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经过纪录片的提炼,愈发清晰的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虽然一行经过往来更多的是游人,但文化侵染的魅力还是让更多人记住了甘肃这个如意形制的省份
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关城、张掖七彩丹霞,一次次的重现在不同人的文化脉络中
身边有对莫高窟赞不绝口的人,也有直呼看不懂但怀有敬意的人,还有因为“禁止拍照”记住这里的人
但无论如何这里给人们留下了足够的记忆点,人们开始知晓一个名词,河西走廊
也有人更进一步,会知道西汉与匈奴的战争,河西四郡,会知道是高大的祁连山脉塑造了陆路十字路口
(陇南天水-麦积山石窟塑像)
我,有缘甘肃,从最东段与陕西纠葛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到春风不度的“玉门关”都曾走过
快活又安乐的尝遍了酸奶和牦牛肉,也领略了河西地区的四时变化,风物人情
又一次重新出发,找寻一个快被遗忘的“郡城”武威,一个寥落的民族裕固族,也有幸见到祁连群峰
(武威雷台汉墓-铜奔马)
(肃南中国裕固族博物馆-裕固族华服)
(肃南祁连山-前往野牛沟)
而探寻相对小众的二者之前,还想对河西走廊再做一段总结,将零零散散的回忆串联到一起,拼凑完整
让曾经来到,将要来到的人都对这片土地有所了解,明白巨量的文化遗存是如何一点一滴起于微末之中
祁连山脉如何造就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如何养育这方人,这方人如何探索西域吐蕃,开疆拓土
从甘肃的高空俯瞰,地图的右下边缘有着截然不同的颜色,兰州这个省会大城拥有黄河
而青海湖以及周围大片的草滩(金银滩草原)都属于绿色区域,下图黄色的脉络便是这个区域的父亲
茫茫的祁连山脉
在黄色箭头右侧的绿洲,也就是河西走廊的起点,处于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也就是这座山脉,拦下了温暖的暖湿气流,储存了大量的冰川水,调节着山脉两岸的气候生态
(河西走廊南边的祁连群山,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最高峰疏勒南山团结1峰海拔为6,305米)
在干旱的西部就出现了这样的草原和通道;被干旱的腾格里、巴丹吉林、柴达木盆地包围下异军突起
一边成就了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一边成就了中国版图的臂膀河西走廊
喜马拉雅的造山运动在甘肃变得温和,春夏的雪水也冲刷除了肥沃的冲积平原
一片又一片的绿洲、草场、良田相继诞生,甘肃本地也有“金张掖,银武威”的谚语,夸赞此处的生态
尽管降水稀少,但是日足云稀的条件,也给这里的植物提供了积累糖分的机会,天候条件具备了
(祁连山下-水网密布的草原)
而冰雪融水也逐渐汇聚成一条条滋养戈壁的内流河,提供河西绿洲的生命线
东端——石羊河出山滋润了武威盆地
中段——黑河出嘉峪关滋养了酒泉、张掖的大面积绿洲,直奔国门流入居延海
(居延关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出自王维《使至塞上》)
(明代嘉峪关关城)
(额济纳旗-黑河最后的归处居延海日出)
(敦煌博物馆-复原第45窟,可拍摄的复制品)
(敦煌莫高窟-地标九层塔)
这样的天候、土地、水源,让祁连绿岛在西北一片黄沙戈壁格格不入
策马奔腾的祁连草原出现了;张掖芦苇婆娑的湿地公园出现了;冰川雪谷出现了;丹霞雅丹戈壁出现了;河西大通路出现了!
