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武古城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的突出部,濒临台湾海峡,亦称“莲岛”,是一处集滨海风光、历史文物、民俗风情、雕刻艺术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走进古城门,抚摸古城墙,与惠安女擦肩而过,有一种时空倒转的感觉;惠安石雕有“中华一绝”之美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誉为“中国八大最美海岸线”之一的崇武海岸,与半月湾、西沙湾和青山湾相连,形成顶级旅游度假胜地。
道教老君造像为中国最大的道教石雕,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主景区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道教尊他为教主,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老子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占有重要位置,影响十分深远。老君岩位于左峰罗山和武山之下,山不高而时见云雾缭绕,周围开旷辽阔,碧草如茵,风景十分宜人。北宋的石雕工艺十分发达,老君石雕造像便是这种精湛技艺的集中表现,并以其高超的雕刻艺术名闻遐迩。虽历经沧桑,仍为“千年不老人”,是全国现存最早的道教石雕像,也是中国最大的道教石刻,艺术成就极高,历史价值宝贵。
崇武古城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的突出部,濒临台湾海峡,亦称“莲岛”,是一处集滨海风光、历史文物、民俗风情、雕刻艺术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走进古城门,抚摸古城墙,与惠安女擦肩而过,有一种时空倒转的感觉;惠安石雕有“中华一绝”之美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誉为“中国八大最美海岸线”之一的崇武海岸,与半月湾、西沙湾和青山湾相连,形成顶级旅游度假胜地。
戴云山又名迎雪山,海拔1856米,雄奇险峻,气势磅礴,有“闽中屋脊”之称,是福建省境内的第五高峰,与台湾阿里山遥遥相望。也是戴云山脉的主峰,在福建泉州市德化县赤水镇戴云村。
道教老君造像为中国最大的道教石雕,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主景区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道教尊他为教主,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老子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占有重要位置,影响十分深远。老君岩位于左峰罗山和武山之下,山不高而时见云雾缭绕,周围开旷辽阔,碧草如茵,风景十分宜人。北宋的石雕工艺十分发达,老君石雕造像便是这种精湛技艺的集中表现,并以其高超的雕刻艺术名闻遐迩。虽历经沧桑,仍为“千年不老人”,是全国现存最早的道教石雕像,也是中国最大的道教石刻,艺术成就极高,历史价值宝贵。
泉州锦绣庄民间艺术园位于风景秀丽的国家5A级清源山风景区泉山路中段西侧,是海峡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对接的发展基地、福建省旅游发展重点项目、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占地30亩,总建筑2万多平方米,分布在园区周围的可停放大约200台的小车。环境优美,交通便捷,与老君岩、泉州西湖、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博物馆相邻,是泉州旅游文化观光精品线路上的明珠。锦绣庄民间艺术园,立足闽南民间传统文化,展现闽台一衣带水的文化血脉,集闽台工艺美术品展示、闽台民俗风情表演、古玩投资、收藏、鉴赏,闽台特色餐饮、休闲、购物、会议等为一体。遵循传统与时尚、动态展示与静态展示、闽台人文与风俗相结合的理念,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的旅游文化体验。锦绣庄融合了福建省的“五南文化”南工艺、南戏、南建筑、南音、南少林,构成了泉州独具特色的“五南”文化。
清源洞 ,亦名纯阳洞,是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山海大观"意境区内的主要景点之一。清源洞位于清源山顶峰,系清源山三十六岩洞之首,十人称之为"第一洞天"。进山门顺石阶而上左侧立有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068年)纪德碑一方,上刻:"泉山之句载于汉书,故以名州清源是也。四方宾客,本州士庶,乐慕名胜,游览不绝……清源洞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有观空楼、佛祖殿,裴仙祠等建筑。相传南宋绍兴年间,有裴道人因追赶一条伤害生灵的巨蟒到此,见巨蟒遁入洞中,遂覆以石,坐化于洞口,使巨蟒不能复出为祸,故此洞又名"裴仙洞"。洞顶岩石,山藤攀挂,古色苍然。洞顶原建?quot;千峰紫翠亭",现只留下"蜕岩",羽化登仙","有仙则名"等历代石刻数方。在清源洞的长方形台地原址上,1998年重建了裴仙祠,观音殿和文昌阁。
