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远山的召唤 —— 2019年10月那玛峰自主攀登

    四川 /远山的召唤 —— 2019年10月那玛峰自主攀登

    • 出发时间 / 2019-10-19
    • 出行天数 / 7天
    • 人物 / 和朋友
    • 人均费用 / 3500RMB
    • 集合地点 / 成都

    其实,攀登就是一个人与冰雪岩石的游戏,
    中间你痛苦,你发抖,你的身体在和你说快回去吧
    但是不知为何,我就是喜欢

    那玛峰

    缘起

    2017年,当时对户外还是懵懂的我在一次周边的徒步活动中,看到了当时的领队善友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片中最醒目的是一座巨大的雪山,犹如白色利剑直插苍穹,在雪山之下,一道洁白的雪线山脊上站立着两名登山者。那时候的我对于雪山缺乏了解,后来才知道,这座醒目的雪山名叫贡嘎,攀登者所在的位置是贡嘎的卫峰那玛峰

    传奇的贡嘎山不需要过多的介绍,在大部分人的认知范围中,贡嘎是世界上最东边的7000米级山峰,横断山脉的最高峰。然而对于登山爱好者来说,贡嘎山的赫赫威名来自于极高的攀登难度和死亡率。截止2019年,全世界仅有二十多人成功登顶过贡嘎山,然而其中大约有一半的人没有回来。超过60%的攀登死亡率傲视全世界的14座8000米级山峰。2018年10月,李宗利老师和搭档童海军登顶贡嘎山,并开辟北壁转东北山脊新线路,这一次优秀的攀登入围2018年金冰镐奖,真是大大的牛逼!

    贡嘎遥不可及,然而在贡嘎山西北大约八公里左右的位置,有一座海拔5588米的卫峰那玛峰,其登顶前的大雪坡正对贡嘎西北壁,是贡嘎最好的观景平台风景震撼。在登山的圈子里那玛峰算是入门级技术山峰,近年来由于极高的颜值备受追捧。那张让我心痒痒的这张照片正是我的朋友善友16年攀登那玛峰下撤途中拍摄,去爬那玛峰就成了我心中的一个心愿。

    随着对于攀登的更深入了解,我知道了在世界范围内登山主要分为喜马拉雅式攀登和阿尔卑斯式攀登。阿尔卑斯式攀登,简称阿式攀登,需要依靠攀登者的超强能力,轻装快速,自我补给,一鼓作气登顶,这才真正体现了人类的探险精神。基于这个认识,我不仅仅要爬那玛,还要以自主阿式的方法挑战他。

    登山的本质是高风险的户外活动,自主攀登风险更甚。想要从容的开始自主攀登需要一定的积累,这个积累不仅是体能上的积累,技能 装备 知识 体力缺一不可,更重要的是还需要靠谱的搭档

    在最近的两年里,我先后攀登了哈巴雪山 四姑娘大峰 雀儿山,以及今年上半年尝试了都日峰的自主攀登(游记在此https://bbs.youxiake.com/y/1014754.html),今年元旦我还在双桥沟系统学习了攀冰,再加上自己平时的知识积累,自认为有能力挑战那玛这样的山峰

    准备

    自主攀登的搭档非常重要,需要节奏合拍理念相符能力互补,这次能和PP还有秦大哥两位搭档可谓荣幸之至。PP是我们游侠客的云南产品经理,体能强大户外经验丰富,曾经三次骑行川滇青公路进藏,自主和带队攀登四姑娘山二峰。秦大哥这里要着重介绍一下,他是咱们游侠客合作的哈巴雪山地接,本身是中登协的户外指导员,参加过中登协的高山技能班培训,拥有多年的登山攀岩攀冰经验,与这两位搭档可谓安心又放心。

    自从我和PP决定了自主攀登那玛峰之后,剩下的便是准备出行的时间,准备攀登物资装备,还有规划线路。我之前登过几座山,该有的装备基本都有,欠缺的东西稍作补充随时就可以出发了。PP老师雪线之上的技术装备则少了一些,不过好在秦大哥家大业大,一口承包了需要的技术装备,不过PP老师一掷千金买了一双顶级的高山靴让我还是感慨有钱任性。

