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又称“匡庐”,位于江西省北部的九江市庐山区内,在九江县以南,星子县以西。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现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主要风景名胜有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芦林湖、东林寺等。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森林覆盖率达76.6%。
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西南部,地跨武宁、永修两县。湖岛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有“水中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有被誉为养生之泉、长寿之源的原生态富矿温泉。云居山自古有“云岭甲江右,名高四百州”的美誉,主峰海拨969米。山顶莲花城内的真如禅寺历史悠久,迄今1200多年,是中国佛教曹洞宗发祥地,新中国佛教协会迄今五任会长就有四任源出于此,所以它又被誉为“新中国佛教领袖的摇篮”。
东浒寨风景区位于修水县征村乡潭坑村境内,因附近有两座山如钟似鼓的山而得名,钟鼓钟鼓,东浒东浒,因钟鼓与当地方言东浒相似,所以当地老百姓口口相传,“钟鼓寨”也就变成了“东浒寨”。飞拉达是意大利文(Via Ferrata,意为岩壁探险或铁道式攀登)的音译,早在一千三百年前就有药农来此寻访,古人为采“石斛”,不惜绳系腰间、攀岩走壁,而今景区从法国引进飞拉达项目,为游人凌空绝壁探访“铁皮石斛”(九大仙草之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场所。
庐山又称“匡庐”,位于江西省北部的九江市庐山区内,在九江县以南,星子县以西。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现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主要风景名胜有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芦林湖、东林寺等。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森林覆盖率达76.6%。
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西南部,地跨武宁、永修两县。湖岛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有“水中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有被誉为养生之泉、长寿之源的原生态富矿温泉。云居山自古有“云岭甲江右,名高四百州”的美誉,主峰海拨969米。山顶莲花城内的真如禅寺历史悠久,迄今1200多年,是中国佛教曹洞宗发祥地,新中国佛教协会迄今五任会长就有四任源出于此,所以它又被誉为“新中国佛教领袖的摇篮”。
东浒寨风景区位于修水县征村乡潭坑村境内,因附近有两座山如钟似鼓的山而得名,钟鼓钟鼓,东浒东浒,因钟鼓与当地方言东浒相似,所以当地老百姓口口相传,“钟鼓寨”也就变成了“东浒寨”。飞拉达是意大利文(Via Ferrata,意为岩壁探险或铁道式攀登)的音译,早在一千三百年前就有药农来此寻访,古人为采“石斛”,不惜绳系腰间、攀岩走壁,而今景区从法国引进飞拉达项目,为游人凌空绝壁探访“铁皮石斛”(九大仙草之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场所。
石门涧,位于位于庐山中西部,天池峰与铁船峰之间,景区面积六千余亩、景观百余处。集“雄、险、奇、秀”于一体,是一座地质变化、生物进化、自然造化、历史文化的综合大观园,有“匡庐绝胜”、“山水绝胜”之美誉。古誉庐山第一景。两峰并峙如门,瀑自两峰间奔涌而出,发出巨大轰响。峡谷长1.2千米,谷底海拔标高400~800米,两岸陡峭壁立峭岩如削。石门涧瀑布在西线的最尽头,庐山十瀑之一。自上而下有阶盆结构残留,阶盆口如石门,盆内开阔,巨石满布。主要景观有铁船峰、铁壁崖、狮子崖、百丈梯、千佛峰、瀑布、文竹精舍、寿碑园、情人园、龙虎斗、“石门衔日”等。
石钟山 ,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城区,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长江下游沿线上的主要景点之一 。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面积0.2平方公里。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他撰写的《石钟山记》闻名天下,与石钟山相得益彰。石钟山,实际上不是一座山,而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面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击,响声如洪钟,故皆名为“石钟山”。两山分据南北,相隔不到1000米。南面一座濒临鄱阳湖,称上钟山;北面一座濒临长江,称下钟山,两山合称“双钟山”。石钟山傲然屹立于长江之岸,鄱阳湖之滨,风景雄奇秀丽。它犹如一把铁锁挂在湖口县门前,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军事要塞。
