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盐津县西南15公里的豆沙关,有213国道从旁经过,为四川进入云南的交通要道,秦、汉“五尺道”的要隘。摩崖刻于巨岩上,地势险要,左下为绝壁,隔朱提江与右面的危岩相对峙,像两扇巨大石门,扼锁通道,为咽喉之地,隋、唐时称为“石门关”。
砚池山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防洪、人畜饮水等功能的小(一)型水库。位于鲁甸县城南2.5公里处的昭鲁大河源头支流土主寺河上,始建于1956年,承担着下游9万城乡人口和15万亩农田的防洪保护任务。2007年列为中央预算专项资金(国债)投资项目,总投资777万元,于2008年10月启动实施,主要建设内容是:对水库大坝进行灌浆加固及坝基防渗处理,新建输水隧洞及改造溢洪道。于2009年12月完工后,水库不但恢复了原有灌溉和防洪功能,还解决了县城及周边4.8万人和2.3万头牲畜的饮用水问题,社会和生态效益都得到了充分发挥。砚池山水库水域面积1250亩,常年蓄水500万方,水质好、无污染,有两条公路通向库区,是游泳、水上娱乐、垂钓的好场所,常年游客不断,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目前这里已初步形成了集度假、休闲、娱乐的综合旅游场所于一体的旅游区,修建了休息台、凉棚等设施,建成了能容纳300人的集餐厅、住宿、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大楼,并有各类游艇30余艘。
龙氏家祠位于云南昭通城南10公里簸箕湾村,系民国时期云南省主席龙云祭祖修建的家祠。始建于1930年,竣工于1942年,城墙内占地26亩,主体包括祠堂和宅院两大建筑群,并有门楼、粮仓、月牙池、花园、碉楼、网球场、城墙、护城河等附属设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龙云任云南省主席前,龙老太君已驾鹤西去,1928年底,龙云为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先将母亲的灵柩迁葬于昭通簸箕湾小松山正北边后,1930年在回龙湾选址建家祠。龙云修造的龙氏家祠的目的是想通过对义和孝的诠释,唤起家族的荣誉感、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使家祠成为家族的精神家园。龙氏家祠占地26.5亩,由龙云的胞妹龙志桢负责修建,祠堂于1933年完工。宅院及附属工程1935年因龙志桢病故停建,1938年龙云派次子龙绳祖和时任云南省昭宣师管区副司令的陈纯初继续修建,于1942年全部完工。
位于盐津县西南15公里的豆沙关,有213国道从旁经过,为四川进入云南的交通要道,秦、汉“五尺道”的要隘。摩崖刻于巨岩上,地势险要,左下为绝壁,隔朱提江与右面的危岩相对峙,像两扇巨大石门,扼锁通道,为咽喉之地,隋、唐时称为“石门关”。
砚池山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防洪、人畜饮水等功能的小(一)型水库。位于鲁甸县城南2.5公里处的昭鲁大河源头支流土主寺河上,始建于1956年,承担着下游9万城乡人口和15万亩农田的防洪保护任务。2007年列为中央预算专项资金(国债)投资项目,总投资777万元,于2008年10月启动实施,主要建设内容是:对水库大坝进行灌浆加固及坝基防渗处理,新建输水隧洞及改造溢洪道。于2009年12月完工后,水库不但恢复了原有灌溉和防洪功能,还解决了县城及周边4.8万人和2.3万头牲畜的饮用水问题,社会和生态效益都得到了充分发挥。砚池山水库水域面积1250亩,常年蓄水500万方,水质好、无污染,有两条公路通向库区,是游泳、水上娱乐、垂钓的好场所,常年游客不断,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目前这里已初步形成了集度假、休闲、娱乐的综合旅游场所于一体的旅游区,修建了休息台、凉棚等设施,建成了能容纳300人的集餐厅、住宿、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大楼,并有各类游艇30余艘。