宜居、水草丰茂、牛羊成群的地区,逐渐成了各方势力纷至沓来的理由,也给了安居乐业最先的基础理由,中国历史上强大的汉王朝对河西情有独钟。汉书记载汉武帝在此处:“列四郡据两关。”以拒匈奴之患。(四郡指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两关指的是阳关和玉门关。)
(敦煌-玉门关遗址)
他没想到的是从此后千年时间,河西走廊拥有了更多的使命,更多的故事,更多的意义。
这里成为了连接欧洲罗马的丝绸之路,成了万世佛典的敦煌莫高窟,成了边塞的大诗人们“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送别;成了汉、明长城一所所烽燧的狼烟,佛者一声声西去的驼铃
直到宋朝中原王朝的收缩,明朝闭关锁国,这段走廊沉寂千年,河西的兴衰似乎与大国梦想连接
从人类开始活动,就有周天子与西王母沟通于河西的神话故事;历史上最先发现丰美草场的便是善于游牧的少数民族。秦帝国修建了万里长城,都城咸阳更是受到了重重保护,相邻的林木丰富的陇东南(目前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华夏文明的重要依托)和粮草丰盛的河套地区都被纳入到帝国的口袋之中,匈奴这个强大游牧民族便在这之外发现了河西地区
(陇东南-道教圣地崆峒山)
(陇东南-四大石窟之麦积山石窟,以塑像艺术著称)
时间到了汉帝国,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让匈奴对河套和河西地区有了更多的军事存在,和亲的公主再也无法阻止图穷匕见的兵锋,匈奴的铁蹄对准了长安
与此同时,祁连山原来的游牧民族月氏(yuèzhī)被匈奴驱赶到了天山附近
接下来一连串的人名和典故,记载了中原王朝第一次占领河西地区。
班固赞曰: 汉武帝制匈奴,通西域,“师旅之费不可胜计。至于用度不足,乃榷酒酤,莞盐铁,铸白金,造皮币,算至车船,租及六畜。民力屈,财用竭,因之以凶年,寇盗并起,道路不通。直指之使始出,衣绣杖斧,断斩于郡国,然后胜之。《汉书·西域传》
(张掖-丹霞口七彩小镇情景剧)
从陇东南向西北推进,在张骞出使西域的方向的背后,留下了一条祁连山下的通路
设四郡,两关,沿途要塞,屯兵屯田,迁移居民数十万,彻底将这条通路置于大汉版图
就像沿途的地名一般,军工威武,张汉之臂腋,而敦煌盛大
河西走廊出现了!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当匈奴最后一次离开祁连山的暗叹,却成为了祁连河西走廊重要性最好的注脚
守住河西也成为了历代中原王朝的愿望
(翻越垭口后的俄博镇远眺祁连山脉)
河西走廊切断了蒙古、新疆、青藏三地的联合,无论是匈奴、柔然、吐蕃都受到河西地区的牵制
汉朝数十万农耕的移民将河西草场逐渐改变成了耕地的粮仓,游牧民族无法再长期控制拥有大量农耕人口的河西走廊,何况祁连山和巴丹吉林沙漠两道天然的防线
(祁连山脉-雪后公路)
(巴丹吉林沙漠-月亮湖驼队)
沧海桑田,直到汉朝暮年,曹魏政权建立西晋,五胡乱华之际,凉州(武威地区)成为避乱之所
而后中原核心区的战乱,让河西地区在安史之乱陷落于吐蕃,在西夏时期陷落于诸游牧政权
陆路丝绸之路随着河西的没落沉寂下来
直到今天,从敦煌前往新疆,青海乃至西藏的公路铁路网仍然在建设,河西走廊又将成为碎叶城诗人口中长风万里的启航通路
河西丝路现在已经开通高铁,从西宁和兰州两个省会大城皆可前往河西走廊
西部的“瓜沙地区(瓜州和沙洲)”成为了国际旅游都市。瓜州的密瓜和敦煌的飞天一同走出国门
(敦煌-市中心反弹琵琶雕塑)
(敦煌-敦煌夜市也称为沙洲夜市)
中部“酒嘉地区(酒泉和嘉峪关)”成为了观赏大漠孤烟和胡杨的入口
(嘉峪关市-悬臂长城)
(酒泉市-金塔县胡杨林)
而东端的“甘凉”(甘州张掖和凉州武威)除了被误会为丹霞的彩丘,再没有了往日胜景
