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发游记,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分割线~~~~~~~~~~~~~~~~~~~~~~~~~~~~~~~~~~~~~~~~~~~~~~~~~~~~
南洋
晴朗的早晨。
阳光肆无忌惮地泻满大地,它透过百叶木窗,然后在地板上映射出了斑驳的线条。二层的老宅,于日复一日的阳光照射下已然褪去了当年的光泽,剥落的外墙经历了过去,见证着未来。
这只是一间普通的老屋,还能存在多久呢?我不知道。想着这个画面,也瞬间想着一个词----南洋。其实南洋指代很广,整个东南亚都可如此称呼,但是细细体味一下后,最如其名,符合气质的,私以为非马来西亚莫属。
这里有无数的华侨,华人的古迹犹如一本厚厚的书,记载着当年华人远渡重洋而来艰辛的奋斗史。
这里走出过杰出的学者辜鸿铭先生,也曾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海外的基地。
这里也神奇地衍生出峇峇娘惹文化,不但没有被岁月侵蚀,反而令人欣喜地保存并发扬了下来。
南洋,南洋,如果抽掉华人这一元素,南洋的味道似乎也跟着变了。我只愿永远品尝那古早味,所以在我心里,在东南亚诸国间,就把南洋二字献给唯一的马来西亚吧。



南洋,初来乍到


6月21日,凌晨5:00
站在吉隆坡第二国际机场(KLIA2)大厅,冥冥中似乎感到有那么股力量在推着我来到这里,因为一个接一个的利好接踵而至,仿佛令人惊喜的礼炮般欢迎着我----汇率近年来最佳、大修近3年的天空之桥于今年春节左右重新开放、春节起马来单方面免收签证费。然而早在去年我就买好了机票,此时竟想不起当初如何鬼使神差地就从众多目的地中选择了这里。或许是上天安排好了一切,而我只需远行。

来介绍下小伙伴们。
胖子:楼主的弟弟,双180 体重身高的大块头,指哪打哪,太给哥省心了。
黑炭:楼主的同学,而且。。。是个妹子。。。自称老家在非洲因此得名,也是醉了。
丫丫:重口味妹子一枚,胖子的块头该满足了吧?错了,没到200斤别来。。而且,这妹子是个地雷,能顺利回来简直就是个奇迹。
SS:其实全名缩写为3个S,皮肤和黑炭形成鲜明对比,呵呵,黑白双煞?
甲必丹:当然就是楼主我了,甲必丹是马来当地对华人领袖的叫法,因为从预订机票到住宿预订行程安排全部由楼主包办,毫无疑问是全队队长,于是就给我起了这别名。

吉隆坡-槟城的航班于8:15准时起飞,亚航的空姐普遍妆化了比较重,有点妖啊,倒是这个小鲜肉空少令人眼前一亮,这忧郁的眼神,只是一瞥,不知将迷倒多少少女。
Tips:来谈谈亚航的航班,亚航是需要自行网上值机的,特别是马来的国内段航班,需自行打印登机牌,否则去柜台打印是要加钱的。托运总体来说还是宽松的,预订的托运重量稍微超一点是不会计较的,同一订单下托运共享。但是注意,托运挂在其中某人名下,则此人必须前来办理,如果此人有事不去了(没有退票),则其名下的托运也是作废,所以买托运的时候千万不要挂在最可能临时不去的那人名下。小的拖箱可以手提上机,大型的就必须托运了,具体尺寸请查看官网。所以需要托运请提前预订,现场临时托运价格就贵了。楼主背一大包,托运一拖箱,箱里再塞一折叠大手提袋回国时用来塞货,这样装货量还是很可观的。亚航的空调很足,随身带件外套上机没错,特别是红眼航班睡觉必备,眼罩和耳塞真乃神器,楼主没有耳塞如何都睡不着,果断悲剧了。






在来大马之前,已经知道槟城除了有壁画,还有另外一种叫铁皮画的玩意,也许是角度的原因,当时并没有看出啥特别之处。直到亲身站在这些街头艺术前,走上前仔细打量一番,才发觉这不是画上去的,而是用一根根铁皮条做成的。并且不是贴在墙上,而是保持一段距离悬空竖立着的。当阳光从某个角度照射在上面时,这些铁皮画也不可思议地在背后的墙上形成诡异的剪影,煞是有趣。这块铁皮画叫做“牛车轮”,旧时物价低廉,钱币被夸张地比喻为“像牛车轮那么大”,前面这两头牛的表情简直萌翻了。

马来西亚,不管是机场、公共区域还是旅馆的卫生间都会设置这样一个喷头。有趣的是,你以为这是冲脚的?NO,for 穆斯林 for 三哥,他们是用左手干活的!纯情的骚年们,你们一定懂的,这就是人家独特的文化,对于这样的恶趣味咱们看看就好了。
这里说下大马的手机卡,网上的信息就不搬了,只说下我们遇到的。队里有的选了hotlink卡,有的用digi卡,具体手机款式不同能用的种类也不同,所以购买前先要问一下。楼主买的是35RM的hotlink卡,内含20RM话费,你可以用其中10RM包一个7天的3G流量,还是不错的。楼主建议还是在机场就把卡搞定比较稳,我们在机场没人办卡,结果到光大下车后全成了瞎子,还是靠楼主超人般的方向感和脑子里的地图把小伙伴顺利带到了旅馆。另外因为当天是周日,许多店面不开,我们还算运气地在旅馆附近找到了一家可以办卡的小店,不然就麻烦了。有些店只卖充值卡,没有原卡,也很讨厌,所以请吸取楼主教训。


