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的勐卧佛寺双塔,傣语称“梅赫窝广勐、“广勐赫窝 梅”,俗称树包塔塔包树。这勐卧佛寺双塔在威远镇大寨,是昔日的官佛寺,有山门、侧门、双塔、戒堂、大殿、僧房,面积3.335公顷,双塔在大殿两侧,南北向并列。这座建筑群为明末清初(1628~1661)傣族威远土官刀汉臣所建。此双塔属南传上座部佛教傣族佛寺塔,塔为红砂石,亚字形仰莲复莲多层迭式须弥座,傣语称“冒乌窝喃”(莲花座),方形基座,每方4米,基石上有浮雕图案,四角有4个“埃香弄”(大力士)石雕作塔柱支撑,塔身上部为青砖竖砌连环圆柱。树包塔为6层,高10.74米,塔包树高7.2米,上部呈圆弧形,塔刹已被大树代替,两塔距30米,树高约塔的2倍。双塔塔身上有浮雕傣族佛经故事、民间传说等,是研究景谷傣族宗教、文化、历史的实物,具有历史、艺术价值。1983年8月,景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1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议游玩1-2小时
亚热带山原季风气候;勐卧佛寺双塔是研究景谷傣族宗教、文化、历史的实物,具有历史、艺术价值。在绿树包围中的双塔,会让来到这里的游客在感觉到大自然的风光的同时更能呼吸到历史的气息,四季皆宜出游。
勐卧总佛寺地处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始建于清顺治年(1644年),殿宇建筑金碧辉煌,美不胜收,是滇南地区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寺庙之。是昔日的官佛寺,为明末清初傣族威远土官刀汉臣所建。有山门、侧门、双塔、戒堂、大殿、僧房,面积3.335公顷。寺内两座远近闻名的佛塔,因年代久远形成罕见的“树包塔、塔包树”奇观,被誉为“中华塔林双绝”。勐卧总佛寺双塔,傣语称“梅赫窝广勐”(即树包塔)、“广勐赫窝梅”(即塔包树),俗称树包塔塔包树。双塔在大殿两侧,南北向并列。树包塔为6层,高10.74米,塔包树高7.2米,上部呈圆弧形,塔刹已被大树代替。双塔塔身上有浮雕傣族佛经故事、民间传说等。
建议游玩2-3小时
亚热带山原季风气候;四季皆宜出游。
小黑江森林公园位于普洱县与景谷县交界处,经营面积6245公顷,属思茅地区卫国林业局经营区。多年来,由于卫国林业局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小黑江林区保持了山长青、水长流的秀美景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为了把小黑江林区建设成为思茅地区的旅游景点,为人们提供一个回归自然、享受生态旅游的休闲娱乐场所,普洱卫国林业局根据国家有关开发林区景点、发展森林旅游的要求,在进一步保护好小黑江林区森林资源的同时,筹集资金开发建设小黑江森林公园,现已建成了观林亭、美国松林地、曲径通幽处、茶圣词、普贤寺、望江亭等景点。
观林亭、美国松林地、曲径通幽处、茶圣词、普贤寺、望江亭等;建议游玩4-5小时
南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小黑河森林公园以浩瀚天然的原始林和浓郁的佛家文化为特色,是游客登山、避暑、宗教洗礼的绝佳圣地,四季皆宜出游。
迁糯佛寺位于景谷县迁糯村,系清代古建筑,建于1778年。有山门、戒堂、僧房、大殿、伙房等建筑组成,规模宏伟,占地3960平方米,是云南较大的傣族小乘佛教寺院之一。大殿为三重檐歇山顶园廊式建筑,面阔三间15.5米,进深22.5米,檐下均由斗拱三层。大殿墙基有佛经故事石雕,挑檐和藻井上的木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已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佛寺正门是一座十分精美的重檐牌坊,上面的木雕和透雕,线条粗细相容,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门头上立有木刻金匾一块,上刻“清佛寺”三个朴拙的大字,它的右侧刻有“迁糯和尚、乡官合修”的鎏金字样,左侧刻有“龙飞乾隆戊戌季春谷旦”的鎏金字。金匾后面还刻有“福贵门”三个大字,意味着从这里出进的游人和朝拜求佛的人生福得贵。寺门两边有一对木刻楹联,可惜只留下了上联,上书“寺门对池道德喜同荆山璞”。
建议游玩1-2小时
亚热带山原季风气候;迁糯佛寺是云南较大的傣族小乘佛教寺院之一,四季皆宜出游。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