那不妨和我走入到河西东端,补齐四郡的缺憾,这一路上,依旧充满了“惊心动魄”的美丽景象
也为河西走廊未见之风景广而告之,聚友亲朋共赏美景
(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为彩丘地貌)
(景泰县-永泰龟城)
(肃南县-红湾寺望祁连)
(肃南县-巴尔斯雪山)
(肃南县-外星谷)
(山丹军马场-鸾鸟湖)
甘州、凉州,河西东端的这两个地名现在化为了武威 、 天祝 、 张掖 、 山丹这几个新型的新政区划
旅程的前半段在“凉州”,我们从兰州出发,向北而行到乌鞘岭边缘的永泰古城进入河西走廊 ,到出土中国旅游标志的武威雷台,去山丹县放养“天马”军马场参观,结束后,进入张掖 (甘州)
D1、 兰州 - 永泰龟城-雷台汉墓- 武威 ,全程360公里,路况良好
D2、 武威 - 山丹军马场- 张掖 ,全程240公里,路况良好
版图:其中路过的就是曾经凉州治所在,武威 。
河西四郡离不开公元前121年的开辟,武威则离不开公元前106年的天下分州,元封5年,15年后汉朝分天下13州,各置刺史,地处西部的寒凉之地,就被赐名“凉州”,从此大禹治水时期所分天下九州之一的雍州改凉,开启了中原版图的新纪年
( 武威 -雷台汉墓)
经济:从凉州出现开始,陇右的咽喉开始走向繁荣
北魏时,凉州和邺城,并称北魏两大经济中心;
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后凉等等国度都青睐这里,这里也曾被称为“五梁古都”;
武周时期,凉州可以和洛阳 、扬州一教高下;
西夏时期,这里则成为西夏的陪都,鼎盛繁华
史海钩沉,这段繁荣,随着中原兴盛而兴盛,当中原陷落,这里则成为士大夫的避世后花园
( 武威 -雷台汉墓石碑)
文化:凉州的繁荣,也让这里文化脉络持续延续,凉州一度成为中华的文化高地
西晋末年的战乱,让凉州成为一块飞地,随着长安和洛阳的陷落,只有越过黄河的河西走廊还安全
跟着“避难之国,唯凉土耳”就有曾经拉着一车经书巨儒郭荷(明究群籍,特善史书)
荷传郭瑀(曾写下《春秋墨说》、《孝经错纬》)、瑀穿刘炳、三代名儒开办学校
西域佛者鸠摩罗什也曾在这里讲经说法,大量的佛学遗迹也让人叹为观止,曾就修建天梯山石窟的工匠在北魏拓跋的迁徙下,也开创了石窟的“凉州模式”,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就在其中
(鸠摩罗什塑像)
西夏时期,更是排演了凉州劝善书,就像各地的地方戏种一般。其内容主要以说唱英雄贤士、忠臣良将、孝子贤女等故事为主,也称“凉州贤孝”;
还有两首《凉州词》一直住在我的血液里回荡;对于我先闻凉州词,后识凉州,再识中华之物美广博
凉州词二首·其一 王之涣
黄河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凉州终究还是成为历史名词,1927年8级地震,摧毁了凉州武威城里大量的文化遗存
当人们偶尔叹息的时候,也许还会有人记得顶级繁华的武威
不过,用不了多久了,40年后一件横空出世的青铜器,又会将武威推到世界面前
( 甘肃 省博-马踏飞燕原件侧面)
( 甘肃 省博-马踏飞燕原件正面)
第一日,从 兰州出发,途径白银 、景泰 ,大约2~3小时就到一座古城了
这里2006年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2010年第3期的《 中国国家地理》也以完美军事要塞文物的角度刊登过永泰龟城
再近一点的报道见诸于“轻氧”纪录片《了不起的村落》更关注的是古城与村落的变迁
那么究竟如何描摹这个明代开始仰望星空400年的边关要塞?
全世界最后的大漠龟城、长城古堡?还是兴盛于战争,消亡于自然环境变迁的“小楼兰”
那么我们不如从所有人最关注的永泰古城的俯瞰形态,一只乌龟形态开始,了解古城
从景泰县的路牌上能看到一个叫做寿鹿山的国家公园就在附近,龟城就是建在山麓之下的
