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人民公园位于商丘市梁园区园林路和青年路交汇处。始建于1958年,总面积35.24公顷,其中水域面积7.8公顷。包河穿园而过,自然地将全园分割为前部花木区、动物观赏区和后部东风湖山水园林区等几大功能区,商丘市人民公园是商丘市唯一的大型一座综合性公园,年接待游客380万人次,规模和档次在全省及周边城市都名列前茅。商丘市人民公园经过大规模的改造建设,总体面貌有了大幅度的充实提高,人文景观、园林小品协调统一,相辅相成,基础设施及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完善,绿地覆盖率已达到80%以上,水面积达15%。多次被省、市、区命名为“文明单位”,2000年被省建设厅授予“窗口服务示范单位”,2002年又全面实现了“省级绿化达标”。当前的人民公园“绿树成荫”、“风光秀丽”、“湖光山色”、“景色怡人”,己成为豫东地区高档次、高品位的先进公园。
位于永城市中部郑(州)永(城)公路线上,西起马牧乡郑店,东至侯岭乡呼庄,绵延45公里,呈土岗状,高出地面0.5~2米不等。隋大业元年(605)开通济渠,现两岸筑堤植桃、柳,供炀帝杨广乘龙舟游江南时观赏。北宋时称汴河,后河道淤没,堤址仍存。此为堤岸旧址比较明显的一段。旧时“隋堤烟柳”为永城八景之一。隋堤,位于商丘市至永城市之间的汴河故道。 隋大业元年(605)开通济渠,两岸筑堤种植桃、柳,供隋炀帝杨广乘龙舟游江南时观赏。现河道淤没,堤址仍存。隋堤,古堤名,本意是隋朝大运河河堤。故址位于商丘市至永城市之间的汴河故道,迳夏邑西连汴道,东接太丘。 [1] 因筑于隋代,故名。隋炀帝大业元年,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水、洛水入黄河;自板渚引黄河入汴水,经泗水达淮河;又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长江。
商丘市人民公园位于商丘市梁园区园林路和青年路交汇处。始建于1958年,总面积35.24公顷,其中水域面积7.8公顷。包河穿园而过,自然地将全园分割为前部花木区、动物观赏区和后部东风湖山水园林区等几大功能区,商丘市人民公园是商丘市唯一的大型一座综合性公园,年接待游客380万人次,规模和档次在全省及周边城市都名列前茅。商丘市人民公园经过大规模的改造建设,总体面貌有了大幅度的充实提高,人文景观、园林小品协调统一,相辅相成,基础设施及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完善,绿地覆盖率已达到80%以上,水面积达15%。多次被省、市、区命名为“文明单位”,2000年被省建设厅授予“窗口服务示范单位”,2002年又全面实现了“省级绿化达标”。当前的人民公园“绿树成荫”、“风光秀丽”、“湖光山色”、“景色怡人”,己成为豫东地区高档次、高品位的先进公园。
京港公园,位于梁园区,是一个比较大的绿地公园,周边市民大多来这里锻炼身体,和放松娱乐。
位于永城市中部郑(州)永(城)公路线上,西起马牧乡郑店,东至侯岭乡呼庄,绵延45公里,呈土岗状,高出地面0.5~2米不等。隋大业元年(605)开通济渠,现两岸筑堤植桃、柳,供炀帝杨广乘龙舟游江南时观赏。北宋时称汴河,后河道淤没,堤址仍存。此为堤岸旧址比较明显的一段。旧时“隋堤烟柳”为永城八景之一。隋堤,位于商丘市至永城市之间的汴河故道。 隋大业元年(605)开通济渠,两岸筑堤种植桃、柳,供隋炀帝杨广乘龙舟游江南时观赏。现河道淤没,堤址仍存。隋堤,古堤名,本意是隋朝大运河河堤。故址位于商丘市至永城市之间的汴河故道,迳夏邑西连汴道,东接太丘。 [1] 因筑于隋代,故名。隋炀帝大业元年,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水、洛水入黄河;自板渚引黄河入汴水,经泗水达淮河;又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长江。
梁孝王刘武,平息了长王之乱后,自负抗击吴楚有功。在梁地大兴土木,以睢阳为中心,根据自然景色,修建了一个很大的花园,称东苑,也叫菟园,后人称为梁园。《汉书》记载:“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长十里”。在这个广大的东苑中,建有许多宫室。睢阳城中建有曜华宫、忘忧馆、吹宫、女郎台、文雅台、凉马台等。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30余里,建有离宫,雕龙剔柱,金壁辉煌,房舍林立,几乎可以和京师的皇宫媲美。梁园中还修建有许多假山岩洞,开辟有湖泊池塘,如当时的百灵山(今灵台寺)、落猿岩、栖龙岫(在今山东单县)。望秦岭、鸿雁池、金果园、清冷池、清冷台、平台、南湖鹤州。睢水两岸,竹林万千,长达十余里,俗称梁王修竹园。天下的文人雅士如齐人邹阳、羊胜,吴人枚乘、严忌,蜀人司马相如等,都成了梁孝王的座上客。孝王有时在宫中斗鸡、钓鱼;有时和门客一起,带领武士,在梁园内狩猎;有时兴趣所至,便饮酒作赋,枚笆的、邹阳的、羊胜的等都是文品很高的佳作,所以当地的梁园又有“文雅”之称。后世南北朝文学家谢惠连,唐朝大诗人李白、杜甫、高适、王昌龄、岑参、李贺,宋朝的秦观,明朝的王廷相、李梦阳、侯方域等都曾慕名前来梁园,尤其是李白写的更成为千古名诗,传诵至今。现能供人游览的遗址还有:睢阳城旧址、清凉寺、三陵台、平台等。
商丘师范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创办的“归德府中学堂”,栉风沐雨,弦歌不绝,历经商丘师范专科学校、商丘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商丘师范学院。学校现有平原路、文化路两个校区,学校教学设施完备,各类体育场馆等。图书馆馆藏丰富。学校环境优美,校园内有春明湖、夏梦湖、秋韵湖、冬泰湖和文秀山,亭台水榭、荷花垂柳、碧波荡漾、湖光山色,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商丘金世纪广场,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南京中路,面积8万平方米,是目前河南市最大的开放性城市绿地广场——“河南省绿化达标广场”。始建于2002年,2015年对其进行升级改造,面积近10万平方米,是“河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绿化达标广场”。金世纪广场拥有观赏性、实用性,增加了开放性,充分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的需求,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另一个窗口。
