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的钱学森图书馆,于2011年12月11日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之际建成对外开放。图书馆总用地面积9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188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陈展面积约3000余平方米。馆内基本展览分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科学技术前沿的开拓者、人民科学家风范和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四个部分。2014年2月21日,钱学森图书馆获评2012-2013年度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单位。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武康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原名福开森路(Route Ferguson),以美国传教士约翰·福开森命名,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沿线有优秀历史建筑总计14处,保留历史建筑37处。武康路长1183米,宽12米到16米,整条路呈弧线、大致为南北走向,北起华山路,可见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丁香花园,南至淮海中路接天平路、余庆路,与宋庆龄故居相望。梧桐婆娑的武康路上,有分量的名人故居“密度”较高,有约30处的名人旧居。沿线西班牙式、法国文艺复兴式等风格的建筑极富特色,是上海中心城区最具欧陆风情街区之一。 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最后,王佳芝放走了易先生,并叫了辆黄包车,说:“到福开森路去!”。福开森路即是现今的武康路,唐绍仪旧居,巴金旧居,密丹公寓,周作民旧居,黄兴旧居,周旋旧居等等,一条马路见证了无数商海大鳄及沪上名人的跌宕起伏。
余庆路,是上海市徐汇区的一条街道,南北走向,北起淮海中路,南至衡山路,长768米,宽15米到16米。余庆路原名爱棠路(Route Edan),1920年代初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以曾任法国驻沪领事爱棠命名。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后改名余庆路。
坐落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的钱学森图书馆,于2011年12月11日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之际建成对外开放。图书馆总用地面积9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188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陈展面积约3000余平方米。馆内基本展览分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科学技术前沿的开拓者、人民科学家风范和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四个部分。2014年2月21日,钱学森图书馆获评2012-2013年度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单位。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武康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原名福开森路(Route Ferguson),以美国传教士约翰·福开森命名,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沿线有优秀历史建筑总计14处,保留历史建筑37处。武康路长1183米,宽12米到16米,整条路呈弧线、大致为南北走向,北起华山路,可见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丁香花园,南至淮海中路接天平路、余庆路,与宋庆龄故居相望。梧桐婆娑的武康路上,有分量的名人故居“密度”较高,有约30处的名人旧居。沿线西班牙式、法国文艺复兴式等风格的建筑极富特色,是上海中心城区最具欧陆风情街区之一。 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最后,王佳芝放走了易先生,并叫了辆黄包车,说:“到福开森路去!”。福开森路即是现今的武康路,唐绍仪旧居,巴金旧居,密丹公寓,周作民旧居,黄兴旧居,周旋旧居等等,一条马路见证了无数商海大鳄及沪上名人的跌宕起伏。
余庆路,是上海市徐汇区的一条街道,南北走向,北起淮海中路,南至衡山路,长768米,宽15米到16米。余庆路原名爱棠路(Route Edan),1920年代初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以曾任法国驻沪领事爱棠命名。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后改名余庆路。
