以及34块长乐印章石刻。
长乐南山公园位于长乐市区的东南面,由南山、三台案山和体育场所组成,公园有福寿文化景区、悠然文化景区、园林文化景区、南山棋苑是景区等八个景区组成。公园依山就势,由两山分为两边,两山之上建筑分别有南山阁、南山鼓楼、棋苑、长乐游泳中心、九龙壁、经纬桥等等,各建筑均构形精美,别有匠心,新建步道、栈道以及配套设施等,也是游客爬山游玩、移情于山水,体会大自然风光的绝好地方。山顶还有健身休闲文化景区有网球场、小型足球场、门球场、篮球场,还有剑术、太极、扇舞、踺操、举重的石雕以及南山会所、第三道天人亭观景台等。
琴江村,位于福州闽江南岸,距长乐市区4公里、闽江口15公里,流经这一段的闽江宛如一把古琴,故名琴江,为古代控马江卫省城的重要港口。身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的琴江村,是福建省唯一的满族聚居村,全村村民都是满族人,每个人都会普通话、福州话和满族“旗下话”三种语言。走进琴江满族村,步入那三江口水师八卦城,宛如进入了迷宫的世界,特有满族文化,沉淀了琴江村近300多年的历史。曾经的官宅兵房,古朴民居建筑,无处不散发着来自异域民族的传奇经历。琴江村看点:水师旗营,毓麟宫,贾府,旗人街,将军楼,孝友坊。
九头马民居,位于鹤上镇岐阳村,建于清代,传说,曾有九匹天马在此神出鬼没,后经唐代高僧百丈禅师点化为九块灵石。九头马古民居历史悠久,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建筑群体,堪称福州地区清代传统民居建筑典范的古民居群落。如今,民居群比较大,但是开发的部分不多,内部还有老人住在里边。走进宅院,即使是不懂建筑艺术,也会华丽的天花藻井深深所吸引,浮雕上刻着民间古戏,民俗活动的场景,十分逗趣。九头马的石刻大多用于柱础,砖雕用于门楼亭、墙饰、窗格,泥塑用于墙头饰,壁画则广泛用于内墙壁。"九头马"的建筑艺术作品多采用象征、寓意、谐音等传统手法,给人祥瑞吉利的美好意念,如和合二仙"升平景象"、"吉庆有余"、福、禄、寿、喜。九头马建筑群坐北朝南,平面基本呈正方形,东西宽、南北深各120米,分5列。主体建筑22座,四周有6米高的围墙,开放十多个门洞,设有望楼、枪眼。5列间隔着防火墙、夹弄,有框门相通。
金刚腿是闽江胜景,传说金刚在此洗脚而得名。濒江陡伸的巨石,形似金刚脚穿靴子濯足江滨,腿下悬空部分长达26米,是闽江的天然航标。岩上有1921年福建省长李厚基所书"金刚腿"和著名海军宿将萨镇冰题的"金刚濯足"等刻字。金刚腿位于闽江下游福州长乐区航城的石龙山峭壁之下。它是一条从山麓一直伸到江面的花岗条岩,形如金刚天王的大腿,脚底穿靴,脚尖跷起,故被称为“金刚腿”,十分形象。金刚腿处于闽江江水和海水分界线上,这条“腿”两侧的水有咸淡之别,因此更为神奇。
蒲竺寺,位于长乐市猴屿乡浮岐村,原为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保福寺,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石像布局独具匠心,视山势的高峻、平缓,流泉的大小、流向,隙地面积等条件,因地制宜,精心安排,自然景观与人工布景和谐统一。走进蒲竺寺山门,尽览山中胜景,侧耳可听溪畔涧水潺潺,令人平心静气。后山被称为“五百罗汉山”,一条蜿蜒的登山石道直通山巅,沿道两侧供奉着数百尊罗汉石雕。几百尊青石罗汉的高度大小和真人差不多,尊尊精雕细琢,栩栩如生,有的在打禅,有的在传经,有的在凝思,有的在练拳,有的在干活,让人目不暇接。罗汉石像之间,还有虎、豹、狮、象等飞禽走兽的石雕像杂处其中。登上寺后山巅,一望无边的大海,尽收眼底。
长乐显应宫,位于福建长乐漳港仙岐海滨,建于宋绍兴八年(1138年),明弘治三年(1490年),后殿辟为“凤岐书院”。约于清光绪年间因巨大自然灾害而湮埋于地下,从此匿迹。1992年6月22日,偶然发现古宫遗址而整体出土。经百余年湮没,出土的五十余尊神像依然彩色亮丽,栩栩如生。一批陶瓷器皿也基本完好。古宫重光,祥瑞频现,有千百只彩蝶、蚱蜢、青蛙凑趣而来,与神像依恋,与游人亲昵。“蝴蝶宫”美名一时鹊起,朝觐观光者如潮。重建后的显应宫地广30亩。殿、堂、楼、坊,红瓦飞檐,鳞次栉比,蔚为壮观。地下宫泥彩塑群保持原祀奉序列。经史学家和文物专家研讨认为:“巡海大臣”原型即是郑和,是国内发现的最早的郑和塑像,与妈祖同殿并祀,也是国内唯一所见。
显应宫泥塑,位于中国福建省长乐市漳港镇仙岐村显应宫内,宋绍兴八年(1138)建显应宫,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被风沙淹没。一九九二年发现。出土有妈祖、巡海大神、大王等五组五十多尊明清时期泥塑,神态逼真,衣饰色彩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