“你们猜一车的矿石,可以提炼出多少千克的黄金?”解说的小妹应该是个当地华人,华语说得还是不错的。
“一矿车?大概提炼出1千克吧?”
“5千克?”游客们七嘴八舌地猜测道。
“只能提炼出0.01千克。”(确切数值忘了,总之很少)
我们难以想像提炼一块金砖大小的需要消耗多少原石,海盗片的结尾往往是看到大堆大堆的黄金,海盗们盯着眼前的财宝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想象美好的后半生了。

墙上一张张具有历史价值的照片,将我带到了19世纪美国淘金热的那个大时代。随着西进运动的不断推进,美国西海岸发现金矿的消息轰动了世界,无数的梦想家来到西部拓荒、淘金,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一贫如洗,那就是一个疯狂的年代。时至今日,NBA球队丹佛掘金名字正是来源于这场淘金运动。
隔壁的房间不能拍照,里面收藏着的应该是镇馆之宝了----两块重达15公斤的金块和银块。这简直就是砖头嘛,都能砸死人了!将手伸进橱窗摸摸,金块银块光滑的表面非常舒服,顺便也沾沾财气。

胖子你头太大,盖住整个洞洞完全不是问题,楼主我就完全不行了,差距啊差距。

故居外墙通体呈蓝色,久而久之便有了蓝屋这个名字。这种蓝宝石般的颜色非常特别,浓郁但不出格,同时散发出强烈的怀旧气息。晴朗的白天,有绿树为伴,阳光下无论绿树亦或墙体都显得额外通透,煞是好看。

穿过大堂来到后面的天井,大家就这样围坐在四周的阶梯上继续听讲解。中国古代讲究风水之说,大户人家建宅前必定先请风水师来测一测,据说张弼士故居是全槟城,乃至全马来西亚风水最好的房子!土豪果然任性啊!听解说,天井后面的正厅地势较高,前面大厅略低,中间天井有在雨季防汛之用,当地上雨水积起,名为“坐山观海”,四周阶梯下设水槽,不知用了什么办法能让水流不断循环,意为财富源源不断。

搭免费巴士来到莱特街,午后毒辣的太阳已经消失,气温也是凉爽了许多。这一带是当年莱特船长上岸的地方,也是槟城最早发展起来的街区。受欧洲人的影响,这一带的建筑明显偏欧式了,一路过来,路边还有好几对新人在这里拍婚纱照呢。

大草坪对面白色的房子就是槟城市政厅,百年历史的老建筑。

用Tripadvisor搜索了下,光大周边竟然有一家槟城排名第四的美食,叫作Noor & Dean’s Kafe,位于光大南面一条不起眼的巷子里。门面看起来不怎么显眼,里面装修还是挺有特点的。推开门进去,上世纪20年代的气息扑面而来。

大名鼎鼎的汕头街就在旅馆附近,这里傍晚才热闹起来,有各种小吃、水果、凉茶的摊位,当然最著名的就是“四大天王”----四种带“果”字的小吃。让小伙伴先找个板凳坐好了,接着去要买的摊位告诉老板,把货送到对面最猥琐的那个小板凳,大功就告成了,货到付款。今天就先来个冰镇四果汤吧,其实用料没太特别的,莲子、红豆、桂圆、白果这些个。但是在这个热带城市的夜晚来上一碗这样清凉爽口的糖水,幸福之感油然而生。楼主是不是太容易满足了?这一刻突然觉得:做槟城人真好。
2013年槟城被评为全球退休后最宜居城市之一,说来惭愧,此前楼主竟完全不知道马来西亚有这么个叫槟城的地方。在我眼中,宜居城市的人们心态是平和的,日常节奏不会很快。大面积的公共区域开放给市民,是人们休闲放松的理想场所,交通不会过于拥堵,环境也不能太差。槟城背山面海自然条件非常优秀,如果再来点古迹、传说,拥有文化底蕴就更好不过了。槟城,初来乍到,这里没有鬼斧神工的绝景,称不上是一见钟情的美女,但是楼主隐隐觉得槟城会越看越耐看,这里有更多的内涵等着我继续去挖掘。
槟城 寻找怀念的味道
槟城马拉巴尔酒店,这个被我称为“五星超值休息室”的小旅馆给了我巨大的惊喜。安静的环境、一夜的睡眠,使通宵一日夜的疲惫一扫而光。槟城日出较晚,我们也不急着赶时间,早上9点多才慢慢出门去吃早饭。

邝师傅已于四年前过世,展厅内陈列的都是师傅当年打金用过的工具。看着这些陈旧的道具与黑白的照片,虽然与邝师傅素昧平生,可怀念之情竟说不清地涌了上来,那是一段逝去的年华。

除此以外,更多的照片则反映了当今的马来西亚,其中不少照片反映了当今共通的问题,洪水、干旱,森林的破坏土地的污染等等,每一张照片都直指人心。

这图为啥有种蛋疼的违和感,怎么看着像是鹰身女妖长出的翅膀。

回到旅馆附近,除了多春茶座这里还有另一家鼎鼎大名的愉园茶室。

吃饱喝足,槟城午后最热的时段还是继续贡献给博物馆吧----槟城侨生博物馆(娘惹博物馆)。通过Tony老板帮我们约好了时间安排中文解说,当我们到达时解说正好开始,有好多华人都安排在了这个时间段,前面穿红色民俗衣服的大婶就是一位地道的老娘惹。

郑景贵对京剧颇为喜爱,祠堂墙上雕刻着京剧表演的场面,人物栩栩如生,做工精细至极。让楼主颇为惊讶的是,天井屋檐之上,居然又雕刻出一座新的小宅子,有门有窗,瓦片屋檐颜色染得非常舒服,最神奇的是门楣上还有“郑府”二字,城中有豪宅,宅中又有宅,若是给我一把梯子爬上去是不是可以把小门打开,里面又蹦出另一座更为精致的房屋雕刻呢?太不可思议了!