    图片来自公众号雪线之上。常规的那玛峰攀登一般从草科乡进山,从成都坐车至草科乡公路尽头的检查站,然后徒步大约两个多小时至巴望海,到了巴望海之后再联系子梅村的司机接应乘车至子梅村。我们都觉得这个坐车徒步再坐车的倒腾太麻烦了,索性改由康定进山,虽然远了一些但是只需要坐车就够了,如果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在雅哈垭口和子梅垭口一览贡嘎群峰。

    和我这个闲人不一样,PP老师难得请出一个星期的假,不想登完山就这么打道回府于是在攀登的最后计划了去贡嘎西坡的海子露营,我也是对这些美景心心念念,欣然同意。只可惜由于天气原因所有的垭口和海子都无缘得见,甚是遗憾。

    全部装备清单如下
    服装类:
    保暖帽子、头巾
    厚薄羽绒服、冲锋衣裤、抓绒衣裤、压缩内衣
    手套厚薄各一双
    高山靴、厚羊毛袜
    高山镜
    技术装备:
    头盔 安全带
    40米动力绳twin rope
    120扁带*3
    主锁*5 散锁*3 攀索绳刀*1
    攀索quark冰镐一对
    grivel 12齿冰爪一副
    la sportiva G5高山靴一双
    雪锥两根(没用到)
    露营装备:
    头灯营地灯各一
    黑冰B700睡袋一条
    TAR银搓
    NH充气枕头
    MSR反应堆+一升套锅
    Stanley一升保温壶
    食品:
    山之厨*4 泡面*4 土豆泥*4
    路餐威化饼 小面包 奶糖若干 红茶一包
    电子器材:
    手机一部 充电宝2W毫安
    对讲机 卫星电话
    尼康D750 24-120镜头 GOPRO一枚
    背包我用的是始祖鸟FL45攀登包+NH的90升驮包的组合,这个鸟的攀登包是我的朋友阿左老师以一个白菜价出给我的,轻巧坚固可外挂,在这里一并致谢

    10月19号清早,我和PP搭乘飞机飞往成都,与同伴秦大哥碰面。在成都除了吃吃喝喝补给装备食品外,还得见一见老朋友。给我种草那玛峰的善友老师在成都创业做户外探险,今天正好散了团回来,便叫来小聚顺便再问问路线细节。阿左老师也是熟人了,也是我非常佩服的CLIMBER,今天也正好在成都,一并叫来腐败

    成都自然是少不了一顿火锅的,然后我左边这位帅哥就是阿左了。别看人家年轻,阿左已经是国内新生代攀登者的个中翘楚,这些年来先后完成了理县皇冠峰 四姑娘山幺妹峰 格聂山区公布章素峰的攀登(有兴趣的可以搜搜看看幺妹在登山圈子里是怎么样的一座山),不仅是攀登,阿左在户外影像方面也有相当深的功力,总之实我仰望的存在就是了。这几天阿左正在贡嘎山域尝试攀登一座很有难度的技术型山峰,为他祈祷

    最后清点装备,确认了用车和马匹,接下来就是真正的进山开干了。我之前联系的上子梅马夫,电话里价格报的便宜,实际上含糊不清到了现场临时加价,让人很不爽

    攀登

    20号清晨,我们三每人扛着一个硕大的驮包从成都出发。现在川西的道路修的相当不错了,成都到康定全程高速只需要四个小时。中午到达康定后换乘当地的小车,晚上就可以到中子梅村住宿,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只有折多山附近天气还过得去,真正进入贡嘎山腹地后大雾弥漫,计划想去打卡的子梅和雅哈两个垭口算是泡汤了。

    这里也是建议大家收藏一下mountainforecast这个网站,专业的山区气象预报,里面有相当详细的山峰资料和短期气象预报,只是山区的小气候实在变化无常,天气预报也只供参考

    进山第一天,我们需要徒步11公里爬升1000左右海拔到达那玛峰大本营,那玛峰大本营实际是在贡嘎山西北坡流淌下的冰川末端,据说传统线路攀登贡嘎主峰也会在此建营。这段路我们走了5个半小时,这里路径清晰基本不容易走错。值得一提的是,这段路上偶尔会飘来一些4G信号,可以作为失联前和外界最后的交流。

    今天这段路海拔不高相对轻松,我们也是边走边聊。一同出发的还有一个10人左右的商业队,我们既然选择自主攀登体能当然比他们好很多,一下子就超过了他们队伍。山里湿度大我又是易出汗的体质,即使不热也是一头水汽