明代寿鹿山和昌岭山被称为大小松山,这一带是北方游牧民族鞑靼的领地,为了这块草场的归属
万历二十六年,明朝的兵部尚书李汶率兵10万,收复了此处草原
与此同时,“松山新边”长城范围取代了原来兰州到武威的旧长城,而连绵的烽燧自然需要一个要塞
三座堡垒就开始兴建,其中最大的一座,选址于汉代老虎城旧址附近,取名“永泰城”
万历三十六年, 永泰古城完工,400年的风风雨雨依旧保持了原本的形态(除了修路打开的城墙口)
东西南北四座瓮城上都建有敌楼,12座马面上原先各有大炮,城墙上还有女墙和垛口。即使进入城内,内部的道路也并非是四通八达,巷战的尽头可能都是一些丁字路口,可以极大程度延缓战争速度
这样一座大城从未被攻破,1700米的周长,12米的高度,全部都用黄土夯筑,原来还配套有长城辅助
兵营、练兵场、火药场、武器库、草料场、马场等一应俱全,被称为“中国古代军事要塞教科书式的典范之作”。
从城门进入,笔直的主干道依旧是现在有人烟的地方,随着旅游生意的火热,一些农家乐也出现了
但古城的人气也仅限于此了,就像过度的最低段,存活的古城仅仅只有几十户人家
等旅游景区全部修建完成,也许游客会重新带给古城另一种生机
乐观一点,古城还会随着人流的到来,再次遇水而活
古城唯一的出入 通道 南城门,外门取名为“ 永宁 门”,内门名为“ 永泰 门”。“永绝虏念,康 泰安 宁”
依旧是黄土夯筑,上城墙的道路已经被抹平,出于保护现在已经不再允许登上城墙门楼之上
根据《永泰城记》记载,清雍正帝时期,陕甘总督岳钟琪建议在城内凿五眼井,以补“龟城”之五脏,并在北城角设一大池,叫“甘露池”,以补“龟城”地脉,增添“龟城”之灵气,目前城内依旧可见五井所在
井口没有井沿,单用铁皮封井口,防止风沙飘入,仅剩的村民用水也与这里息息相关;而甘露池也换了名字,被称为汲海。
建城的工匠以为只要龟城前有水,那么龟城就永远不会被攻破,但是短短十几年后
清朝取代了明,原来防御少数民族的要塞成为了版图内, 永泰要塞成为了一个自然村
永泰城外有一条季节性河流——大沙河 ,水源极其不稳定,所以井水的开凿,给了龟城新的生命
但人口增加,农田增加,土地荒漠最终无法再次承载龟城的生灵,此后人口逐渐流失
2014年村内的永泰小学因为生源锐减,最终停办
从古城高空看最显眼的就是永泰小学了,现在已经改成地方博物馆
永泰 古城内的完整的明清建筑幸存者就是这间民国小学,内部规规整整,仿佛暑假中的校园
生源不足也反映了古城人口流失的现状,一些政策也鼓励古城居民迁出来
目前古城整体已经有了保护计划和旅游开发规划,未来,这里迎来的是五湖四海的朋友
tips
1、永泰古城拍摄除了航拍角度、星空下的城门和羊群穿城门而过的场景也值得一拍
2、古城中农家乐比较简单,一般就是面食和牛羊肉,时间允许可以到附近的景泰县就餐
3、永泰古城航拍角度更能看出城市价值,入内参观原有古迹不存,而缺少修缮,目前城内垃圾较多
继续北上,到上世纪70年代, 武威新鲜公社大队队员在挖掘防空洞时,无意发现了一座东汉的墓葬
虽然发现有盗取的痕迹,但墓葬里还是出土了一件精美的青铜器,当时暂时称为“铜奔马”
两年后,郭沫若先生在陪同柬埔寨外宾参观时,赞叹其巧思为其重新命名“马踏飞燕”
《 东京赋》中曾有:“龙雀蟠蜿,天马半汉”的描述,马踏飞燕恰巧就像这二者的组合
(铜奔马:马高34.5厘米、长44.5厘米、宽10厘米、重7.15公斤。其铸造工艺为范铸马身,然后再与马尾、马腿、蹄下飞鸟等部件分别铸合制作而成,铜腿内夹有铁芯以增强支撑力和强度,铸造工艺在当时非常先进)
铜奔马一路飞奔,紧急入京,充实故宫的出土文物展,被人熟知。在1973年对外的大型展览中,英法驻华大使一再请求,铜奔马开始走出国门, 大英博物馆为它但设展柜,在美国人们为天马制作了巨幅海报。在它到过的12个国家,无处不为2000年前中国对天马形象描摹的赞叹,是“四海盛赞铜奔马”,也是“ 中国古代艺术作品的高峰”。2002年,此件青铜器列入禁止走出国门的国宝名单。