回到展馆,壁橱内的玻璃器皿异常精致,不同颜色的器皿分别在小娘惹出嫁前后作不同用途,娘惹文化中要讲究的有很多不能乱了规矩。

门上的小窗户,这个不起眼的地方也是一副精致的山水画。

推开百叶木窗,立即进入眼帘的是精巧做工的屋檐,这是大户人家权威的象征。

你见过这种电视机吗?这玩意出现的时候楼主肯定还没出生。

受西方的影响,宅子内部不少地方都出现了西方元素,有的甚至直接中西合璧。

表情、脸型神同步,胖子你果然有当门神的潜质。








再回来说说娘惹,娘惹是个啥玩意呢?简单说就是华人和当地马来人结合生出的小孩,男的叫峇峇,女的就叫娘惹,即土生华人。

华人并不是清朝末年才大量下南洋的,早在明朝时期,因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当时便有大量华人随文化传播来到南洋并且选择定居于此。新加坡、马六甲、槟城是其聚集程度较高的地方,楼主大胆猜测这是受当时航线影响所致,当年航海途径南洋的重要枢纽,便是娘惹文化发源之地。

有趣的是,这些峇峇娘惹好多都是不会说华语的。这似乎令人跌破眼镜但是仔细想想,600年前的大明朝,那时没有今天的普通话啊。。。这些移民大多来自广东福建一带,于是便把他们那边的方言带了过去,与当地马来语相结合延续至今。
除了语言,中国传统文化倒是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婚礼是中国式的,传统道德中的长幼分明,尊师、尊长等观念也是如此。所以当你看到一个娘惹,那感觉也许就是一个不会说中国话的中国人,好神奇。。。更有意思的是,多数峇峇娘惹在宗教上崇拜“大圣佛”,孙猴子啊!这个真的很特别,而且这种信仰已经持续了很久很久。

世界上很多文化都消亡了、同化了,不禁令人唏嘘,而娘惹文化经过几百年的考验没有被同化也没有消亡,相反它却灿烂地绽放着。马来西亚因为民族构成的缘故,食谱中有传统马来菜、中国菜系和印度菜系。中国人历来以食为天,到南洋后将中国菜的做法与东南亚热带特有的各种香料食材相结合,居然诞生出独特的娘惹菜系,令人叹为观止。娘惹菜中最著名的当属叻沙,但是楼主中午没吃出高潮啊!又或是叻沙中还有许多区别?因为在超市买过新加坡产的新洲叻沙汤面,那款叻沙楼主就大爱,入口即高潮。

峇峇娘惹与清末下南洋的那批“新客”有很大不同,至少当地人看来如此,“新客”与马来人结婚所生只能称为混血儿,其中的原因曲折只有当地人才知道咯。由此可见,峇峇娘惹果然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我是不是可以称呼他们为----大明国在南洋的后人呢?

小娘惹的结婚照。

这里是峇峇娘惹服饰、鞋子的展区。解说小哥说,小娘惹出嫁前后所穿的衣服也是有很大不同,看着装便能知道其婚姻状况。骚年们,以后千万别乱勾搭,勾搭前请先看清楚人家的衣服啊。



你们几个。。。甲必丹在认真地参观,你们竟然在打牌?

我靠,居然全部无视我继续打牌,甲必丹表示不能忍!

这个。。。就是你们在打的牌?好神奇,当年郑府的姨太太们,也是在这张桌子上玩“南洋麻将”的吧。

老爷,你这是津津有味地在看三姨太四姨太们打麻将吗?动作不用这么销魂吧?
侨生博物馆许多类似这样的椅子、躺椅都开放给游客,让我们体验一把当年大户的感觉,除了那张古董鸦片床不能睡。东印度公司将鸦片这玩意带到天朝也带到了这里,历史就是这样,过去了,今天可以坦然地站在这里了解这一切,好的坏的,都过去了。

这座宅子实在太有特色,以南洋为背景的许多影视作品纷纷在此取景。看着娘惹文化在南洋生根发芽并且为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甲必丹表示又受到了一次文化上的冲击。这种冲击并不是西方那种完全不同文化的冲击,而是看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影子,却不是自己,它模糊不清,也许是看到了自己的过去,也许是看到了失散多年海外的胞弟胞妹。但是不管怎样,“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离开侨生博物馆继续骑行,可以看到许多街头的亮点,竹竿上的风景,好有创意!


这种独特的三轮车,是槟城街头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若不是自己骑行,选择这样的三轮车也会是一种悠哉悠哉的享受。眼前这条以郑景贵命名的亚贵街当年便是他家的店屋,后来捐献给市政局以开辟道路,由此得名。

槟城街头的壁画、铁皮画,有一大部分汇集在侨生博物馆南面的街区,我们骑着车,几乎每骑几十米就能看见一幅。看出来了吗?左边的高个洋人就是市政局的官员,而戴官帽笑得萌死人的就是郑景贵。

SS你就不怕把你一块吃了吗?