    整个进山途中大雾弥漫,远处的山峰只有在云雾吹散的时候才难得露出一点点真容,都说贡嘎寺是看贡嘎主峰的好地方,只是咱们这个运气实在不算好,看不到山还要被收20门票

    过来贡嘎寺之后要先下到河床上然后沿着碎石坡上行,这里只要注意走碎石坡不要崴到脚就好。
    我们下午三点不到就到了预计的BC,安营扎帐烧水做饭,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商业攀登火热,有的商业队已经在BC扎下了牢固舒服的大帐篷,厨房餐厅床位一应俱全,我们也是蹭了凯途高山的大帐篷,不过睡觉还是搭了自己的高山帐。同时在我们过来的路上,海拔4000左右的河谷,部分商业队也会把大本营安在这里。两个营地都是地势平整且取水方便,我们觉得到今天传统大本营已经够早了,如果在4000营地扎营基本一个下午没事做,就没在新营地扎营。

    高海拔适应的主要原则是高走低睡,缓慢上升,还有最重要的多喝水。多喝水是对抗高反的主要手段,我自己的经验,喝水要一直喝到排出的尿液完全无色透明才算到位,相比喝水这个抗高反神器,红景天什么的真是没用又费钱。
    今年上半年在都日峰自主攀登的时候我深受炉具效率低下的苦恼,所以咬咬牙换了个反应堆,这个差不多是最犀利的户外炉具了。同伴带的soto和jetboil也都很不错,那玛的BC和C1都有现成的水源,不需要我们化雪取水。本来还是实验一下反应堆化雪的效率,只能等待下次攀登再去试验下线路
    同时我也推荐大家如果上高原的话可以带一个指夹式血氧仪,一路上监控心率血氧,毕竟这些硬指标是也能很好反应自己对高海拔的适应能力

    夜里我和PP睡眠质量相当不好,只有秦大哥呼呼大睡。除了刚刚上高原不适应之外,半夜的天气也太糟糕了一些,至少七八级的风力加上不知道是雪粒还是冻雨,打的帐篷噼啪作响,吵的睡不着,第二天起床帐篷外面已经是一片白雪茫茫。秦大哥和PP准备的都是耐用的高山帐,这种环境下经受住了考验。

    关于睡袋的选择我是深受李宗利老师的影响。在阿尔卑斯的攀登中,你想要快就必须要轻,想要轻就要在装备上面做一些权衡取舍。李宗利老师当年用450克充绒量的睡袋爬了幺妹简直惊为天人,受此影响我也在睡袋上面也纠结了很久,最后带的是黑冰的b700,舒适温标零下三度,这个睡袋也经受住了考验

    装备可以取舍,但是天气是我们无力改变的,好的天气对登顶影响太大了,然而这几天的鬼天气实在让我心里没底。趁着还有一点点信号我请外面的朋友最后帮忙看了一眼天气,还好我们计划登顶这天似乎是一个不错的窗口期,这也是全程唯一的好天气

    bc左边这个山谷就是去往c1的路,看起来陡峭实际上走起来不算太累。到c1海拔爬升600米,实际徒步距离只有2公里多一点。马帮可以帮忙运输到c1,这里只需要轻装就好,当然我们其实也做了重装上去的准备。两公里的路我们走了两个小时出头

    关于使用马匹运输这一点,有的攀登者比较苛刻的认为只有全程负重才是真正的自主攀登。然而关于这一点我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我们在山里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让攀登更加顺利,成功登顶并且安全下撤。当年美国人攀登爱德嘉峰的时候甚至雇佣了40多个人帮忙运输,可见即使是顶级高手有条件时也会让自己轻松一点以保留体力应对真正的攀登。如果正式攀登开始还要借助外力,比如固定路绳,这就有违阿尔卑斯的精神了

    上来的时候依然能见度很差,我的状态还不错第一个到了c1,这里的坡度在30度左右,大约等于哈巴的绝望坡。
    抵达营地后天气好转,至少那玛峰登顶线路一览无余。c1在一个地势相对低洼的地方,周围的山遮挡住了贡嘎主峰。到了高海拔之后不要马上躺下休息,最好先去周边转一转,适应海拔。我们上来的方向是一座6046的卫峰,再过去一点的是左边年波贡嘎,这时候看上去非常壮观