虽然马踏飞燕原件已经到 甘肃 省博,但出土地依旧吸引各地的游客前来
雷台公元进门后就可见马踏飞燕和车马仪仗队1:6放大的方阵列队,马匹和人俑和真人等高
放大的姿态更加清晰可见
下图中骏马之间还夹杂了一头牛车,这个部分在尾部,牛的形象颇有现代艺术风格
穿过公园,见一高台 ,右侧就是雷台汉墓了,目前的发掘只能看到墓主人是东汉一位张姓的将军,可以入内参观,总共分为三室,内部已经加固,但需要低头步行,内部密闭,不适合长期停留,可以简单参观即可
目前整个景区只开放一号汉墓,如果从实际参观感受来看,汉墓里主墓室+两个耳室,未有更多的游览内容,可以浅尝辄止
刚刚进入右侧是一口东汉的古井,从井口向下望,感觉会有放大镜一样的效果,所以很多人愿意向下投掷金钱,取“前程(钱沉)远大”的好兆头
在主墓室中,有一个巧妙地盗洞,之所以说巧妙,因为它刚刚打在墓室坍塌的临界值之间
在没有破坏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了盗掘,后世的人猜测,这可能是一见“监守自盗”的案件
现在,整个墓室都被重新加固
而在汉墓上方,便是一个祭祀雷神的明代宫庙——雷台观
所以这里的封土也称为了雷台(灵钧台),原有雷祖殿和三星斗姆殿
一般墓葬上不会建立道观,可能是时间的巧合造就了这样的奇观
东汉的墓葬上,前凉人建好了灵均台,东晋时又在整个基础上建立了祭祀雷神的雷台观
《资冶通鉴》中记载:为东晋元帝 大兴 四年(公元321年)始筑;周轮80余堵,基高9仞;
tips: 武威 市区道路横平竖直,市内文化景区较为密集,可以单独留1日参观
1、 武威 文庙:陇右学宫之冠,尤其是 文昌 阁历代大学士赠送的匾额层层叠叠值得一观(门票31元)
2、 武威 西夏博物馆:必看的一定是镇馆之宝重修凉州护国寺感通塔碑(免费)
3、罗什寺:鸠摩罗什圆寂后的藏舌之地
4、来到 武威 一定要尝一尝 武威 的人参果(5~10月)和特色面食三套车(套餐:行面、腊肉、茯茶)
5、 武威 暂时没有高铁和飞机,主要靠公路和普通列车运输
6、 武威 周边50公里有天梯山石窟, 中国 石窟鼻祖,有 武威 往返班车
7、凉州会谈所在的白塔寺也在 武威 附近,首次从法理上确认 西藏 版图,但实际游览效果较差
如果马踏飞燕的青铜器让人惊叹,那滋生艺术的土地便是山丹了
这片由霍去病设立的草场,成为了亚洲最大的军马场,沿用了2000多年
山丹草场就像是祁连山下的一块绿宝石,面积很大,我们来到的是山丹军马场总场(也是一场)
除此之外山丹还有2~4场,这样划分,是因为建国初期军马是国营产业,场队是一种建制
祁连山下的马场直到现在似乎也没有太多变化,巍峨雪山下军马奔驰,峡谷,湖泊都保持原生状态
《汉书·张骞传》记载“初,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 西北 来’。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宛马曰‘天马’云”。西域的良马种子落在山丹 ,繁衍生息
那我们一定要一场“跑马”体验, 山丹有专门训练性情温顺的马匹,可以坐马术体验
不是公园里马背拍照的那种,或者有人在前帮您牵马控制,也不是马术训练一样,飞奔的骏马
山丹的马可以自己骑乘,用缰绳控制马匹的方向,用简单的动作控制行进动作
可以想象成刚刚准备拿到驾照,完全自己控制,但是在路上开着20码的速度,激动又紧张
我们路线的绕着鸾鸟湖湖畔而行,“ 山丹军马”在我们一侧休息
山丹 中也有这样低矮的城墙,是古时候的遗迹留存,不知道什么时候留下来的长城
路上没什么人,偶尔会有大型的农机路过,捆方草垛的大车最引人注意
草场上除了马,还有一些羊群和牦牛
在山丹除了军马,还有一个水库(西大河水库)也称为鸾鸟湖
也就是我们另一侧的湖水,远离城市,湖水变得十分澄澈,秋冬季也显得如同蓝色宝石
之所以叫鸾鸟湖。就是因为在湖源有一座鸾鸟古城(下图)