大象鼻子是一段水管,你看出来了吗?楼主很好奇这段水管现在是否还在使用,如果突然喷出水就搞笑了。

著名的壁画----李小龙,不在马路边,要往一个胡同拐进去才能看到,如果不是正好有几个游客在里面拍照是很容易错过的。

楼主跳得还是比较高的,这动作够舒展吧!


再来张起跳瞬间的,哈哈。

这大概是槟城最有名的壁画了----姐弟同骑,只要你经过这个路口,完全不用刻意找,看到有人聚集的肯定就是了。

周边有不少等着拍照的游客,楼主让丫丫带着黑炭骑过来抓住瞬间一次成功。这幅壁画已经成为槟城的标志,当地贩卖的特色T恤上出镜率最高的便是这幅。看到姐弟同骑的画面温馨之感便会油然而生,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是那么的美好,老式自行车又给人怀念的感觉,再加上斑驳的墙壁更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气氛,让我立即联想到曾经巷子里的童年。槟城每一个角落,也许主题不同,但都用类似这样的方法让你心中升起无限的怀旧之情,让你在不知不觉中便爱上了这里。

找到一家路边小店,我当即买下一件姐弟同骑的T恤。店主老夫妻约莫该80岁了吧,是土生土长的槟城华人,在试穿的时候便聊了起来。别看门口摆满了各种土产工艺品,实际上铺子是卖药材的。我们游客看个热闹,如果不是走进店里就只有当地人才知道这些铺子的老本行。老夫妻问我来自何处,我可以看到当他们听到中国时眼睛里发出的那种光芒。
“中国好啊,如果还有机会的话得去看一看。”
也许他们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有机会走出国门,特别是回到大陆去看看祖辈的故乡。老大爷自豪地说,当年孙中山在南洋准备反清起义时,他爷爷就积极参与了革命,为准备工作出工出力。。。我想,孙中山在南洋筹备革命并且得到无数华侨的支持,但对于这些华侨,往往只是用四个字一笔带过了。然而当你面前就站着一个当年不知姓名的“无数华侨”的后代时,这种感觉很奇妙,你仿佛看到了一个宏伟故事中不起眼的细节,于大起大落后发觉,这些细节才是最平凡最朴实的爱国情怀,没有掺杂任何色素,因为他们并不需要放在显眼之处。念于此,楼主不禁动容,给老夫妻来上一张“泛黄”的合照吧。

楼主觉得槟城的壁画可能和铁皮画一样,也是根据附近特色创作,比如有这么一条街,在并不太长的距离内发现了四幅以猫为主题的壁画,形态各异我姑且称之为“猫街”吧。

沿“猫街”直走,很快便来到著名的姓氏桥。姓氏桥有很多都是以各个姓氏打头,而正对“猫街”的是其中规模最大的姓周桥。

用水上人家来形容这里可能更贴切,走在木板上脚下会发出轻微的声响,看惯钢筋水泥后这里会让你觉得非常特别。由于游客的增多,主干道边好些人家也开起了店铺。

当年华人初到南洋条件较为艰苦,水上人家就在这背景下孕育而生了。人们向水中打入木桩继而在木桩上面铺盖木板并建造房屋,大多以打渔为生,形成了融洽的邻里关系。时光荏苒,世界各地的房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受条件的限制,姓氏桥还是几乎保持了百年前的模样。看着这些木屋,楼主瞬间想到小时候住过的破房子,巷子虽破,却也有如今难寻的那种邻里交往。当年搬走时,因即将离开儿时玩伴而落寞的心情至今难忘。只是人啊,哎,如今再让我选择的话却必定不会再住回去了,这种美好情怀的逝去才是最致命的,令人唏嘘。

姓周桥也是电影《初恋红豆冰》的取景地,看过这部电影的应该会对水上人家这一段记忆深刻吧?我觉得,这部电影的气质与姓氏桥是完全一致的,它带着淡淡的忧伤,有些日子再也回不去了,只留下遗失的美好。在电影末尾,阿牛哥的画作意外获奖是电影的点睛之笔。因为他本无心,心里那片纯洁的土地却永远找不回来了,不禁令人无限伤感。

有些民宅如今发展成了民宿,面朝大海,远处的洋妹子好像写着什么,或许她是一位作家,我相信住在这里会产生许多灵感,让人想起许多事,思考许多事吧。

中国许多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继承,看到龙舟比赛的画面就感觉很有亲切感。

路过槟城的小印度街区,你完全不用思考就知道已经来到了三哥的地盘,许多店面播放的印度音乐是这片区域的背景音乐,不时走过的身穿莎丽的印度女人是这条街上的美丽风景。





印度菜也是马来西亚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一家印度料理店,先来份比萨和拉茶垫下肚子吧。周围正在用餐的大胡子三哥,他们点的大多类似套餐,却是装在铁盘内呈上,浓浓的印度风情。

著名的印度拉茶味道和港式奶茶很接近,楼主最喜欢的奶茶口味。如果你喜欢喝港奶,那这个不要错过。

6月下旬是马来西亚斋月期间,穆斯林白天都不能吃东西。途径某处清真寺,也许是刚开始做晚礼拜广播里放起了伊斯兰教的颂歌。那个音乐令人瞬间石化,气氛让人感觉似乎来到了中东地区。回到租车行,苦逼的丫丫赔了自行车钱后我们继续乘公交前往槟城新区的新关仔角。

新关仔角(Gurney Drive)紧邻海滨街,可说是槟城新城区的核心了。这里有Gurney Plaza、Gurney Paragon等大型商场,和文化遗产区完全两个风格让你仿佛回到了大城市的商业街。

对于妹子来说即使不买也是得逛商场的,我们哥俩还是找家露天酒吧吹吹海风喝杯扎啤吧。

作为一个酒鬼,胖子看到大杯嘉士伯眼睛都亮了。

新关仔角除了购物,还有槟城最出名的夜市,想一次品尝多道小吃的,这里是个很好的选择。

回到旅馆,忽然觉得这天过得既飞快又漫长。在槟城,于每个不经意的角落、每次不经意的一瞥中似乎总能找到那种怀念的感觉,它如听不清的音符般在这座岛上的老宅间传递,绕梁三日而不绝。对了,此时寂静的夜晚,此时我们正躺着的地方不正是一幢年代久远有着槟城特色的老宅吗?


