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炉古镇位于陕西省铜川市东南15公里处,陈炉古镇是宋元以后耀州窑唯一尚在制瓷的旧址,其烧造陶瓷的炉火1000多年来灼灼不息,形成“炉山不夜”的独特美景,是古潼关八景之一。陈炉古镇更因“陶炉陈列”而得名,作为陕西乃至西北最大的制瓷窑场,它被誉为“东方古陶瓷生产活化石”——其陶瓷以图案古朴浑厚、民间气息浓郁而著称。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皆宜
梯田上帝指纹观景台,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哭泉镇的宜君旱作梯田,这里梁、峁、沟、壑纵横交错,构成了复杂神奇的地形地貌,被称为 “上帝的指纹”。 在此,渭北平原渐次向黄土高原过渡,境内丘陵沟壑遍布。从艰苦奋斗的80年代至今,宜君县大力推广地膜玉米,梯田成为当地人主要的耕作方式。 拾级而上是梯,春耕秋获为田。每临春夏之交,数千亩地膜种植的玉米地,如链似带从山脚一直蜿蜒盘旋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线条分明,景色壮观,令人惊叹不已。
建议游玩时间:半小时左右
宜君梯田一年四季变幻多端,风情万种,呈现出“春艳”“夏翠”“秋金”“冬银”的独特景致。春天,山花烂漫,弯弯曲曲的地膜撩人心魄夏日,苍翠欲滴,山峰间腾起的云雾胜似人间仙境秋冬,相交的季节,玉米一片金黄,是百姓收获幸福的时刻,灿灿的玉米从山脚铺至山顶,甜蜜的日子与忙碌的收获交相呼应,一切幸福溢于言表
姜女泉跨越金锁关,蜿蜒北上,行至距宜君县城三十华里处,便可看到一座仿长城建筑,一幅“千古忠烈女,撼天动地泉”楹联镶嵌在建筑物大门两边。由大门而入,汉白玉孟姜女塑像席地而坐,这便是哭泉。哭泉形成于秦时。传说铜官丰州人孟姜女,嫁夫范喜郎,范郎因藏私书,新婚之夜被官府捉拿,判修长城。这年十月一日,孟姜女为范郎送寒衣,千里跋涉,来到长城脚下,却不见范朗踪影。孟姜女悲愤哭号,长城崩裂,露出尸骨无数,姜女滴血认亲,负骨南归,行止宜君城南三十华里处,体倦口渴,欲 饮无水,仰天哭号,低头猛见脚下涌出清泉,掬一捧喝,清冽甘甜。
欣赏风景,漫步公园,观看孟姜女泉,适宜感受文化氛围;建议游玩2个小时左右。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皆宜出游。
金锁关地处陕北高原与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带,自古是咸榆道上一处咽喉、关塞要地。周围三山雄峙,北面女回山,东曰马栏山,西曰仲家山,柳林河与漆水河在女回山下交汇南流而去,俗称“三关口”,是古代兵家的必争之地,享有“雄关天堑,鹰鹞难飞”之称誉。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如此严密的封锁,却挡不住历史前进的车轮!无数革命青年依然冒着生命危险,义无反顾地从这里北上投入党的怀。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奉献青春。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曾多次通过金锁关往返西安、延安,同国民党进行谈判。1940年,董必武同志看到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从西安回到延安后,就沿途所见有感写成的《咸榆道中即景》两首律诗,联想到自己曾路过金锁关的情景,和诗两首。金锁关镇位于铜川市印台区西北部,地处陕北高原与关中平原的分界线上,属子午岭山系南端余脉的乔山山地,东与宜君云梦乡相邻,南与印台乡接壤,西与耀州区、王益区毗邻,北连旬邑和玉华,距区政府驻地12.5公里。地质构造处于祁连山、吕梁山、贺兰山山字形构造前孤东翼,属新华夏一级沉降带与陕甘宁盆地南缘,为二叠纪、三叠纪岩石组成之山梁,在中生代基岩和新生代红土层构造的古地形之上覆盖着深厚的风成黄土层。
金锁关,俗称“三关口”,是古代兵家的必争之地,享有“雄关天堑,鹰鹞难飞”之称誉。雄峙于同官县(铜川旧名)故城,即今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驻地北面12.5公里处,是今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人民政府驻地。镇区交通便利,是210国道(西安-包头段)、铜(川)黄(陵)一级公路及305省道两纵一横公路干线的交汇点,南距西安126公里,北距黄帝陵75公里,西北距唐玉华宫25公里,是北上延安、榆林,西通甘肃、宁夏,南下关中的交通“咽喉”,适宜出游。建议游玩3个小时左右。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皆宜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