弥陀岩,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清源山左峰山腰“一啸台”上。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依石壁建仿木构石室,面宽5.6公尺,门额刻“阿弥陀佛”。室后壁岩面浮雕阿弥陀佛立像,高5公尺,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岩外有“一线天”、“云台”、“连心石”、“泉窟观瀑”、“泓一法师舍利塔”等景观。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依石壁建仿木构石室,面宽5.6公尺,门额刻“阿弥陀佛”。室后壁岩面浮雕阿弥陀佛立像,高5公尺,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岩外有“一线天”、“云台”、“连心石”、“泉窟观瀑”、“泓一法师舍利塔”等景观。弥陀岩是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幽谷梵音”意境区内的主要景点之一。1961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座落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区西北侧,是一座反映中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博物馆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也是研究大陆与台湾关系史特别是闽台关系史的重要学术机构。博物馆共分为四层,展厅总面积7355平方米。二楼的基本陈列《闽台缘》和三楼的专题展《乡土闽台》,一楼还设有国际学术报告厅、临时展厅、库房等。四楼为信息中心和办公场所。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采用“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四道斜阶斜穿屋面,每道斜阶有108个台阶,可以直通馆顶的观景天台,纵览泉州市区全景。整座建筑充分利用红砖、白石,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一座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完美结合的闽台建筑典范,该馆的中庭、走廊、客厅回廊等公共建筑都是采用闽南出砖入石的装饰技术。
泉州博物馆位于清源山下的西湖公园北侧,是一座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所在地,占地面积80余亩,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举办有“泉州历史文化”、“泉州南音,戏曲艺术”等基本陈列、以及“泉州古代书法”、“泉州民间收藏”等展览。泉州博物馆不仅是泉州古港文明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再现,而且是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旅游休闲的理想场所,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民终生教育场所。
西湖公园,位于泉州市区西北部,紧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清源山。因风景优美、治理效果良好而荣获国际、国内多项大奖。园内碧波浩淼、绿树成荫,景点建筑极具闽南地方特色,尤其是核心景区的刺桐阁,更是以其典雅古朴造型、恢宏博大体量统领全园,成为公园的标志性建筑。公园环境优美、生态和谐,植物品种达300多种,并辟有“国际友谊林”、“义务植树林”等十三片纪念林。环境改善引来众多鸟类来此繁衍生息,据专家考证,园内现有鸟类三十几种,尤以白鹭、池鹭、夜鹭、苍鹭为多。
泉州崇福寺位于鲤城区崇福路,初名千佛庵,后改名崇胜寺、洪钟寺、崇福寺,与开元寺、承天寺并称为泉州三大丛林,1982年被福建省政府定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崇福寺是泉州少林寺废后传授少林武功的又一寺院。重修后大雄宝殿的风格保持明代规制,有应庚塔、千人鼎、大洪钟崇福寺“镇山三宝”。大洪钟,铸于明初,声音宏亮,“崇福晚钟”为泉州八景之一。崇福寺坐西向东,方圆约15亩,现存大殿及后殿,系清末重修,重修后大雄宝殿的风格保持明代规制。1996~2001 年重建。寺分三进,规制风格独特。殿堂巍峨宏敞,檐角高翘,斗拱宏大,画栋雕梁,魁伟堂皇,在古代木结构建筑中,可称精致罕见。前进为天王殿,奉祀弥勒佛,旁有四天王,高约两丈,雄伟魁悟;前殿左侧为钟楼善庆楼,右侧为鼓楼福禄阁。中进是大雄宝殿,面宽5间、进深6间,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混合木构架,部分保留宋制,殿前有4根明代八角形石雕龙柱,殿内供奉释迦、药师和弥陀。大殿横匾“戒香普薰”,乃弘一大师墨宝(《泉州人名录·弘一法师)。后进是观音殿,供奉千手观音。此外还有藏经楼、祖师堂,法堂、报恩堂、五观堂、凉亭等。
南少林寺,即泉州少林寺,全称镇国东禅寺,俗称南少林,是相对于河南的少林寺而言,相传是中国南方武术之发源地,位于泉州清源山东麓,相传为曾救唐王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闽所建。从唐代到清代,泉州少林寺历经三兴三废,到了1992年10月,泉州南少林寺才又重建,所以其实现在看到的南少林寺文化底蕴不足,因为建筑物都是新建的。但是这里绝不辜负你对武打片里面少林寺的期待,它的建筑气势磅薄。经过山门后,首先看到的是天王殿,然后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雄宝殿、观音阁及藏经阁,左右有罗汉堂、达摩堂、执事馆、祖堂等。山门口还有演武堂,是进行武术表演的地方。另外,还有个少林寺文化广场。寺院结构随着山体层层递进,两边的廊庑上雕刻着使用各种拳法棍法的武僧。观音阁里面的观音造型也是这里的一大看点,她是由两块非洲菠萝格红木雕刻而成的,高达12米。如果遇见武僧练习,那就更值得一看了。
泉州中山公园位于泉州市区北门威远楼北面的中山公园,原址为清代督署,占地102亩,是集休闲、健身、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目前公园占地102亩,分为四个区:东片绿化文化购物区、南片健身活动区、西片球类活动区、北片榕荫幽居区。园正中有石狮一尊,石狮后为纪念碑群:有辛亥革命七十二烈士纪念碑、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纪念碑群周围为广场,植有20多株古榕树,景点有“飞凤落池”、“拱胜楼”、“六角亭”,周围辟有迂回小道,道旁植凤凰木,还有一座标志性的“孙中山纪念铜像”,毅然站立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