马来料理 我来 我做 我征服


旅馆门口这条街叫做日本横街。20世纪初,人们怀疑日本人在这里开设照相馆是为了掩护其间谍活动,而且附近青楼集中所以这里臭名昭著,原来楼主这两天住在这么有内涵的地方啊。。。

铁皮画----间谍。

出国前已在网上交了上午烹饪课的订金,早上7点半集合所幸距离旅馆只有大约300米距离。烹饪课老师Nazlina是一位娘惹后代,可惜不会说中文,另外还有一个助手----飞翔的荷兰人peter。我们有幸吃到了正宗的印度手抓饼(Roti Canai),和国内手抓饼有很大不同哦!这种饼没有平时街头的油腻,浇上一层特制的类似咖喱的酱料,略带一点辣味,口感非常出众。

我们的课程将从逛市场开始,要认识一个城市或许逛当地的市场是最好的办法,必须是当地人的市场,也许你得起个大早才行。

新街市场,本地居民的菜市场。
槟城的街道很有意思,路边墙上往往贴着铁皮板,上有该街道的曾用名和名字的由来等信息。Nazlina告诉我们这条新街原名花街,顾名思义旧社会时曾是青楼一条街,看着市场犹如牌坊一样的白色的大门,这应该也是历史建筑了吧。

桶里颜色略让人恶心的是当地的各种调料,做马来菜离不开这些,有些酱料味道非常奇怪国内找不到。

当地的大黄瓜很特别大概是我们一般黄瓜的两倍粗,表皮不带疙瘩,这是我们做椰浆饭的原料。还有洋葱、生姜草等等,我们跟在Nazlina身后,看着她选购今天需要的食材。

椰子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食材,peter说在马来西亚的食谱中椰子开销特别大。小工将椰子劈开后就拿白色的那层椰肉进行加工、沉淀,从中提取椰子油。而剩余部分继续加工就制成了我们要买的椰浆,看起来就和椰子汁类似。椰浆饭当然离不开椰浆哦,只是此刻拍着脑袋也想不出是如何做出来的~



光头哥就是荷兰人peter,你们这是动作神同步啊!

peter随手摘下路边的一朵蓝花,原来张弼士故居墙上的那种蓝色就来源于此,以前槟城有许多这种颜色的宅子,可惜现在已经很少了。

除了菜市场,在新街口有一个更大的市场,早餐、水果、糕点、水产等等一应俱全。当地出来采购的百姓摩肩接踵,而且,这里还是个藏龙卧虎之地。peter应该是市场的熟客了摊主好像都认识他。在一家咖啡摊位,peter说自己经常买这家的,摊主是位华人大叔见我们来自中国也是格外亲切。

重口味的熟食,摊主直接将菜打到袋子里包好递给买家,peter说本地人的中饭常这样简单解决了。

在市场里慢慢走着,发现摆在外面的摊位多为华人,前来购买的市民也多为华人,嘈杂声中不时可以辨别出带有方言的中文。槟城马来西亚华人比例最高的城市,接近半数。这里推荐一个叫香茅膏的玩意,气味非常冲,和白虎油、红花油一样用于对付蚊虫叮咬、扭伤,大约才6RMB。楼主带了一瓶回国,家人用了下说效果很明显,完爆泰国那些导游推荐贵了要死的膏药啊!这种本地人逛的市场果然是最靠谱的。

路过这家不起眼的小店,楼主不禁被师傅工作的样子所吸引:手掌沾着一块面团,往铁板上一拍一转,像极了打太极的姿势,就在铁板上留下了一层薄薄的饼皮,略一加热,助手便将制好的饼皮取下。师傅在左右两块铁板间来回制作效率极高,助手也跟着移动,配合颇为默契。楼主刚准备拍照,便被助手挡住了角度,待移到另一侧,助手此时也移了过来,可见效率之高,最后好不容易拍了一张。peter说这家叫林亚和薄饼皮的铺子大有来头,这老头做了一辈子饼皮,远近闻名,是槟城最牛叉的饼皮师傅。墙上有照片,连著名美食家蔡澜都对这家的饼皮赞不绝口哦!
薄饼也是一道著名的马来美食,这种饼皮不像我们中国人炸春卷那样炸,而是将做好的菜直接置于饼皮上,卷成条状然后切成数份即可。要做出有嚼劲、不易破的饼皮,面团的配方必定是很有讲究的,看着老师傅娴熟的身手,感觉面前站着的就是薄饼界的一代宗师,犹如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般扎根于这个普通的市场。

水产市场则是三哥的天下。我们今天学做的烹饪之一----叻沙就要用到熬制的鱼汤,不过不是眼前这种巨大的海鱼,是用小沙丁鱼。我们一路逛一路聊,peter讲解了许多市场、烹饪相关的信息,受益匪浅。虽然平时不怎么逛市场,但走在异国的市场还是觉得好有意思,不仅仅听到闻所未闻的故事,也看到许多没见过的生猛海鲜、热带水果,以及感受着当地人的日场作息。旅店老板Tony提起过这里叫新街口早市,开到上午11点差不多就要收摊,若不是上烹饪课也许睡个懒觉就错过了,又或者自己压根不会想到来逛市场,当然,这样也就永远错过当地人般的体验了。