在大汉祁连军马场选址筑城,看到附近有座山貌似鸾鸟展翼,有跃跃欲飞之势,认为是鸾鸟栖息之地,于是,将此山命名为鸾鸟山,在山下筑起鸾鸟城。唐代沿用鸾鸟古城设嘉麟县。
除了专业的研究者,目前网络上也没有更多的资料介绍这座城,它和牛羊同居在 山丹 ,说不上滋味
回程时,恰好遇到军马场的赶场,和我们落着马鞍的骏马不同,驰骋的天马颇有英姿
马匹上都有编号,是一个成建制的单位
军马一场所在镇子和鸾鸟湖之间就是牦牛成群的窟窿峡,据说因为峡谷里窟窿较多,溪流流过咚咚作响得名,从镇子出发前往峡谷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这里是牧民安置牦牛的地方,高原草场上第三种成群的生灵。
第一次如此接近这种生灵(除去餐馆里),就发现沿路过去,大大小小的牛儿都会或多或少的盯着你,当它与你不足1米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假如,在牛群中的人真是太渺小了,走着走着就不由加快了脚步
走入峡谷,怪石出现以后,牛儿便不见了
峡谷里一条湍急的水流叮叮咚咚的往前流去,冲刷着这里
窟窿峡这三个字就留在进入峡谷的谷口,由当年下乡于此的知所留在这里
通往峡谷另一边的桥已经破败,只能止步于此
输电网络也一直延续到峡谷里,但是具体使用电力的地方不明,左右环顾也没有找到巨大的设施
有倒落的电线杆,所以是不是可以推测一下,原来在山里的开发和建设已经随知青停了下来
tips:
1、 山丹军马场很大,游玩的地点也很多,较为成熟的旅游区建议前往山丹军马一场,也就是总场
2、 山丹军马体验费用在1h50元左右,但是设施比较简陋,如果可以建议自带护具
3、总场游玩类型比较丰富,可以体验军马骑乘、观看鸾鸟湖、穿越窟窿峡、感受草原的苍茫
4、山丹地区食宿比较简单,牧马人住宿相对较好,饮食和西北其他地区趋同
到达张掖也就到了古甘州, 甘肃甘肃 ,其中的甘字就是取自甘州,张掖周边已经拥有足够丰富的旅游资源,七彩丹霞、 张掖大佛寺,木塔,历史和风光包裹了整个金 张掖 。
但这一次我们的目的地可不是这里,我将去到的是一个叫做肃南的地方,更具体一点,应该是肃南裕固族自治区,一个 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聚集区
当眼界放宽,才发现 肃南 县城并非是铁板一块,几个新政区就像飞地一样被隔离开来
D3、 张掖-冰沟丹霞-外星谷-肃南县,约100公里,路况良好
D4、 肃南县-巴尔斯雪山-裕固族博物馆-红湾寺-转经轮- 肃南县,约80公里,路况良好
D5、 肃南-祁连雪峰-张掖,约240公里,路况一般
D6、 张掖-马蹄寺-回城,约120公里,路况良好
裕固族,回鹘人后裔的一支,拥有游牧民族崇尚骑马的习惯,自称“尧乎尔”人,建国后,音译为“裕固”
从裕固族的民歌《尧乎儿人来自西至哈至》中,我们知道他们来自一个叫“西至哈至”的地方
一个不存于现在的地名,有人考证,西至哈至应该位于新疆吐鲁番 ,也有人根据音译觉得是柴达木
也可能是从西边迁移来民族心中的一个梦
(民歌:“走过了千佛洞,穿过了万佛峡,酒泉城下扎营帐。沿着山梁走上那高高的祁连山 ,望见了八字墩辽阔的牧场。草绿花香的八字墩草原,变成了裕固族可爱的家乡”)
在上一次人口普查中,裕固族拥有1.4w左右的族民,时事易主,传统的习俗逐渐没落了
裕固族最先的起源究竟来自哪里?可能是三世纪的丁零、可能是四世纪的铁勒,可能是被击散的回鹘
更清晰的记载,裕固族,源出唐代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因为战乱和天灾,来到了河西
9世纪,来到甘州的回鹘在吐蕃的庇护下终于扎根下来
10世纪,沙州汉人张议潮起义,带领甘凉11州归附唐朝,同时文化繁荣,百家争鸣。河西的回鹘一同归附,在他死后,河西回鹘再次建立了自己的王朝——甘州回鹘