龙氏家祠位于云南昭通城南10公里簸箕湾村,系民国时期云南省主席龙云祭祖修建的家祠。始建于1930年,竣工于1942年,城墙内占地26亩,主体包括祠堂和宅院两大建筑群,并有门楼、粮仓、月牙池、花园、碉楼、网球场、城墙、护城河等附属设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龙云任云南省主席前,龙老太君已驾鹤西去,1928年底,龙云为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先将母亲的灵柩迁葬于昭通簸箕湾小松山正北边后,1930年在回龙湾选址建家祠。龙云修造的龙氏家祠的目的是想通过对义和孝的诠释,唤起家族的荣誉感、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使家祠成为家族的精神家园。龙氏家祠占地26.5亩,由龙云的胞妹龙志桢负责修建,祠堂于1933年完工。宅院及附属工程1935年因龙志桢病故停建,1938年龙云派次子龙绳祖和时任云南省昭宣师管区副司令的陈纯初继续修建,于1942年全部完工。
野石山遗址位于昭通市鲁甸县桃源乡普之噜村野石社,1982年文物普查中被发现,遗址面积为52500平方米,东滨草海。在野石山遗址内采取到的陶器有单耳陶壶、陶罐、长颈带流陶片,大型带耳陶罐片等。陶质有磨光黑陶、泥质灰陶、夹沙灰、红陶,其遗址地名“普芝噜”,彝语意为祖先或“濮”居住的地方,是对彝族历史研究的好去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孝琚碑位于昭通市第三中学内。碑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在昭通城外白泥井出土,当年移置昭通城内凤池书院(今昭通市三中),现建有碑亭保护。孟孝琚碑残高1.33米,宽0.96米。碑文计15行,每行残存21字(从文意推断,上应缺77),隶书,碑文存256字。由于上段缺失,仅有“丙申”、“十月癸卯”、“十一月乙卯”等字,立碑时代,因缺年号,说法不—。据考证应为东汉永寿三年(公元157年)所立,是云南省现有的唯一的一块汉代碑刻。
昭通清官亭公园位于昭通市区西北隅,为昭通市民最近的一处城市园林,但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其特点。园内最著名的要数清官亭了,此亭建在池水中央,原名为三多塘,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知县王禹甸所建,亭为二层外回廊水榭,前面有石桥相通,建筑面积305平方米,相传王禹甸为官清廉,故名清官亭。现在的清官亭,是民国21年(1932年)改建的,昭通人饶起考撰一联挂在亭前:“者点水无多,一官已留清白去;此间尘不染,何人更踏软红来”。1982年,昭通市政府拨款建成清官亭公园,新片土地两公顷,扩大公园范围,开掘曲池,修建凉亭水榭,种植了牡丹、芍药、缅桂、月季等各种花木。在园内增建了人工假山、欣悦园、动物角、鸳鸯亭、儿童乐园、盆景室等。公园虽不大却有苏州园林的风韵、亭台楼阁掩映于绿树丛中,新建的盆景园、哈哈镜园为园中园,一座两层塔楼与水上新榭互相映衬,交相辉映,两座假山崛起于水池畔,阳春三月碧桃方绽,红云朵朵,柳丝依依;夏日,玫瑰散出沁人的馨香,榴花吐露灼灼的红焰,岸上花香袭人,水中游鱼戏萍,使人心情舒畅,流连忘返。
望海公园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望海公园依托恩波楼建立位于昭通市区凤凰山麓,恩波楼始建于清乾隆25年,人称“望海楼”。当时此地一片汪洋,楼的四周叠浪涌碧。云南总督爱星阿游览登楼,见沿闸柳树映日摇风,楼下水光滟滟,叠浪摇天,凤凰山和楼阁倒影参差,有蜃楼海市之风,遂更名并题额“恩波楼”,意为皇恩浩荡。咸丰年间,此楼被一场大火毁去,光绪末杨履恒募巨资重建,并在楼前增设屋宅、回廊、亭子、花木,蔚为清秀。2010年望海公园正式建成,对恩波楼重新修缮,并建立人工湖。整个公园成为昭通市的一大亮点。站在公园的北边向南望去,人造小岛矗立于水中,岛上树木丛生,有高大的古木,也有一些小的树木,远点的人造拱桥犹如一条白龙在水上潜游,仿佛想飞到凤凰山上,让行人仰望自己洁白的身躯,桥的东边,望海楼耸立于岸边,向世人诉说着自己半截还在天(田)里头的辉煌历史,也为今日昭通的繁荣发展而肃然起敬。