巨型菠萝蜜,个人对这种水果的喜爱不亚于榴莲,咬了一块真心好吃啊!楼主这些天最后悔的其中一件事就是没狂吃菠萝蜜,当然更后悔的是没吃到猫山王。

古早味炭烧曼煎糕,马来西亚最著名的小吃之一。经碳烤后的煎饼表面会洒上一层花生碎粒、涂上秘制酱料,最后将煎饼对折酱料便裹在了里面,样子有点类似铜锣烧。peter和摊主也是熟识,尝了下味道,甜而不腻,值得推荐。

新街早年除了因青楼出名,还因为这里是槟城的黄金地段----类似东京的银座、美国的第五大道。这里商店林立货品琳琅满足,是购物者的天堂。随着时代发展商业中心虽然迁移了,但是完全可以想象这样的街区在旧社会已是属于高度繁华了。

这铁皮画在说,新街一位神经大条的店主忘带了自家店铺的钥匙。。。

在市场不知不觉也逛了近2小时,回到教室烹饪课正式开始啦。今天要学做的三道菜分别是亚参叻沙、椰浆饭和OTAK-OTAK,那么小伙伴们这就开工吧。市场没买调料?没有调料!所有都是原材料!所有都要自己动手做!看着满桌的材料楼主也是醉了。

家庭煮男、家庭主妇们隆重登场!下面就从剥薄荷叶、以及另一种重口味的貌似是罗勒的叶子开始,一片一片剥下来。哦这个简单难不倒我们,嘿嘿。

叶子还没剥完下一道任务便接踵而至----切洋葱、切姜丝。洋葱要切成很小的葱粒,这真是对技术和耐心的严峻考验啊,楼主顿时泪流满面,这种细活咱怎么能和妹子比呢?看看桌子对面黑炭切出来的葱粒,再看看自己切的,楼主简直不好意思拍照!








我靠!研磨器都出场了,这个牛逼啊!香茅、生姜草、罗勒什么的,哥傻傻分不清楚!管它呢,按照Nazlina老师说的做就行。这个研磨器可好玩了,将已经切好的材料放进去,叮叮咚咚之声在教室内回响,而且还是三重奏、四重奏。哥虽然切丁不行,研磨还是可以的,研磨棒很重,反复用力敲击需要一定体力。

胖子你什么表情啊!严肃一点!

马来西亚之前楼主已经用email与Nazlina有过沟通,这位娘惹后代要是会说中文就好了,那么烹饪途中沟通会更方便。Nazlina的课程分上午和下午,今天上午的课程只有我们,相对也自由一点,比如学的三道菜里椰浆饭是我们临时换上去的,后来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太英明了。

要想研磨效果好就得站起来方便使力,哥看起来像不像老中医在研磨药材?哈哈,烹饪绝对是门技术活啊,只会吃的吃货不牛叉,又会吃又会做的才叫人才,特别是这样的前置工作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如果你把烹饪当成一门艺术,那每一个过程都是享受,做也好吃也罢,只是其中不同阶段而已。想象着普普通通的材料在你的手中慢慢变成成品,难道不幸福吗?

辣椒在热水中侵泡之后也需要研磨,这是个苦差,溅起的辣椒汁万一进了眼睛就完蛋了,最好用左手遮挡一下。胖子随便捣鼓了几下偷个懒,Nazlina一看,不够不够,继续磨,得磨到呈糊状才行哦!

叻沙的汤底,是要用鱼熬制的,鱼骨同样需要放进去磨上一会。

知道这是什么吗?就是做咖吔酱的原料哦,多春茶座的咖吔面包令我飘在云里雾里。

OTAK-OTAK,中文名叫乌达,是一道马来西亚著名小吃,也有说是印尼的,将鱼肉剁成肉酱放到香蕉叶中烤制,再加上调味料。当然,鱼肉不是唯一选择,今天我们放入的是大只的虾仁,做法也变成了放在架子上蒸。一个个船型的容器都是我们做出来的哦。将鸡蛋捣碎,再拌以辣椒等材料,和虾仁一块平均分配到香蕉叶内就可以放进锅架开始蒸啦。









回头来看看椰浆饭,如假包换的椰浆饭,真的是在生米中加入椰浆、班兰叶等材料然后煮出来的!

椰浆饭可说是标志性的马来系大众主食,昨天初尝之便极有好感。饭中配料丰富,花生米啊小鱼干啊都是现炸,一会马上就要用到。

除此之外,我们之前研磨了半天的东东终于上场了----酱料的熬制,在锅中长时间进行熬制让水分慢慢变干直至变成浓酱。我们是不是应该再戴顶高帽客串下,那样应该更有大厨范吧。

亚参叻沙中添加的是我们常吃的米粉,继昨天之后,今天楼主对叻沙又一次失望了,完全没有惊艳的感觉啊!看来楼主是和叻沙无缘了,咱不能昧着良心忍着眼泪说好吃啊!说来也奇怪,新加坡产的叻沙方便面楼主一直大爱,看来叻沙中也有多个品种,这款不适合我。

紧接着OTAK-OTAK也蒸好了,口味略有点怪,虾仁倒是很鲜。这菜没吃过其他口味、没吃过烤制的,所以也不好下定论。

闻着扑鼻的香味,椰浆饭也煮好了。马来的巨无霸黄瓜就用在这里,叠在米饭上接着浇上酱料、放上花生和炸鱼,最后放上1/4片熟鸡蛋,大工便告成啦!