随着唐王朝内乱、吐蕃势力衰弱,回鹘王朝逐渐控制了河西地区,与此同时和中原王朝一直以朝贡体系维护关系,可惜战火蔓延十分迅速,西夏人来了, 蒙古 人来了,汉人来了,藏人也来了,就在这个时期,回鹘和多个民族杂居混合,形成了新的民族
《宋会要辑稿》称之为黄头回鹘,《元史》称之为撒里畏吾,《明史》称之为撒里畏兀儿,就是今天的裕固族
长期的民族混合让裕固族分出很多分支,特别在近代,随着行政区划的划分,天然的地理单元被打破了(清朝康熙年间颁给“七族黄番总管”的执照, 黑河上游的整个八字墩草原都是裕固族的牧地),裕固族聚居区被分割得四分五裂,分属于张掖 、 酒泉和高台等县管辖。所以才出现地图上诸多的飞地
外露的服饰是我们了解一个民族最好的窗口,裕固族的服饰就是如此,除了精美的设计和宝石装扮。裕固族的“头面”还有保护身体的作用,悬挂在胸前的头面是为了纪念曾经一位祖先,她被烈马拖行,所以头面就有保护膝盖和胸口的作用。
头面的样式:“已婚的女子要戴一种叫“凯门拜什”的头面,这是是裕固族女子服饰中最具特色的头饰——头面用以辨认其所在部落或身份。头面用红珊瑚珠、白海贝、玛瑙、珍珠、孔雀石、银牌、铜环等穿缀,用红布、青布或红色香牛皮做底,中黄、淡黄、中绿、翠绿、黑、赭、紫红、大红各色丝线合股滚边,用各种珠子、金属环穿缀成色彩斑斓的图案。”
tips:
1、 肃南 县城住宿条件有限,推荐入住西至哈至酒店,晚上会赠送牦牛奶,酒店3层但无电梯
2、县城比较小,又因为里 张掖 较近,好多人在这里过起了双城记的生活
在 肃南 县城的西南面,为裕固族落成了一座博物馆,博物馆外形就像一个裕固族的平顶帽
馆内有免费的讲解员,更细致的讲述裕固族的风土人情,展台还有宣传册和明信片可以免费领取
整个博物馆分成了两层,一层还是主要从裕固族来源历史,手工艺术,二层则是一些临时和主题策展
我们一行来到博物馆,两位讲解员已经被提前预约,但预约时间未到,抓紧时间请小姐姐带着我们参观
讲解员会身着裕固族的传统服饰,全程讲述自己民族的的故事
一层策展的第一面,就是镇馆之宝,文殊寺出土的元太子石碑
石碑的正面用蒙古族的文字,背面是正楷的同样意思的碑文,用来注释
裕固族的牙帐,可容百人
康熙皇帝赐给裕固族大头目的龙袍
裕固族姑娘服饰中长长的头面(胸前两条红色珍珠镶嵌的垂带)
县城里红湾寺和转经筒并不在一个地方,红湾寺具体在我们博物馆附近,而转经筒在县城的另一头
以下就是曾经取得世界吉 尼斯 记录的世界上最大的转经轮——香 巴拉 却科转经轮
经筒和一个水景公园配套在一起,转经筒下是绑满哈达的铁柱,当我们人手增加到3人以上的时候,才能转动这个时间上最大的转经轮,裕固族信仰藏传佛教,所以这里还有一个藏族寺院——红湾寺
红湾寺并不在自己的原址,所看到的庙宇都是后来新建的,经过搬迁以后,寺院原来的一切都经过了重新的设计。于2009年重建,会发现有时候传承而来的,就是红湾寺这个名字,然后发现有些地方愿意留下遗址、有些地方想要尽力重现,但都想保留下曾经的传承的内容。
(红湾寺:裕固族乃曼部落(西八个家)的寺院,当地群众称之为西八个家寺院,又因最初的寺院背靠一座红色大山,所以又被称之为红湾寺)
肃南 的马蹄寺虽然属于肃南 ,但是更方便的是从张掖市区出发游览
马蹄寺的游览目前分成三十三天和千佛洞两部分组成,曾经香火鼎盛,回望就是祁连风光
更为称奇的是马蹄寺是一个汉藏佛教并存的寺院,这里最早的石窟开凿于1600年的北凉
就是我们介绍凉州时大儒郭瑀与学生传道授业之处,后来成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的寺院
这里也是传说天马落蹄印子于此,所以得名马蹄寺
离大门最近的是拥有汉传佛殿的千佛洞,两侧石窟原为放苦行僧舍利所在
其中的药师殿为明万历年间旧迹,历经风雨已经保存了下来,非常不易
这里有被称为马蹄寺中的北寺,其第三窟为北寺规模最大、结构较特殊的洞窟,又名“三十三天”。该窟分五层,在山壁上自然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的样子
