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石洞寺位于凤庆县城东南30公里彝族乡箐头村,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公元1794年),1926年重修。寺内建筑有大殿、两厢、拱桥、莲池、双阁等。石洞寺院有大殿、厢房、二房等共5幢11间,另有古茶花树一株,合抱有余,定名蒲门茶,名九蕊十八瓣,与寺齐名。寺前双阁,建于清道光、咸丰(约公元1848——1853年)年间,对峙于于两巨石上,其间以石桥相通,建有拱桥、连花池、地势险峻,风景优美。
建议游玩30分钟左右。
亚热带低纬度山地季风气候,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化突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皆宜出游。
青龙桥位于临沧市凤庆县城东北60公里外的澜沧江上,桥体由16根铁索构成,两端各有桥亭5间,岸边有摩崖题刻数处。青龙桥是茶马古道的咽喉要塞,是澜沧江上目前惟一存在的古桥。青龙桥两岸桥头建有桥亭,青瓦白墙,飞檐翘角,形态壮观。廊可供行人休憩避雨凭栏远眺澜沧江风光;楼可令兵丁住宿守望。而两岸驿路相接,楼门暮闭晨开,更有一夫当江、万夫莫开之势。两端的石壁上刻有许多文人的诗词对联。其中尤引人注目的,当数被后人一遍遍用朱漆刷新的对联:“笔扫千军,题桥早已羞司马”,这是张汉臬的上联,下联则由江北诗人毛健对上:“图开八阵,排石还当法卧龙”。整付对联工整、严谨。自成一体。
建议游玩20分钟左右。
亚热带低纬度山地季风气候,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化突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皆宜出游。
鲁史镇地处云南凤庆县境东北部,位于澜沧江和黑惠江中间,有“夹江”之称,距凤庆县城84公里,南面和小湾镇隔江相望。全镇居住着汉、彝、苗等10个民族,是著名的“茶叶之乡”。鲁史历史上一直是顺宁府、县设于澜沧江北地区行政管理机构的所在地。凤庆县城和鲁史镇都坐落在茶马古道向东南亚延伸的要冲上,是蜚声中外的“茶叶之乡”。鲁史至今仍保留有一段青石故道,三米多宽,由东向西把古镇一分为二。现在鲁史镇的金鸡村尚遗留有百珠连片的古茶树野生群落。古平村海拔2400米左右的山野上,生长着三千多株野生茶树。明清以来,鲁史人就以茶为生。其中骆英才是鲁史第一个人工种茶的人,并开设“俊昌号”茶庄,长期从事茶叶贸易。还有出自段逸甫茶园的“凤山春尖”,是民国时期云南茶叶的极品之一。
鲁史镇以四方街为中心点,和四方街连接的横街是鲁史古镇的主要街道,形成“三街七巷”的格局。走进鲁史的大街小巷,深深感受到古文化的印迹,这里四合院的营造很有特色,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房屋大多坐南朝北,院落基本上是一正两厢一照壁的格局。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此门就自成天地,很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宽敞的院落内,植树栽花,叠石造景。在临街或靠路的墙体上,有画有诗。主要有茶马古道、云大书苑、古衙门、戏楼、古民居、古井和三街七巷等景点。 建议游玩5个小时左右。
亚热带低纬度山地季风气候,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化突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皆宜出游。
永德大雪山风景区位于临沧市永德县境内东北部,澜沧江西岸,距县城直线距离19公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为一个较为封闭的低纬度高海拔原始林区。景区内地形多变,地势险峻,箐深林密,溪流湍急,悬崖壁立,洞穴四布,植被繁纷,类型错综,动植物种丰富,垂直自然景观明显。是自然旅游、探险旅游的理想胜地。永德大雪山系怒江支系碧罗雪山的支脉,山脉呈西北一东南走向,南北绵延24公里,东西长15.6公里,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永德大雪山主峰为大雪山,海拔3429米,主峰西北有小雪山,海拔3177米,峰之南有红花山,海拔2723米,峰之东有鼓鼓山,海拔2843米,最东边是属云县地界的大朝山,海拔1813米。
永德大雪山风景区的主要景点和景观有雪山河、老君殿、黑尖山、仙人洞、黄草坝、主峰石、杜鹃林、鼓墩山、蜜蜂村、瀑布、搭险石等。该区景观林海茫茫,生物多样,杜鹃花海艳丽多彩,瀑布云雾变化无穷,土林奇观千姿百态,独树成林,佤寨风情,睡佛岩画树包笔塔 ,温泉溶洞滇西称雄,蕉园蔗林热带风景,民族民俗浓郁古朴,景观独特环境优美。建议游玩5个小时左右。
亚热带低纬度山地季风气候,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化突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皆宜出游。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