将椰浆饭包起来便是这样一个精致的小金字塔,也就是昨天早上在多春茶座所看到的。打开尝上一口,楼主简直感动得要哭啊!这,这尼玛是哥亲手做出来的吗?太!好!吃!了!昨天的椰浆饭可是冷饭,今天却是现煮的香喷喷的米饭和现炸的鱼干,当香脆可口的鱼干遇到松软的米饭,你可以想象瞬间有了立体的口感。米饭的椰香、鱼干的鱼香、酱汁的酱香完全融合到一起,显得格外美妙。特别这浓缩的自制酱汁是昨天没有的,简直就是椰浆饭中的灵魂。它辣,却不令人颤抖,而是令人无比销魂。想着自己一步步从切丁、研磨、油炸、熬制走来,直至最后入口,忽然觉得好感动好幸福。

因为不同的地域和文化,我们吃到异国料理的体验不总是完美的。也许方法不对,也许本身就不适合我们,也许只是个体比较忌口,我不能违心地说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不真实。而真实的是,我在旅途中拿出宝贵的时间,走一走本地的早市,然后亲手来学做这些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美食。有些步骤也许是枯燥的比如研磨,我却觉得在叮叮咚咚之中倒有些别样的乐趣,每一次研磨似乎让我离调制出浓郁的sambal酱又更近了一步。当几道菜进入到最后阶段,我是充满期待却又忐忑不安的。确实,有的让我失望了,这很遗憾,但也有让我瞬间疯狂的,烹饪的激情就在电光火石间点燃。在那一瞬间,我发自内心地觉得这是一门艺术,当你的内心在这一刻真实地认为,自己要把这道菜做到极致,这种状态不就是一个艺术家吗?而现在,我深深沉浸在当时那种状态,心无杂念,想把那种奇妙的感觉用语言分享,对于我,也许这不仅仅只是一堂烹饪课。









起了个大早学烹饪,午后最热的时光就在旅馆补个午觉吧,待3点过后再出门。在光大公交枢纽坐201、203、204、502路公交都可以去极乐寺,约半小时车程。

路边的裁缝店帮SS免费修了下帽绳,让我意外的是这些正在使用缝纫机的裁缝都是上了年纪的大爷,不知道他们干这行干了多少年了。

我们在极乐寺附近车站看到了传说中的猫山王榴莲,当时没有买下楼主真是后悔至今。也许是缘分未到,之后数天直到回国我们再也没有看到卖猫山王的,错过了就不再回来,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啊!

极乐寺建在山坡之上,上山过道两侧开了很多店铺,有兴趣的一定要还价。极乐寺下层是个放生池,水质不咋的,但是一看,哎哟妈呀密密麻麻的乌龟啊,估计整个池子里该有上千只了。

极乐寺始建于19世纪末,是马来西亚最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其规模为马来西亚最大乃至全东南亚最大,在整个东南亚地区非常有名,这种建于山坡的寺庙极有层次感,远观极乐寺其立体感凸显无疑。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槟城极乐寺是整个马来半岛、新加坡还有印尼等地最早出现的正规华人佛寺。当年建造寺庙花费银两无数,当地两位名人张弼士、郑景贵均出巨资支援修建,也因此成为极乐寺五大总理中的两位。

穿过放生池拾级而上,见到眼前的朱红连廊便是来到了寺院内部。寺内植被维护得很不错,随处可以见到令人愉悦的绿色,心态也会随之放松。

极乐寺标志性的万佛塔已有80余年的历史,这座塔最奇特的地方在于从塔基、塔身直到塔顶分别融入了中国、泰国缅甸佛寺的风格,外观令人耳目一新。蓝天白云之下白塔金顶傲然耸立,颇有顶天立地不怒自威之感。每年春节正月期间,极乐寺都会挂满彩灯,如果此期间来槟城那一定不要错过这里。

进入佛寺内部恰逢僧侣们在诵经,佛音慈悲响彻庙宇内外。在这里,不管是否是佛家弟子,我们心怀敬畏不说诳语。正殿外一位华人女服务员好心提醒我们,去观音像的缆车5点半就要关,建议我们要去得抓紧,并帮我换了零钱。

丫丫是个信佛的妹子,来到这里自然要买下一盏菠萝灯敬献一下佛祖。这种菠萝灯很有特色,外观类似菠萝,根据花费的金额罐子大小也是不同,其中最大的一种据说可以燃烧十天十夜。

佛灯永明,香火袅袅,这里寄托了南洋佛家弟子一个世纪来的精神信仰,殿外杆子上挂着无数信徒走后留下的美好愿望。

由寺庙大殿去看观音像可以慢慢步行,方便的办法是坐缆车,单程3RM。

极乐寺的观音像高达30米,万佛宝塔与之相比也是矮了一头,但要说是世界最大的室外观音像那简直就是以讹传讹,三亚那尊就明摆着比这里大嘛。楼主就不过去直接拍观音了,前方黄瓦的佛堂大概只到观音像基座多一点的高度吧,这样有对比才能凸显出其规模。

