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古称雪山,当地叫照碑山,是乐都县辖境最高山峰,自西而东,横贯南境。根据《西宁府新志·地理志》中记载:“南山冬夏积雪不消,耸出万山之上,俨若银屏,又谓之雪山,俗称南山积雪,为八景之一也”。攀登绝顶,宛如身在天宫,头顶青云缥渺,脚下冰层晶莹。南山绝顶气候多变。夏天前往欣赏“南山积雪”,真是风景独异。一脉高山,截成两节,分属两个世界:雪线下一碧万里;雪线上银装素裹。
建议游玩2个小时左右
大陆高原半干旱气候;夏冬季最佳
西来寺位于乐都县城东关,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寺坐北面南,由山门、过厅、东西两厢和大殿组成。山门面宽3间,进深1间,中为门廊,东西两旁分设泥塑四大金刚;过厅和东西两厢,为硬山式木作结构,内供观音、土地神。大殿面宽5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矗立在台基上,雄伟壮观。大殿周檐斗栱繁缛,昂嘴下突,具有明代建筑的典型风格。大殿内原有泥塑圆雕的三世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两边是文殊和普贤,还有阿难、迦叶、比丘等。东西两山墙上八大供养菩萨,端坐在莲花须弥座上,神态安详,栩栩如生。墙面上浮雕的山水、人物、建筑等,小巧玲珑。
建议参观1~2个小时
大陆高原半干旱气候;四季皆宜
柳湾墓地位于乐都县东17公里柳湾村一带,也称乐都柳湾墓地。总面积11万平方米,是中国迄今已知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墓地之一。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史,特别是甘青地区原始社会物质文化史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1974至1978年间发掘,先后发掘出各种文化类型古代墓葬1700余座,有大批贫富分化墓、夫妻合葬墓和殉人墓等,包括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出土文物近4万件,其中陶器1.7万余件,石器、骨器1300余件,装饰品1.8万余件,反映当时农业、手工业的分工和制陶手工业已达到一定水平。这些文物的出土,为研究原始社会晚期青海地区文化历史的发展及其与中原文化的联系提供了大量实物研究资料。墓地附近建有柳湾文化陈列室,供游人参观考察。
墓地发掘遗址,柳湾文化陈列室等;建议游玩2-3小时
干旱-半干旱气候;柳湾墓地是目前我国已知的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原始社会晚期氏族公共墓地,四季皆宜出游。
瞿昙寺,藏语称“卓仓拉果丹代”,亦称“卓仓多杰羌”,意为“乐都持金刚佛寺”。寺院依山傍水,总体布局为一长方形,占地1.5公顷。这是安多地区众多藏传佛教寺庙中一个令人惊讶的异数,使人联想到北京和承德的汉式藏传佛教寺院。如果你在青海东部只有时间看一座寺庙,并且对古建筑和壁画艺术感兴趣,那么瞿昙寺是你的不二选择。该寺是乐都南山地区最大的寺院,也是中国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其总体结构布局雷同北京故宫,因此被称为“小故宫”。瞿昙寺自明洪武年间创建迄今,已历600多个春秋。这座寺,以雄浑古朴、文物珍贵和拥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巨幅彩色壁画驰名西北,被信仰藏传佛教的藏、蒙古、土等民族景仰为佛教圣地,迢迢远来,进香朝拜;也是青海省最著名的花儿盛会区之一。
建议参观2个小时左右
大陆高原半干旱气候;四季皆宜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