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是中国首个全景式展现商代文明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遗址的核心展示区。作为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以甲骨文、青铜器和宏大的都城遗迹闻名于世,将中国信史向前推进了约1000年,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310。新馆亮点:展陈丰富:展出青铜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其中四分之三为首次亮相,包括商王陵出土的马车、亚长墓随葬器物等重磅展品10。主题多元:设有3个基本陈列(商代史、甲骨学、考古史)和4个专题展览(如“王畿与四方”),结合沉浸式数字展,全方位解析商代城市、礼乐、文字及手工业的辉煌成就810。建筑特色:由何镜堂院士设计,融合《诗经·商颂》意境,以青铜色与绿野草台为基调,被称为“中华文明圣殿”810。
殷墟博物馆必看展品推荐“司母戊鼎”仿制品:虽为复制品,但还原了商代最大青铜礼器的震撼尺寸1。花园庄东地H3甲骨窖藏:110余片甲骨首次集中展出,记录商代占卜与日常生活10。商代马车:23辆马车实物展示,再现“车辚辚马萧萧”的战争与出行场景10。亚长墓文物:通过多学科研究还原商代将军的戎马生涯,展品包括兵器、玉器等10。
安阳小南海风景名胜区,位于安阳市区西南25公里安阳县善应镇一带。小南海水库主体区,湖光山色,百泉泻流,古迹星罗,是其主要特色。景区东至北善应村,西至杨家坪,南至小南海水库主体区,北至黑玉村,约8平方公里。古时候,这条峡谷水势浩大,潭面辽阔,且地处古邺城之南,故称小南海。在小南海风景名胜区西侧白玉山谷,唐代建道观,元代以后称长春观。安阳长春观由东至西有山门、道观戏楼、小广场、玉泉圣水、灵官殿、财神殿、观音殿、邱祖洞、玉皇殿以及两侧的三霄殿、三清殿等,殿宇雄伟,井洞幽雅。
小南海南侧牛头山北麓,南海古庙座落于山水之间。古庙始建于唐,是道教胜地。由西至东依次为山门、灵官殿、佛殿、碧霞祠、圣人阁、道房,一字排开,楼阁雄秀。青砖灰瓦,道房古朴。柏林凝翠,花红卉青,道院清幽。圣人阁平面方形,面阔进深3间,房架由28根木柱承托,檐部斗拱密布,角檐翘挑凌空欲飞,黄绿琉璃瓦盖顶,金碧辉煌,下层有木梯可通上层,阁上供孔子像。碧霞祠面阔3间,上下2层,高10米,悬山顶式,顶盖绿琉璃瓦,沿石梯登上,远天长水尽收眼底。建议游玩1个小时左右。
温带季风气候,碧水浩茫,峰峦倒映,渔舟荡波,大坝如岭,景色壮丽。四季皆宜出游。
安阳长春观位于安阳县善应镇西约1公里处的白玉山腰,距安阳市约25公里。安阳长春观坐西朝东,依山而建,顺势而为。整个道观建在半山腰中,周围山势犹如玉龙盘绕,呈太师椅形。后有盘古顶,左龙山,右龙洞,洹河从眼前盘桓而过,群峰拱卫,三山怀抱,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青山绿水气温暖,冬寒照常芳草鲜。王母玉池盛玉浆,金鱼戏游闪金光。奇花异草散浓郁,苑圃似从天上降。”安阳长春观,朝拜祈福圣地。安阳长春观始建于唐,为道教圣地。巍巍道观,屹立千载,穿越了历史的时空,优秀的道家文化传承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供人长久地敬仰和游览。
玉泉井位于安阳长春观。因泉水出于白玉山腰,故取名为“玉泉井”。玉泉井中的玉泉圣水在唐代就被当地的百姓奉为“圣水”,经过千年的流传,玉泉井中的玉泉圣水依旧哺育着当地百姓,惠泽八方。戏楼的周围种有金镶玉竹,形成了一片翠绿的竹海,整个竹海把戏楼包围起来。金镶玉竹为竹中珍品。在这一片竹林中有两棵青檀最为引人瞩目,这两棵青檀已有多年的历史,是国家二级保护稀有树种。道观戏楼又称戏楼,位于安阳长春观。戏楼由戏台、广场、敬香园等组成,这里是游客活动的主要场所。戏楼主体建筑戏台为复合式四角歇山建筑,戏台上红色雕花的窗户和墙面,映衬五彩斑斓的彩画梁枋显得格外精致。从两侧的台阶进入到第七进建筑,第七进建筑为灵官殿,三间硬山建筑,是道教护法的殿宇。内供奉王灵官神像。道教有众多护法神,王灵官就是地位最高的一位护法神。观音殿位于安阳长春观,慈航殿俗称观音殿。里面供奉慈航道人,也就是佛教的观音菩萨。他是慈悲和智慧的象征,人们拜祭他以便免除种种痛苦烦恼。玉皇殿位于安阳长春观,玉皇殿是两层中式仿古建筑,也是安阳长春观的最高建筑。他被称为天界最高主宰之神,人们祭拜玉皇大帝以祈福延寿。药王殿位于安阳长春观第九进建筑。药王是道教俗神,由中国古代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名医演化而来。建议游玩2个小时左右。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观红墙绿瓦、亭台楼阁就掩映于苍松翠柏当中,点缀于三山环抱之间,给人一种错落有致、布局合理的建筑美感。四季皆宜出游。
马氏庄园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部20公里的西蒋村,是清代广东巡抚马丕瑶的府第,建于清光绪至民国初期,保存完好,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被学者称为“中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封建官僚府第建筑标本”, “中原第一官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马氏庄园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共分三区六路,每路分四个庭院,九道大门,俗称“九门相照”。整座庄园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古朴典雅,雄浑庄重,既有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宽敞明亮的建筑风格,又有晋商大院深深邃富丽的建筑艺术,还有中原地区蓝砖灰瓦五脊六兽挂走廊的建筑特色。北区位于中街路北,坐北朝南,前后两个四合院,后院之东西又各建一跨院,谓之“亚元扁宅”。多为硬山顶式的楼房,原为马丕瑶祖上旧宅。马氏四兄弟分家时,分给了次子马吉樟。民国初年,马吉樟任袁世凯总统府内史期间进行了翻修和改建。中区在三区中规模最大,约占整个庄园的三分之二。它坐落在南街之北,亦座北朝南,各类建筑计158间,由家庙一路和住宅三路组成,其中家庙居东,住宅区居西,四路建筑各自成体系,左右又互相呼应。
马氏庄园主要景点有慈禧下榻处、光绪下榻处、马丕瑶旧居、马吉森旧居、马青霞旧居、刘邓大军旧址、进士第匾、寿字轴、太史第匾、龙抱槐、家庙门楼、享堂、文昌阁、马氏家训和马氏义庄等。建议游玩3个小时左右。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庄园建筑全为砖木结构,灰瓦盖顶。屋顶多为硬山顶式,另有悬山及平顶等。其建筑特点既有北京传统四合院特色,又有中原地方民间建筑特色,又兼有山西雕刻艺术特色。四季皆宜出游。
该目的地下符合搜索条件的游记还未有,要不要成为第一人?!写游记>>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