罗炳辉广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北顺城街,它是昭阳区最靠近市政府的广场,也是如今最靠近市中心的广场。罗炳辉广场就在昭通市政府门前,在广场上休息的市民很多,广场下还可以去超市方便买东西。罗炳辉将军是一位从奴隶成长为统率千军万马、屡建战功的杰出军事家,是建国后中央军委认定的解放军36个军事家之一。2009年9月14日,罗炳辉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伊斯兰风情城是结合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回族聚居条件建设起来的,占地334亩,其中水体面积100亩,中轴线长1000米,除了入口广场区外,还按南北空间系列分布着宗教文化展示区、演示区、水上游乐区和休闲购物区,“一轴五区”就是伊斯兰风情城的总体布局。伊斯兰教信奉真主,认主独一,反对偶像崇拜,禁止以物喻主。信教群众膜拜真主,每天从早到晚有5次虔诚礼拜的仪式,称作“礼五番”,到了周五,信教群众就近到清真寺聚众礼拜,称作“注姆尔”,俗称“主麻”。礼拜之前,每个人都必须沐浴干净,务必常带“大净”,勤洗“小净”,因而用于洗浴的茶壶也就成了信奉伊斯兰教的一种普通标识。
昭通古城,是朱提文化的见证者之一。昭通为云南三大文化发源地之一。作为曾经的“小昆明”,昭通古城在今天面临消失与重建的双重选择。昭通古城核心区,即以辕门口为中心的2.97平方公里(1985年前的城区面积)。昭通古城有四门,东为抚镇门,南为敉宁门,西为济川门,北为趣马门。昭通古城文脉源远流长,历史上就是人文荟萃的地方。是目前唯一颇具规模、成片集中反映昭通历史文化和地区特色传统风貌区,是昭通传统市井文化、传统街巷风貌保护较好和街巷较密集的区域,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老昭通情感价值。特别是解放前的0.67平方公里,是古城保护的主要内容。
望海楼又名恩波楼位于昭通城南郊凤凰山脚下, 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恩安县知县沈生遴建。1983年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咸丰年间,望海楼毁于兵燹。光绪年间,邑绅杨履乾倡议并筹资重建。楼门题写楹联:“万千气象满垌野,杨柳楼台接凤凰。”2010年再次修缮完工后,“昭阳八景”之一的“恩波蜃影”再次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市民的面前。望海楼不但是昭通的风物胜景,也是中共昭通地下党早期革命活动的纪念地。1929年初,受中共云南省工委的委派,省工委委员到昭通传达省工委《加强农村工作的指示》,传达会议就在望海楼内举行。此后,中共昭通地下党的同志常以郊游为名,到望海楼进行工作联系。
拖姑清真寺位于昭通市鲁甸县城东部约10公里的桃源回族乡拖姑村,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寺四周良田环绕,河堤蜿蜒,树木成荫,田外山丘环抱,环境幽静,是云南省五大古寺之一。在该地被奉为祖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寺由正殿、唤醒楼、无倦堂、后亭、厢房、水房、照壁等构成四合院,共有殿阁楼亭30余间,该寺以其建筑工艺独特、历史悠久而闻名,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拖姑清真大寺独具一格的建筑,在昭通地区一百多座清真寺中首屈一指;就其历史久远,在云南省有“祖寺”之称。建筑技艺巧夺天工,无钉、无楔、无扣,结构科学合理,几经沧桑,数次地震,毫无倾斜崩塌,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