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恂故居位于商丘古城里,是商丘本地最有名的历史人物,也是当地著名的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他是万历、天启、崇祯年间的户部尚书,也是典型的东林党人,曾经提拔过著名的左光斗、杨涟。他本身不是特别有名,而是有了一个历史留名的儿子――侯方域,它是晚明著名的才子,他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被著名的戏曲家孔尚任写成了《桃花扇》。这里主要有侯方域的壮悔堂、李香君住过的翡翠楼等,建筑还是有一番特色。是一座古老的明末建筑,在商丘古城中心大道中山大街的一座建筑,有堂楼,东西厢房等等,雕梁画栋,一座漂亮并充满着汉族建筑高超艺术的庭院。
商丘古城中心大道中山大街的一座建筑,有堂楼,东西厢房等等,雕梁画栋,一座漂亮并充满着汉族建筑高超艺术的庭院,适宜休闲散步观赏。建议游玩2个小时左右。
温带季风性气候,商丘古城内少数几个保留得比较好的古迹,四季皆宜出游。
应天府书院又称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史载“州郡置学始于此”。 应天府书院前身为睢阳书院,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改升应天书院为府学,称为“应天府书院”,并正式赐额“应天府书院”。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应天书院又称为“南京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同时也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座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北宋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府书院设立于繁华闹市之中,人才辈出。随着晏殊、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
崇圣殿、大成殿、前讲堂、书院大门、御书楼、状元桥、教官宅、明伦堂、廊房等;建议游玩2个小时左右。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唐朝覆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分裂时期,官学遭受破坏、庠序失教,中原地区开始出现一批私人创办书院,应天府书院由此而生,四季皆宜出游。
座落在商丘古城南门外,是为了纪念“安史之乱”中为保卫睢阳而殉难的英雄张巡所建。这座大殿建于1990年,占地4.07万平方米,南北长370米,东西宽100米,自南向北依次为广场区、建筑区和墓葬园林区三部分,整个建筑气势恢宏,大气磅礴,是中原地区最大的仿唐式建筑。背景:张巡(709——757年),河南人,玄宗开元末年中进士第三名,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月,安史叛军13万由尹子奇率领攻打睢阳城,当时的睢阳城是南北交通要塞,军事咽喉之地,叛军企图踏平睢阳,夺取江淮富庶之地,在这危急存亡关键时刻,张巡挺力而出,率领仅有的6800名将士抵抗13万叛军,展开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睢阳保卫城。最后虽然由于众寡悬殊,粮尽援绝而失败,但它却有力地遏止了叛军南下,保住了大唐半壁江山和江淮丰厚的财源,为大唐王朝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物质保障。唐朝大诗人韩愈在评价睢阳保卫战时就说“无睢阳即无江淮,无睢阳即无大唐”,可见其重要性,文天祥的一句“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的诗句更是留传千古。
张巡坚守睢阳有功,他死后,朝廷诏赠他为杨州大都督。宋朝大观(1107——1110年)年间,赐爵侯,谥忠烈。张巡、许远历来受人崇敬,自唐代以来,睢阳人民多次建庙、祠纪念二人的功绩。江浙及台湾就有张巡的崇拜者700多万人,张巡庙1千多座;建议游玩2个小时左右。
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皆宜出游。
今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为古城堡式建筑,城池外圆内方,形似铜钱。砖城墙周长7.25华里,城门为拱卷门。城内的地势为龟背形,俯瞰全城如棋盘状。城内建筑多为走马门楼、五门相照的四合院建筑群。根据五行相克相生的理论,为防金木相克,东西两门相错。东门偏南,西门偏北,错开一条街,出现了与南北轴线分别相交的两个隅首。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城内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几位侍郎、巡抚、御史、总兵、著名文人。宽阔的护城河碧波荡漾,环绕全城。水下叠压着汉朝与唐朝的睢阳古城、宋朝的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旧址。由于归德古城的城墙和城门保存地较为完整,在全国已成为少有的古城之一。
归德古城建成于明朝正德年间。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一体的大型古城遗址。城门保存很好,城内还有文庙、壮悔堂,城边有应天书院、八关斋等, 城旁边就是商丘博物馆,还有燧皇陵。南门外的南湖风景很美,适宜出游。建议游玩3个小时左右。
温带季风性气候,无法磨灭古都在历史上的突出贡献,走在古城的各个角落,品味历史文化之时,当地的特色美食也是让人赞口不绝,四季皆宜出游。
该目的地下符合搜索条件的游记还未有,要不要成为第一人?!写游记>>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