武康大楼,原名诺曼底公寓,又称东美特公寓,位于上海徐汇区淮海中路1842-1858号。大楼始建于1924年,由万国储蓄会出资兴建,由旅居上海的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一些文化演艺界名流均入住过这里,包括赵丹、王人美、秦怡、孙道临、郑君里等。大楼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为法国文艺复兴式风格。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有限,大楼底层采用骑楼样式,将店面橱窗向内收缩,留出人行道空间。
上海宋庆龄故居,位于淮海中路1843号,这里是宋庆龄生前生活和从事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从1948年起成为宋庆龄在上海的寓所。整个院落占地面积4330平方米,四周樟树环绕,终年葱茏苍翠,环境优雅宁静。白色的假三层主楼修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初期,是砖木结构的西式建筑,底层为客厅、餐厅、书房,二楼是宋庆龄的卧室、办公室和保姆李燕娥的卧室,故居的陈设仍然保持着她生前的原样。
“武康庭”(FERGUSON LANE) 位于徐汇区武康路374与376号,坐落于静谧的昔日法租界区,2010世博会此地定点接待游客。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由香港董氏慈善基金会和上海交通大学(创始于1896年)联合创办,设立于交大新中院。楼高二层,西式建筑,内有天井,是学校早期学生宿舍。展厅面积600平方米,内有中国航运史馆和董浩云陈列室,将作永久陈列。中国航运史馆通过大量的图片、文献资料和实物模型及航海贸易物品,概括反映了中国古代自新石器时期以来的舟船及航运历史。董浩云陈列室用生动的照片、资料、实物和逼真的场景,浓缩了“世界七大船王”之一的董浩云传奇的一生,在这个期盼“四海一家”的跨国企业家身上,拥有不变的的中国心。
徐家汇天主堂,位于徐汇区蒲西路156号,是上海天主教三自爱国会所在地。徐家汇天主教堂是中国著名的天主教堂,为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正式的名称为“圣母为天主之母之堂”。徐家汇天主堂始建于清光绪22年(公元1896年),法国中世纪样式。大堂顶部两侧是哥特式钟楼和尖顶,高50米。大堂内圣母抱小耶稣像是1919年由巴黎制成后运抵上海的。教堂现已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堂内有苏州产金山石雕凿的64根植柱,每根又有10根小圆柱组合而成。地坪铺方砖,中间一条通道则铺花磁砖。门窗都是哥特尖拱式,嵌彩色玻璃,镶成图案和神像。有祭台19座,中间大祭台是1919年复活节从巴黎运来,有较高的宗教艺术价值。徐家汇天主教堂可容纳三千多名教徒进行活动,该堂区现有教友数万名,堂侧有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府,修女院。每天清晨有多台弥撒,逢星期日及教内重要节日,教友济济一堂,仪式盛大。
巴金故居,位于徐汇区武康路上,林荫之下的铁皮大门显得格外低调,豪不起眼。一代文豪巴金先生与家人就在这里居住了四十多年,而巴老的小说《团员》、散文集《倾吐不尽的感情》、翻译作品《往事与随想》以及著名的《随想录》等文学著作就是在这里完成的。故居由一栋三层的主楼和两栋小辅楼组成,楼旁有一片花园。主楼始建于1923年,曾为苏联商务代表处, 1955年巴金与家人一同迁入这里定居。如今楼内的客厅、餐厅、书房等均已按巴金生前的布置而还原,花园里种满了各种植物,其中有不少是以前巴老亲手栽植的。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位于上海市,现在有5个校区,分别为:徐汇校区、七宝校区、卢湾校区、长宁校区和闵行校区。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移转租界,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这种校区的不动性无疑是一笔极其丰厚的历史遗产,正是由于这种空间的不动性,使得上海交大的文化历史传统得以不间断的演绎和积累,使得我们得以时时领受到旧有建筑默然传达的历史信息,使得后来的学子得以直观地感悟到交大之所以是交大的独到的精神所在。
周作民旧居,建于1930年,是一栋西班牙式建筑,混合结构假四层,坐北朝南,南立面中央底层有12扇落地长窗,二层为圆弧形大阳台,红筒瓦缓坡屋面,开拱顶老虎窗,水泥拉毛外墙。现为一家知名餐厅。
衡山公园前身系1925年法租界公董局在此辟建的内部花园。1926年5月,工程完成并对外国人开放。因公园坐落在贝当路(今衡山路)上,故定名为贝当公园。1963年改名为衡山公园。1965年起,因建设工程需要,停止对外开放。1987年4月10日恢复开放 ,并对公园进行了适当调整。衡山公园园内绿化基本保持原有布局,三株百年香樟,两株在大门西面,一株在园东侧树丛中。公园中央有千余平方米的大草坪,高大的乔木与大块草坪、灌木、花卉组成各色景观。适合游玩,散步。椭圆形大花坛:在园门内有一椭圆形大花坛,既是园中一景,又起到全园障景作用。花坛内种植各色时令花卉,花坛后面是层次分明的花灌木、珊瑚树和高大的水杉作为背景;两侧植有数株桂花加以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