鞋山,位于九江市湖口县石钟山南侧九公里的鄱阳湖中,与长江的交汇处,是从南至北百余里湖面的唯一大岛。大孤山一头高一头低,远望似一只巨鞋浮于碧波之中,故又称“鞋山”鞋山周围碧波滔滔,三面绝壁,仅西北一角,可以泊船登临岛上,西望庐山群峰叠翠,北眺石钟小巧玲珑。岛上绿树葱茏,远处湖水涌浪,烟波帆影,一片天高水阔的世界。山上劲松挺拔,绿树葱郁,林中点缀着一座美丽的古代建筑——天花宫,殿宇雄伟,塑像辉煌,平日晨钟幕鼓,梵乐声声,令人飘飘欲仙。登山四顾,茫茫鄱湖云水和西面庐山秀色,悉在眼下。明代陈云德有诗赞道:“谁削青芙蓉,独插彭湖里。平分五老云,远挹九江水。日月共吞吐,烟霞互流徒。大力障狂澜,与天相终始。”
碧龙潭,位于江西九江市庐山小天池东北面,以25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和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相融成,是庐山自然风光中的精华。号称庐山“第一潭”,俗有“到了碧龙潭,不愿把家还”之说。景区拥有全长2000余米的山谷,自然景点30多处,风景奇特,原始、幽静、群峰峥嵘,峭壁悬崖,云雾飘渺,水清甜爽,山绿诱人,石怪有形,双瀑似蛟龙出岫,潭中二龙戏珠。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碧龙潭鲜为人知,1930年近代著名大诗人陈三立在遭到晚清政府革职后,诗人广游庐山,借自然山水遁世遣闷,就在诗人垂暮之年发现了这个尚未被人开发的佳景,陈三立遍游庐山诸胜之后,在此立碑刻《听瀑亭记》赞叹:“疑山南三叠泉,青玉峡诸胜,莫能轩轾也。”
三叠泉风景区位于江西省著名风景区庐山风景区东南九叠谷,经环庐山旅游公路可达,距九江市26公里。总面积16.5平方公里,山峰高峻,峡谷幽深。三叠泉又名三级泉、水帘泉,古人称“匡庐瀑布,首推三叠”,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故名;势如奔马,声若洪钟,总落差155米。有趣的是,历史上,三叠泉曾长期未被发现,隐居在它上源屏风叠的李白和在它下游白鹿洞讲学的朱熹都不知咫尺之地有此胜境。直到南宋绍熙辛亥年(公元1191年),三叠泉才被人发现,渐渐赢得庐山第一景观的美誉。自此往后,各代诗家名流皆竞相前来观赏,并留下诸多名篇佳作。
九江长江大桥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和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之间的宽阔的长江水面上,由1973年12月由国家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勘察设计,于1993年1月16日建成通车。九江长江大桥是中国90年代中期长江上规模最大的公路、铁路两用桥梁,是中国铁路南北通道京九线、合九线和中国公路南北干线G105国道跨越长江的重要桥梁。九江长江大桥的建成,是继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之后,中国建桥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大桥全长7675米。九江长江大桥是中国在长江上建造的第八座大桥,在芜湖长江大桥2000年通车前,九江长江大桥一直是中国最长、工程量最大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九江长江大桥于1993年1月16日建成,是105国道、京九铁路、合九铁路的“天堑通途”,为双层双线铁路、公路两用桥。
海会寺,位于庐山南麓,位于五老峰下,在海会庵的故址上建立的,是庐山五大丛林之一。庵背靠五老峰,面临鄱阳湖,庵名“海会”,取百川汇海之意。抗战胜利后,海会寺得到修复,但规模及气势大不如前。建国以后,这一带又建起了不少楼房,先是“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庐山分校”的校舍,后为九江师范学校校址。如今,这里成了人们旅游、休养的胜地。海会寺最著名的三层藏经阁珍藏着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的《妙法莲花经》50页,高丽国使节赠送的“第一名寺”横匾,心月和尚手携五百罗汉图拓本《图像金刚般若波罗茶经》、《普贤行愿品》、《海印老人年谱》,以及旧存木质经板1600多块,计26部……该寺还有普超法师血写的《华严经》81卷。这部血经现藏在庐山博物馆。
锁江楼,位于九江市区的长江边上,如要乘船进入九江水域时,锁江楼的宝塔(文峰塔)就会映入眼帘,因此,锁江楼就成为了九江的象征。塔高35米,造就七层,六面锥状,青砖砌身,石凿拱顶,宛如撑天大柱突兀江畔。是为浔阳十景之一。此处原系一回龙矶,江岸突起跃出江面30余米,流水至此漩转激湍,常有行船在此处遭难。
浔阳楼,江南十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滨江东路,紧靠长江之滨。因九江古称浔阳而得名,初为民间酒楼,至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是溶名楼、名著、名酒为一体的景点。浔阳楼之名最早见之于唐代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韦应物的诗中。随后,白居易在《题浔阳楼》诗中又描写了它周围的景色,而真正使浔阳楼出名的是古典名著《水浒传》。小说中的宋江题反诗、李逵劫法场等故事使浔阳楼名噪天下。现在的浔阳楼,为1987年由九江市人民政府重建。总体占地2000平方米。主楼占地300平方米,高21米,外三层内四层,九脊层顶,龙檐飞翔,瓦朱栏,四面回廊,古朴凝重,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