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头寺,位于扬州蜀冈之东(在江都双沟)为山之头,故被称为墩头,元末明初,高僧印智法师云游至此,认为此地很有吉兆,便在此修心弘法,并携当地百姓兴建寺庙。清乾隆皇帝南巡时曾亲往察看,并欣然为寺庙题匾“墩头古寺”。 抗战时期,寺内殿堂厢房等设施被毁。2002年底,墩头古寺开始修复重建,先后兴建了山门、天王殿、三圣殿、地藏堂、观音殿、斋堂、僧舍等,再现墩头古寺的昔日辉煌。
建议游玩时间:1小时以内
四季适宜
邵伯古堤是位于江都邵伯镇甘棠社区以西的运河故道东岸的一段古运河河堤。邵伯古堤始建于宋代,用于防止邵伯湖湖水外泄,保持运河水位。运河大堤起初是为“泄有余,防不足”而设,主要功能仅是维持运河的水位。明代以后,运河成为淮河的入江通道,河床逐年淤积升高,运河逐渐成为悬河,对运河以东地势低洼的里下河地区形成巨大威胁,此段大堤作为防洪屏障被不断加高加固。邵伯古堤的修筑,使邵伯段大运河脱离湖面,成为独立航道。同时,古堤也是抵御淮河洪水,保障邵伯镇安全的重要屏障。古堤现存部分南北长300米,截面为梯形,下底宽8米,上口宽2.5~3米,高5米。
游览邵伯古堤,体验延绵不断的历史厚重感,欣赏美如画的风景。建议游玩30分钟左右。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孤云野鹤齐来邵伯古堤,风景秀丽美胜收,四季皆宜出游。
许晓轩故居位于江都市区,1997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是江都城区重要的旅游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正门上方的匾额“许晓轩故居”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许晓轩在这里生活学习了20年。为了深切缅怀许晓轩的丰功伟绩,弘扬先烈精神,从1996年开始,江都市委、市政府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了修复许晓轩故居的工程,动员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团员、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加修复烈士故居的工作,为故居修复交一次特殊党费、特殊团费,做一次特别奉献。许晓轩故居占地面积并不大,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一块匾,匾上有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许晓轩故居”。走进门,就可以看见一尊许晓轩的半身铜像,只见他戴着一副眼镜,目视前方,表情十分严肃,好像在同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似的。许晓轩的目光中透露出刚毅,他坚信敌人注定要失败,革命一定会胜利。
许晓轩烈士生平事迹展陈列于故居六间房间中,沿墙布展,由100多幅珍贵照片,烈士的10多件遗物以及一组群雕组成,分为“少年时代”、“参加革命”、“狱中斗争”、“英勇献身”、“光耀千秋”五部分,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烈士光辉而短暂的一生。建议游玩2个小时左右。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许晓轩故居是前后三进四厢的民宅,青砖小瓦,古朴庄重,四季皆宜出游。
仙女公园建于1985年,园不大,占地不过十几亩,但布局之妙,景色之美,令人久久难忘。园址在芒稻河东岸,七闸桥东堍,依水傍堤。仙女公园门前设石牌坊,浑厚古朴,以浅红色剁斧石建成,四柱皆取华表形制,云纹缠绕。正面坊额“龙川胜迹”,背面“仙女遗踪”,雄奇雅健,笔力古朴。门厅与牌坊同处一条中轴线上,形为如意。进门厅先是一小园,园中,以太湖石依地势堆叠成花台,几株翠竹点缀其间,恰到好处。园门—亡古篆“游仙”二字映入眼帘。进入园门,西部五叠泉,一支“玉液”从假山顶端跌落,出水处似为龙头。水流不断,水溅石响,如闻琴韵,泉旁山黄树绿,溪旁仙女雕像亭亭玉立,淡装,素裹,冰清玉洁。溪边绿柳吻水,花木葱茏,把仙女映衬得楚楚动人。沿东壁回廊前行,一假山横亘,若龙而卧,东为龙首,尾在西边。仙女公园美不胜收,《唐伯虎》、《蒲松龄》等电视剧的大量镜头在此取景。
仙女公园的西面,古芒稻河绿水萦回,波光粼粼;南侧,七闸大桥横跨芒稻河两岸,如彩虹卧波。布局之妙,景色之美,令人久久难忘。建议游玩1个小时左右。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龙川胜迹,仙女遗踪”,雄奇雅健,笔力古朴。这八个字既将江都这一龙川胜地、仙女旧踪点明,让人发思古之幽情,又将“龙”、“仙”二字巧嵌四字之首,自然想起“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句。四季皆宜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