    下午天气晴朗,攀登线路一览无余,大家一比划,就传统路线冲顶了。
    在c1还需要温习一下雪线之上的攀登技术。这方面秦大哥最专业,我之前爬过几次上知识储备基本也够用,在秦大哥和pp讲授结组攀登 滑坠制动 冰坡行走的时候也旁听了一下,温故知新还是有收获的

    秦大哥国庆时候带队哈巴雪山,海拔适应的到位了,而且本身体力最好,周边闲逛的时候跑的人影都没有了,我们直到天黑才等到秦大哥回到营地。我和PP就在附近走走拍照,PP老师这个大法配的蔡司手动镜头我用不习惯,拍照技术还得多练才行
    之前几次登山我选择的土豆泥加山之厨的组合都觉得吃的很合胃口,不过这次不知道为什么感觉特别难吃,尤其是山之厨,用我的感觉这次简直是米饭味的翔,半袋下去之后感觉都要昨天的饭吐出来了,最后只能靠着半根火腿和苏伯汤充饥。

    这天夜里大约12点左右帐篷外面又开始狂风呼啸,咱们在窝在帐篷里担惊受怕。我睡的相当不好,前前后后就闭眼眯了一个小时的样子,和我一个帐篷的秦大哥则是呼呼大睡,真是羡慕。这监护仪哦加起来总共睡了才三个小时,这时候很怀念家里舒服的床

    我们原定早上一点半起床冲顶,根据之前的经验起床后一个小时能出发这个效率算是可以的,一同进山的商业队一点半就出发了,我们都觉得这个山其实没必要这么早,慢慢悠悠的收拾吃早饭,大约三点左右正式出发登顶

    从c1出发登顶,大概分成三段,第一段大约在4800-5200海拔,我们用了三个小时。这一段最简单,地形以简单的碎石坡为主,坡度平缓,路径清晰。
    第二段开始难度加大,我们穿上冰爪,丢掉了登山杖改用冰镐辅助行走,我拿出了动力绳三人结组,这里主要的地形是覆盖着积雪的碎石坡,pp老师第一次穿高山靴和冰爪走在这种路上,很不习惯。那玛峰的传统登山线路,可以在雪岩结合处直接攀登一段冰雪山脊到达登顶的大雪坡,长度大概一个绳距,AI2左右难度(这个是登山的术语,一个绳距代表一段标准登山绳的长度,在50-60米左右,AI2代表坡度在60度左右的高山冰,同时容易设置冰锥保护点),然而我们评估之后觉得难度有点大,改从右边绕道,虽然路程远了一些,但是难度在我们的可承受范围之内,不容易出错。这段的高差大约100米。
    第三段就是冰雪路段直到顶峰,从5300到顶峰5588,先是一段陡坡翻上山脊,随后沿着山脊直到登顶。商业队会在翻上山脊的这段修路绳,自主么当然是自己爬上去。后面路径清晰,和搭档结组调整状态慢慢走就可以了,山脊上可能会有一些裂缝,不过应该不在攀登线路上
    登山本质是忍受苦难的艺术,其中最大的原因只怕是体力消耗太大了。从c1到顶峰只有两公里不到一些的路程,我们走了整整七个小时。

    雪山登顶一般都会凌晨出发,因为气温低雪况稳定利于攀登。然而我这次犯了一个低级错误,我把头灯丢在子梅村的马夫家了,这时候只能把营地灯用扁带绑在胸口照明。80年前首登贡嘎的时候,人们也没有现代化的照明工具,所以我也是心大的就这么凑合着用。不过这个确实是很低级的错误,没了头灯还好,要是丢的是冰爪或者手套什么的,估计就真要打道回府了

    出发时还是披星戴月,不知不觉的攀爬中天空翻起鱼肚白,远处群山大部分已经匍匐在我们脚下。不久后贡嘎在晨曦中露出了磅礴的身影,我们进山这么久,终于一见蜀山之王的真身,见了许多的山,第一眼见到如此伟岸的身影还是忍不住心生赞叹
    回望我们上来的路,还是有一些紧张,这段雪岩结合的路下撤只怕不容易
    没睡好觉的后遗症显现,我开始越走越累,后来上到冰川后竟然直接打起了瞌睡。体能还有高海拔适应上面还要下功夫

