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没有娇艳的花朵,有的是翠绿的青竹,这里没有成片的花海,有的只是沧桑斑驳的青石板。悠悠古道,竹影斑驳,没有景区的喧闹,只有千古骚客文人的绝唱。
这条古道因为时代之久远、保存之完好、规模之宏大、景色之优美而号称“古越第一官道”。这条古代官道,也是因之南朝齐梁年间的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曾隐居于此古道,故得名陶宴岭,距今已有超过一千多年的历史。
幽幽古道,记录了数不尽的岁月沧桑,微风吹过竹林,回荡着千年来文人骚客的绝响。南朝齐梁年间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曾隐居于此.元初诗人林景熙对此岭留有诗句:“笑指青萝问隐君,千岩秋色此平分.当时宴坐无人识,惟有清风共白云”。
随着岭道的上升,路边不时传来阵阵的野葱香味,让人陶醉,路边不知名的小草开满了黄色的小花。上到岭顶,竟然是一片平整开阔之地,十余幢民房错落有致建在岭顶,屋后树木葱郁,房前菜花怒放。“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境竟然真实地展现在我的面前,让我惊叹不已。好客的老婆婆拉出一张椅子让我坐下,又从屋内捧出一杯香茶让我解渴。我不禁 忆起同样身居山中的祖母“来者都是客”的教育来。此种纯朴,只有久居大山的山里人才有。
是从平水镇金渔岙村的古道北面开始往上走。感觉这儿古道红枫、寂静山岭、风景独特、晃然隔世,途中还有“饭粒石”、“神仙脚印”、“泉水林”等典故和农业学大寨时期留下来的梯田。而在古道山顶的看台上,还能看到整个平水镇,山顶一户人家还保留着几块清代道光、光绪年间遗留下来的石碑,刻有当时发生的情景。古道的南面则是漫山遍野的毛竹林,生长得郁郁葱葱、密密麻麻,甚至有来不及砍伐而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
“树枫古道”。这是一条气势磅礴的古道一路崎岖,绵亘蜿蜒,如同一条盘桓在山岭之间的赤龙,雄健劲道。挺拔如将军般威严的千年古枫树更是有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也许我们走的是陶晏岭古道最美的一个季节,我和我的同伴们感觉这儿的风景有种特别的美,尤其是那金黄的、艳红的、浅褐的树叶,一簇簇、一丛丛地炫耀在山林间,梦幻的色彩使得整个山林变得温和醇美,犹如一群美艳的少女,在群山环抱间翩然起舞,尽显风姿。这里丝毫没有城市里的拥堵、喧嚣和嘈杂,寂静的山涧,绝美的景色,让我们用手中的相机拍个不停,俨然是流连忘返忘了归途。
下山的岭路比上山的岭路要平缓许多,和北面上山的岭路周边的参天古木林立相比,南面岭路旁边都是毛竹。顶着棕黑色笋壳即将成为毛竹的毛笋随处可见,茶叶早就抽出了翠翠的嫩芽,村民用剪子剪着茶叶的嫩芽,收获着希望。时近中午,山脚下几户人家中升起了久违了的炊烟,温馨、回味一下填满了我的心间。路边的溪水比北面要大很多,溪沟也要阔很多,民居古朴,菜香四溢,引得肚子也在咕咕作响。下山岭路的平缓,让我忘记了年龄,蹦跳如孩童,让我很快就到了岭脚。
陶宴岭古道,本是已被人遗忘了的历史和记忆,近年来,随着复古风的流行,这千年古道才又进入众人的视线。“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陶宴岭古道没有像其他一些供人游玩的山一样,“有山必有庙”,但他以古朴、典雅、纯洁唤醒了历史,唤醒了记忆。
踏访陶宴岭古道,踏访的不仅仅是一道风景,一段历史,而是一种精神,一个传统、一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