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赶往伊朗的“亚兹德市”
沿途看到许多漂亮的“风塔”
途径“亚茵镇”,参观了“游牧民族的传统羊毛编织作坊”。
这个作坊是编制羊毛地毯的,它是“地下窑洞”式建筑。
进入“地下窑洞”:整张的“羊皮匾”迎头高悬
作坊里:这张羊毛地毯10美元就可以买到
看看这个作坊,编织传统羊毛地毯的流程吧:
在“梅博德”小镇吃午餐
“梅博德的餐厅”很有伊斯兰特色
这伊斯兰餐馆的午餐非常好吃!
有;“沙拉伴蔬菜”、“煨羊脖子”、“油烤虹鳟鱼”、“藏红花汁烤饭”
注:《藏红花是伊朗特产!,之所以称“藏红花”,是因为在古时藏红花产于波斯(伊朗),经印度进入西藏,再经西藏转运至我国的内地,所以被称为藏红花》
“煨羊勃子”——熟烂而香,非常好吃
特别好吃的是这个:“藏红花汁烤饭”:
将饭里:撒上“雪里蕻”干粉,再将饭浸在“藏红花汁”里,进行烤制…
嘿嘿…那味道独特、脆而香。。。真美味也!
“驿站”的周边环境…
“驿站”旁的大沟…
这是驿站旁的“大风塔”
这是“风塔”下的“坎儿井口”…
伊朗的坎儿井,非常发达,早在2500年前就开始建造了。全伊朗约有36300 个坎儿井,其中11个已经加入了世界遗产名单!
(而我国新疆吐鲁番的坎儿井,多为清朝才陆续修建!)
伊朗最长的坎儿井,是长100 公里的“Zarch ”。最深的坎儿井近350 米。所有坎儿井的深度,加起来总共是158268 公里,所有“坎儿井内的水渠通道”长度加起来总共是21780 公里
修建坎儿井的困难,在于坎儿井的坡度需要准确计算:坡度太大,水流会侵蚀坎儿井;太过平缓,水流又会难以推动。
在伊朗的干旱地区,有了发达的坎儿井这一古老的水利系统,才使得人们的农业种植和定居成为可能!
这是“梅博德驿站”内的一个“坎儿井的出水口”:
伊朗人一直用“风塔+坎儿井=空调”的方式,给房室降温!
每户家庭(商户)都有人工开凿的“坎儿井暗渠”,它有“自流凉水”穿过,再通过“风塔”利用“气流风道”把空气带到需要“凉气”的房屋中。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在房屋中形成了一个迷人的凉爽空间。
只可惜,现在这个“驿站”都成了卖货的商户了…
再没有“驿站”是“行旅住食”的味道了!
这是个“现织现卖”:挂毯,围巾,餐布...的商户
姑娘坐在店门口编织围巾...
她笑的很甜呢...
来个“梅博德驿站”的视频吧
赶往伊朗“亚兹德市”途中...见识了伊朗许多风土人情,得益匪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