    早上七点半左右,预计的难点出现了,这是一段大约30米长的雪坡,大约十多公分厚的积雪下面便是硬冰,最陡的地方大约有60度。秦大哥在前pp中间我殿后,还是结组攀登。因为有攀冰的基础这个难点我过的轻松惬意,前齿踢冰打镐如此往复,便能稳稳的一步步爬上去。虽说难度对我而言已经不是问题,由于海拔高还是心怦怦直跳

    爬这一段的时候能清楚的看到山脊直接冲顶的路线,光滑的冰壁相当陡峭,没有路绳的保护还真是有点难度。
    到达大雪坡之后只要一直走就可以登顶,商业队出发的早已经帮我们踩开了道路。前方的冰川上有几道明显的裂缝,还好我们的路线不会经过,去年雀儿山掉进冰裂缝的记忆还是历历在目啊
    回头望,那玛的山脊正对着贡嘎山,这些年念念不忘的场景此刻就出现在我们眼前,热泪盈眶。

    我们身处贡嘎西侧,贡嘎巨大的身影遮住了刚升起太阳,光线有些昏暗,等我们登顶归来,必然能拍出震撼人心的大片!

    我在登山的时候一般不怎么吃东西,然而这会实在是累了,磕了一管能量胶又在雪坡上休息了许久才出发。太阳升起后照在身上很温暖,我们基本是走个十五步左右就停下来喘气调整,走的很慢。

    没过多久商业队的朋友登顶返回了,告诉我们大概还有一个小时左右就到顶了,咬牙坚持

    最后一段由我来领攀。一路拖着沉重的步伐向上向前,最后在大约十点整,经过七个小时攀登我们终于站在顶峰,实测海拔5540左右,精疲力尽又欣喜若狂,激动的只记得拍照

    天气异常给力,不远处的贡嘎群山一览无余,7556的贡嘎主峰 近处的卫峰达多曼因 朗格曼因,还有远处的勒多曼因 日乌且等等,更多的是只有海拔标注没有正式命名的未登峰,当然这些难度极大的技术型山峰,等待真正的高手前来挑战

    下撤路上终于拍到了心心念念的照片,完美了

    不知为何我上山时候没事,下撤的时候高反了。头疼嗜睡想吐,好几次坐着休息的时候靠在背包上就睡着了,走的差点崩溃,但总归是慢慢挪了下去,大概三点才回到c1,稍作休息收拾营地,当天撤到了bc大本营,安全圆满的结束了攀登

    下撤路上拍的贡嘎。落日余晖下雄伟依旧,多看几眼,恋恋不舍的告别心中的神山

    第二天我们从大本营走回子梅村,后面联系包车把我们送到了康定。感谢队友的相互鼓励支持,感谢大山的宽容和允许,这是一次圆满的攀登旅行

    后记

    登山者是无法征服高山的,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我都很不喜欢看到“征服”这样的标题或者字眼,登顶只是只是高山给了我们机会,让我们在顶峰短暂停留。成功登顶安全下撤,这当然是一次圆满的攀登。虽然有几个想去的地方没去,不过我们的主要目标还是都达成了,多亏还有摄影师pp老师,咱们收获了美美的照片。对于坚定走阿式攀登道路的我来说,还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是装备方面还可以更精简,比如说我带的抓绒裤这次完全没有用上,而且抓绒还占地方。再比如我的stanley保温壶,重量重而且攀登时候喝水不方便。想要快就必须要轻,想要轻就必须做一些取舍,这里不单单是烧钱砸装备就能解决的,需要一次次攀登去积累经验
    二是体能问题,我自己给自己定立的目标是可以支持在5000米以上海拔进行12个小时的攀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一定的体能训练,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出发前几乎没有怎么训练,几乎是裸爬。如果有一定的训练,或许在冰川上不至于那么疲累,下撤也不会累到高反
    第三还是技术问题,虽然我学习过攀冰,然而攀过冰和会攀冰是两码事,至少我在面对那段没完成的冰雪山脊还是很有压力的。阿式攀登的精髓在于面对各种地形,冰雪坡 纯岩石 混合地形 沟槽 刃脊 裂缝,这里需要多爬多去积累不同地形的经验,才能在更高难度的山峰上游刃有余的面对

    总的来说,那玛峰还是一座很不错的山,难度不算大风景绝佳。我不是很喜欢比较山峰难度,每一座山都是独特而美丽的,而且选择不同的线路采取不同的攀登方式山峰难度也千差万别。如果一定要评价传统的登顶线路的难度,那玛峰比之我之前爬的都日,地形更丰富海拔也稍微高一些,难度略高于都日峰。每一次进山都会让自己更强大,希望自己也能不断进步,挑战更多美丽的山峰,半脊峰 雀儿山 阿尼玛卿 田海子 博格达 勒多曼因 甚至于幺妹峰。自主攀登是艰苦而危险的,我会一直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

    举报

    本篇游记共含7556个文字,82张图片。帮助了28612名游客 ———此游记来自 游侠客APP

    沧老师太帅啦!