宋城公园,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占地44000平方米,蔡河从公园中穿流而过。
商丘博物馆,是中国首座集中展示商文化历史文明的博物馆,又称“中国商文化博物馆”,也是充分展示商丘古今文明史的商丘市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西部紧邻华商文化遗产主题公园,南临华商大道。 [1]商丘博物馆成立于1983年10月,旧馆在2004年被拆除,新馆于2009年12月奠基,2010年开工建设,历经6年,于2016年5月18日试开馆,6月6日正式开馆。新馆总占地面积74000平方米(约110.4亩),总建筑面积29672平方米,展厅陈展面积7750平方米,馆藏文物两万件,多为商丘本地区田野考古发掘出土或民间征集所得。进入商丘博物馆,先由面向华商大道的大台阶和坡道登临堤台,沿大引桥凌水进入博物馆序言大厅。站在大厅上,可居高临下俯视12米高的序言大厅背景墙,领略由“玄鸟生商”肇始的神秘、厚重、悠远的中国商文化历史。从序言大厅下至一层大厅,就进入了18米通高、象征商丘古城的共享大厅,自下而上沿坡道可以陆续参观各个展厅。到达屋顶平台后,站在四角的眺望台,可远眺阏伯台、商丘古城、隋唐大运河商丘码头遗址等周围历史文物。
今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为古城堡式建筑,城池外圆内方,形似铜钱。砖城墙周长7.25华里,城门为拱卷门。城内的地势为龟背形,俯瞰全城如棋盘状。城内建筑多为走马门楼、五门相照的四合院建筑群。根据五行相克相生的理论,为防金木相克,东西两门相错。东门偏南,西门偏北,错开一条街,出现了与南北轴线分别相交的两个隅首。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城内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几位侍郎、巡抚、御史、总兵、著名文人。宽阔的护城河碧波荡漾,环绕全城。水下叠压着汉朝与唐朝的睢阳古城、宋朝的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旧址。由于归德古城的城墙和城门保存地较为完整,在全国已成为少有的古城之一。
侯恂故居位于商丘古城里,是商丘本地最有名的历史人物,也是当地著名的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他是万历、天启、崇祯年间的户部尚书,也是典型的东林党人,曾经提拔过著名的左光斗、杨涟。他本身不是特别有名,而是有了一个历史留名的儿子――侯方域,它是晚明著名的才子,他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被著名的戏曲家孔尚任写成了《桃花扇》。这里主要有侯方域的壮悔堂、李香君住过的翡翠楼等,建筑还是有一番特色。是一座古老的明末建筑,在商丘古城中心大道中山大街的一座建筑,有堂楼,东西厢房等等,雕梁画栋,一座漂亮并充满着汉族建筑高超艺术的庭院。
商丘古城,又称为归德府城,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距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外圆内方、形如铜钱的古城,同时还具有八卦城、水上城、城摞城三大特点。内城、城湖、城郭的三位一体格局,构成了目前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城池。商丘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外圆内方,呈现一个古钱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内城、城湖、城廓三位一体,这样保存完好的古城,在国内也是非常少见的。 古城呈棋盘状格局,中心南北大街虽历经风雨沧桑,却仍旧散发着浓郁的明清气息。北城门、南城门又分别称拱辰门、拱阳门,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壮悔堂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剧”之一《桃花扇》的主人公侯方域壮年著书处,也是他与“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的隐居之所。古城景区的主要景点有:肃穆雄壮的南北城门楼,情味至深的壮悔堂,清幽别致的穆氏四合院,祭孔圣地大成殿,巍巍学府明伦堂。
应天府书院又称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史载“州郡置学始于此”。应天府书院前身为睢阳书院,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改升应天书院为府学,称为“应天府书院”,并正式赐额“应天府书院”。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应天书院又称为“南京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同时也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座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北宋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府书院设立于繁华闹市之中,人才辈出。随着晏殊、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