这个就是观音像旁边的佛堂,其实也已经不小了。佛堂门前桌上也是供满了菠萝灯,有十二生肖石雕拱卫石道左右。

这些游客是来自美国加拿大的印度裔,让我帮他们来张合影,不想竟和我是一样的单反型号实在有缘,给他们拍完后也用自己的机子来了一张。

极乐寺是有盘山公路的,如果有私家车可以直达最高点观音像。待看完观音像我们也差不多要离开去升旗山了,升旗山距离极乐寺不算很远,但是走路还是需要不少时间的,从极乐寺下来可以坐204路过去。我们遇上一拉客的华人私家车,有5个人啊能坐吗?事实证明还真可以,约5分钟就来到了升旗山脚下。

当年这里是英军高官山中避暑之地,山下士兵用旗语传递信息,久而久之当地华人便称之为升旗山。楼主建议像这样傍晚的时候上升旗山比较好,既能看到黄昏也能看到槟城亮灯后的夜景,山顶有个猫头鹰博物馆,来得早的可以先去看一下。那个,等一下,前方发现高质量妹子一枚,楼主对这种竹竿腿完全没有抵抗力啊!

升旗山最有特色的就是它的登山小火车,其中最早一代轨道缆车在上世纪20年代就通车了,当时需要靠缆绳牵引,但在那个年代绝对是属于高科技产品了!目前看到的这种新式小火车于2011年投入使用,坐小火车的时候请尽量去最后一节车厢风景最好。看到许多排在我前面不明就里的印度哥纷纷去挤前面的车厢,哥不禁偷偷笑了。

这就是坐在最后一节车厢能看到的,如果是晚上下山,楼主200%建议要坐在这个位置,火车斜着冲下去就好像过山车一样刺激。楼主忽然发现高质量妹子居然也在同一节车厢啊,带她们来玩的是一个祖籍福建现居槟城的大叔。听福建哥说槟城当地人平时也喜欢上这儿来玩,这不今天就带了几个华人朋友过来。果然,还是当地人最熟悉套路,要坐在最后一节车厢才行啊。

天色渐暗,白天的暑气已完全散去,山顶清风阵阵舒服极了。在观景台上可远眺极乐寺,即使在这么远眺望,观音像仍是非常显眼的。

山上有咖啡厅,如果选在这里自然是极有情调的。

我们去的较晚,猫头鹰博物馆已经关门了。博物馆前的大广场边还有台阶可坐,形似剧院,估计平时经常会在这里搞些活动吧。

这里的铁栏杆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同心锁,应该适合小情侣在此秀秀恩爱吧。

升旗山老式缆车的模型,马来西亚每个州都有自己的标志,这个椰子树一样的徽章就是槟城州的标志啦。






继续走到山顶这儿有座印度庙,楼主终于明白为啥有那么多三哥一起坐小火车了,马来西亚真是个神奇的国度,各种佛教寺庙、印度庙、回教清真寺遍地开花和平共存。在寺庙外见到一位印度人身材极为瘦高,就像瑜伽大师一样裹着缠腰布,胡子花白却双眼有神,颇有一番仙风道骨,没准就是一位禅修大师。

回到观景台,这座被称为“东方之珠”的城市夜景是如此璀璨令人心旷神怡。我没有三脚架,只能尽力拍成这样。此情此景我觉得最需要的其实并不是照片,而是站在山顶正在感受的人。你只有切身站在这里才能真实地体会到那个当下内心的起伏,然后深深陶醉在槟城的美中,并且将这种感受尽量装进记忆。远处的大桥便是著名的槟威大桥,而更远处更长的,是中马合作建设的槟城第二跨海大桥。许多当地人来到山顶乘凉,这个曾经只有少数达官显贵才能享受的地方如今也成为大众百姓的休闲之地了,每个人都可以来到这里然后发出欣喜的赞叹。我可以看到远处的夜景之美,也感受着周围游客的悠闲之美、欣喜之美,这种与人分享的感觉更绽放出和谐之美。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槟城


行文至此,忽觉关于槟城,我已写下近三万的文字,然而我并不惊讶。关于槟城,这里有着太多太多的故事,好像一个黑洞将我的墨水吸了进去。
槟城放足三天应该够了吧?
你真的觉得够了吗?
我想,是不够的。
我们没有奢侈的假期,没有半个月一个月的那种发呆,但是我可以自己选择槟城在我旅途中的比重。在我眼中继续多呆两三天也是无妨的,岛屿西北角的国家公园、香料园、蝴蝶园是可去的,巴都丁宜海滩是可以让你晒出古铜色皮肤的,岛屿另一侧的浮罗山背是水果发烧友的天堂以及有着鲜为人知的客家山寨。。。槟城不是一眼美女,却可能是越发耐看,对于这样的女子,我们的感情是复杂的。
“这里太阳那么毒、房子那么破而且也没有绝景,你说你喜欢她什么呢?”
“呵呵我也不知道。。。”这样的对话是否似曾相识?是否在年轻时的某天有过相似的对话呢?然后又是否触动到了当时心中的某个角落?想着那种感觉,我知道这也是我对槟城的感觉。
旅途没有就此结束,而对于即将离开槟城这事竟有些伤感。



遂将关于槟城的部分单独作为游记吧。


全文完

  • 游侠客公众号

  • APP下单更优惠

关于游侠客 游侠客的故事 游侠客招聘 联系游侠客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交换链接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游侠客用户服务协议》 《游侠客服务隐私政策》

营业执照 旅游度假资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专用举报邮箱: admin@youxiake.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旅游预订电话(免长途费):400-670-6300 投诉及紧急事件联系电话:400-670-6300转5 全国旅游投诉电话:12301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浙ICP备20007990号 公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105号 © youxiake.com 版权所有法律顾问: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 傅林放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