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行程为摄影团和周边线的融合之旅,大家一路欢声笑语来到了本次出行的目的地:萝卜寨。
萝卜寨处在到九寨的必经之路上,从汶川前往萝卜寨不到10公里,刚转过声名远扬的雁门关,一座矗立于317国道旁的羌碉和古老的烽火台便为游客指明了进入萝卜寨的入口。当你沿着新修的盘山道盘旋而上后,映入眼帘的首先是索桥村,接着是小寨子村,之后便是萝卜寨。
萝卜寨最早被称为凤凰寨,提及萝卜寨的得名,有着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以前寨子不叫萝卜寨,一次外族入侵寨子,寨主凭借英勇顽强和这里得天独厚的险峻地理优势,带领大家勇猛抗敌,使得敌人久攻不下,不幸的是敌人最终攻克了村寨,并将寨主的头颅像砍萝卜一样砍下,后人为了纪念寨主,将村寨改名为萝卜寨。另一种说法是因寨子所处的海拔高度、气候条件以及土质非常适合萝卜生长,其味道既爽口又回甜,因此得名萝卜寨。
良好的空气质量和清新的花香,瞬间让我们融入了这美丽的自然环境当中。
藏族服装具有悠久的历史,对藏族服饰的研究必然促进、加深对藏族的形成及文化发展史的研究。据史料考证,早在公元前11世纪前后,藏族的服饰,可能就已具备了现代藏族服装的基本特征了。
后来由于居住在西藏各地的部、族的互相交往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藏族服饰又在不断演变、发展和丰富了。
藏装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着,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显著的特征。基本特点是大子里面还要穿襟、右衽,腰襟肥大,袖子宽长,衣领、襟边、袖口、下摆等处多以细毛皮、氆氇或色布镶边。白天劳动时多脱掉一袖或双袖,左右盘扎于腰间。袍一件长袖衬衣。男子束腰带时,一般将袍子下摆提至膝盖。女子束腰时一般将袍子上提少许,使下摆遮住踝关节。具体的式样,男女及各地区各有特色。
用餐过后,我们决定第一段拍摄时间,用寨子中土墙作主背景,凸显藏袍的蓝色和红色。同时融入寨子的文化内容,使得画面更有故事感。
第二个阶段,我们来到了一片樱桃树林。通过前后景搭配,已经姑娘的名族舞蹈,演绎了一副精灵起舞的画面。
散团之际,我想起了身上背着的尤克里里。结合民族元素的琴身和乐器的灵动感,加上通透天空的衬托,少女灵动和民族文化结合的更加紧密了。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