    举报 回复
    2019-11-06 17:36

    帅气!

    举报 回复
    2019-11-06 17:54

    牛气冲天

    举报 回复
    2019-11-06 17:58

    大神!真的是热爱雪山

    举报 回复
    2019-11-06 18:26

    敢于攀登的勇者

    举报 回复
    2019-11-06 20:13

    攀登雪山真的是很需要勇气和毅力,

    举报 回复
    2019-11-06 20:21
    此评论来自 游侠客APP

    沧海老师的阿尔卑斯式攀登,佩服!

    举报 回复
    2019-11-06 20:24

    勇者无畏敢登攀

    举报 回复
    2019-11-06 21:05

    自主判断安全吗?

    举报 回复
    2019-11-06 21:33
    此评论来自 游侠客APP

    攀雪山也太酷了

    举报 回复
    2019-11-06 22:01
    此评论来自 游侠客APP

    引用 建彬发表于 2019-11-06 17:58:32 的回复

    牛气冲天

    挑战自我的勇者

    举报 回复
    2019-11-06 22:31
    此评论来自 游侠客APP

    对山的热爱与追求

    举报 回复
    2019-11-06 22:47
    此评论来自 游侠客APP

    可以说非常厉害了!

    举报 回复
    2019-11-06 23:19
    此评论来自 游侠客APP

    珠峰攀登,期待!

    举报 回复
    2019-11-06 23:21
    此评论来自 游侠客APP

    感觉好厉害 不断地勇攀高峰

    举报 回复
    2019-11-06 23:27
    此评论来自 游侠客APP

    为什么要去徒步?因为山就在那里,喜欢

    举报 回复
    2019-11-06 23:44
    此评论来自 游侠客APP

    冰天雪地白雪皑皑

    举报 回复
    2019-11-07 06:52
    此评论来自 游侠客APP

    爬雪山一定要带太阳镜

    举报 回复
    2019-11-07 08:23
    此评论来自 游侠客APP

    厉害

    举报 回复
    2019-11-07 15:48

    也太厉害了吧!

    举报 回复
    2019-11-07 18:34

    自虐会上瘾的

    举报 回复
    2019-11-07 21:20

    赞!勇者!非一般的热爱。静静欣赏饱眼福,谢谢精彩分享。

    举报 回复
    2019-11-08 13:22

    这个厉害啊

    举报 回复
    2019-11-09 19:43
    此评论来自 游侠客APP

    用心的游记,看到了攀登者内心的独白,酷!帅!

    举报 回复
    2019-11-11 14:44

    ⁣感觉随手一拍都是大片吶

    举报 回复
    2019-11-13 15:06

    山上看贡嘎更壮观

    举报 回复
    2019-12-18 17:46

    好刺激啊

    举报 回复
    2020-02-04 13:25
    此评论来自 游侠客APP

    赞,一定要去

    举报 回复
    2020-02-07 22:10
    此评论来自 游侠客APP

    看到不一样的雪山

    举报 回复
    2020-02-23 13:12

    攀登需要怎样的装备?

    举报 回复
    2020-03-24 21:54
    此评论来自 游侠客APP

    ⁣攀登就是一个人与冰雪岩石的游戏

    举报 回复
    2020-05-21 11:52

    怎么样了,还去那玛峰吗

    举报 回复
    2020-08-25 20:05
    此评论来自 游侠客APP

    ⁣但是不知为何,我就是喜欢

    举报 回复
    2020-09-26 00:21

    ⁣个人与冰雪岩石的游戏,

    举报 回复
    2020-11-07 00:19

    ⁣但是不知为何,我就是喜欢

    举报 回复
    2020-11-08 00:06

    相关游记

    相关攻略

    > 周边目的地: 成都

    游记目录

    • 01 / 缘起
    • 02 / 准备
    • 03 / 攀登
    • 04 / 后记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微信扫描二维码👆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2025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