两侧还有小石窟,石窟内主要以壁画为主
到马蹄寺三十三天的路上会遇到两座白塔,这里也是我喜欢的最佳拍摄地
像是一个“V”形的指尖,视线一边可以看到皑皑的 祁连山 ,一面就可以远眺北寺中的三十三天
这里还有个插曲,当航拍器靠近三十三天的时候,云台开始不受控制的点头,就好像在拜佛一样
索性赶紧收回来,用仰视的角度看去,石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tips:
1、马蹄寺距离 张掖 65公里,班车时间约2.5h,如果自己前往需要1.5h车程(单程)
2、景区南北寺之间还有一段距离,最好自驾前往,可以在大门口请讲解员讲解(收费)
肃南的行政区划分成四块,而最大的一块包含了祁连山脉的大部分,除了裕固族的聚集城
靠近张掖的还有各种丹霞秘境,靠近祁连还有裕固族圣山的巴尔斯和黑河源头野牛沟的风光
怪石别具一格,雪峰纯净唯美,沟谷生机盎然,这里将是鲜为人知 肃南 新秘境
就像当地成名的风景区一样,这些新兴的刚刚开发的迷人山河,终将像新星——冉冉升起
如果冰沟丹霞你可能曾经去到,但是外星谷一定是小众中的小众
从我们的到达售票处开始,获知这个景区刚刚开放三个月,就能证明这一点
按照网上的规划,这里是由水星谷、木星谷、火星谷、大量钢铁遗址四个部分组成的
其 中山 路崎岖,但是保留了白垩纪以来的多种地貌
我们准备开自己的车前往,工作人员会给一张简易的地图,目前只有木星谷对外开放
中途我们找到了一个白色山谷,虽然不是水星谷的核心地带,但是依旧很独特
进入火星谷,迎面来的就是欢迎客人的—五彩迎宾山
景区内还会设置千佛崖、转经筒、天下粮仓,象形的意味代之各种各样的地貌特色
巨大的向前倾的转经筒,是一种筒状 石柱 ,但是从高空俯瞰,又可以看到另一种姿势,一个禽类的脚印从天而降,叩在大地的门上,地貌的多样性目不暇接。置身其中的人,不断的被土石的力量冲击
“东方的阿尔卑斯”巴尔斯圣山是裕固族人心目中的圣山
属于 祁连山 脉中的一座5000米以上的雪山,近年来随着道路的畅通也同步出现在我们的清单中
在前往雪山的前一天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洗净了天空,也没有阻止我们上山的行程
在开向游客服务中心的过程中,远眺巴尔斯圣山,第一次感受到群山在呼唤的力量
上山,还需要换成景区自己的景交车,40分钟的 盘山 路,可以直达山顶3900米的观景台
山上的风雪很大,但是有一个落地玻璃的山顶咖啡馆,在这里居然可以惬意的感受下雪山咖啡
也是一种十分不俗的感受
咖啡馆分成两层,楼上是一个可以手可摘星辰的平台,楼下就是玻璃温室
后面虽然一脉相承,但是不再属于巴尔斯,是 祁连 守护神,从 甘肃 翻越其中的一部分就到了 青海 海西 地区, 祁连山 保护区的山界就在此
保护区的牌子立在山上的垭口,山下有 新建 的穿山隧道,以后从 张掖 到 青海 ,将有另一条道路
山下是野牛沟乡,但是这些牦牛还是在远离人群的山坡上栖息
tips:
1、巴尔斯景观不错,但是比较难到达,相对门票+景交车价格不菲
2、翻越 祁连山 的山路比较难走,路上还有建设工程,没有特殊需要不建议前往,可以等修通通路再行
3、注意海拔和保暖
我匆匆路过一条 河西走廊 ,匆匆见证一个民族裕固,匆匆惊鸿一座连 绵山 脉
在我这一程中,每时每刻无比自豪于河西的胜利和文化的沁润,深深热爱这方土地
但偶尔也匆匆听到已经在历史长河中远去的长歌
在这篇游记的记述过程中,也听到我们对手的声音逐渐远去,匈奴、吐蕃、西夏、羌、鞑靼、回鹘
他们有牛羊、有骏马、吃酥油青稞、带弯刀利刃,无论如何逐渐远去了
默默回望河西千百年,也许只有塑造这片土地的 祁连山 脉哦
见证大地万般颜色,仍旧静穆巍峨,但留长歌!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